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拉拢越南 为何遭美国国内大力批判?所谓“市场经济体”背后,存在着怎样的政治利益?欧盟为中国而内讧,电车关税究竟有利于谁?雷蒙多恐吓中国,为何说美国自己会先内乱?
拜登拉拢越南,为何挨批评?美国想要拉拢越南已经不是什么新闻。早在数年之前,中美贸易战开启之后,美国就将越南作为了重要的产业转移目的地,鼓励企业采取“中国+1”政策,将原本位于中国的投资转移到越南,以达成所谓的去风险化。
一直以来,美国方面都将此作为向中国施压,遏制中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随着美越双边关系的不断上升,中越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中国制造业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可能也会迎来改变。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拉拢越南这项本来应该有利于美国对华遏制的措施,居然也会让拜登政府翻车。
根据观察者网5月8日报道,美国商务部在当天举行听证会,就越南是否符合美国定义下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展开评估和讨论,讨论预计将于今年7月做出最终决定。而当前,越南是美国认定的12个非市场国家之一,需要向美国缴纳更多的反倾销税。
启动这项讨论意味着拜登政府为了遏制中国,正在考虑将越南升级为市场经济国家。
只不过,拜登政府的决定在美国国内引发了大量的反对声音,很多行业组织与国会议员都站出来批驳拜登政府,甚至与拜登政府之间就越南是否属于市场经济体展开了激烈争论。
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就出面表态称,如果拜登政府将越南认定为市场经济,国家将会侵蚀美国国内的制造业基础,破坏美国供应链弹性,美国虾业渔民和加工商组成的南方虾业联盟也发文批驳称,拜登政府给予越南市场经济地位,将会损害美国相关从业者的利益。
在美国国会也有8名参议员与31名众议员联合致信商务部长雷蒙多,要求商务部对给予越南市场经济地位一事予以谨慎考虑,因为一旦此举石施将会利好在越南大量投资的中国企业,让这些中国企业更容易通过越南来规避美国对其产品征收关税。
对此,美国前驻越南大使奥修斯辩解称,当前,美国企业也已经在越南进行大量投资,降低关税同样有利于美国企业,而且他认为越南已经达到了货币可兑换等关键标准,成了一个美国定义中的市场经济体。
只不过这种辩解很显然不会被反对者接受,由于制造业衰退与人工成本高涨,一些美国本土产业十分依赖保护主义的高关税来避免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处于下风,如果拜登政府强行改变越南的身份,就很可能会失去来自制造业工人的选票。
而当前,制造业工人的选票是拜登的重点拉拢对象,为了扭转不利局面,此前,拜登曾亲自前往钢铁之城匹兹堡发表演讲,许诺对中国的钢铁产品加征高关税,此番针对越南的地位变动,很可能会让拜登之前的努力付之一炬。
美国国会有关中国借用越南逃避美国制裁的论调,也有一定现实依据,在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之后,部分产业被转移到越南,越南对美出口大幅增加,但由于自身的产业链并不完善,越南需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原材料与设备,才能够保持制造业的稳步增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购买的越南制造业商品,本质上也来自中国。
所以拜登拉拢越南的措施确实处于吃力不讨好的状态,如果拜登强行推动,承认越南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则很可能会因此而失去更多选票,在支持率上进一步落后于特朗普。
那么,拜登为什么要做这种对自己政治前程来说弊大于利的事情,所谓的市场经济国家背后,又有怎样的隐情?
反华需求高于一切,拜登已经“魔怔”拜登顶着国内的反对声浪,违背自己此前保护美国钢铁产业的承诺,也要承认越南是市场经济国家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拜登政府对反华的需求已经高于一切,按照拜登所表现出的逻辑,就是打中国牌,和特朗普像2020年一样比拼谁反华力度更强,才是最终拿下总统选举的关键。而将越南拉入自己的阵营,无疑是反华大功一件,即便会损害本国产业利益,在短期内遭受声讨,但从长期来看,会有更多美国人因为反华态度而站到拜登一边。
而对于越南来说,被美国承认为市场经济国家是一个难以抵抗的诱饵,一旦美国愿意降低越南制造业产品的关税,越南经济还会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迎来新一轮的飞跃,因此,即便知道饵上还带着鱼钩,越南也愿意配合拜登政府的设想给出积极回应。
因此,拜登政府接下来不太可能会放弃拉拢越南,反而,极有可能顶着国内的压力,在今年7月份,也就是大选真正开始之前,确定越南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并借此将越南拉向自己一边,作为年底对抗特朗普的一张重要手牌。
对此,中国方面一定要有所警惕,现在越南仍旧能够保持理性,在中美两国之间斡旋,但,若是利益的诱惑超越了越南理性的边界,让越南全面倒向美国,中越双边关系必然会受到挑战,整个区域局势也会遭受影响。
而且此次美国所争议的内容,实际上,并不为中国所承认,中国从来就不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美国口中所谓的市场经济体与非市场经济体,早在2017年,特朗普政府正式提出拒绝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时,中国外交部就已经有过明确的回应,表示所谓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概念并不存在于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之中,只是个别成员冷战时期的国内产物,如今,美国再次将此作为武器对付中国,大有发起新冷战的意味,中国必须有所准备。
归根结底,无论市场经济体系也好,还是非市场经济体也罢,只不过是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利益所,单方面制定的保护主义制度,不管美国如何拉拢越南,越南是否会倒向美国,中国都绝对不会与其同流合污,中方将会继续坚持自由贸易与公平竞争原则,遵守世贸组织有关规定,坚决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
欧盟爆发内讧,德国反对制裁中国电车在美国,因为反华问题而出现,内部分歧之时,欧盟也因为中国而出现了一场内斗。
根据新社5月8日报道,当天,德国联邦数字化和交通部长维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汽车制造商征收可能的惩罚性关税,因为德国不想封锁市场,而是想要参与竞争。
德国希望当前的国际贸易能够在公平,规范和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而不是通过施加惩罚性关税来挑起贸易战,因为贸易战对于德国这样严重依赖全球贸易的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德国为全球生产产品,并且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这样做,就产品质量而言,德国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
这已经不是德国政府第一次表现出这种倾向,早在去年,欧盟开始对中国进行电动车反倾销调查时,德国就曾经表明,不愿意参与贸易战,此番再度表明态度则很可能与今年四月份的朔尔茨访华之行有关。
在今年四月份的朔尔茨访华行程中,维辛是跟随访问的三名内阁代表之一,他亲眼见证了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繁荣现状,还同中方多部门负责人会面续签了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一项声明,确定了中德双方继续开展数字化和汽车领域合作的未来,再回到德国之后,他自然要出面,表明德国政府的态度。
而在政府表态的背后,是德国汽车企业对保护主义政策的普遍反对,已经有不止一家德国车企,出面反对,欧盟的对华电动汽车制裁,宝马公司CEO在访华返回欧洲之后,就在公司年会上表示反对向中国电动汽车征收高关税,奔驰则声明会继续留在中国市场,因为奔驰对自己的产品有足够自信,大众旗下的奥迪也在四月份发布了与中国科技企业华为合作,支持华为智驾的新款电动汽车。
在汽车巨头纷纷反对的情况下,德国政府也很难站在全德国汽车产业的对立面,只能一边在口头上与中国交涉欧盟的政治正确话题,在行动上却不跟随欧盟的步伐。
这无疑是直接促进了欧盟的内部分裂,因为在德国政府表态的当天,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还在柏林继续炒作,称欧洲需要防止所谓获得大量补贴的中国电动汽车充斥欧盟市场。
在促使欧盟内部分裂的同时,德国内部很可能也会出现分裂因素,因为本届德国政府的党派关系比较复杂,目前是三党联合执政,交通部长隶属的自由民主党更加亲近商界,愿意倾听德国企业的声音,反对不利于企业的恶性措施,而更加极端的绿党则一直跟随欧盟以及美国的政治正确话题,不断推动德国国内的反华声音。
接下来,德国内部甚至整个欧盟内部很可能会发生一场,围绕中国电动汽车的争论,冯德莱恩的对华关税政策能否如期实施,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作为一个旁观者,我们需要静观其变。
雷蒙恐吓,不能让中国拿下台积电相较于欧盟内部的问题重重,美国方面在对华遏制上显得尤为统一,当地时间5月8日,一直鼓吹对中国进行科技战的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再度在舆论上发起了攻势。
根据台湾中时新闻网在5月9日的报道称,雷蒙多在八日出席美国国会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听会时表示,目前,美国92%的芯片都是从台积电购买的,如果大陆方面“攻打台湾”,并且掌控了台积电将对美国经济造成毁灭性冲击。美国政府曾在2023年出具一份报告,内容显示,如果台湾的供应链中断,可能会导致美国芯片价格上涨59%,美国的下游生产商将不得不为此而付出代价。
从事实的角度上来说,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重投入的产业,半导体公司,在营业获利与股票融资之中获得的资金,不但要投入市场营销,公司运营,还要将大量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与设备采购,这导致了半导体企业的资金链,相较于某些低投入行业更为脆弱。
但从现实上来讲,促使海峡两岸局势如此紧张的主要推手,恰巧就是以雷蒙多为代表的美国政府,并且在反华的路线上越走越远,力图在半导体上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甚至将商业行为和贸易行为挂钩,强调美国的国家安全利益在商业利益之前,并且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会告诉这些企业,不能把芯片卖给中国。
但这并不符合美国国内科技企业的利益,英特尔就曾经与高通以及AMD,三家半导体巨头一起组成游说团体前往华盛顿游说拜登政府,希望拜登不要收紧对华的半导体出口政策,但如今看来,这些半导体企业的努力已经全面失败,可雷蒙多出面想要仅凭三言两语就压下这些企业的怨气,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光是炒作一个台湾问题,远远起不到转移注意力的效果。
因此,美国国内很可能会诞生新的矛盾,即科技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些掌握着巨额资本的科技巨头,很可能会联合起来影响政治,导致美国的政坛愈发混乱,拜登政府想要从中获得政治利益,成功竞选连任,恐怕会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