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虚有什么症状表现?

楚风评健康 2023-07-24 18:23:00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百四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黃帝內經·臟氣法時論》 (接前文)我们接下来看一看古代医家对这段话的理解,我们先看张志聪对这段话理解,“肝病者”,这地方的肝病指的是肝气实之病症,《素问集注》注解∶“病者邪气实也”,因为后边有一句话叫做“虚则目䀮䀮无所见”,所以说前面的这些表现都是实证的表现。 第二句话,“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这句话张介宾理解∶“肝脉布胁肋抵小腹,邪气实则两胁下痛,引于少腹”,若是气实的话就会善怒,就会脾气急,容易生气,这种情况就出来了。 “虚则目䀮䀮无所见,耳无所闻”。䀮字的意思就是眼睛看不清楚,目不明这个意思。“目䀮䀮无所见”指的就是眼睛昏花,视物不清。为什么会这样呢?张介宾注解∶“目为肝之窍,肝脉上入颃颡,连目系,肝与胆为表里,胆脉从耳后入耳中,故气虚则目无所见,耳无所闻也”。其实肝与胆的相表里,为什么后面会说“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呢?其实就是这个意思,也就是说肝病要是取穴的话,就是取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其实这里面把耳无所闻,张介宾也把经络上的归属说清楚了,是肝胆相表里,肝经本身不经过耳朵,但是胆经经过耳朵,胆经是从耳后入耳中,所以这地方会有耳无所闻这种情况。 第四句话叫“善恐如人将捕之”。《素问释义》里边讲∶“恐者,肾精下沦也,肝虚不能升达肾气,火上炎而水下沉,神志恇怯,失其作强之职也”。也就是恐惧就是肾气不足,为什么肾气不足呢?因为火气上炎,肝火往上走,肝气虚了,肾水不足了,因为肾水不足,肝肾不足,所以说肝气才有虚火,大家注意,虚火大多数都是本脏之气不足才产生的,本脏之气足就没有虚火。所以说这个火前头有一个字是虚,所以肝气虚就会善恐,肝气实就会善怒。肝气如果是调达的话,这个人脾气比较好,既不容易善怒,也不容易害怕,所以这就是《黄帝内经》讲的一个实证,一个虚证,都是病态。 正常的状态是既不害怕,也不恐惧,也不容易发怒,也没有情绪,所以肝气调达的人,脾气性格就比较好。吴昆注解∶“肝藏魂,魂不安则善恐,如人将捕之”。肝藏魂,如果肝气不足,魂就不安,就容易善恐。肺气不足,魄就不安,以此类推,如果脾气不足,意就不安。心气不足,神就不安,肾气不足,志就不达,这就是魂神魄意志,《黄帝内经》的五行的归属。 我们再往后看,“取其经,厥阴与少阳”,为什么“取其经,厥阴与少阳”呢?这里就有一定的分歧了。王冰认为是指的经脉,也就是说治疗的时候要在经脉当中取穴,不是络脉当中取穴,应该是取经脉之穴。他说∶“经为经脉也,非其络病,故取其经也”,他为什么中间来一句“非其络病”,因为后边有一句话叫做“取血者”,这个气血大多数都是刺络放血,不是刺经脉,所以叫做“非其络病”。 《素问吴注》里边注解∶“厥阴肝与少阳胆表里,脏腑也,未有脏病而腑不病者,又少阳经脉循胁里,绕毛际,起目锐眦入耳中,亦为上诸病,故并取其经穴之亦刺者”。这个地方解释了为什么还有了少阳,因为这里一开篇讲的是肝病者,后面怎么还来到了足少阳胆呢?因为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这两个脏腑,肝胆相表里,所以说少阳经脉循胁里,他又解释了为什么还有“入耳中,起目锐眦”这些经络循行,就是为了解释耳无所闻,目䀮䀮无所见这些表现。 关于具体刺的位置,马莳就指出了具体刺的穴,他说∶“当取足厥阴之经穴中封,足少阳之经穴阳府”。(今日头条@中医彭鑫博士)这个地方马莳他就已经比王冰注解的更具体了,我们知道王冰是唐朝人,他的注解大多数都是原则上的注解,一到了马莳,我们知道这就是明清医家的习惯,习惯于直接把临床上的一些具体方法往上进行分享,他直接就讲足厥阴肝经的经穴是中封,足少阳胆经的经穴是阳府。(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八百四十五。(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彭鑫,本文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引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0 阅读:0

楚风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