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很清晰地记得在三十多年前参加的一场辩论,辩论的双方是生物系的大学生与计算机系的大学生。其中,生物系的学生认为电脑永远无法达到人脑的“智慧程度”,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则认为之所以电脑无法完全模拟人脑,并非因为电脑的科技水平跟不上,而是因为人类在生物学的研究上尚未完全解析自己的大脑——如果有一天人类可以研究透自己的大脑,那么与人脑完全一致的电脑一定会被造出来。
管理学、营销学、品牌学……,无论是哪一种基于社会科学范畴下的学科,在对其进行研究时都无法像自然科学研究那样建立起一个“真空环境”,这是因为人类已经参与到地球的一切当中,进行社会科学研究,就无法把人类剥离出研究的样本之外。只不过,有些学科是基于人类的理性思考逻辑,而有些学科所研究的内容牵扯更多的则是人类的感性思考逻辑。
在企业管理当中,产品的逻辑是基于理性思考而建立的,而品牌的逻辑则是基于感性思考而建立的。
产品,其最基础的属性就是“满足需求”或“解决问题”,这样的属性让产品具备了一定的“客观内涵”,即产品所能满足的需求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相同的,就比如汽车用来代步、比如眼镜用来提升视力……等等。而品牌,其最基础的属性则是提升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这也就导致了品牌在消费端的存在有一些“虚化”,相同的品牌对于不同的受众其品牌力是不同的,比如有人认为“省油的汽车代表的是省钱”、而同样的品牌概念则会被有些消费者认为是“环保”……等等。
产品,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可量化的,无论是价格、成本、材料、人工……,都可以用数字表现出来;品牌,则只有在作用于企业资产管理时才会被量化表现,而在消费端,品牌只是一种存在于消费者头脑中的“意识现象”。
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转变,其最大的价值就是从“被动解决问题”变成了“主动影响心智”。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对宇宙、对地球内部、对人类自身……,虽然即便是最前沿的科学也还无法完全结构人类的大脑,但是随着多年来的积累与实践,心理学作用于市场学的方法与逻辑已经可以很清晰地呈现于战略规划之中,并且可以很轻易地被应用到品牌策略当中。
任何一家企业都试图拥有消费者的“忠诚度”,以便在遇到竞品的压力时依旧可以占据满意的市场份额。这种“忠诚度”的逻辑,就是基于品牌心理而并非产品性能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企业“多次消费”的经营诉求,“产品忠诚度”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试想哪一家企业不希望消费者会掏钱购买自己的“每一款新品”呢——只有让消费者对于“旧产品”的“忠诚度”转换成为“对品牌的忠诚度”,才能够让企业推出的每一款新品、衍生品……都受到市场的追捧。
对于想要打造品牌的企业而言,投入的不仅仅是财务成本,对于品牌战略当中所包含的一切机会成本、包括对于跨学科人力资源的投入,都应当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这样才可以算作是品牌资产打造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