梁武帝问达摩佛法,达摩为什么侮辱梁武帝?

北国历史爱好者 2024-09-08 13:16:32

达摩并不曾侮辱梁武帝,当时,梁武帝向达摩问法,想要让达摩夸耀自己。但达摩却认为,梁武帝“礼佛”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佛教的思想。

梁武帝本是想要他人赞誉,却得来了批评,于是他就直接赶走了达摩。

历史上的皇帝很多,昏君、明君都不少。每个皇帝也都有追求,有的追求长生,有的追求天下一统,有的追求艺术,有的追寻佛法。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句诗写得好,那么问题来了,南朝怎么就“四百八十寺”了?佛教就这么盛行吗?并非如此,这么多寺庙,跟百姓的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梁武帝。

梁武帝是一个很“反差”的皇帝,统治前后期差距极大。某种意义上来说,甚至比司马炎、唐玄宗的差距还大。

如果说,其他皇帝出现问题,是因为荒淫无度、横征暴敛,而后荒废朝政、朝中奸臣并起。

但是,梁武帝可不是这样的,他荒废朝政的理由,还挺离谱。是的,就是一心礼佛,每日沐浴焚香,潜心参悟。天天拜佛,完全不理朝政。然后,朝纲荒废,天下大乱。

在《喻世明言》中,就有一篇《梁武帝累修成佛》的故事。讲的是梁武帝前世是黄鳝,几次投胎后才成为和尚。又因为几世的行善积德,得了福报,最后才做了皇帝。

这个故事虽然荒诞,但是也可以看出,梁武帝的确是痴迷佛教。不然,这些故事也不会如此编写。

梁武帝萧衍,原本是南齐臣子。说是臣子还不确切,毕竟,他也算得上皇帝的亲戚。所以,他也能算是皇亲国戚。

本来只是个普通大臣,但是,在因为对阵北齐的时候,他灵机一动破了阵,让北齐大败而归。因为战功,他也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成了南齐的重臣。

若是没有意外,他也就这样了,顶天了能当个权臣。

但是,齐明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即位。这位新皇帝不是别人,正是“东昏侯”。

从这个名号上就能看出来,这不是一般的昏君。荒淫无度、荒废朝政……这些基本都能套在他身上。

所以,萧衍抓住了机会,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把“君”给清了。新皇没两天就下位了,他的儿子登基,当然,也不需要知道叫什么,反正过两年又下去了。

没过多久,萧衍扶植的这位皇帝,突然就以身体不适、能力不足为由,想要退位让贤。

这个“贤”是谁呢?是的,就是萧衍。于是,萧衍受禅,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南梁。

梁武帝统治前期,可谓是励精图治、日夜加班,工作量都快赶上朱元璋了。

在他的统治下,南梁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南梁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南梁社会上,甚至有着极浓厚的文化氛围。

发展文化这件事,放在什么时期都很重要。但别忘了,这是南北朝时期,换皇帝比搬家还勤。能在这种时候,让国家发展文化,足以见得梁武帝的实力。

大家也都清楚,所谓的“禅让”,那就是篡位。虽然百姓、大臣都习惯了,但是心中肯定还有些想法。

但是,在梁武帝治下生活时间久了,发现这里还真就是人间乐土。没战争、没横征暴敛,还能吃饱穿暖。在乱世中,这多是一件美事啊。

按理来说,篡位的那些皇帝,基本都得巩固统治。毕竟得位不正,难免会出点问题。

但梁武帝不用担心,毕竟统治的这么好,根本不用担心这个。还没能他巩固统治呢,百姓的拥护声,就已经传到皇宫里了。

但咱也不知道为啥,梁武帝突然就信奉佛教了。信就信吧,毕竟谁还没点爱好呢。但是,一个皇帝要是认真做某件事,那还真是吓人。

为了尊佛、礼佛、拜佛,梁武帝都快魔怔了。不但在皇宫里修了个寺庙,更是在全国范围内修建。

耗费国力,大肆修建寺庙,供养僧人。短短的几年时间,在南梁境内,基本找不到没有寺庙的地方。

然后,梁武帝又带头整理经文。甚至编成了好几部书,都是用来讲解经文的。

此时,梁武帝觉得自己已经是信众了。为了展现自己的菩萨心肠,也为了让信仰更虔诚,梁武帝打算整个大活。

他诏令天下佛徒、僧人,此后戒荤。毕竟他是皇帝,有是天下佛徒的表率,这件事情,也就成了佛门戒律之一。

这个规矩很奇怪,佛经中是完全没提及的。要知道,在释迦摩尼那时候,古印度的僧侣靠要饭为生。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光吃素?活都活不下去,谁还管这个。

可能,梁武帝觉得“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君子做法很好,很符合佛教的身份。然后,就成了只能吃素。

为了礼佛,梁武帝做了个决定,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他出家了。没错,一位皇帝出家了。

而且还不是一次,是四次。

每一次出家,大臣们都要拿银子,到寺庙里把皇上“赎”回来。交的钱不是赎金,是礼佛的开销。

整整四次,花了上亿两银子,掏空了国库。朝中上下乱作一团,满朝文武都快绝望了。

梁武帝真真是个神人,一般的皇帝也就炼丹、问道、求长生。他可倒好,直接拜入寺庙,断了三千烦恼丝。

这四次出家,百姓的生活不见好,他的功德不见涨。只有和尚,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彻底生活在乐土里了。

就在这个时候,梁武帝迎来了一个转机。一个和尚,来自印度的高僧来了。

这个人就是达摩,他决定将佛教带出横河流域。于是他穿过中亚,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原。

和释迦摩尼一样,达摩都是印度的高种姓,是刹帝利阶层的。高种姓的生活本应美好,但家中内斗严重。作为失败者的他,选择了离家出走,踏上苦修之路。

佛教原本发源于印度,在这里,佛教应当是鼎盛才对。但是,此时的印度佛教,早就不是原先的样子了。

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印度佛教经历了无数次的分化。各个高僧又把自己的认知,强行加入到佛教中去。因此,在原本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诸多学问。

这也就罢了,毕竟是佛教的发展。这些学说就算再怎么样,也还是佛教的一部分。

但是,那些印度的上层,为了享乐,放弃了修行,转身开始了修改经义。他们在佛教经典中,添加了种种神话。

比如说,此世受苦,是为了来世积德享乐;不信佛,就会投入畜生道……种种说辞之下,让佛教充满了形式主义,原本的精神统统流失了。

达摩正是对这种现象无奈,才打算向外寻找出路。来到了中原后,他踏入了南梁的国土。

梁武帝听闻有高僧,马上派人邀请他入宫,打算听高僧讲法,与高僧论佛。

梁武帝认为,自己多次捐款,又立碑建寺、广传经文。又加了个“僧人不得食荤”的戒律,自当是功德无边,佛法高深的。此次邀请达摩,论佛都是其次,主要是想听听高僧的夸赞。

于是,在梁武帝的宫殿内,一个富丽堂皇的佛堂中,梁武帝期待已久的讲法,终于开始了。

梁武帝问:自我即位以来,修缮佛寺,传播经文,供养僧人。这些事情,算是功德吗?

想来,当时的梁武帝,脸上应当是自信满满,打算好好的听达摩的夸赞。

但没想到,达摩想都没想,上来就是一句“这当然不算功德。”这一句回答,直接打断了梁武帝的节奏。

梁武帝不服,但也不好发作。于是接着问:你是高僧,我先不说你,那你告诉我,什么才是真功德?

达摩回答了,但是回答的方式很“佛教”。他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

听得懂吗?反正我是听不懂。甚至,梁武帝也不一定听懂了。但是身为皇帝,不能丢了面子,于是继续问:什么是圣谛第一要义呢?

达摩又回答说:这世界上,就没有所谓的圣谛第一要义。

梁武帝本就不满,听到这个回答,更是勃然大怒。于是拍案而起,呼唤左右,命令他们将达摩赶走。

达摩一看梁武帝急了,赶紧说:“陛下,你这样的皇帝如果在印度,不知道亡国几次了。别做梦了,你就做好你应当做的,这就是大功德了。与其追寻佛法,不如好好当皇帝吧!”

达摩这一番话,可谓是肺腑之言。毕竟梁武帝的表现,大家都看在眼里。前期有多圣贤,后期就有多荒唐。好好的国家,硬是让他弄垮了。

而“崇佛礼佛”的梁武帝,劳民伤财,晚年昏庸无能,最终败于侯景之乱。甚至,就连这场叛乱,都是他自己引来的。

最后,梁武帝被囚禁宫中,被断绝了饮食。最后,因饥饿、疾病逝世。而达摩,在和梁武帝交谈后,就北上了。在那里,他建立了禅宗。

可以说,达摩一生中,在没有见过梁武帝;而梁武帝的一生,从未见过佛法。

0 阅读:0

北国历史爱好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