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造成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但战争也会促进新事物的产生。如二战的爆发,重构了世界的体系,瓦解了大英帝国在世界殖民体系,结束了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称霸世界的历史,促使了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以及美苏称霸世界。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东地区的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了一场两伊战争,虽然这一次战争冲突让中东地区变为不平静,无数老百姓在战火中过着悲惨的生活。但这一场两伊战争使中国兵工厂的兵器出口额,如中国凭借着两伊战争的军火出口,获得了50多亿美元的收入。
要知道,在1986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仅只有20亿美元,至今也是无法令人超越的!所以,有人就戏称,两伊战争拯救了当时中国濒临破产的兵工厂。
我国兵工厂的产生现在,我们就看看八十年代初中国兵工厂面临的困境。新中国建立之后,由于在冷战时候,长期受着美苏争霸等国际敌对势力的围堵,为了保家卫国自然建立了庞大的军事体系,包括规模巨大的军队。如在1970年,我国解放军总兵力规模达到600万人,为解放军提供武器、弹药、军事装备、服装的兵工厂纷纷建立。
但是,工厂数量的增多,必然带来国防支出的庞大。在七十年代,我国国防支出占据全国财政支出大约18%左右,可以理解大约五分之一财政支出都是用在各种军事物资生产方面,这是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这一种“全民皆兵”的战时模式,使得全国成百上千的兵工厂在国家政策资助下,才能够正常运转。
八十年代我国兵工厂面临的生存困境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取得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以及中美正式建交之后,自然少了外敌的威胁,国家在军事领域的财政支出也必然减少。但这样一来,在战时模式下的兵工厂,生存也变为非常艰难。
由于国家财政投入减少,兵工厂的军事产品也销售不了,生产旧式武器只能在武器库里落灰,囤积大量的军事物资,这也增加很多国家财政负担和经济负担。
一些兵工厂为了求生存,只能转向倒卖雪糕、卖洗衣机等生产民用物资。如中国核工业集团504厂卖起了雪糕,南京雷达总厂卖起了电风扇,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卖起了电风扇。
而且,当时我国军事实力不是很强,很多军工厂整体水平停留在五十年代的水平,很多国家宁愿购买美苏两国生产的武器,不愿意购买我国兵工厂生产的武器。
两伊战争爆发之背景就是我国兵工厂在生存艰难的寒冬期时候,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正好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两伊战争的爆发,为我国军工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两伊战争,是伊拉克和伊朗两个国家,在1980年到1988年为了争夺阿拉伯河,开始一场长达八年的边界战争。
说起中东地区的伊拉克和伊朗,虽然是邻国,却有着复杂的恩恩怨怨。这两个国家的恩恩怨怨,主要体现在宗教派别的矛盾、国家边境上的领土纷争、民族之间的仇恨。
宗教派别的矛盾,体现在伊朗信奉以什叶派为主的伊斯兰教,萨达姆统治的伊拉克政权信奉是逊尼派的伊斯兰教。伊朗作为高度政教合一的国家,领袖霍梅尼一直想推广什叶派,让什叶派伊斯兰教占据整个中东国家,这必然激起了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憎恨。
在民族利益冲突上,伊朗的主要人口是波斯人,伊拉克主要人口是阿拉伯人,两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是不和睦,自然就有矛盾冲突。
在边境冲突上,伊朗和伊拉克作为彼此相邻的邻国,以阿拉伯河为界限,由于都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两国都起着吞并对方领土的野心。
因此,两伊战争的主要起因就是围绕着阿拉伯河的领土纠纷,尤其是阿拉伯河和波斯湾三个小岛的归属问题上。两国对国界河——阿拉伯河的河道划分上也有不同主张,如伊朗在1971年从英国手中接管了波斯湾三个小岛(阿布穆萨、图恩布和小图恩布),但伊拉克不承认伊朗的主权,认为这些岛屿属于阿拉伯人的领土范围。由于领土问题,自然引发了多次武装冲突。
两伊战争的爆发刚开始,伊拉克和伊朗只是小规模的武装冲突。但背后当时世界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从中作梗,把冲突的导火线点燃,使冲突规模扩大,演变为大规模的战争。
战争一开始,伊拉克来势凶猛,对伊朗十多个城市和军事基地进行无差别地轰炸。同时,伊拉克出动多支部队对伊朗发动侵略战争,没有防备的伊朗在伊拉克的强势攻击之下,自然被打得溃败千里,多个主要城市沦陷在伊拉克的手中。
面对伊拉克的进攻,当时伊朗也根本抵抗不住,只能采用人海战术抵抗伊拉克军队的进攻。
然后,凭借着山区地形的优势,把伊拉克军队打回国界线。就这样,两国势均力敌,兵力接近,武器装备相同,互相殴打,分不出胜负,一场八年的消耗战就这样开始了。
战争迅速消耗国力。在1982年在短短两年期间,原本兵强马壮的伊拉克和伊朗,都被消耗得不成模样,各项产业都是停滞不前,经济萎缩。更严重,就是造成了十万人的伤亡,以及上百亿美元的消耗。
在消耗战中,两国为了打赢战争,都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和武器弹药。但是消耗战也把两个国家的军事储备都消耗干净,如果想继续作战,只能依靠对外进口武器。
美国与苏联停止对两伊销售武器但这时候,原本一直对伊朗和伊拉克出口武器的美国和苏联,突然调整措施,提高军事武器的价格,甚至不卖给伊朗和伊拉克。
美国与苏联为什么不卖军事武器给伊朗和伊拉克呢?这也是因为这两个国家没有达成美苏两国的利益,美苏两国在战争中捞取不到任何利益,自然是“偷鸡不成啄把米”,希望两国停战,保存石油资源。
于是,美苏两国开始调整军事武器的出口政策,限制武器的对外出口,抬高武器价格,借此增加压力,希望开战的伊朗和伊拉克在谈判桌上和谈,停止交战。
但伊朗和伊拉克在战争中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物力和财力,如果停止战争,就意味之前投入的努力就付出东流,自然就不心甘。但是这两个国家知道美苏两国不是什么善类,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就把目光放在了东方大国——中国的身上。
两伊向中国进口武器,挽救中国军工厂当时,伊拉克和伊朗都觉得向中国进口武器是最佳的选择,这也是因为中国不受美苏两大国的管辖。两国认为,向中国进口武器,不会受到任何恶意的干扰。而且,当时中国在世界上也有地位和实力,向中国进口武器,美苏是不会理会和干涉。同时,中国是有生产军事物资和军事武器的能力,能为两伊战争及时供应武器,中国也不会干涉他国内战,趁火打劫。
最吸引伊拉克和伊朗,就是中国武器的报价比美国和苏联都还要低,刚好我国也有大量囤积的武器需要消耗,两伊战争对军事武器市场的需要正好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样,在两伊战争的六年内,来自伊朗和伊拉克的军事武器订单如雪花一样“飞”进了我国的兵工厂,原本囤积的武器也是大量消耗一空。原本倒闭的军工厂也有了生意,自然起死回生。当时中国的军工厂都在日夜加工生产军用产品,中国军工产业由此获得了起死回生的“及时雨”。
根据统计,在两伊战争中,中国向伊朗和伊拉克两个国家,一共销售差不多100多架战斗机和几万枚炮弹,以及大量的装甲车和坦克。
在1987年那一整年,中国的军火出口总额达到了37亿美元,占据全世界总额的12%,当时中国一跃也成为世界第四的武器出口国。在整个两伊战争时候,两伊和我国兵工厂的订单交易总额也高达了四十亿美元,这个记录至今为止都没有被超越。
战争的双刃剑这样,中国的兵工厂抓住两伊战争的机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不仅维持自身的运转,也积累大量的研发资金,为后来研发新一代军事武器奠定了金钱基础。因此,两伊战争的爆发是我国兵工厂发展一个转折点。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战争是残酷的。两伊战争的爆发,使伊朗和伊拉克的社会系统和经济系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经济设施、基础设施和社会系统都遭受到了严重的毁坏。不仅阻碍了伊朗和伊拉克的经济发展,更为严重是伊朗遭受到伊拉克大量的生化武器攻击,对该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根据统计,两伊战争造成两国伤亡人数达到了27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美元,这也使两国原本外汇盈余的国家,最后被负债累累。
结语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我们必需珍惜和平,反对战争。为了向中国人营造和平的生活环境,我国都把债两伊战争中盈利的钱用在国防和军事的经费投入上,在军事投入上都是不留余力的,主要也是为了领土安全和国家的和平建设。无论如何,我们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发展军事武器也是为了国防建设,抵御外来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