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组方,自古以来都有着一定原则。总结一下,大致有三点:
一、遵从君臣原则。中药组方中,选择多种药物配伍,须均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则。是多种药物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配合,共同治疗疾病。二、遵从辨证论治原则。病情在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临证中,要圆机活法,据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三、遵从方药精简原则。一道方子,不能太庞杂。中药配伍中,应尽量减少药物种类,做到配方精制考究,减少毒副作用。
以上是中药拟方的总原则,但是如果再细分,我们还可以归纳出10个细则,以下详细论述。
一、中正平和正常人本身就是一团中和之气,出了问题,稍微偏了一些,你配方第一条原则就要使方子这团气与人身之气尽量相近,不要差的太远,这一条非常重要。大家要仔细地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差的太远,容易影响到人身之气,会对人身之气有一定的伤害。
譬如:这个方子开的和人身之气不相近,比如说开一个大黄,开巴豆,或者说开全蝎,蚂蚁等等,这些药的气跟人身之气是不相符的,明显带有这个药自己的偏性,而且偏得很厉害。
这种药下肚以后会直接扰乱人身正气,咱们先不管它去不去攻邪气,首先要知道这药是扰乱正气,如果说扰乱的厉害就叫毒药,扰乱的不厉害叫副作用,但效果一样。所有的药都有副作用,化疗药使人的头发掉了,这就是化学制剂的气和人身中正平和之气相差太远。
你想想这股气进入人身体,人身要拿出多少中正之气去化合这些气?就像一勺盐放到水里一样,这勺盐就是化学制剂,或者说就是不平和的药气,水就是你的中正之气,你想想一勺盐需要多少水来化它?
我发现现在大夫开方用药这条原则完全摒弃,完全忽视掉了,他们在开方的过程中,没有这种理论概念,不知道开方的几条原则,不知道中正平和药跟人身之气相接。
咱们经常吃的所有的五谷杂粮都和人身之气相近似,如馒头米饭粥萝卜白菜等等这些气很平和,跟我们人身之气很相近,所以我们吃了对我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和不良影响。否则,你开方就会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巴豆劲大,人吃了就会暴泻不止;附子,你吃10g左右,就浑身麻得不得了,而且有泻泄呕吐的可能。
这些药在《神农本草经》上都是下品,不宜常服,不得已,用之来治病。
我们组成这个方子尽量为中正之气,比如桂枝汤,就是比较中正之气的方子,桂枝白芍姜枣草,一般人喝了这方子不会有严重的副作用。
现代人开方子,这条原则大部分都丢掉了。很多人开方,求快,求狠或求稳,不理解中正平和的意义,在这里跟大家说一下:中正平和就是让方子之气跟人身之气相近,相近之后,人气稍微有点偏,你的中正平和的方气向相反的方向偏一点,来纠正人身的相偏之气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二、刚而不猛药劲大代表刚,药劲小代表柔,比如麻黄,干姜,细辛,附子,大黄等等这些药劲都大,开方的时候就要把这些劲大的药让它缓和下来,体现刚而不猛的特点。
怎么体现呢?比如用附子这个刚药时,加一个柔药,去缓和它的这种猛劲,加什么呢?加甘草,这就是一个方子,附子甘草汤。那么你用桂枝通经,为防止桂枝的燥性,加白芍,甘草,生姜,大枣,这就是桂枝汤。那用甘草缓和大黄的猛劲,那就是大黄甘草汤。
开方就是牵制,利用它刚的一面同时又要牵制它猛烈的一面,这样容易让它发挥它正面的作用,缓和它的疗效。
现在很多人开方他不是这样,唯恐这个药不够刚猛,最简单的就是麻附细,不加任何制约的药。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均刚猛之药,过刚过猛,导致什么结果?很简单,伤正。
一个人用可能表现不出来,一批人用马上就表现出来。比如肚子有寒,你用麻附辛去通他,如果这个寒是一天两天的,一下子好了,就认为这方药起作用,好用。但是一个久寒的放在那里,或者一个虚寒放在那里,或者除了寒还有其它淤阻的问题,光用麻附辛上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还暗伤气血。
所以说有人开麻附辛,我就建议再加点柔药进去,效果就好,不能轻易用麻附辛,不要让麻附辛跑的太远,这是原则。刚而不猛,也是中正平和的一个特点。比如:肚子有实气,有人要泻下,不断地泻,泻中要收一下,收中有泻,这样既能达到推陈出新同时又能达到守正这个目的。
正气在,你才有御邪的能力,正气不在了,你下多大的方子都没有用。
三、柔而不懦什么叫柔而不懦呢?
你的方子柔缓但不怯懦,和刚而不猛,刚而不烈是对立的。有的人开方太狠,什么毒药下去了如附子、甘遂伤身,什么都敢用,搞得病人气血暗耗,上吐下泻,眼睛发黑,肢体麻木。病本身不重,越治越重,都是开方过于刚强伤了的病,它的反面就是开方太怯懦,我们可以开柔缓的方子,但一定要柔而不懦,缓而不懦。
比如:治一个风寒感冒,来势汹汹,发烧39℃,这时你要开一个很懦的方子:如:紫苏、藿香、陈皮、桑叶、菊花,药劲就很小,不能达到御敌的效果。再说很多药店的紫苏、藿香就是一干草,完全没有了药的气味,劲小的很,再加上桑叶、菊花这药非常轻柔,整个药劲过于懦弱,不能很好地御邪。
所以我们开方一方面不能过于刚猛,同时也不要开过于懦弱的方子。比如小孩的食欲不振,上来就是焦三仙,谷芽,麦芽之类的方子,过于懦弱,也达不到治疗效果。
四、温而不燥什么是温而不燥呢?
比如说一个寒证的病人,上来开方就是肉桂、干姜、附子,这些太燥了;开方一定要温和,温里散寒的,同时又要避免过于辛燥,辛温燥烈。
后世评价宋朝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药就过于辛燥,伤正,所以我们开方要避免辛燥。怎么避免呢?很简单,加点甘润的药就可以了,如干姜,肉桂,加点麦冬,白术,茯苓稍微缓和一下,让它达到温而不燥的效果。
五、凉而不寒就是开方不可过于寒凉,可以凉,但要凉中带温,不要过于阴寒。比如说咱去一个热,你上来就是三黄(黄连、黄芩、黄柏)加石膏、知母、龙胆草、大青叶、木通,一派寒凉之药,这个方子就不好,偏一边了。
如果你想治疗这个热,开方要凉中带温,凉中带散,凉中带补,不要过于寒,开方怎么开?比如一个胸膈中有热的,三黄可以用,石膏竹叶也可以加,然后上其它药:麦冬、甘草、大枣、升麻、柴胡、炮姜缓解,这就是凉而不寒。即使是大热的病,也不要开一边倒的药,稍微过了就伤正,稍微不对症就伤正。又叫“反佐”。
所以说不管是刚而不猛,柔而不懦,温而不燥,凉而不寒,都要体现中正平和之气,这就是孔子讲的“时中”,时间的时,中间的中。
中正平和之气不是一根棍子立在那里,就直立在那里不动,它可以稍微偏左,也可以稍微偏右,但是不可极左极右,与时消息嘛。做到这样很难,所以中医大夫看病开方就要适中,微左微右,不能极左极右:开刚药可以,但不能猛;开缓药可以,但不能懦;开温药可以,但不能燥;开凉药可以,但不能寒。
六、清而不枯什么是清而不枯呀?
首先人身之气分清浊,上面气清,下面气浊,清浊相干互为循环。如果我们开治疗清气的方子,清气当中要带点浊气,不要太干枯了。从面相上讲,很多人呢看面色太清,气太清秀了,清秀得没有福气了,这就叫清而枯。
古人讲“水至清则无鱼”,清中要带点浊,这人就有福气。而且有理想,太清了完全理想化了而不现实,导致最后自己凄苦一生,婚姻不幸,家庭不幸,事业不行,身体也不行,这叫清枯之象,清贫之象。很多人很清秀,但却凄苦一生,就是因为里面少了浊气。
在这里我们开方也一样,一定要清中带浊。比如:白虎汤中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石膏、知母是气清,甘草其气浊,它在清热的同时带有浊阴之气。清而不枯,清而有浊,比如开三黄,气太清了,怎么体现出浊性呢?加麦冬甘草之类的。
七、浊而不凝什么是浊而不凝呢?
尤其是开一些补方,补下焦的方子,开浊气的药,比如: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哪三补呢?熟地、山萸肉、山药;三泻是茯苓、泽泻、丹皮。如果没有三泻,那就是浊而凝滞。
熟地、山萸肉、山药这三味药都是静止不动的,凝滞不化的,这就是浊而凝。但万物贵在流动,浊了但不能不让它凝滞,所以要加三泻,要加茯苓、泽泻、丹皮,使阴浊之气能流动开来。
万物贵流通,贵变化,清中带浊,浊中带清,浊而能走,清而能守,这个都是开方的组方原则,大家在应用过程当中要细细体会。
八、通而不暴什么是通而不暴呢?
通经脉但又不能太刚暴,现在很多人学中医都知道,人呢,经脉不调,气机闭塞(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是导致很多病的原因。那么经脉不通,难道你就要不断地拿棍子去捅它吗?脑栓塞难道你拿东西捅开它吗?
脑栓塞拿棍子一捅就脑溢血了,本身它栓塞的同时(脑梗塞、脑堵塞)血管已脆化,通也不是,不通也不是,你硬拿药一通血管破了,这就是很多治疗像脑梗塞导致脑溢血的悲剧的原因。溶栓一溶,血栓就化了。
很多治风湿病的,用全蝎、蜈蚣、地龙、蚂蚁、威灵仙、羌活、高度白酒猛攻它,想把经脉打开,结果越吃越没劲,越吃越痛,浑身都虚脱冒大汗,这个就是粗暴地去通的后果。
人身是一股清虚之气,时间久了缓缓积累了导致经脉不通,不能一朝就通开,开药过猛会伤正气,像放疗化疗一样。这就是我们单独拿出来的通而不暴,你可以通,没反对你通,慢慢地把它通开,一点一滴地通,柔,时候到了自然就打开了,时候不到想办法去捅,那就破,气血就耗掉了。
在这里再次奉劝猛攻派的大夫,喜欢刚暴用事的大夫要加小心,很多病就是你治出来的,大刀阔斧,休克疗法,胆子大一些,用药再猛一些,再冲击一下,病人就完了。
特别在用方上“宁不及勿过”,我的药宁可通不过,它不及,也不可以用过了,用过了很容易伤正。你看谁谁谁不是好了吗,吃顿附子,第二天手麻等风湿病没了,这样的病例有吗?是有,但比例是多少呀?
其实大部分疾病都不是用刚暴的手段治愈的,尤其是慢性病。开方尤其是通经脉,一定要通而不暴,慢慢起效,时候到了就好。
九、攻而有守什么叫攻而有守呢?
很简单,就是你攻的时候,后面有粮草保障,不要开出一派攻药。这个还要举一下麻附辛(麻黄附子细辛)这个例子,麻附辛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刘关张,光指望刘关张去打不解决问题,跑不了20里,你就筋疲力竭了,后面一定要有部队跟上。
其中就有粮草供应,没有粮草供应你打什么仗呢?只伤你的气血,我看很多大夫开方只攻不守,很多感冒方子都是发表,后面没有粮草接济,发表出汗,怎么也不出,害的许多老年性的,身体虚寒的,导致风寒痹阻。用中药用攻药可以,但后面没有粮草接济,你能用多久?这个都是攻而不守,攻而不补的后果。
所以我跟大家说想用中药时,一定要攻而有守,不能开一边倒的药,只知攻不知守。大家看伤寒论的方子,都是攻补兼施,大家看麻黄汤很典型吧,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甘草为补药;你看几个泻心汤,泻心汤成分是半夏、黄芩、黄连等,补药是参、姜、草,里面有人参、生姜、甘草都是补药。
白虎汤什么成分?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石膏、知母是攻药,甘草、粳米是守药,井然有序;伤寒论的方子是非常体现攻补兼施方子的特点的,如大建中汤,有蜀椒、干姜、人参、饴糖组成。人参、饴糖是补药,都是攻药放到补药当中去施行,这是很重要的,大家以后要仔细体会,没有全攻的方子,也没有只守的方子,都是攻补兼施。
十、补中带调和攻中有守一个道理,为什么不说补中带攻呢?我觉得开方应少用攻药多用调药,不主张对抗,不主张开战,大家可以调,所以改成了补中带调。
要补一个人,很多人虚不受补,瘀不受补,补不进去,都堆滞在那里,上火等等这些现象是有的。我们一定要在补中带调,调补嘛,把那个调开点,补进去,调开点,再补进去,这样他慢慢地就得到了补益,同时又能调畅气机。
但现在很多大夫依仗攻伐,不愿意去补,他觉得补补不进去,经脉不通你补什么呢?首先要通经脉,那样他就不断地用攻伐的法子去通经脉去,导致这人越来越虚。
这个瘀本来是一个气瘀,不能用攻伐的方式缓解,只能用柔缓的方式慢慢地去解瘀,解一点补一点,什么也不耽误。就像刮风下雨一样,不能只刮风,而是刮一阵风下一阵雨,狂风暴雨只能带来洪水,不能安养当地的百姓。所以下雨还是要下温和的雨,刮风要刮温和的风,这就是我主张的补要小补,调要缓调,攻要慎攻,别上来就攻,强梁者不得其死,别用强和刚对抗的形势,那跟西医有什么区别?所以最终归结到补中带调的这一项,尤其是“调”字,调百脉,调达气血。
以上就是我们开方从中正平和开始到补中带调的10大铁律。刚柔并济、温凉同使、清浊相交、攻补并用。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对药要有了解,对气机要有了解,对病机要有了解,要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去摸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没有三、五年之功底,不可能体会其中的经验。
有理有据![点赞][点赞]不是中医不行,关健要有悟性与变通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