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个思维,你和青春期孩子的关系便好了一半

伊诺育儿成长 2024-02-13 07:09:34

有家长咨询,孩子初二,不爱和自己说话,一回家就进房间锁上门,还在门口挂着“非请勿进”的牌子。

看到那个牌子,她又气又无奈,孩子变得不爱沟通,还特别多行为问题,自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好。

我问她,是否站在孩子的角度想过问题?

她一愣,摇摇头。

我心中了然,对这样的后果并不奇怪。

如果父母只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那孩子怎么看都是有问题的。

而且,正因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那么便不太可能对孩子的感觉感同身受。

也正因此,孩子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理解、支持与包容。

于是,当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来临之后,很多孩子慢慢闭上了嘴巴,关上了心门,切断和父母的正常沟通,导致父母着急上火,却偏偏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正常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用“假如我是孩子”的思维看待问题。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到孩子的问题时,先不要立刻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评判、指责、批评、唠叨。

而是先想想,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假如我是孩子,我是怎么想的?

当你有了这样的转换视角,用孩子的角度再去看待问题,那么问题也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与此同时,你也更加能够理解孩子的做法。

更进一步,你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帮他更好地解决问题。

“假如我是孩子”其实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思维方式。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而且,光听我这样说,你可能并没有这么深切的感触。

那么,这里给一个建议,你可以尝试和朋友或是伴侣,甚至是孩子,玩一下角色扮演游戏。

也就是先设定一个曾发生过的场景,你当孩子,对方当大人,让对方用你用过的沟通方式和自己说话。

比如,孩子考试考砸了,回到家让你签名,你二话不说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

那么,让对方把你曾说过的话,对着你自己再说一次,感受一下当下的感觉。

我敢说 ,如果你去试过,真的会特别触动。

因为很多年前,我也曾扮演过这样的角色。

当时自己是代表单位去参加一个家庭教育讲座,接近尾声时,老师请我们几个大人上台,一个人扮演孩子,其他人扮演大人。

刚好我被指派为扮演孩子。

当时我蹲在地上,听着她们转圈对自己说:“你真笨”、“你真的太糟糕了”“你让我太失望了”......这些指责性的语言。

当游戏结束后,老师跟我确认感受。

“特别难受、委屈。”

是的,当时我就是这样的感受。

我清晰记得当时老师的话:

“很多时候,父母脱口而出的一些话,其实深深伤害着孩子,这也是孩子不愿意跟父母沟通的重要原因。

如果我们懂得换位思考,及时转换沟通方式,你才会变成孩子心目中的好父母,而他也愿意听你引领。”

所以,当自己成为妈妈之后,我也时常忆起那个下午,自己蹲着被家长们指责数落的场景。

与此同时,也时常警醒自己,不要总陷入自我视角,而是换个角度,用“假如我是孩子”的思维看待问题。

我们对孩子便会:

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宽容;

少一分苛求,多一分理解;

少一分抱怨,多一分看见。

如此,我们的亲子关系才会越来越好,沟通越来越顺畅。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样的父母。

共勉!

0 阅读:1

伊诺育儿成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