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爆发了数次严重的大瘟疫,大量百姓染疾而亡,规模空前的瘟疫也给人们的心理留下了阴影,“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不少人因此患上脏躁之症。为此,医圣张仲景写下了一张甘甜温润的解郁经方——甘麦大枣汤,被广泛流传使用。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与日俱增,有些人常感焦虑不安。如何应对心理焦虑和抑郁?跨越千年,甘麦大枣汤依然是一剂良方。
经方故事
甘麦大枣汤原方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篇》。
原文记载:“妇人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大意为,有女性患有“藏躁”之症,总是悲悲戚戚想哭,就像被鬼神操纵一般,总是疲乏伸懒,使用甘麦大枣汤进行治疗。
根据张仲景本义,本方治“妇人脏躁”病。什么是“脏躁”?
“脏”指的是心脏,中医认为,心静则神藏,若为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扰不宁也。
因此,中医中的“脏躁”为情志疾病,与现代神经官能症、癔病、更年期综合症、焦虑症等精神类疾病相关,表现为:经常性无故悲伤、哭泣,伴有精神困倦,哈欠连天。
那么,张仲景为何会使用甘麦大枣汤来治疗脏躁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甘麦大枣汤的具体构成。
经方功效
甘麦大枣汤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中治妇人“脏躁”之方。该方仅小麦、甘草、大枣三味。
原方记载甘麦大枣汤的组成为:甘草三两,小麦一斤,大枣十枚。原书用法为:“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
此方中,小麦甘凉养阴,补心养肝;大枣甘温质润,润燥缓急;炙甘草补养心气,和中缓急。
三药合用,则有养心安神、和中缓急的功效。由于本方甘平质润,而甘能缓急,因此可以治疗一切急迫之症。
三药看似平淡无奇,但临床疗效甚佳,不仅用于妇女,男人、小儿亦可用之。本人常以甘麦大枣汤为主,随证组合治疗多种精神障碍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癔病、心或胃肠神经官能症以及小儿抽动症,均取得较好疗效。
中医古籍中对“脏躁”的描述是,“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现代学者以为,“脏躁”反应了机体心脾两伤、肝气不调的失和状况。在各种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假如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适,男女老少都可能会涌现“脏躁”。
脏躁,“甘麦大枣汤”主之,小麦15克—30克,甘草9克,大枣5个。别小看了这个只有三味药的方子,它却可以三位一体,目标清楚地发挥养心阴、补益性情、调畅肝气的作用。
由于它口感甘甜,做法简略,也不失为日常食疗药补的佳品,不同水平的“脏躁”人群都可以经常服用。可以先将小麦洗净,漂往浮末,然后用净水约800毫升,煮上述三味药,用小火慢慢熬,煮沸后煎至400毫升左右,去渣,分几次饮汤。
不同症状,草麦有别。做甘麦大枣汤时,可结合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草”与“麦”,成果会更好。当烦热比拟显著时,伴有口干舌燥,手脚心热,舌质红,舌苔薄少者,可以用生甘草,补虚的同时兼能清热;若以精力疲惫,乏力倦怠等表示为主,可选用炙甘草,侧重于温补脾胃,益气和中。
至于“小麦”,通常用小麦的成熟果实就行;而当阴虚夜间盗汗严重时,则可用小麦未成熟的干瘪果实“浮小麦”取代,益气除热之余还可以敛汗、止汗。
服用提示
仲景经方甘麦大枣汤,组成仅小麦、大枣、炙甘草三味药,药少而力专,味道甘甜,能缓解紧张的情绪,安抚内心的焦躁,在平淡中蕴藏神奇的疗效。
本方性味甘甜,口感极佳,深受广大患者喜欢,尤其是儿童。一般体质者皆可服用,但舌苔厚腻,体内有痰者不宜。固然甘麦大枣汤性味温顺,适应症广泛,但由于它能助湿生痰,所以体内有痰的人不宜服用。要清楚体内有痰,有个最简略的方法:舌苔厚腻,自觉口中黏腻。
对脾胃虚寒,大便溏稀,或湿热中阻,舌苔滑腻者,宜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酌情使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把甘麦大枣汤变化成一个养生粥来食用。
原料:小麦1两、大枣9枚、甘草9克
做法:大枣掰开(不可去皮),和小麦、甘草一起煮成粥。
每日晚餐食用,可以达到养心、安神、镇静、止虚汗的功效,对调理经前紧张症、更年期综合症、小儿多动症、神经衰弱、严重失眠有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