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子张》篇中,有这样的话:“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说得是学习成绩优秀就去做官。这句话虽然出自子夏之口,但也是儒家思想的主张,更是千百年来封建统治者的工具。
然而,在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冲破这一思想的藩篱,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为人民服务。董加耕便是其中的知识青年之一!
老伯: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台了教育方面一系列好政策。这让沐浴在红旗之下的董加耕,有了上学的机会。
按说,此时的董加耕已经9岁了,应该是上三年级的年纪。然而,由于旧中国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董加耕像其他许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样,没有受教育的机会。
进了小学后,董加耕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由于比一些同学的年纪要大,董加耕在心智上更加成熟,再加上他刻苦肯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学毕业后,董加耕以优异的成绩上了初中,之后又考上了高中。在学习的过程中,董加耕虽然也学习了《论语》等儒家文章,对“学而优则仕”也是知道的。但是,董加耕却对新文化、新思想却更加接受,立志要成为一个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加,董加耕对“为人民服务”这个新的提法有了自己的理解,并把它作为人生要追求的最高目标。那么,究竟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呢?
资料显示:“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它源于1944年9月8日毛主席作的一次著名的演讲。
就在三天前的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们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时,即将挖成的窑洞突然塌方,他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被埋在窑洞,牺牲时年仅29岁。
在延安为战士张思德举行追悼大会上的那天,毛主席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高度赞扬了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精神。他说: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这是毛主席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随后,这个演讲经过整理,发表在了延安《解放日报》和国民党统治区《新华日报》等报纸上。
10月,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毛主席说:“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此后,“为人民服务”又表述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
在开幕词中,毛主席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现时,为着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在将来,为着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在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毛主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在这次大会上,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写入了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共产党员奉行的最高行事总则。
正是有了“为人民服务”这一最高宗旨,中国共产党才团结了全国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带领着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8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效忠人民民主制度,服从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
因此,“为人民服务”又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定义务。
在多年的宣传中,“为人民服务”逐渐深入人心,尤其植根在了广大中小学生们的心中,成为了他们的心中追求的、最高的价值目标。
然而,村里的老人们思想还比较传统,许多人还是固守着“学而优则仕”这一儒家思想。
在提到品学兼优的董加耕时,村里人都开玩笑说:“看来我们董伙村要出个大学生啊!”并以此激励比董加耕小的孩子们要努力学习,以董加耕为榜样,将来考个大学,谋得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
每次听到老伯们议论,董加耕都会害羞一笑,也以考大学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至于要不要做官,他也没有想好。
1959年,盐城像全国的许多地方一样,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这一年,田里的粮食大量减产,站在地头的农民们全都唉声叹气,为接下来全家老小的生计问题而担忧。
后来,自然灾害并没有得到缓解,董加耕的父母也为全家人的生活没有保障,而整天闷闷不乐。一次,他的母亲不小心将一碗稀米汤洒在了地上。很快,心疼粮食的母亲便趴在地上,用舌头舔了又舔,直到地上再也没有了一粒米。
这一幕,正好被董加耕看到。那一刻,董加耕愣住了,心里十分难受。
后来,为了让家里人吃一口包饭,董加耕的父母只好拿出发芽的茨菰,做了一碗汤。因为担心汤不安全,父亲说:“我先试试,没问题的话你们再喝。”
然而,父亲刚喝了一口,便中毒身亡。临终时,父亲悲愤地咬碎了含在嘴里的陶瓷汤勺。
父亲的离去,给董加耕带来了极大的痛。想到全村的大伯大婶们也都过着差不多的日子,董加耕也开始为全村的父老乡亲们担忧,想要为他们做些什么。
关于这件事情,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董加耕依然心情沉痛地说:“我想自己无力回天,但可以用自己的知识,为改变家乡的面貌出点力。我觉得,一个年轻人应当根据革命的需要,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1961年,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已经担任了班里的团支书、还是预备党员的董加耕,主动放弃了上北京大学的机会,在升学志愿书上写了8个字:“回乡务农,立志耕耘。”
面对老师和同学们一双双不解的眼神,董加耕解释说:“我们的志向,不是个人的长命富贵,我们要响应党的号召,加强农业,立志耕耘……”
这,便是董加耕心中形成的“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
不久后,在县委的批准下,董加耕在肩上搭了一根扁担,挑着书籍和行李,回到家乡葛武公社董伙大队第四生产队。
很快,董加耕回家种田的事情便成为了乡亲们议论的对象,大家都为他放弃北大深造的机会,而感到可惜。
一天,在见到董加耕的时候,村里的一位老伯用旱烟袋敲了敲他的后脑壳,惋惜地说:“加耕,人家读书越读越远,你呢,从城里读到乡下,我看你是读书读呆了啊!”
董加耕也知道,老伯的话虽然说得不好听,但也是为了自己,便憨笑着说:“大伯,古话说读书越多越明理。我读了书,懂得了要用知识建设新农村的道理,才回家劳动的。”
听了董加耕的话,老伯也回笑了一下,背着旱烟袋,摇了摇头,走开了。看着老伯离去的背影,董加耕没有动摇信念,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让乡亲们吃饱饭的决心。
那时候,董加耕虽然吃腌蒿子、豆饼,生活过得非常拮据,但却依然背着农具,乐观的唱着“洪湖水,浪打浪”等革命歌曲,和乡亲们一起拉犁、割稻、罱泥,扬场……为农业生产不断努力。
后来,已经当了小学教师的女朋友觉得董加耕不上进,嫌弃他没有追求,便和他分了手。即使这样,董加耕也没有退缩。再后来,公社党委决定调他到邮电所工作,但董加耕却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理想,发誓“决不从第一线撤退”。
见儿子如此“执迷不悟”,母亲便在他的面前流泪,想要以此来动摇儿子的决心。然而,董加耕的决心是那样坚定,在日记中写道:“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劳动,董加耕认为,传统的农业无法改变乡亲们吃不饱饭的面貌,想要改变这一切,必须要另谋出路。
于是,董加耕便利用自己所学的农业技术,在家乡进行了“农业内部的第一次产业改革”,提出“沤田改旱田,稻、麦、棉、绿肥轮作,改良土壤,解放劳力”的措施。
董加耕的办法,很快便取得了实际效果。粮食获得了大丰收,还在水乡第一次长出了棉花。从此,全大队、全公社乃至里下河地区开始推广稻、麦、棉、绿肥轮作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
因此,董加耕也成为了当地领导与新闻媒介瞩目的先进人物。然而,董加耕却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成为一个名人。
对于那时候的选择,董加耕在后来解释说:“不能孤立地看历史以及人在不同历史阶段的选择。我选择回乡务农不是就简单地回家扛锄头,回乡后,我的知识发挥了作用。我和乡亲们一道把古老的水沤田改造成旱田,变一熟为三熟,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我们还创办了江苏函授大学。这些都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董加耕:毛主席将自己的一碗饭拨给我和邢燕子
1963年12月3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走革命的道路,当革命的接班人》,并以《评知识青年董加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想和行动》为副标题。
紧接着,《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相继报道了董加耕回乡务农的事迹。在宣传文章中,强调:“董加耕所走的道路,正是毛泽东时代知识青年所应该走的革命道路。成千上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是有最广阔前途的革命行动。”
在这样的宣传下,董加耕很快便成为了全国的名人,也被选为生产队长,并当选为共青团“九大”代表,还担任了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
1964年8月,在共青团“九大”上,邓小平、彭真、薄一波、陆定一先后在报告中号召全国青年向“新式农民董加耕学习”。
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董加耕作为青年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这一年,董加耕年仅24岁。
12月26日,是毛主席的71岁生日。想到这一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粮食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毛主席非常高兴,破例用自己的稿费举办了一个生日宴会。
为了生日宴会的邀请名单,毛主席着实下了一番功夫。最终,毛主席邀请了导弹专家钱学森、石油工人王进喜和大寨陈永贵,还有知识青年邢燕子、董加耕等人,并将钱学森、曾志、陶铸、罗瑞卿、谢富治汪东兴、邢燕子和董加耕安排和自己一桌。
来到宴席上后,毛主席说:“东兴同志讲,罗长子和陶铸让我请客。好嘛,今天我就来请。今天既不是做生日,也不是祝寿,而是实行‘三同’。我用稿费请大家吃顿饭,在座的有工人、农民、解放军。今天我没有叫我的子女们来,因为他们对革命没有做什么工作。”
在询问了邢燕子和董加耕的情况后,毛主席说:“像大学里那些书,越读越蠢。《三侠五义》、《聊斋志异》等等,越读越蠢。我的孩子就是的,一个已经下农村了。今天我没有请他们吃饭,他们不够格。他们是吃蜜糖长大的。”
在开始上菜的时候,工作人员以分餐制的方式,将第一盘端给了董加耕。然而,董加耕却没有接下,而是将第一盘让给了毛主席。
见董加耕如此有礼貌,毛主席非常高兴,说:“谢谢!”
随后,毛主席又对董加耕说了一些关怀的话。关于这个细节,董加耕在后来说:“毛主席将自己的一碗饭拨给我和邢燕子,并给我们俩添饺子和烧饼,说‘你们从农村来,又是年轻人,要多吃啊,要吃饱!’毛主席还说,‘在农村有这么多文化可以办点事。’”
在毛主席的话语中,展现出了他老人家对农村的关心,是发自内心的。
后来,毛主席又问董加耕:“你是哪里人?”董加耕回答说:“江苏盐城人。”
紧接着,毛主席说:“你是苏北盐城人,知道盐城有‘两乔’吗?”
由于没有听懂毛主席的意思,董加耕便看着毛主席,没有回答。这时,毛主席读懂了他的意思,便提示说:“‘两乔’,他们都很会写文章。”
在毛主席的提醒下,董加耕恍然大悟,立即回答说:“我知道,他们是我的同乡胡乔木、乔冠华。”听了董加耕的话,毛主席满意地笑了起来。
后来,董加耕又多次见到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然而,董加耕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一些跌宕起伏。
1974年1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安排下,董加耕来到北京,并参加了1975年1月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还当选为人大常委。
随后,在毛主席的批准下,董加耕又担任了共青团“十大”筹备组副组长,并兼任了盐城地委副书记。
1976年,董加耕又担任了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成员。任职期间,董加耕总是感到难以适应,经常感到如履薄冰。
这一年,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和毛主席相继去世,全国人民的心情处在了极大的悲痛当中。在为毛主席守灵的那七天中,董加耕虽然已经36岁了,但也无法抑制悲痛的心情,经常泪流满面……
1977年底,在汪东兴的批准下,董加耕如愿回到了他的故乡,在葛武公社董伙大队参加生产劳动。在农具压在肩头的那一刻,董加耕感到非常踏实。这一干,就是好多年。
1982年,董加耕的身上再次担上了责任,被任命为盐城市郊区郭猛乡副乡长,主管乡镇的工业,后又担任了郊区乡镇企业局副局长。
1996年,在与一批老劳模应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活动期间,董加耕又见到了曾经和毛主席在一张餐桌上吃饭的邢燕子。
多年不见,董加耕和邢燕子两人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毛主席的那颗怀念之心。
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的那一刻,董加耕和邢燕子都为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激动,更为国家和人民没有忘记他们,而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