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七)李泌:弃长安困死叛军;肃宗:笨蛋,谁赢他们帮谁

小龙评历史 2024-09-06 14:21:01

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实际掌权的高太后启用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为相,历时15年的王安石变法黯然收场。

王安石变法意在挽救宋王朝因冗官、冗兵、冗费而造成的严重财政危机,要实现的主要目的有三:其一是增加朝廷的财政收入,其二是提高宋军战斗力,其三是减轻百姓负担。

从效果上看,变法的前两项至少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但这最后一项在执行时完全走了样,青苗法、募役法、均输法、交易法最终都以一种“神奇”的方式变成了压在百姓身上的大山,让本就承担着沉重负担的百姓更加苦不堪言,但讽刺的是,这些法令在制定之初,每一项都是冲着减轻民众负担去的。

王安石变法为何会走样,因为它太复杂,而所有政令,只要一复杂在执行过程中一定走样,且这种走样的方向都是固定的,负责执行的官员,一定会把复杂的法令照着对自己有利,对百姓不利的方向执行。

王安石的青苗法本意是由政府给农民提供低息贷款,遏制大地主通过高利贷对农民的盘剥,既可减轻农民负担,又能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但在执行过程中,官府会出于放出更多贷款而增加财政收入的目的强迫农民贷款,不管你有没有借贷需求。

募役法的初衷是让有一定财力的百姓交一些钱免除徭役,用服徭役的时间去从事生产,创造更多财富,达到官府与百姓双赢的目的,但在执行时就变成了官府拿这个由头强迫穷苦百姓交免徭役的钱,为了收免徭役的钱,官府会以各自各样的方式“变”出徭役让百姓去服,如果不想服就得拿钱。

至于均输法和交易法,汉武帝和王莽都搞过,也都成功搞崩了,这次崩溃的原因也和前两次一样,官府为了赚钱,大肆强买强卖,强迫百姓把商品低价卖给政府,不卖就是刁民,等官府需要出货时,再强迫百姓把商品高价买走,不买就是刁民。

正是由于政策的复杂性带来执行层面的漏洞,让王安石变法从利民搞成了害民,但平心而论,王安石变法其实还算不上特别复杂,它并不是一步扣着一步,所有步骤都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盘大棋”。

如今,互联网上喜欢“下大棋”的人有很多,其实“大棋”专家在古代也不少,他们会描述一个宏伟蓝图,并给出似乎合理的方法,但是所有的“大棋”几乎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步骤极其复杂,且要实现最终的目标,所有的步骤都得实现,“下大棋”的人似乎从来不去考虑如果这些步骤中出现差次该怎么办?

无论是今天还是历史上,“下大棋”的人提出的建议大多会被主公否定,然后后人又得出一个主公愚蠢没听“大棋论”者忠言的结论,很少有人去考虑,那些“大棋”真的可行吗?

很多时候,这些“大棋”看起来妙不可言不过是因为它们没被真正拿出来执行,所以也就无从证伪,想象中的东西永远是美好的,因为它不用去面对冰凉的现实。

天宝十五年(756年),灵武,慌忙继位的唐肃宗李亨面前也有这样的“一盘大棋”。

狼狈登基

马嵬兵变后,左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选择跟随唐玄宗入蜀,这样一来,太子李亨的处境就尴尬了,不管有没有直接参与兵变,父子之间的猜忌链已经形成,李亨知道,自己不能再等了,他必须趁着2000禁军还在自己手中做点什么。

如今“国贼”杨国忠已经被杀,但还有一个谁人都无法反驳的理论可以让他李亨继续统领禁军,并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这个理由便是:剿灭安史叛军,收复两京。

要知道,此时的唐帝国并非绝对劣势,效忠于唐帝国的朔方军不但抗住了安史叛军的攻势,甚至还反击到了叛军老巢河北地区,天下各州县也大多呈观望态度,而唐玄宗此时撤退的目的地是蜀地,给人的感觉就是他完全不想组织反击。

此时的大唐太需要一个人顶住压力组织各路力量反击安史叛军了,如果李亨树起这杆大旗,再配合上他太子的身份,他的影响力会迅速超过其父亲唐玄宗。

这无疑是场豪赌,但当时的情况也确实值得一赌。

李亨在马嵬兵变发生后第二天便决定率领自己身边的2000禁军脱离唐玄宗入蜀队伍北上,目的地是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

这一路走得并不顺利,李亨一行人走到渭桥边时,与从潼关撤回来的败兵遭遇,但李亨军误以为这些败兵是叛军,二者还进行了激烈战斗,李亨军伤亡不小。

灰头土脸的李亨军又走了数日,才在彭原补充了粮草马匹。

但好消息是太子在收拢兵马准备与叛军决战的消息开始在关中陇西地区传开,开始有官吏百姓前来归附。

直到李亨一行人行至平凉时,才有了一些峰回路转的迹象,平凉是唐廷在西北养马的重地,李亨命人在平凉征集马匹,得马数万匹,官军士气为之一振。

平凉地区的官吏百姓愿意把马交给李亨,说明他这个太子的招牌还是很管用的。

随着李亨队伍的壮大,西北地区一些听闻唐玄宗逃亡巴蜀后投降叛军的州县再次反正归唐。

近一个月的行军,太子李亨一行人距离当初预设的目的地灵武已经不远了,但李亨还得有最后一件事要去确认:朔方军在潼关失守,长安被叛军占领后,是否依旧效忠于唐廷?

恰在此时,朔方军留后杜鸿渐听说了太子李亨在收拢队伍准备反击,于是主动派出使者去见李亨,把朔方军的武备情况详细汇报给了太子李亨,并派数千人迎接李亨来灵武。

李亨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到灵武后,朔方军及一路追随的各路人士均表示:为了名正言顺剿灭叛军,太子应立刻登基称帝。

在这有些狼狈的一个月中,李亨身边聚集的人的能量已经远超父亲李隆基了,他不必再推辞什么了。

756年,李亨在朔方军的拥戴下,于灵武登基,史称唐肃宗,李亨遥尊父亲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并派出使者将这一消息通报给远在成都的玄宗,此时的玄宗似乎只想到巴蜀养老,所以也就接受了这一既定事实。

登基后,李亨马不停蹄地制定了本届朝廷首要目标:召集天下忠义人士,尽快剿灭安史叛军。

在灵武周边的“有识之士”纷纷赶来投奔肃宗,“巧合”的是,此时一个肃宗早年的好友,也是一位当朝著名的隐士,“恰好”就在灵武附近。

山中宰相

李泌,字长源,京兆人士,《长安十二时辰》中曾这样介绍自己的身世:我是隋李,而非唐李。

但其实隋李的说法并不十分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周李。

李泌的祖先是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李唐皇氏的祖先则是同为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所以《长安十二时辰》要区分一下所谓“隋李”和“唐李”。

只是李弼一系在有隋一朝出的最著名的后生是先追随杨玄感起兵反隋,又率领瓦岗军多次重创隋军的李密,祖先有如此经历,李泌还自称隋李,多少有些尴尬。

据传李泌是大唐有名的神童,幼年时既十分聪慧,唐玄宗见后连连称赞,宰相张九龄也十分欣赏李泌,并将其视为忘年交,李泌成年后又与太子李亨交好。

还是据传,李泌醉心于神仙之术,无意为官,是在太子李亨和宰相张九龄等人的劝说下才勉强入仕,后因李泌与太子私交甚好,遭致杨国忠等人的迫害,李泌也干脆就辞官归隐山林,求仙问道去了。

由于李泌喜欢远离尘世在山中修行,后来唐肃宗李亨又对他委以重任,遂有“山中宰相”之称。

关于李泌以上种种,其实看看就得了,他是否真如传说中那样聪慧,他又是否真如传说那般洒脱已经无从考证了,我们可以把关于李泌的那些玄之又玄的描写归结为一句话:李泌,关陇集团中,一个比较有想法的后生。

安史之乱发生后,神奇的事来了,已经在山中隐居多年的李泌,竟然在唐肃宗李亨刚刚继位不久,就十分“巧合”地出现在了灵武周边。

人皆有派系,如果自己派系的人得势,又有几人真的不食人间烟火?

不管是不是巧合吧,昔日的好友出现在身边,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说都是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唐肃宗见到李泌立刻询问剿灭安史叛军之策。

虽然李泌号称自己是碰巧来到这里的,但是他随后向太子李亨提出的这个建议却怎么看也不像临时想出来的,来看看李泌的妙计吧。

奇策

李泌首先向唐肃宗李亨分析了一些敌对方安史叛军的情况:

安史叛军在攻陷州县后,大多会劫掠一番,把所得的金银珠宝送回老巢范阳,可见叛军并无大志,一直在争天下和退守老巢割据之间首鼠两端。

叛军能攻陷长安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运气,如果唐玄宗不犯浑,他们根本打不破潼关防线。

叛军在一开始的野心或许也没那么大,谁知如此轻易地打进了长安,长安这个地方的政治意义太重要了,占据了这里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政权合法性,就算叛军最初只想割据一方,拿下长安后,也不可能轻易将其拱手让人。

综合以上两点,李泌得出结论:此时的叛军,有两个地方绝不会放弃,一是老巢范阳,二是大唐帝国都城长安。

放弃范阳,叛军不敢,放弃长安,叛军不甘,李泌要利用的正是叛军的不甘。

李泌的方案具体是这样的:

已经杀至太原的李光弼继续坚守太原,并分兵出井陉,摆出准备分兵进攻范阳的架势,李光弼的分出偏师的目的不是真的进攻范阳,而是要让叛将史思明不敢离开范阳。

郭子仪则飞渡黄河占领河东,持续威胁河北重镇常山,郭子仪也不是真的要进攻常山,而是要让叛将张忠志不敢离开常山。

而肃宗自己则率军陈兵扶风,威胁长安,在没有李、郭二将带走的朔方军精锐的情况下,肃宗人马也很难真正收复长安,但李泌的目的也不是急于收复长安,而是让叛将安守忠、田乾真不敢离开长安。

防御作战最忌讳死守,李泌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叛军空有孤城,只能死守。

李泌计划的下一步是郭子仪、李光弼唐肃宗轮番出击,派小股部队袭扰叛军的补给线,如果长安的叛军出击保护补给线,则唐肃宗出击攻打长安,引范阳的叛军来救援,如果范阳的叛军出击保护补给线,则李光弼的部队出击攻打范阳,引长安的部队来救援。

李泌要达到的效果是要让叛军在长安与范阳之间疲于奔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消灭叛军有生力量,待叛军有生力量被消灭殆尽后,则可一举荡平叛军。

这个计划听起来怎么样?是不是很不错,不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重在调动对手,消灭对手有生力量,是不是很有“大局”感?

那么唐肃宗怎么选择的呢?

没错,与历史上发生过无数次的剧本一样,作为主公的唐肃宗把这个妙计给“否定”了。

但是先别着急骂唐肃宗,我们也先看看唐肃宗给出的理由。

长安,长安

唐肃宗告诉李泌,如今各地勤王大军已经集结,何必这么麻烦?直接收复都城长安岂不是更好。

李泌对肃宗说:如果是这样,倒是可以快速收复长安,但要彻底消灭叛军可就难了。

后来的事情确实按照李泌预想的方向发展,唐军在一年内攻克长安,但叛军退守老巢范阳,旋即又起,双方拉锯6年余,安史之乱才最终被平定,而且这种平定是在向安史旧部妥协的基础上才最终达成的。

很多人因此说肃宗太愚蠢了,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肃宗的计划不完美能作为李泌的计划很完美的证据吗?

再来看看当时的局势吧。

有人认为在看到大量关中势力归附后,肃宗飘了,认为自己可以轻易收复长安、洛阳了,显然这是一种误读,因为在之后收复长安作战中,肃宗是召回了已经打到河北的郭子仪、李光弼部的。

从这可以看出,肃宗并未认为长安可以顷刻而定,为了收复长安,他是下了血本,集中了全部精锐的,从后面初战不利,肃宗立刻决定联合回鹘也可以看出,肃宗对于不利的情况也是做了一定预案的。

肃宗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态度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无论如何,必须先收复长安。

如今的我们开启上帝视角,会事后诸葛亮地认为肃宗如此重视长安是一种愚蠢和短视的表现,但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一个肃宗没有快速收回长安的平行宇宙让我们去做对比,我们只看到了快速收回长安的代价却无法看到没有快速收回长安的代价,当时的肃宗确实有不得不迅速那些长安的理由。

其实这个理由的核心与李泌认定安史叛军不会轻易放弃长安的理由一致:长安的政治符号效应实在是太强了。

在肃宗整顿朔方军在灵武继位的当口,天下最大的形势是混乱,安史叛军虽号称一路势如破竹,但大部分州县并未被其直接控制,由于形势尚不明朗,这些州县也大多采取观望态度,谁赢他们投谁。

就连安禄山深度经营的河北地区,也上演了安史叛军杀来他们望风而降,郭子仪、李光弼的唐军反击他们迅速反正,安史叛军再次占据优势,他们又又又投降安史叛军的戏码。

当时的天下人大多都是这个态度,谁赢他们帮谁。

在这样的形势下,唐军与叛军的首要任务就变成了一点:得想方设法,向天下证明自己赢了。

天下势力太多,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费力分析形势来判断谁有可能会赢,大多数人只会简单粗暴而根据某些标志性事件来判断输赢,那么什么样的标志性事件会产生那种触动人心的效果呢?

没错,就是重要地区的得失,长安,这个大唐的帝都在谁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各方势力关于输赢的认知。

而对于此时的李亨来说,情况更为尴尬,因为他刚刚继位,如果不能快速收复长安,他就只是朔方军的皇帝,如果能迅速收复长安,他才是真正的大唐皇帝。

现在的唐肃宗李亨,太需要长安这个政治符号了。

好,现在让我们再来回过头去看看李泌的那条所谓妙计的致命缺陷吧。

第一,是上文提到的,这条战略太过复杂,想要达成战略构想必须同时满足很多条件,比如李光弼必须能绝对保证太原不失,郭子仪飞渡黄河必须成功,在扶风的唐肃宗人马不会被长安的叛军优势骑兵直接冲垮。

这些问题出现一个,李泌的所谓妙计就不成立了。

更可怕的是,在人心不稳,“谁赢他们帮谁”的时代大背景下,这些问题出现一个还会引发灾难性的连锁反应。

长安长期被叛军占领本身就会动摇李亨政权的合法性,如果再经历一次失败,“人心向背”就可能发生根本性逆转,到时候李亨政权面临可能就不是大棋还能不能下,而是会不会面临系统性崩溃的问题了。

李泌的妙计看起来固然相当不错,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唐肃宗不可能去冒这个险。

唐肃宗的战术无疑更为稳妥,但世间万物皆有代价,既然肃宗选择了最为稳妥的死磕长安的战术,他就必须去面对安史叛军优势骑兵军队的冲杀,一场谁都输不起的战斗即将打响,一个地名即将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一场血战而青史留名:它,叫香积寺。

1 阅读:204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