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小青龙,用之大不易!

鸿志康康 2024-03-07 09:48:42

小青龙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半夏、五味子八味药组成。作为中医经典名方之一,小青龙汤是治疗“外寒内饮”的代表方,擅于治疗恶寒发热、周身疼痛以及咳喘、痰多气喘等症状,每每药到病除。

然而,虽是经典方剂,如果不加详审其兼症、体质,同样是“夺命”毒药!

悬壶知医难

我出身中医世家,从祖父学医,他对我讲:“虽说『医不执方』,而『医必有方』。前人立方,皆遵法度,故学方易知法。”初通医道之后,我就开始给人治病。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开始由于学未精深,临证往往缺乏定见,以致认证不准、方药失当者颇多。

我有一婶娘,孀居有年,素患饮疾,时感外邪,其证恶寒无汗,头身疼痛,胸闷咳喘,脉浮,既不缓亦不紧。

再三思之,辨证为外感风寒、内停水饮,开了一张小青龙汤原方。那知药才尽剂即大汗出,被褥浸湿。喘证非但不减,反而益甚,且躁扰不宁、起倒如狂。

祖父闻讯来诊,急投大剂真武汤救之。我当时还不明白错在什么地方。

祖父说:“误在诊断不详,虚实未分。汝婶素多带下,阴精暗耗,兼尺中脉微,证属气阴两虚,凡见此证此脉断不可汗,仲景早有明示。小青龙汤虽有芍药、五味之缓,亦难任麻、桂、细辛之峻,加之药量过重,错上加错。程锺龄有云,『当汗不可汗,而又不可以不汗,汗之不得其道以误人者』,正此之谓也。”

我反嘴说:“婶娘是老辈,不便询其经带,尺中脉微,并未细切,既然初治药量已嫌过重,为何真武又须大剂?”

祖父训斥道:“胸中易了,指下难明,切脉不真倒未可厚非。但是,『妇人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难意断』。《十问歌》忘记了吗?老辈就该舍去问诊吗?治病岂能分亲疏,汝婶初治以重剂辛温解表,是犯虚虚之戒;药后大汗出,已有亡阳之兆,必得重剂真武救逆而冀安,所谓『无粮之师,贵在速战』。用药的轻重,当权衡病之浅深、虚实及传变而慎所从违。『谨守病机,各司其属』,经旨昭昭。看来,汝读书不求甚解,只知其然,未追思其所以然,今后须下点苦功夫才行。”

他老人家语重心长,至今言犹在耳。

出师犹未捷

后稍年长,又诊一妇女,患咳嗽,时值盛夏,因贪凉过多,又吹风扇,发热恶寒,咳吐稀涎。诊脉细数,舌红苔少。见吐痰清稀,投小青龙三剂。心中得意,料必愈疾。

谁知第二天下午其夫来质问,给他媳妇吃的啥药,我忙问是咋啦。

他怒气冲冲地说:“吃了你的药才一副,今天早上起床时咳吐了血丝,到中午咳嗽时就有血块吐出,你看咋办?”

我的心中咚咚直跳,心想祸事了。急往病人家中,见患者不时呛咳,痰中带血,面色发红,诊脉疾数。

遂不敢再下药,急返家中,请祖父来诊治。

祖父诊视病人后,细问缘由,说原来就有月经来时偶有流鼻血的毛病。遂处一方:桑叶15克、杏仁8克、黑荆芥10克、批把叶10克、 旋复花3克、栀子壳8克、甘草6克、白茅根100克煎汤代水煎药。

并免费给药二剂,代为致歉,待病人缓解,风波方才平复。

回到家中,我仍不明就里,即刻请教。祖父说:“此是不问旧病,不合舌脉之过。此患旧有逆经之疾,时逢经来,相火上逆,虽因寒凉诱发咳嗽吐涎,也因相火刑金冲逆而然,其舌脉可以为凭。”

“虽见发热恶寒外证,也宜辛平解表,麻桂姜辛焉可滥施,虽五味、芍药酸收也不敌辛散温热之发阳。仲景谓‘少阴病,但厥无汗,而强发之,必动其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目出者,名下厥上竭,为难治’,此患平素热伏,血中有热,是少阴火化证。不辨缘由,贸然下药,焉可无祸?”

我愧对无言。

傅氏小青龙有妙义

此后,我每次使用小青龙汤必小心翼翼,斟酌剂量,阳虚、阴虚之人,犹不敢擅投。

近听闻全国伤寒病学名家傅元谋教授,临证时以附子、半夏这个十八反药组替代麻黄,形成了傅氏小青龙汤,更好地发挥小青龙汤逐水趋邪之功,且针对体弱之人也不伤正,避免伤阳太过反而助长阴邪之势而加重病情或变生他证,的确高见。

傅老以少量附子替换小青龙汤原方中的麻黄,以附子之性味行“少火生气”之奏效,增强小青龙汤对于内里诊治的力度。同时,配合原方现有的桂枝、干姜、甘草等药,调整其用药比例、用量后,便于形成针对肺、脾、肾(三焦)有偏向扶助阳气之效的治本作用。

麻黄伤阳,用当慎之。对于素体血虚阴弱之人,服用麻黄则会心悸、心慌、胁痛,小便不畅,正如伤寒所言“咽、淋、疮、衄、血、汗、寒”强发汗出现的诸多变证,故麻黄此等发汗峻剂,在此不用乃常,用恐生变。

且麻黄为发散之峻品,其性向外、向上而不降;水饮湿痰乃为阴邪,其性重浊、趋下,故以宣散之品来治疗非宜其法。因其根在于内饮,故去峻性表散之麻黄往往能达到意料之外的疗效。

傅氏小青龙汤内含桂枝法及姜附法的扶阳之架构,的确是宣通扶阳、温散扶阳之妙笔。

51 阅读:6181
评论列表
  • 2024-03-07 23:06

    说起来容易,医生真不是那么好当的[呲牙笑]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哈。写上千亿次还不知道药量如何來的说能治病还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 2024-03-08 15:20

    学精中医不易呀。。。。出方要有敬畏之心

  • 2024-03-09 00:49

    也要辨阴阳寒热,案例患者发热恶寒吐白沫痰清但是舌质红无苔,属外感风寒内寒热夾杂,而咳嗽应该是因肺热,小青龙表邪内饮外有表证内有水寒,,肺热用它可能就出现咯血了???不知道用麻杏石甘汤或者小柴胡汤加石膏能不能行??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回复: 哑巴湖小水怪
    哈。說不出來就夏虫不可语冰。问題是你非要來语冰呀。果然再次证明是写上千亿次还不知药量如何來的奇才。是你自己一直在说冰如何。还不是你沒有语冰
    哑巴湖小水怪 回复:
    夏虫不可语冰,,,说了你也听不懂,,不懂就算了,还要硬黑。还有告诉你夏虫不可语冰,,,说了你也听不懂,,不懂就算了,还要硬黑。还有告诉你
  • 2024-06-03 15:14

    如果患者有小便不利的症状,用上麻黄会使患者加重病情

    美好生活 回复:
    不懂不要胡说
  • 2024-03-08 17:44

    大青龙容易挂吧,呼风唤雨,发汗厉害,小青龙祛湿的,里面白芍五味子是抗副作用的,没那么容易挂[笑着哭]

  • 2024-03-07 18:38

    [赞]

  • 2024-05-16 19:11

    小青龙汤治症是表寒里寒!表寒里热时大青龙汤!

  • 2024-03-07 22:49

    表寒里冷,小青龙不对么?

    不忘初心 回复:
    你自己看看伤寒论里的原文,小青龙汤加减法,若噎者,去麻黄加大附子一枚。依你的意思,去掉了麻黄,就不是小青龙汤了?希望你别自以为是,用心读读书,对你有好处
    奋斗 回复:
    化热伤阴,伤寒论81-88均表明津液不足不可发汗或大汗,小青龙为发汗化饮之大法,岂有不耗津伤液。里饮化热加石膏小发汗,伤津太重可加天花粉
  • 2024-03-23 17:09

    一言以蔽之,辨证不准,孟浪用药。[滑稽笑]

  • 2024-03-24 12:23

    这就是医院让你买病历的原因,一切过往都记载上去

  • 2024-03-26 13:43

    现在有多少中医还能很注重寄往病史的,都是上来就把脉,有的甚至病人不说症状,他也不问,把完脉看完舌苔就自顾自的开药了

  • 2024-03-27 19:56

    加炮附子、半夏

  • 😊

  • 2024-05-04 22:32

    应该是大青龙汤慎重

  • 2024-04-20 07:14

    外寒里饮化热伤阴,小青龙加石膏、天花粉

鸿志康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