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们是有真功夫的,只不过这个“真功夫”并不那么容易练就

青云塾点墨人 2024-08-10 22:56:57

一夕,西堂、百丈、南泉随侍玩月次。师问:“正恁么时如何?”堂曰:“正好供养。”丈曰:“正好修行。”泉拂袖便行。师曰:“经入藏,禅归海,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五灯会元》第三卷 马祖道一禅师

白话直译:

一天晚上,月色正好。于是西堂智藏、百丈怀海和南泉普愿三个人陪着马祖一起赏月。

众人正沉浸在静谧的月色之中时,马祖问道:“你们且来说说,当下应该如何作为?”

西堂智藏说:“值此良辰美景,正好供养诸佛。”

百丈怀海则说:“如此清净之时,当然是修行的绝佳时机。”

轮到南泉普愿表态了,他却一句话也没说,拂袖而去。

等三位徒弟都交上自己的“答卷”后,马祖点评道:“西堂处处心中有佛,可以讲经了。百丈时时不离当下,可以参禅了。而南泉普愿独超物外,已经超越了一切的束缚。”

鉴赏评说:

马祖道一(709~788)是南岳怀让(677~744)的法嗣,六祖慧能(638~713)的嫡传徒孙。其门下极盛之时有“八十八位善知识”,法嗣达139人之多。

而百丈怀海(720~814)、西堂智藏(735~814)、南泉普愿(748~834)是马祖法嗣中最为著名的三位,号称洪州门下三大士。

马祖是“祖师禅”的高手、“大作家”,他的禅机遍及日常生活中的时时处处。即使在赏月,也不忘考察一下徒弟们的见地。

关于“祖师禅”,其实就是禅师们从当下情景中“信手拈来”的禅机。这些禅机通常不会引经据典,就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当下的通俗语言、文字及任何特定的行为。

显然“祖师禅”重在随机开示、随缘教化,不拘于行、不限于理、灵活多变,所以有着无穷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如果想要再把“祖师禅”理解得透彻一些,那就看看如何是“如来禅”,两者对比之下就非常明显了。

“如来禅”指的就是佛陀的教法,通过语言文字直接的开示,向学人讲解佛理并传授修行的方法。显然,“如来禅”常常都引经据典的。

比如《金刚经》中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经》中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等等都是典型的“如来禅”,直言真相、直说佛陀亲见的智慧与体悟。

“如来禅”是有理可入、有法可依的;而“祖师禅”都是随缘当下而起的随机开示,法无定法,无门可入。禅宗的很多公案都属于“祖师禅”,所以读起来总是让人云里雾里,这就是“祖师禅”的最大特色。

为什么禅宗后来的大师们都热衷于“祖师禅”呢?因为“如来禅”有理可入、有法可依,理论上人人都可以知道,但却不一定做得到。所以就容易导致“口头禅”的盛行,大家都会背,但却不一定会用。不会用就不是真正的知道。

而“祖师禅”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用”。“祖师禅”都是从当下随手拈来的,如果不会“用”当然就无法领会,自然云里雾里。它是从“用”入手的,既然能做到,自然知道。如果不能做到,仅仅是理论上知道,也是无法领会“祖师禅”的。

你看马祖的问题就是来源于当下“赏月”这个特定场景,他的问题无法从任何佛学经典中找到:“正恁么时如何?”他绝对不会问:什么是佛性?如何是佛法大意?

“祖师禅”一般有“四个要素”或四个部分,一是特定场景,二是提出问题,三是应答问题,四是点评结果。

场景、时机是“祖师禅”产生的前提,离开特定场景的“祖师禅”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味道”。从这个角度来说,解读禅门公案实在是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因为对禅机的一切解读都脱离了那个独一无二的场景,任何解读都失去了本来的“生命”,再也体现不出禅机的那个“机”了。

诚然,对“死去”的禅机进行解读,无论怎么解读都失去了那个本来的“机”。但不要忘了,在解读过程中能得到“用”。

这就是仰山慧寂所说的“大机大用”,因为在“再参禅”公案中,百丈是“当事人”,黄檗是“后来人”。当事人得到“大机”,后来人从中得到“大用”。

只要去读、去解,后来人在“祖师们”的机锋中总能得到点什么,否则标榜自己“不立文字”的禅宗,为何却传下来数不胜数的文字,公案如山、灯录如海。当然,不要奢望在解读中得到什么绝对的“答案”。能得到什么都不足为奇,但无论得到什么都自有“用”处。

回到这则公案中来,对于马祖道一提出的问题,徒弟们开始表达自己的见地了。

西堂说正好供养,百丈说正好修行。不管二人如何回答,有一个前提:他们都迎着马祖的问题而去,都陷入了马祖的问题之中。

要知道马祖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陷阱”。

还说自己要安住当下,时时供养、处处修行,怎么一下就被马祖的话头牵着鼻子走了?不管他二人说什么,只要去理会马祖道一的问题,思考如何回答问题,都是脱离当下的妄想了。

二人的话从“如来禅”的角度来说都没说错,但错就错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就已经偏离了。说自己“一物不为”的同时,就已经打破了“一物不为”。说自己“安于当下”的同时,已经脱离当下。

从此处也可以看出,“祖师禅”太犀利了,一切真真假假,都在它的照耀下现出原形。

所以,二人还不究竟。马祖给了一个“经入藏,禅归海”的评定。

但南泉普愿就不一样,他听马祖这样问,转身拂袖而去,这就是真功夫,是修行的功夫到家了。他没有被马祖的问题牵引,不参与其中,这就是会“用”。

其实马祖道一的问题就已经是“脱离当下”的妄想了。南泉普愿的“拂袖而去”或许正是在批评马祖:“不好好赏月,问这些没用的干什么?”

马祖见南泉普愿没有着自己的“道”儿,于是点评道:“唯有普愿,独超物外。”

这是对南泉的肯定。

其实,禅师们终其一生都在修的就是这潇洒的转身,随时随地都能转身离开,才是修行的真功夫。

为什么要转身离开?

一切烦恼都来自于自我意识的参与,如果能不参与、不纠结,随时随地都能转身离开,还有什么可以束缚你的?

0 阅读:29

青云塾点墨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