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蒙古人大决战(中)海都:忽必烈,汉人代言人,配叫蒙古人?

小龙评历史 2024-07-28 16:12:40

13世纪的蒙古人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对大半个亚欧大陆的征服,但社会治理能力的严重欠缺又导致了蒙古人自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手段去治理者广阔的被征服地区。

于是,他们在处理被统治地区时,往往采用“拿来主义”,既让当地人采用他们本民族能够接受的方式去统治当地人。

这种统治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大幅降低统治成本,坏处是经过数十年的共同生产生活,作为统治者的蒙古人将不可避免地沾染上被统治者的气息,而这在一些人看来,便是蒙古人被反向“征服”的明证。

忽必烈长期经略汉地,所以对汉法,对儒家造诣颇深,征服阿拉伯帝国旭烈兀,他的妻子原本信仰的是景教(基督教分支),他在占领巴格达后也一度摧毁清真寺,修建教堂,但没过几年,旭烈兀便开始向“现实”低头,他开始重用阿拉伯教长对当地进行统治,原因无他,对于蒙古人来说,这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统治方式了。

忽必烈的“以汉法治汉地”让海都等所谓的正统蒙古人感到不可接受,他们不能理解忽必烈为何背叛了祖宗的游牧习惯,而变得越来越像被他们瞧不起的汉人。

海都因为这个原因号召蒙古西路诸王与忽必烈开战,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海都也远非一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当的领土扩展到农耕区后,他也开始重视起对这里的经营来。

“真香”定律

海都与忽必烈的第一次交手发生在至元五年(1268年),这大概率是一场意外的遭遇战,因为从战争的过程来看,海都在刚与忽必烈的大汗廷交手后便迅速选择了撤退。

事情的起因是海都麾下人马向东游弋进入岭北地区,与蒙哥之子玉龙答失的部众展开火拼,而此举立刻被元廷视为海都的公开叛乱,元廷在岭北的驻军开始猛攻海都军,海都军不敌向西撤退,忽必烈下令大军追击,元军一直追到阿力麻里以西才停下。

在这一轮元军反击中,海都军一路狂奔2000余里,并未对元廷的追兵采取任何反击,显然海都在避元军的锋芒。

虽然从冲突的过程来看,海都似乎并未做好与忽必烈全面开战的准备,但是这场“意外”可能也是在海都的授意下发生的,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忽必烈正在为灭亡南宋做最后的准备,精明的海都可能在以此试探忽必烈在西北地区的底线,毕竟之前被忽必烈派去当“西北搅屎棍”的八剌不但脱离忽必烈自立,还公然抢夺蒙古大汗廷在西北地区的土地,而忽必烈只能听之任之。

这次冲突,或者可以假定为海都的试探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西北问题上,忽必烈的头脑十分清晰,他明白有可能整合西北对自己的汗位造成威胁的只有海都,所以对于八剌的僭越行为他可以听之任之,但是对于海都的任何越界行为,都要重拳出击。

忽必烈知道海都要反,海都也知道忽必烈知道他要反,所以海都决定得快点反。

海都的西撤一度导致了当初那个背叛忽必烈的八剌的不安,他认为海都是要抢夺自己察合台汗国的领地的,于是海都与八剌之间爆发了一场战斗,起初是八剌赢了,但随着八剌的死对头金帐汗国的援兵到来,海都很快大败八剌。

打败八剌后,海都并没有乘胜追击,把察合台汗国的领地并入到自己的窝阔台汗国,而是号召察合台汗国的八剌与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会盟。

1268年那场著名的没有大汗忽必烈参加的塔剌思河忽里勒台大会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的,经过多日会谈,三汗达成如下共识:

第一,忽必烈汉化严重,已经不能算纯粹的蒙古人了,所以他没有资格继续当全蒙古的大汗了,三汗决定,分别带领自己的汗国脱离忽必烈大汗廷的统治,三大汗国结成同盟,三汗结为兄弟,由海都担任盟主。

第二,多年以来,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金帐汗国多次围绕河中地区(锡尔河合阿姆河流域)的战争是没有意义的,三国可明确边界范围,河中地区的三分之二归察合台汗国,剩下的三分之一归窝阔台汗国和金帐汗国。

第三,结为同盟的三方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不对三方统治区的城郭进行破坏,不在农耕区放牧,不对统治区的农民征收过份的税赋。

看了这些由海都牵头的举措,大家不得不说一声“好家伙”,你海都前脚还口口声声说忽必烈失去了蒙古人游牧习俗,变成了农耕的汉人,后脚自己却也开始玩保护农耕区,恢复经济了。

从这里我们便可以看出,海都从来都不是一个莽夫,作为窝阔台系的后人,他是继承了祖辈的政治思维的,当初下令保护汉地农耕区的正是窝阔台大汗,如今,窝阔台的后人海都虽然口头上高喊“反对汉化,保持蒙古人游牧传统”,但是轮到他对待自己治下的农耕区时,他同样要加以保护。

海都此举宛如一个大型“真香”现场,对于高段位的政治人物,千万不要听他们怎么说,要看他怎么做,因为心中的生意往往是要隐藏在口头上的主义之下的。

海都什么都明白,并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没有这点本事,他也就不可能在实力相差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与忽必烈缠斗30余年了。

代价

塔剌思河忽里勒台大会中隐藏着一个谜团:

海都以外交手段化干戈为玉帛,轻松说服八剌与忙哥帖木儿与自己结盟对抗忽必烈的过程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上看都显得有些过于顺利了,就算海都有三寸不烂之舌,也不可能通过一次会盟就把之前还杀的死去活来的三方团结在一起。

更何况他们要去对付的可是手上拥有整个北庭和汉地的大汗忽必烈,八剌与忙哥帖木儿也是大小战役中趟出来的人精,是不可能被海都简单的一句保持蒙古人的传统就给说动的。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海都能快速说服八剌与忙哥帖木儿,背后一定隐藏着某些利益交换。

之后这一“三汗联盟”的行动也验证了这一点,海都玩了一出慷他人之慨,以牺牲一个八剌与忙哥帖木儿共同敌人的利益,去换取两汗加入自己的反忽必烈联盟,这个被用来牺牲利益的倒霉蛋是伊尔汗国。

伊尔汗国的建立者是忽必烈之弟旭烈兀,在与阿里不哥争位时,忽必烈以放任旭烈兀自立为条件换取了旭烈兀对自己的支持,忽必烈坐稳汗位后,伊尔汗国至少在名义上一直效忠于大汗廷。

由于位置接壤,伊尔汗国与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均有领土纠纷,而由于伊尔汗国与忽必烈大汗廷之间的特殊关系,海都认定其是不可能被拉拢的。

伊尔汗国的存在对于势力范围在西北的海都来说如芒刺在背,他可以与忽必烈的大汗廷对自己形成两面夹击之势,想要放开手脚与忽必烈的大汗廷进行决战,伊尔汗国这个威胁最好早些解决。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海都与八剌和忙哥帖木儿达成的其实是一个“声东击西”的决定,他们的真正目标并非忽必烈,而是伊尔汗国。

窝阔台汗国与伊尔汗国不接壤,海都能做的只能是援助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纸面实力上看,三大汗国的实力总和强于伊尔汗国,看起来伊尔汗国不过即将变成案板上的鱼肉,但现实中一切并没有那么简单。

金帐汗国与伊尔汗国之间的对抗仍集中在高加索地区,这里并非伊尔汗国的核心区,无法达到达到一击致命的效果,在这里联盟之间的弱点就显现出来了,各方心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由从一开始就无缘汗位的术赤系建立起来的金帐汗国会有兴趣去帮助海都争夺汗位吗?怎么可能?

忙哥帖木儿愿意加入海都组织的那个同盟不过是为了缓和与察合台汗国之间的矛盾,最好还能利用另外两大汗国的力量去牵制伊尔汗国,方便其拿下高加索地区。

金帐汗国发挥的作用有限,海都只能寄希望于察合台汗国的八剌出大力气去打击伊尔汗国。

作为一个与海都一样的野心家,八剌的胃口很大,他想吞下整个呼罗珊地区,所以他打击伊尔汗国时也更卖力,害怕八剌一个人搞不定,海都也调动部分察合台汗国军队支援八剌一同打击伊尔汗国。

八剌军最初进展顺利,在呼罗珊地区一路攻城掠地,八剌军的神勇表现一度把伊尔汗阿八哈给唬住了,其表示愿意割让哥疾宁至申河之间的土地以换取对方退兵,但是得到海都力量加持的八剌此时对自己的力量产生了某种幻觉,他认为自己能够很轻松地踏平伊尔汗国,于是拒绝了对方的议和请求。

见议和无望的阿八哈只能孤注一掷,他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先将八剌军诱至也里城,而后全军出击大破敌军。

八剌这一仗败得非常狠,精锐几乎尽丧,为了东山再起,八剌都改信伊斯兰教来拉拢当地力量了,但是长生天没有给八剌一个卷土重来的机会,八剌刚改信仰不久就病逝了。

窝里斗

八剌在也里城为何会败的如此之惨?

两个原因:第一是常规军事原因,八剌一路攻城掠地,只破坏不建设,所以越深入敌境,后勤补给越困难。

至于第二嘛,在半个呼罗珊地区已落入八剌之手后,海都把联军中的窝阔台系军队给撤走了。

所以谁也别瞧不起谁,也别说谁拖了谁的后腿,涉及到利益问题上,你海都并不比八剌和忙哥帖木儿高尚,大家虽然表面上互称“安达”,实际上都是随时准备给“兄弟”捅刀的野心家。

八剌的失败与海都的关键时刻捅刀有关,如今八剌死了,海都决定把这刀捅得更深一点。

面对没有八剌大汗的察合台汗国,海都决定“发扬风格”,给后者安排一个大汗。

“好安达”八剌死后,海都来到察合台汗国,表示作为八剌大汗生前的重要盟友,希望察合台汗国众人节哀,以大局为重,我海都认为察合台之孙聂古伯能够支持大局,适合作你们察合台汗国首领,你们察合台汗国的人如果“不顾大局”,不同意海都这个盟主的意见,就问问我窝阔台汗国的铁骑同不同意吧。

就这样,察合台汗国事实上已经沦为了海都的附庸。

虽然过程与手段与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但是海都确确实实靠着联盟扩大了实力,对于海都个人来说,联盟还是有意义的。

间接吞并察合台汗国后,海都立刻觉得自己行了,他开始在西北地区屡次直接与忽必烈的大汗廷对抗,并且在开始从守势转为攻势。

海都似乎忘了,他最初与八剌和忙哥帖木儿联合的目的是要先消灭实力较弱的伊尔汗国,再集中力量去对付实力较强的忽必烈的大汗廷。

如今,虽然他海都靠着窝里斗壮大了自己的实力,但是依旧没有改变自己正在被伊尔汗国和大汗廷夹击的现实,如果因为刚刚败给伊尔汗国就不敢再去招惹人家,反而去对付实力明显更强的大汗廷,这是一种很明显的以战术上的勇敢去弥补战略上的怯懦的行为。

战术上的勤奋永远弥补不了战略上的懒惰,海都很快就要付出代价了。

摊牌

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命其子北平王那木罕在阿力麻里开府,意图很明确,就是要去对付海都的。

那木罕比较气盛,见海都与他拥立的察合台汗国傀儡大汗聂古伯之间存在矛盾,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干海都一下子。

但海都也不是吃素的,那木罕的偷袭被海都轻松防住,而海都这边也加紧处理察合台汗国事务,在撤换了2任大汗后,海都最终确定了察合台汗国汗位的合适人选:八剌之子笃哇。

元廷那边也没闲着,1274年,元廷设置畏兀儿断事官;周边多设驿站,明摆着为日后征讨海都做机构和后勤上的准备。

这三年里,元廷与海都之间的冲突仍以小打小闹为主,但时间来到1275年,元廷突然开始“加码”,忽必烈以大汗的身份连发三十四金符追捕海都,以往双方虽然也互有攻伐,但并未彻底撕破脸,如今忽必烈选择将这层窗户纸捅破。

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段选择这样做呢?很简单,因为此时的南征元军已经取得了对南宋的决定性胜利,南宋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了,如此一来,忽必烈便可以抽掉大量力量去对付海都了。

忽必烈选择摊牌,海都自然不会闲着,海都派窝阔台系诸王禾忽(贵由子)沿塔里木沙碛南缘进至蒲昌海一带,切断元朝通向巴达黑伤山地的驿路;又命笃哇和他弟弟不思麻率兵围攻别失八里。

海都这波操作十分致命,这是要控制中原政权与西域联系的命脉:河西走廊。

面对海都的步步紧逼,元廷的反应令人意外,其一面派出安童率军支援那木罕,另一面却派出使者与海都商量议和事宜,双方都已经摆开架势准备大干一场了,元廷却突然要议和了。

而海都的反应也耐人寻味,他竟然同意了议和。

元廷为何在已经发出打击海都的明确信号的背景下选择议和?海都为何在已经取得局部优势的情况下接受议和?

大概率的原因是这样的,丁家湾战役后,忽必烈认为江南抵抗势力会立刻土崩瓦解,但是南宋残余力量仍在奋力抗元,元廷仍需大量人马去应付,但是海都得到的消息是元廷已经灭亡南宋,大军不日即可北上,海都自认为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接受了元廷的议和。

在这场“麻杆打狼两头怕”的局中局中,双方稀里糊涂地达成了议和,但这样的和平注定无法长久,无论是海都反应过来还是忽必烈彻底解决了南宋问题,双方都将再次开战。

机会

稀里糊涂地接受了元廷的议和,海都浪费掉了一次宝贵的机会,但是在“散装”的大蒙古国里,机会永远会出现。

由于海都犯边之时,元军主力还在南方,安童率军平叛率领的是蒙哥之子昔里吉、玉龙答失的队伍,但这二人与忽必烈也不全是一条心,甚至之前,这二王就有率军侵占他部草场的行为,由于当时忽必烈正忙于灭宋,对于这二王的行为也就听之任之了。

但这颗雷却在此次出征海都的时候炸了,昔里吉、玉龙答失在海都与元廷和解后担心被鸟尽弓藏,秋后算账,于是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反了。

他们绑架了那木罕和安童,将那木罕送到金帐汗国的忙哥帖木儿处,将安童送往海都处,向海都提议一起发动叛乱。

这样的联盟一定伴随着互相算计,昔里吉想的无非是利用海都的力量去大量牵制元廷在西北的兵力,海都也不是省油的灯,昔里吉把安童送来后,海都除了把安童扣留在自己处外,没有任何动作,直接玩起来了坐山观虎斗。

在昔里吉在岭北行省与元军大打出手时,海都几乎没有动作,反倒是在昔里吉叛乱几乎被平定后才开始在西北捣乱,海都在西北地区打的极为谨慎,见好就收。

在海都与西北元军战事胶着之际,东北方向的乃颜又发动叛乱,海都还是故技重施,并不急于与元军决战,而是开启了坐山观虎斗模式。

面对东西两个方向同时出现问题,忽必烈亲征乃颜部,在忽必烈以雷霆手段平定乃颜部后一年,海都再次大举进攻西北,此时已经74岁高龄的忽必烈不得不再次亲征。

海都发起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即将开始,而忽必烈与海都这对老对手也终于要在战场上见面了。

在与忽必烈的战争中,海都始终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他似乎并不是一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每当蒙古帝国内部发生叛乱,海都的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加紧进攻扩大自己领土,而是坐山观虎斗,待叛乱被整体平定后他再入场。

海都这样的行为逻辑有其自己的苦衷,而这份行为逻辑是海都一生的经历所塑造的,他与忽必烈的斗争将迎来怎样的终局?他的存在对于蒙古帝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下一篇是海都之乱的终章了,同时也将系统分析一下海都的行为逻辑以及蒙古帝国分裂的根源,喜欢的朋友点个赞,加个关注吧。

0 阅读:270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