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逃跑,京城陷落,李白却为叛军歌功颂德,他是不是故意的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3-09-21 09:16:06

李璘,原名李泽,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16个儿子,母亲顺仪郭氏是剑南节度使、尚书郭虚己之妹。顺仪郭氏早亡,李璘是在同父异母的兄弟李亨抚养下成长起来的。

李璘的出生年月,史学一般认为是在719年至721年之间,欧阳修《新唐书》载,李璘“聪敏好学。貌陋甚,不能正视。”说他年长以后,聪明而好学习,书法尤其出众,但是容颜丑陋,脖子歪而不能以正面看人。

开元十三年(725)三月,李璘受封永王。

两年后(727),遥领(虚职没有到任)荆州大都督。

到了开元二十年(732)七月,再加任开府仪同三司(没有实权的散职,官阶从一品)。

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日,永王李泽正式改名李璘。

所以永王李璘其实一直是生长于皇族内院,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功业和战绩,安史之乱以前,也没有掌握军力实权。

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造反,朝廷军队节节败退,洛阳和长安都先后被叛军攻陷。为了躲避叛军兵祸,唐玄宗李隆基带领皇族、大臣等出逃,太子李亨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

不料途中发生了马嵬坡兵变,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等部将杀死杨国忠,赐死杨贵妃,虽然事后陈玄礼向玄宗请罪,但是在李隆基眼里,这些事情与太子李亨脱不了干系,父子之间产生隔阂。

马嵬坡之后,唐玄宗向西逃亡四川蜀地,而太子李亨则向西北远赴甘肃。大唐的众多将军对逃亡的李隆基已经失去信任,在龙武军的拥立下,远在甘肃灵武的太子李亨继位(公元756年7月)为唐肃宗,全面主持平叛事宜,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太子是否上位,都不影响他调度天下兵马的权力,而巴蜀的唐玄宗,得到了自己被迫“退休”的消息,一时半会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不顾谏议大夫高适等人的苦劝,远在蜀地下诏任命诸皇子分别兼领天下各地节度使,共同抗击叛军。

他的实际意思,或许是要分隔削弱新帝唐肃宗的权力(还有一种说法,在兵荒马乱、消息闭塞的当时,玄宗下令诸皇子勤王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由现任变成了前任)。

不管怎样,在玄宗诏命下,永王李璘受封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镇守江陵,按照今天的区域,永王实力所辖包括重庆、四川、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市,几乎等于半个国家。

当时盛唐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天下大乱,北方局势不可掌控。永王李璘所在的南方地区却未遭破坏,他手握江南四道,大唐最富庶的地区,麾下重兵数十万,疆土数千里,他儿子襄城王李偒和手下一众谋臣都野心勃勃,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应该趁机占据金陵,保有江东,像东晋王朝那样划江而治占据一方。

新上位的唐肃宗李亨,就是抚养李璘长大的那位异母兄弟,他听闻李璘异动,于至德元年(756)十一月下敕,让李璘自去蜀地,朝见流亡在外的太上皇帝唐玄宗,李璘回信,自己出兵有玄宗的认可,是名正言顺之举,予以拒绝。

或许李璘自幼在李亨身边长大,这样的回复更像是兄弟之间的回应,但在唐肃宗看来却是明显的抗命忤逆。他无奈召见了江陵长史李岘和谏议大夫高适,一同商讨计策,高适分析形势后断言,永王李璘不去抗击安史乱军,却趁机割据朝廷,出师不义必败。

太上皇唐玄宗得知此事后,也发出诰文“降李璘为庶人,谪迁于房陵。”

一个月后,永王李璘以“东巡”之名,率领水军沿长江而下直奔广陵,大军攻破丹徒,杀太守阎敬之,江、淮震动。为此,高适、来瑱与韦陟等将军会合于安陆,结盟誓师讨伐李璘。

至德二年(757)二月二十日,李璘叛军与朝廷对峙于瓜州,时任瓜州刺史季广琛等地方官员见李璘大事难成,多有逃亡,不久后大庾岭一战中,李璘与朝廷军交战失利,中箭遭俘被杀,叛军遂败,果如高适之前的判断。

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在做什么呢?

诗仙李白一直有着胸怀大才而不遇的遗憾,作为朝廷翰林的他,天宝三年(744)因权贵谗毁,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属于自己的机会,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李白知道此时的唐玄宗已经不可依靠,而新皇帝李亨远在甘肃,也是天高路远不能觐见。

天宝十四年(755),洛阳危在旦夕,李白将妻子、儿子接走避祸。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也就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李白一家到浙江剡溪避乱,此时他创作了《北上行》一首,仿曹操乐府诗格调,描绘了安史之乱中人民背井离乡,辗转流亡的悲惨景象和愁苦心情,以“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作结,表达对战事的悲哀和前途的担忧。

在避乱其间,李白曾与吴王有所交集,他为吴王起草了《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然而此后并没有留在吴王帐中任事。

当年秋,李白留下一篇《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赠与宣城县令崔钦,表达了隐世求道想法,后迁到庐山隐居,说明此时的李白已经有了放弃仕途的决定。如果此后他能够安然不受打扰,也许就在庐山平静生活下去。

入冬后,已经在江南有所行动的永王李璘,得知了李白的去向,派人来征召他应仕。诗仙李白刚刚决定“无以墨绶苦,来求丹砂要”,然而架不住韦子春的多次游说,答应“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

在永王李璘的三请之下,不得以给夫人留下《别内赴征三首》,“王命三征去未还,明朝离别出吴关”,离开庐山赶赴军前效命。

进入永王幕府之后,李白被军中气势所感染,在盛大的水军席宴上,李白写下了“齐心戴朝恩,不惜微躯捐。所冀旄头灭,功成追鲁连”的诗句,以答谢和鼓励在座的诸位臣僚,借以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永王表达心迹。

此时已经五十七岁的李白,终于等到了属于他的事业前途和实现梦想的机会,放任任何人也不会放弃这番报国之心吧。

至德元年(756年)十二月,永王李璘认为时机成熟,主动出击,沿江南下扫荡广陵。在李白眼中,永王李璘是根正苗红,他的勤王之师,有着合法的手续和朝廷的任许。

此时的李白沉浸在雄心壮志的梦幻中,根本没有搞清楚永王出兵“东巡”到底是干啥,更为永王的“东巡军队”创作了名垂青史的《永王东巡歌》,极力为永王军队激励士气,期望“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李白一口气写了十一首诗,为永王的军队歌功颂德,不吝溢美之词,却最终成了他随附叛逆的罪证。有人说这些诗其实是在揭露和提醒朝廷永王叛逆,其实字句中真的也看不出来。

然后,出师不久的永王东巡军,就被另一位诗人高适组建的平叛盟军干掉了,永王在战斗中中箭,被朝廷将领皇甫将军抓住杀掉。

永王幕府树倒猢狲散,再然后,李白被抓到九江,险些就地正法,幸亏在郭子仪等众多老朋友的周旋帮助下逃脱升天,接受了流放夜郎半年的现实。

对于永王之师,李白没有更多政治立场的评价, 对于永王的失败,李白归结为“主将动谗疑,王师忽离叛”,认为大厦将倾都是从内部崩坏。

在五十八岁这年,李白赶赴夜郎(今天的贵州遵义)执行自己的流放之行,他一路上走走停停,游山玩水,会见好友,把徒刑玩得洒脱随性,当年冬天,到了白帝城。

就在次年春,关中地区发生大旱,按照惯例,唐肃宗以大赦天下来回应这一次上天警示,所有的获罪之人的惩罚都降低一等,于是李白意外由流放改为释放,重新获得了自由之身。

获得大赦令的李白,身心轻松无比,在返程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时的诗仙终于豁达了。

此后,李白依靠朋友的接济,在今天的武昌、南京一带生活了两年时间,死于六十一岁。关于诗人的去世,历史上又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民间传说的版本是,说李白与友人夜泊于著名的长江采石矶上,饮酒泥醉,捉水中月,不慎坠入江中溺死。这个说法浪漫而荒唐,但在民间广为流传。

《旧唐书》的记载是,“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宣城今属安徽,也说李白是醉酒而亡。

《新唐书》记载为,“李阳冰为当涂县(归宣城管辖)县令,李白依之。”代宗即位之后,曾经以左拾遗官职(在内廷供职,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召李白赴任,代宗的这一官职虽然不高,或许有为诗人平反的意思,可惜李白当时已卒,再也不能就任,所以世人又以“李拾遗”称呼。

还有一种说法,源自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记载。按照辈分,李阳冰是李白的族叔,实际年龄却比李白要小。李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困交加,不得已投靠亲戚李阳冰。病危之际,李白将一生诗稿交付李阳冰。

李阳冰受负遗命,为李白整理《太白草堂集》,并作序言曰“阳冰试弦歌(意为礼乐治民)于当涂,公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是李白晚年创作的一首自传体长诗,是诗人从流放夜郎途中被赦免后滞留江夏时所作,回顾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对于进入永王幕府的遭遇,他只有“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辞官不受赏,翻谪夜郎天”四句。

其实诗中更为世人传唱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另外两首《书中草》和《上留田行》中,则不掩饰的表达了对永王的惋惜和同情。

从整体上来看,李白对永王的情感,并没有什么政治上的欺骗和胁迫之说,也没有什么针对人格和行径的批判,而是自始至终洋溢着对于永王的知遇感恩不已。

从安史之乱的历史走向分析,永王李璘实际上是玄宗与肃宗两代唐帝王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而李白的遭际,除了艺术家浪漫情怀对政治敏锐度的天然缺失,也可以同样用“牺牲品”作为解释。

0 阅读:10

石头大狮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