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伏魔大殿写的是哪里,“遇洪而开”是什么意思?

绿野萍踪文化行 2024-04-14 05:19:12

上一篇文章,解读了张天师虚靖先生、大唐洞玄国师。其中,“洞玄国师”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是永乐皇帝给后唐徐知证上的封号。这是一条铁证,证明《水浒传》隐藏的是大明历史,“施耐庵”肯定见证了大明初期的藩镇之乱。同时,也证明“施耐庵”绝非殁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施彦端。

《水浒传》中,洞玄国师在龙虎山伏魔大殿中镇锁了妖魔,还在大殿中立了一块石碣,上书“遇洪而开”。那么,书中的伏魔大殿究竟写的是哪里,“遇洪而开”又是什么意思呢?

张天师虚靖先生为何是牧童

且说洪太尉从龙虎山上下山,回到上清宫,就对住持真人讲了被吊睛白额锦毛虎、雪花大蛇惊吓的经历,又讲到了虚靖先生:“只见松树傍边转出一个道童,骑着一头黄牛,吹着管铁笛,正过山来。我便问他:‘那里来?识得俺么?’他道:‘已都知了。’说天师分付,早晨乘鹤驾云望东京去了。下官因此回来。”

住持真人说:“太尉可惜错过,这个牧童正是天师。”洪太尉说虚靖先生是道童,住持真人说张天师是牧童,以虚靖先生九岁嗣教,十三岁得敕号的履历看,洪太尉说得更准确,住持真人之说没有依据。虚靖先生在宋徽宗内廷设罗天大醮时,确实是“道童”,但张继先却没有做过牧童。

前面的文章中说,虚靖先生倒骑黄牛,是一则画谜,谜底是个“朱”字。黄牛的“黄”,谐音“皇”,又是《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记载的,陈氏太后梦中遇黄冠的“黄”。陈氏太后梦中的黄冠,指的是黄帝。朱元璋自称其先祖是颛顼帝,三皇五帝中,颛顼位列五帝第二位,是黄帝的孙子。黄帝把帝位传于颛顼,影射“孙立”,也就是朱元璋、朱棣都立孙子做皇帝。因此,《水浒传》“引首”与第二回中两次写到了“孙立”。

陈氏太后梦中在舍南麦场遇到了黄帝,黄帝赐予她一粒“冷香丸”,朱元璋因此出生于“天历元年戊辰九月十八日子丑”,这就是第一回书中写到的“天香”。后文书中的“打麦场”,就是隐写的这段历史。

这段历史恐怕是朱元璋虚构的,其用意是说,朱元璋的皇位是黄帝禅让的,他就是颛顼帝的化身,足以与五帝并立。因此,朱元璋以五行为其子孙立字辈,《水浒传》中的太祖武德皇帝实则“太祖五德皇帝”。

然而,施耐庵借上清宫住持真人的话,又把“道童”写成了牧童。牧,“养牛人也”,这句出自《说文解字》的解释也被《水浒传》引喻为“朱”,牛人即“朱”。因此,施耐庵在书中写了“牛子”、“牛二”、“唐牛儿”,把人肉当做牛肉卖(也是“人牛”为“朱”)。又以“牛”,暗写了大唐、大明两个天策上将,以玄武门之变喻靖难之役,隐藏建文帝之死。

《周礼·地官·遂师》:“经牧其田野。”经牧,“制田界与井也。”也就是周武王封建诸侯的井田制。“隰臯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建诸子”,共有九个儿子被封为藩王。后文书中的“九大王”、“九天玄女”、“蔡九知府”等等,都是朱元璋封建诸子的隐写。

《水浒传》的主题就是抨击封建制,书中隐藏了“封建必亡”的深刻寓意。

《说文解字》释“童”为奴婢:“奴婢皆古之辠人也”。辠同“罪”,《墨子·经说上》:“罪,犯禁也。”《水浒传》中的牧童,就是朱元璋封建诸子是犯禁,犯罪的行为。而“道童”,则是指的崇道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也是犯禁、犯罪。

伏魔之殿隐写朱重八

洪太尉听了住持真人的话,身为错过张天师而懊恼。第二天用过早膳,“真人道众并提点执事人等请太尉游山”。洪太尉大喜,游览龙虎山各处宫殿。诸宫看遍,行到右廊后一所去处,洪太尉看时,另外一所殿宇:

一遭都是捣椒红泥墙;正面两扇朱红槅子;门上使着肐膊大锁锁着,交叉上面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使着朱印;檐前一面硃红漆金字牌额,上书四个金字,写道:“伏魔之殿”。

这一处描写,出现最多的字是“朱”,“红”也是朱,且谐音“洪”。伏魔之殿的大门使着“肐膊大锁”,此“肐膊”后文书中也多次写到,比如第二十四回书中,西门庆向王婆打听潘金莲时说:“倒敢是花肐膊陆小乙的妻子?”花,是花和尚、花村刀笔吏、一枝花的“花”,寓意大明朱姓由邾国曹姓化出,“花”即“草化”。因此,“花肐膊”必定是朱明的隐喻。

《水浒传》是“诗禅”体裁,以庾词隐语在文本故事中隐藏真故事,早就是“甄士隐”了。庾词的主要手段是灯谜,“肐膊”二字是一则“徐妃格”的灯谜隐语。“徐妃格”灯谜要先射出两个同偏旁的字,谜底则要去掉偏旁。如此,“肐膊”即“乞尃”。

乞,即乞丐,朱重八入皇觉寺仅五十日,就因寺中断了僧粮而以行者的身份外出求乞。朱元璋其实并未剃度,太祖武德皇帝就是“武行者”。

《汉书·礼乐志》:“朱明盛长,敷与万物”。敷,与“尃”通,“尃”在《水浒传》中就是“朱明”。

太尉看了一会,指着门道:“此殿是甚么去处?”真人答道:“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太尉又问道:“如何上面重重叠叠贴着许多封皮?”住持真人说:“此是祖老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敢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

“重重叠叠”与“八九代祖师”,其中就隐藏了“重八”、“九重”。重八与“朱”,就是朱重八。九重,是赵匡胤的小名,《水浒传》就是以北宋历史暗写大明历史,九重,又指朱重八所封之九大藩王。

铜汁,典出韩偓 《开河记》:“乃有数武夫拽叔谋 ,脱去衣,惟留犊鼻,缚铁柱上,欲以铜汁灌之。”这则典故中的“叔谋”即隋朝名将麻叔谋,被借喻为大明之叔谋夺皇位。《西游记》中说孙悟空被困在五行山下,“饥餐铁弹,渴饮铜汁”,此“铜汁”就是从《水浒传》中学到的隐喻。

《水浒传》中隐写了大明两次“叔谋”,一次是朱棣谋夺朱允炆之位,另一次是朱棣次子朱高煦效仿其父,要夺侄子朱瞻基皇位。朱高煦号称“天策上将”,其母徐皇后与大唐天策上将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都属牛。因此,“惟留犊鼻”也被借喻为“牛子”、“牛二”、“唐牛儿”。

麻叔谋之“麻”,也在书中多次写到,比如洪太尉上龙虎山时,“脚下穿上麻鞋草履”。蒙汗药是麻药,“黄须节级,麻绳准备吊绷揪”,等等。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麻”,此处不再重复。

“遇洪而开”究竟是什么意思

住持真人说,伏魔之殿中是大唐洞玄国师镇锁的妖魔,到底是不是,真人自己也不知道,只说:“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馀年,也只听闻。”三十余年,指的是洪武三十一年(1399年),这个时间节点在书中隐写了多次,最明显的一处是王婆说潘金莲的年龄:“那娘子属虎,戊寅年生,新年恰好九十三岁”。洪武三十一年,就是戊寅年。

王婆这话隐藏深意,说的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炆继位,这一年,建文帝二十一岁。到了建文元年,建文帝削藩,引发了靖难之役。建文元年,朱允炆恰好就是“九十三岁”。

建文元年时,朱元璋已经驾崩,因“封建诸子”而引发的大明藩镇之乱,他已经看不到了。所以,上清宫住持真人说他并不知道其中之事,也就是朱元璋未能预见“叔谋”。

前面的文章中解读过朱元璋的“三清之梦”,梦中暗示,三清之上清即朱棣。真人,在《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指的就是大明皇帝。三清梦中,朱元璋得真人服,自己想要穿上,却发现身上已经冠履齐备。这时,“首戴一龟”者身着短衣怒目而来,此龟即指以玄武大帝自称的朱棣。朱棣身着“胫衣”,就是奔着“真人服”来的。

张天师虚靖先生羽化之后葬在了龟山,因此,虚靖先生不仅隐喻朱元璋,也是朱棣在《水浒传》中的隐写。

洪太尉听了住持真人的话,就要打开殿门进去看看究竟有没有妖魔。住持真人惧怕洪太尉权势,只得唤几个火工道人来,先把封皮揭了,将铁锤打开大锁。进了殿门,里面黑洞洞的,殿内“黑暗暗不见一物”。

反复写“黑”,寓意北方玄武,北方为水,水即黑色。大明燕王的藩地,就在“黑”处。殿内黑暗,洪太尉教点了十数个火把照亮。火把两时,只见“中央一个石碑,约高五六尺,下面石龟趺坐,太半陷在泥里。照那碑碣上时,前面都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人皆不识。照那碑后时,却有回个真字大书,凿着‘遇洪而开’。”

“遇洪而开”,文字意思是遇到洪太尉,石碑底下的“地穴”就要打开,妖魔将逃出而“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洪,指的就是洪太尉,洪太尉即朱洪武。

这块碑碣约高五六尺,这个尺寸也是“诗禅”数字,实则是“三十”,照应住持真人说的“三十余年”,也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削藩,引发了朱家大火并。石碑即石碣,也就是后文书中的石碣村,指的就是“梁山”。《水浒传》中的梁山实写的是北京之西的石景山,石景山又叫碣石山。

石碣是“石龟趺坐”,石即“豕”,也就是小猪,谐音“小朱”,龟指的是朱棣,也谐音“圭”,是朱元璋的“璋”,璋为半圭。因此,这块石碑可指朱元璋所立之《朱氏世德碑》。因为有“洪”,又是朱棣亲撰碑文之“御制洪恩灵济宫碑”。

这块碑前面是“龙章凤篆,天书符箓”,“龙章”隐写朱元璋,大明太祖属龙。“凤篆”即指出自凤阳的大明皇帝,《说文解字》:“篆,引书也,如雕刻圭璧曰瑑”。天书符箓之“箓”,“竹高箧也”,这句出自《说文解字》的注解,也被引喻为大明太祖,竹,谐音朱,朱元璋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谥号中的“高”,出自高阳氏颛顼帝。所以,朱元璋把自己列入“五帝”之中,朱家遂以“五德”传承。

朱洪武“封建诸子”,犹如打开了魔窟,大明不断走失“妖魔”,从而“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那么,洪太尉误走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妖魔,“宛子城”、“蓼儿洼”又写的是哪里呢?

0 阅读:0

绿野萍踪文化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