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陈平分肉”的底层逻辑,利益分配最难就是“公平”二字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4-01-22 12:11:15

太史公《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中,记载了汉初三杰之一、曾经给刘邦屡出奇谋的谋士陈平,他年轻时候的一个事情。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里”是古代社会的一类地方基层政务管理组织机构,秦汉时代,地方上每一里地作为管理单元,长官叫“里长”,大约户数为二十五家左右,是最基层的地方居民管理单位,主要负责地方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等。比如今天街道社区。

这段故事说,当陈平青年时代的时候,积极参加乡里的社会活动,地方上组织祭祀土地神的活动,由陈平负责宰杀牺牲祭品。在分配祭肉的时候,陈平处理的非常公平,父老乡亲们都很满意。而陈平自己也很开心,说如果让我分配管理天下的土地事务,也会像分配这块祭肉一样,让大家都很满意。

这无疑是陈平的一次借题发挥,他把自己做的这次主持“宰割”活动,引申为治理天下的“宰辅”行为,展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

所谓宰,“宰”牺牲,与“宰”天下,看似毫无关联的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从本意上说,确实还有些一脉相承的内部联系。陈平的感慨并非空穴来风。

《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了刘康公的一段话,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

晋厉公三年(578)三月,当时的实力大国晋国组织诸侯集会,准备联兵攻击秦国,出兵之前举行祭祀活动。祭礼完毕后,刘康公发表了这一番言论,说作为国家级别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两种,一是祭祀,二是军事。

先秦时代,祭祀作为头等重要大事,上至天子诸侯,中至公卿大夫,下到黎庶百姓,莫不如此。祭祀的时候,要行使祭告天地神祗,宰杀牲畜献祭,然后向大家分配祭肉,这是祭祀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仪式环节。

《论语·尧曰》篇中,孔子认为,治国之道最重要的只有四件事,“所重民、食、丧、祭”,把百姓、粮食、丧葬、祭祀看得非常重要。百姓乃国之本,粮食乃民之本,丧礼和祭祀则是精神和道德层面的根本。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另一个关于祭祀的故事,“鲁公索氏将祭而亡其牲”,说鲁公索氏在即将开始盛大祭祀活动的时候,却发生了丢失猪牛羊牺牲祭品的尴尬事件。对此,孔子的评价是,索氏家族不出两年必然要败亡。后来果然被孔子言中。

能从祭祀的失误中看出家族的兴亡,有人就问孔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孔子说,“将祭而亡其牲,则其余所亡者多矣”,作为如此盛大的家族活动,居然把最重要的祭品都丢了,那么其它丢失的东西就更多了,这样管理混乱的家族岂能不败亡呢?

所以不仅祭祀活动是最重要的仪式,在祭祀活动中,主持仪式、执掌宰刀的,也不能是普通人,必然是拥有地方威信、能够服众的核心人物。春秋战国时期,一般负责此项事务的,都是家族的管家,所以当时的家族管事也称为“宰”。

在学者钱穆先生看来,“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所以照历史传统讲,宰相本来只是封建时代贵族私官之遗蜕”,为一个家族管理事务的是“宰”,后来一个区域的行政长官,也称为“宰”,再后来,辅助帝王管理国家的大管家,则称为“宰辅”。

据说,按照陈平家乡当时的习俗,乡里举行年度祭祀,需要仪式结束后按照户数人口把肉均分。看似分肉这样的平常事,但每次都无法让大家都满意,一刀下去,有肥有瘦,有肉有骨,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很不公平,里正也很为难。

后来陈平主持的这次分配活动,才把问题顺利解决。

作为社宰,无非是主持祭祀活动的里正的助手,宰杀献祭的牺牲品质数量如何,天上的社神想必不会太过在意,而祭祀之后社神也不会真的飞下人间来吃一口,能够分配祭肉的一家一户,那一双双等待取肉的手和渴望的眼睛,却是这个活动中最难处理的部分。结果奇迹发生了,分完肉,村民不仅毫无怨言,而且实现了公平公正。由此陈平也自豪的说,将来分天下也跟分肉一样。

小到一块祭肉,也有肥瘦不同、骨肉不均的尴尬,轻重优劣各有不同,大家都看在眼里,谁多一点,谁少一点,难免会引发矛盾纠纷,甚至影响里正的行政公信力。如何让乡里乡亲、男女老少都心悦诚服,实在是一件很费脑筋的事情,搞不好就要造人诟病。将祭肉延伸至个人利益,能把分肉这种事情做到人人满意,难度并不亚于管理国家和宰割天下。

人心本私,利益分配是天下最难的事情。陈平怎么处理的呢?书上并没有明说,但是陈平肯定也动了一番脑筋。这里有另外一个关于“分配”的故事,可以作为“陈平分肉”的类比。这里分配的却不是祭肉,而是更加实际的军功奖励。

《资治通鉴·卷四十·汉纪三十二》记载,汉光武帝建武二年(26),刘秀安排一个叫冯勤的官员处理诸侯封赐的事情,这个叫冯勤的官员处理的也非常得体,对各位诸侯的军功辛劳,具体情况了解的非常清楚,“差量功次轻重,国土远近,地势丰薄”,以此为依据进行分配,各地诸侯“莫不厌服”。

为什么让大家心服口服,一定要强调公开公正公平呢?唐朝著名政治家,著名的救时宰相姚崇,曾经写过《五诫》一文,专门针对当时政治环境“补阙连车裁,拾遗平斗量”的不良状态,强调“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材”,作为官员从政的准则。

“五诫”其中的第一就是“执秤诚”,今天的话说,就是强调为政要“公平公正”,以公平之心行公正之事,就像秤那样,毫厘不差,轻重必得。当然,这个天下哪有什么绝对公平公正的事情,利益分配向来不过是僧多粥少,不可能人人兼顾,只不过能有个七七八八,就算很难得。能做到基本公平,百姓也就满意了,因此,陈平分肉,看似小事,却能让人人信服,的确需要大智慧。

陈平,祖籍阳武户牗乡(今河南原阳),汉初三杰之一,著名宰相,是西汉刘邦政权的开国功臣和重要谋臣。他伴随刘邦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的重要战役,帮助刘邦处置了韩王信、冒顿单于的重大危机,因公受封户牖侯和曲逆侯。

作为陈平的伯乐,虽然陈平曾经“六出奇计”,可以说是刘邦的救命恩人,但汉高祖刘邦对陈平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甚至在开国名相萧何亡故之后,吕后咨询刘邦谁可以做继任者,刘邦心目中的人选却不是恩人陈平,而是曹参。当吕后再问曹参之后谁可继任,刘邦的回答依然不是陈平,而是迂腐刻板的王陵,只是说陈平最多只可以作为王陵的辅助,同领相职。

刘邦对这个救命恩人,究竟在顾虑什么呢?临终之时,刘邦对陈平留下了七个字的评价,“智有余,然难独任”,欣赏与短板并存,聪明有余却做不了一把手。这句评议,或许还隐含着刘邦的忧虑,担心陈平聪明太过,独掌大权可能威胁帝位的隐忧。

所以,刘邦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兼任汉惠帝的帝师。惠帝六年(前189),陈平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未掌握实权。

诸吕乱政,朝廷大环境非常危险,那时候的陈平审时度势选择了“躺平”,他在位却不谋政,甚至选择自污保身,“日饮醇酒,戏妇女”,伪装成一个贪恋酒色、不理政事的宰相,整天混日子而已。

实际上,刘邦虽然号称有识人之明,却终究还是错看了陈平。

与刻板迂腐的王陵不同,陈平隐忍蛰伏终于等到了机会。吕后去世,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江山重新送回刘姓,迎立代王刘恒登基,为文帝。或许是听过刘邦对他的评价,陈平主动让贤,为左丞相。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一人为丞相。仅仅一年后,文帝二年,陈平去世,死后谥献侯,成为大汉一代贤相名臣,后世史官司马光、裴松之对他的评价极高。

0 阅读:7

石头大狮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