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由上海华彩咨询牵头组织的,历时一年多的地方国企大调研终于告一个段落了。期间,我们走访了十六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资委,走访了三百余家国央企总部,走访了六个国家级新区党工委或管委会,超过三十个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管委会。期间组织培训超过十场,研讨会(含视频会)超过二十场以上。
让我们最关注的是,很多央企的同志很关心地方国企改革的怪路子,新路子。以及很多地方国企一面自谦的说比不了,一面对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央企的创新做法刨根问底。期间我一直在反复提醒自己一件事,有时间了我们一定要把大家的关心写成一篇文章。
我们初步的建议是地方国企要学习央企的创,央企的资源多,优势强,人才厚,产业视野广这是地方国企较难追赶的优势,但央企的哪些创新地方国企可以借鉴其精神,哪些可以学其背后的逻辑,哪些可以照虎画猫的挪用,哪些可以直接抄作业,是地方国企要放开思考,学习,借鉴,乃至超越的。
同时,我们建议央企要学习地方国企的闯,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敢和豪迈。今天我们看着稀松平常的很多改革,当初很多当事人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踩着政策边线趟出来的。与常规看法不同的是,很多地方政府管国企其实是管的很严的,其个性化改革并不容易,但地方政府和国企遇到的困难之多,之杂,之个性化也是一言难尽的。所以地方国企就在改革难,深入改革更难的叫苦声中,一步步勠力推进。我们期待央企可以放下身段,平视地方国企在各种束缚中趟出来的宝贵改革路径和经验。
地方国企要学习央企的创
一、重船也过万重山
地方国企可以向中央企业学习以下改革和创新的路径:
1、战略规划与布局方面
聚焦主责主业:中央企业通常在战略规划上有着明确的主责主业方向,地方国企应学习这种专注精神,对自身业务进行梳理和筛选,摒弃非核心、不具备竞争力的业务,将资源集中到优势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例如,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专注于钢铁生产及相关产业,不断提升钢铁制造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成为全球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地方钢铁企业可以借鉴这种模式,集中力量提升自身在钢铁领域的竞争力。前瞻性布局:中央企业往往能够紧跟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前进行布局。地方国企应加强对宏观政策、市场趋势的研究和分析,提前规划企业的发展方向和业务布局,争取在新兴产业和领域占据先机。比如,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中央企业积极布局,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和产业拓展。地方国企可以结合当地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相关新兴产业的发展。2、创新管理机制方面
建立创新容错机制:中央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能够容忍一定程度的失败,为创新营造了较为宽松的环境。地方国企应学习建立创新容错机制,鼓励员工大胆创新,对于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败给予一定的宽容和理解,避免因过度追求短期效益而抑制创新的积极性。例如,一些中央企业在内部制定了明确的容错标准和程序,对于符合条件的创新失败项目,不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而是鼓励其总结经验教训,继续进行创新探索。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中央企业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通过申请专利、商标等方式,保护企业的创新成果,并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地方国企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高员工的知识产权意识,积极申请和保护知识产权,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运营和转化,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3、技术创新与研发方面
加大研发投入:中央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较大,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研发设备。地方国企应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吸引和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购置先进的研发设备,为技术创新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保障。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中央企业每年在 5G 技术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推动了我国 5G 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通信企业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大在通信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成立创新联合体:如前文提到的,中央企业积极牵头或参与成立创新联合体。地方国企可以学习这种模式,与高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创新联合体,整合各方的优势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的协同效应,提高创新效率和成功率。例如,国家电网公司发起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汇聚了发电企业、石油石化企业、装备制造企业、规划设计企业、新能源企业、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 31 家单位,共同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4、人才培养与激励方面
高端人才引育:中央企业在吸引和培养高端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地方国企应学习中央企业的人才引育策略,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平台、完善的福利保障等措施,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加入企业。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企业所需的各类专业人才。例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与国内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培养航天领域的专业人才。多元化激励机制:中央企业采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如股权激励、绩效奖金、岗位晋升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热情。地方国企应学习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表现,给予相应的激励,使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5、国际化发展方面
全球资源配置:中央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善于利用全球资源,通过海外并购、投资建厂、设立研发中心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获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源。地方国企应学习中央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策略,积极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国际企业的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资源配置能力。例如,中国中车集团通过海外并购和投资建厂,将高铁技术和产品推向全球市场,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 “名片”。国际标准制定:中央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地方国企应加强对国际标准的研究和学习,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推动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二、学习构建创新联合体
央企在科技创新上有很多做法很值得地方国企学习——创新联合体打造
第一,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把研发融入到血液中,把创新融入到战略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
相关实践:2019年以来,国务院国资委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组织60余家中央企业,在核心电子元器件、碳纤维、关键零部件、高端仪器仪表等领域,分两批由航天科工、中国电科、中国石化、中国移动、中国电子、国机集团、中国钢研、中国华电、中国中车集团等九家央企牵头,,组建了7个创新联合体,带动30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深化创新合作、强化协同攻关,有效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
2021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加快创建第二批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5G、北斗、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创新平台作用。
近期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再上台阶,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在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组织中央企业续建3个、新建17个创新联合体。
完成第三批布局后,共21家中央企业牵头建设24个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用力量相互支撑、高效互动、紧密合作,共同推进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
创新联合体聚焦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单个主体难以攻克的战略性、基础性技术,组织各类创新主体协同攻关,形成群体突破态势。除了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出来”,还要推动一批攻关成果“用起来”、推动一批优势技术产品“强起来”,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用”“从有到优”。
近期有多个央企牵头的创新联合体先后成立。6月6日,中国有研牵头组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国家电投、东方电气集团、中铝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国有色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央企参与共建的未来产业纳米材料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该联合体将在纳米材料领域做好重点任务布局,促进各类优质创新要素资源向产业汇聚,着力构建纳米材料产业创新生态圈。
中国电信牵头相关央企及产学研合作伙伴成立了下一代光网络创新联合体和量子通信创新联合体。据了解,该创新联合体将致力于推动未来产业关键技术协同攻关,联合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顶尖人才、孵化领军企业,高效推进下一代光网络和量子通信任务实施。
由中国石化牵头联合11家中央企业、10家高校、1家科研机构共同组建的深部地热领域创新联合体正式成立。该创新联合体将致力于推动未来产业关键技术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攻关,联合打造国家级研发平台、培育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孵化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为高效推进深部地热产业任务实施筑牢基础。
中国有研组建未来产业纳米材料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由中国有研牵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兵器装备、国家电投、东方电气集团、中铝集团、中国五矿、招商局集团、中国煤科、中国有色集团、中国稀土集团等央企参与共建。
中国电科组织召开未来产业联合体指挥部成立大会,大会发起成立三个领域的未来产业联合体指挥部,由中国电科牵头,中国移动、机械总院等十余家央企参与共建。
中国铁建成立未来产业深部地下空间利用创新联合体,组建地下空间研究院,牵头联合20家中央企业、14家高校、4家科研机构共同组建深部地下空间利用创新联合体,成立15名院士领衔的深部地下空间利用专家委员会。
由中央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还有中铝集团牵头组建的高端有色金属材料创新联合体、中国五矿牵头组建的深部深海创新联合体、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
2024年,央企创新布局力度进一步加大。5月国资委开展了第二批央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涉及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生物制造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央企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至此,共有58家央企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国资委表示,将推动各中央企业加大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力度,深入实施包括"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内的11个行动计划,力争在量子信息、6G、深地深海、可控核聚变、前沿材料等领域取得原创成果。
新联合体是一种产学研合作方式,聚焦于事关产业安全与发展的关键新兴技术领域,开展技术系统协同攻关,是加快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有组织创新模式。
此次,第三批中央企业创新联合体建设明确聚焦工业软件、工业母机、算力网络、新能源、先进材料、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方向。
南网能源发展研究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勉荣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和培育期,无论是从创新角度,还是从战略安全与产业控制角度,都要求国资央企在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加大投资布局力度,加快发展速度。
三、学习专业化整合新打法
央企在专业化整合上走出的新路,非常值得地方国资系统借鉴。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推进会,12组26家单位分四批进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这些专业化整合项目涵盖量子科技、矿产资源,动力电池、人工智能、资源循环等关键前沿领域,既有央企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包括央企与地方政府、地方国企、高校、科研院所、民企之间的合资合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示范性。
具体来看,在量子技术领域,中国电信与中国科大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布局新一代信息通信领域,整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进一步提升量子技术水平。
在矿产资源领域,中国五矿与青海省政府共建盐湖产业基地项目,将立足青海独特盐湖资源,充分发挥中国五矿在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提升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提升资源安全保障能力;中国稀土集团收购获得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控股权,进一步提升冶炼分离技术能力水平,增强我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绿发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人工智能合作项目,响应国务院国资委“AI+”专项行动要求,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围绕新能源、酒店、物业等开展智能总部及行业大模型研发应用推广,赋能主业高质量发展。
在智能坚强电网领域,南方电网拟整合保山电力公司,进一步推动云南省实现全省电力“一张网”,更好发挥电网企业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作用,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新一代信息通讯领域,中国电信与中国科大在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布局新一代信息通讯领域,整合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进一步提升量子技术水平,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动力电池领域,中国一汽拟投资控股中国诚通所属力神青岛,兵器装备集团、东风公司同步参与,共同打造国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推动中央企业新能源汽车业务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稀土冶炼分离领域,中国稀土集团收购获得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控股权,进一步提升冶炼分离技术能力水平,增强我国稀土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领域,航空工业集团与中国航发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开展商用航空发动机树脂基复合材料构件业务,加快推动航空复合材料产业化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供应商。
在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领域,中汽中心与上海临港集团双方共同组建中汽研上海科技数据有限公司,在汽车数据跨境流通、汽车数据治理等新兴领域加大布局,支撑上海国际数据港建设,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全球数据汇聚流转枢纽平台。
同时,国投与通用技术集团国际工程业务专业化合作项目。鞍钢与中铝集团新材料专业化合作项目。中国五矿与青海省政府共建盐湖产业基地项目。中国联通与重庆市政府乡村振兴数字产业合作项目也颇有撬动大产业,开启新赛道的追求。
近期央企聚焦“9+6”重点领域,其中9指的是九个战新产业: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装备等。6指的是六个未来产业,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
任务和挑战不可谓不大,所以新央企令人激赏的点就在于用创新的方式去迎接挑战。
央企要学地方国企的闯
四、躬身入局局局新
中央企业在一些方面可以向地方灵活,因地制宜,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式改革学习,学习其日拱一卒,政策束缚太紧就小步快跑,政策放开就大胆闯关的灵动式改革,具体如下:
1、市场敏锐度与灵活性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地方企业通常更贴近当地市场,对市场的细微变化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着更敏锐的感知。它们能够迅速调整产品或服务,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一些地方的小型科技企业能够快速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智能电子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中央企业可以学习这种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建立更加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产品服务。经营模式创新:地方企业在经营模式上往往更加灵活多样,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方式。比如一些地方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线上销售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实现了转型升级。中央企业可以借鉴这种创新精神,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新型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2、区域特色资源利用
结合地方文化与产业特色:地方企业善于结合当地的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服务。例如,一些地方的食品企业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和传统工艺,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品牌。中央企业在开展业务时,可以学习地方企业对区域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业务,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自身创造新的增长点。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地方企业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与上下游企业的联系紧密。它们能够更好地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中央企业在一些地区的业务开展中,可以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融入当地的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3、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
精细化管理降成本:地方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资源有限,往往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它们通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不断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央企业可以学习地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加强成本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保证企业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灵活的用人机制提效率:地方企业在用人机制上相对灵活,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快速招聘和调整人员。同时,地方企业注重员工的激励和绩效考核,通过合理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中央企业可以借鉴地方企业的用人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整体绩效。4、创业精神与拼搏文化
创业精神的传承:地方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充满了创业精神和拼搏精神。创业者们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市场,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努力奋斗。中央企业可以学习地方企业的创业精神,鼓励员工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培养企业的创业文化和拼搏文化,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危机应对的灵活性:地方企业在面对市场危机和竞争压力时,往往能够迅速做出反应,采取灵活的应对措施。例如,在经济下行时期,一些地方企业通过拓展新市场、开发新产品等方式,成功度过了难关。中央企业可以学习地方企业在危机应对中的灵活性和韧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五、管好带头人,用好拓路者
地方国资系统在国企一把手的激励上多有以下因地制宜,灵活的举措,值得央企层面:
1、考核评价机制方面
1)多维度综合考核:
业绩指标细化:除了传统的财务指标如营收、利润等,还增加了资产负债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体现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指标;对于新兴产业领域的国企,纳入研发投入占比、科技成果转化数量等创新指标,引导企业一把手重视创新发展。例如,某省属科技型国企对一把手的考核中,将专利申请数量、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等作为重要考核项。社会责任与战略任务考核:把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战略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考核,以及在节能减排、安全生产、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履行方面进行量化考核。如某国企在参与 “成渝双城都市圈” 建设项目中,对项目的进度、质量以及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等进行综合评估,作为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2)动态调整与个性化考核:
“一企一策”: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功能定位等,制定个性化的考核指标和权重。如处于初创期的企业,重点考核项目孵化、市场开拓等方面;成熟期企业则更侧重利润增长、成本控制等。山东省国资委对省属企业实施 “一企一策” 考核,根据各企业改革进展及承担的重点改革任务,选取 8 - 10 项重点改革任务,按重要性及难易程度赋予分值。年度调整:每年根据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动态以及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对考核指标和目标值进行动态调整,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薪酬激励方面
1) 薪酬结构优化:
绩效薪酬占比提升:加大绩效薪酬在总薪酬中的比重,使其与企业业绩和个人绩效紧密挂钩。例如,部分地方国企一把手的绩效薪酬占比达到 50% - 70%,业绩突出时薪酬大幅增长,业绩不佳时薪酬相应减少。
2)中长期激励机制完善:
股权激励:越来越多的国企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国企一把手及核心管理团队可以获得公司股票或期权,在一定期限后兑现。如某国企上市公司对一把手授予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与公司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长和市值表现挂钩。分红激励: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利润分红激励,一把手根据其贡献程度参与分红,增强其对企业长期发展的关注。3)薪酬水平市场化对标:
同行业对标:参考同行业、同规模、同业绩表现的企业薪酬水平,确定国企一把手的薪酬水平,使其具有市场竞争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特殊人才薪酬特区:对于一些关键领域、稀缺专业的一把手人才,设立薪酬特区,突破传统薪酬限制,给予特殊待遇3、职业发展激励方面
1)晋升通道多元化:
内部晋升与轮岗:建立健全内部晋升机制,为业绩优秀、能力突出的一把手提供晋升机会;同时推行轮岗制度,让一把手在不同业务板块和职能部门之间轮岗,丰富其工作经验和管理视野,培养复合型领导人才。跨企业交流任职:加强国企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人才交流,选派优秀的国企一把手到其他企业或政府部门任职,拓宽其职业发展路径。2)培训与能力提升:
高端培训课程:为国企一把手提供国内外知名高校的高级管理培训课程、行业前沿研讨会等学习机会,帮助其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导师制与领导力发展项目:建立导师制度,为一把手配备行业资深专家或成功企业家作为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开展领导力发展项目,通过模拟演练、案例分析等方式,提升其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4、精神激励与荣誉激励方面
1)荣誉表彰体系:
设立专项荣誉奖项:如 “杰出企业家奖”“卓越领导奖” 等,对在企业改革发展、创新驱动、社会责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国企一把手进行表彰和奖励,提升其在行业内和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宣传推广优秀事迹:通过媒体报道、内部刊物等渠道,宣传国企一把手的优秀事迹和成功经验,树立榜样形象,激发其荣誉感和使命感。2) 参与重大决策与行业交流:
赋予重大决策参与权:邀请国企一把手参与行业政策制定、产业规划等重大决策过程,提高其在行业内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增强其责任感和成就感。行业协会与国际交流平台:推荐国企一把手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国际组织等,参与国内外行业交流活动和学术研讨会议,使其能够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观点,提升其行业地位和国际视野。5、容错纠错机制方面
明确容错界限:制定容错纠错清单,明确在推进改革创新、探索新业务模式、承担重大项目等过程中,哪些失误和错误是可以被容忍的。例如,在科技创新领域,因技术研发风险导致的项目失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视为容错范围。规范纠错程序:当出现问题时,及时启动纠错程序,帮助国企一把手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避免错误进一步扩大。同时,对纠错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六、地方国企融合和化债上灵活的身段
地方国企在融资和负债,债务危机化解等方面上有着以下一些经验值得央企学习:
1、融资方面
多元化融资渠道探索:地方国企在融资时会积极尝试多种方式,除了常见的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外,还会探索股权融资、私募债、资产证券化等。例如,一些地方国企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带来新的管理经验和资源,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央企可以借鉴这种思路,丰富融资手段,降低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优化资本结构。与地方金融机构紧密合作:地方国企通常与当地的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保持着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这些地方金融机构对当地企业的情况更为了解,能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和支持。地方国企可以通过与地方金融机构合作,获得更优惠的融资条件和更灵活的融资方式。央企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加强与地方金融机构的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金融资源。利用产业优势融资:地方国企往往扎根于当地的特色产业或优势产业,能够围绕产业优势进行融资。比如,一些地方国企在农业、旅游、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通过将产业项目与融资相结合,吸引资金投入。央企可以学习这种结合自身产业优势进行融资的方式,提高融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创新融资模式:部分地方国企在融资模式上进行创新,例如开展供应链金融融资。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利用应收账款、存货等资产进行融资,既解决了自身的资金需求,也带动了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发展。央企可以借鉴这种创新融资模式,拓展融资思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2、债务管理方面
建立动态债务管理机制:地方国企由于资金压力相对较大,更注重对债务的动态管理。一方面,会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资金需求和市场变化等因素,统筹谋划债务规模以及资金使用进度,均衡偿债压力和资金需求,避免出现资金错配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利率敏感性分析等手段,提高对债务风险的动态把控能力,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的违约风险。央企可以学习这种动态管理模式,提高债务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和前瞻性。强化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地方国企会建立较为完善的债务风险预警体系,通过对债务水平、负债结构、盈利能力、现金保障、资产质量等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债务风险隐患。例如,一些地方国企会设置重点债务风险指标监测台账,逐月跟踪分析,将债务风险突出的企业纳入重点管控范围。央企可以借鉴这种做法,加强对债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积极盘活存量资产:地方国企在债务管理中,注重盘活存量资产来降低债务负担。例如,通过出售闲置资产、股权转让等方式,将资产变现,用于偿还债务或补充流动资金。同时,也会加强对资产的管理和运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价值,为债务偿还提供保障。央企可以学习这种盘活存量资产的方式,优化资产结构,降低债务风险。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的联系较为紧密,在债务管理方面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在债务违约风险处置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协调金融机构、提供政策支持等方式,帮助企业化解风险。央企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时,也可以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共同应对债务风险。3、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
争取政策支持: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联系紧密,能积极争取到政府在债务化解方面的政策支持,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专项扶持资金等。央企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协调,争取适合自身的政策支持,以减轻债务负担。例如,地方政府可能会对进行债务重组或转型升级的地方国企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央企可借鉴这种方式,与政府合作推动相关项目,获得政策优惠。借助政府资源:地方国企能够借助地方政府的资源,如土地、国有资产等,进行债务置换或资产盘活。央企可以探索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优化资产配置,化解债务风险。比如,地方政府可以将一些优质的国有资产注入央企在当地的子公司,帮助其提升资产质量和偿债能力。4、优化资产结构
盘活存量资产:地方国企善于盘活闲置资产和低效资产,通过资产转让、出租、合作开发等方式,增加现金流,降低债务压力。央企拥有大量的资产,可学习地方国企的经验,对闲置资产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制定合理的盘活计划。例如,将闲置的土地、房产、设备等进行出租或出售,获取资金用于偿还债务。推进资产整合:地方国企会进行内部资产整合,将分散的资产集中起来,提高资产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央企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对旗下的业务板块和资产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将相关业务的子公司进行合并,减少内部竞争,降低管理成本。5、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多元化融资:地方国企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和债券融资外,还积极探索其他融资方式,如引入战略投资者、开展股权融资、发行永续债等。央企可以在保持传统融资渠道稳定的基础上,尝试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降低对单一融资渠道的依赖,分散融资风险。例如,与一些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或外资企业开展合作,引入战略投资,不仅可以获得资金支持,还能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利用资本市场:部分地方国企通过上市或挂牌新三板等方式,进入资本市场,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资产流动性。央企可以鼓励符合条件的子公司上市,利用资本市场的资金和资源,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提升企业的价值。建立债务风险监测机制:地方国企注重建立债务风险监测体系,对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偿债能力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债务风险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和化解。央企可以进一步完善债务风险监测机制,加强对债务风险的动态管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成本控制:地方国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偿债能力。央企可以学习地方国企的成本管理经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债务的产生。6、积极开展债务重组
与债权人协商:地方国企在面临债务危机时,积极与债权人进行沟通和协商,争取债权人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债务展期、降息、债转股等方式,缓解债务压力。央企在处理债务问题时,也应加强与债权人的沟通,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债务违约。引入专业机构:地方国企会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协助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制定合理的重组方案,确保重组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央企在进行债务重组时,也可以借助专业机构的力量,提高重组的成功率。七、长袖善舞的风险管理
地方国企因地制宜的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地方政策,地方经济社会运行特点,进行个性化风险管理上有一些方面值得央企学习,具体如下:
1、与地方政府的紧密合作
政策把握与资源利用:地方国企通常与地方政府关系紧密,能更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地方政策的动态与导向。这使得它们在项目规划和投资决策时,可以充分利用地方政策优势,降低政策风险。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在参与当地的城市建设、产业升级等项目时,能够依据政府的规划和政策支持,提前布局,获得较好的发展机遇。央企可以借鉴这种方式,加强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与合作,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政策环境,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政策依据。获取地方资源支持:地方国企在当地更容易获得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的支持。它们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参与地方的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等,获得土地资源的优先使用权和优惠政策;在资金方面,地方政府可能会为地方国企提供融资担保、贴息贷款等支持;在人才方面,地方国企可以与当地的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和引进适合企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央企可以学习地方国企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模式,积极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资源风险。2、灵活的市场应对策略
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地方国企相对规模较小,决策流程相对较短,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在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竞争对手的挑战等情况时,地方国企可以迅速调整战略和业务模式,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例如,在一些新兴产业领域,地方国企能够快速进入市场,抢占先机。央企由于规模较大、层级较多,决策流程相对较长,在市场响应速度上可能相对较慢。因此,央企可以学习地方国企的灵活机制,优化决策流程,提高对市场变化的响应速度。专注细分市场和特色业务:地方国企往往更专注于本地的细分市场和特色业务,通过深耕细作,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一些地方国企专注于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加工、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和产品。央企可以借鉴地方国企的经验,在一些细分市场和专业领域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多元化的经营风险分散
产业多元化布局:地方国企在产业布局上通常较为多元化,不仅涉足传统的产业领域,还积极拓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这种多元化的产业布局可以降低企业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分散经营风险。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在传统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了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领域,实现了产业的协同发展。央企可以在保持核心业务优势的同时,适当拓展相关产业领域,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区域多元化发展:地方国企在区域发展上也具有一定的多元化特点,除了在本地开展业务外,还积极拓展外地市场。通过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可以降低企业对单一地区市场的依赖,分散区域风险。例如,一些地方国企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企业合作、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扩大了企业的市场范围。央企可以学习地方国企的区域多元化发展策略,加强对国内外不同地区市场的开拓和布局,降低企业的区域风险。4、风险管理的文化建设
全员参与的风险意识培养:地方国企注重在企业内部培养全员参与的风险意识,将风险管理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全体员工的日常工作中。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让员工了解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高员工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定期组织风险管理培训,将风险管理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央企可以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设,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感,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风险管理氛围。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地方国企将风险管理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等方面,体现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和关注。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强调稳健经营、合规发展的企业文化,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日常管理中。央企可以借鉴地方国企的经验,将风险管理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使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5、本地化的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培养适合本地市场的人才:地方国企更注重培养适合本地市场的人才,这些人才对当地的市场环境、文化背景、客户需求等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支持。例如,一些地方国企通过与当地的高校、职业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熟悉本地市场的专业人才。央企可以学习地方国企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培养适合不同地区市场的专业人才。打造稳定的管理团队:地方国企的管理团队相对稳定,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业务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稳定的管理团队有助于企业保持战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因管理层变动带来的战略风险。央企可以借鉴地方国企的经验,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提高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为企业的战略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6、债务风险管理
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部分地方国企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债务风险监测预警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企业债务风险进行动态监测,精准识别高风险企业。例如,一些地方国企会根据自身情况设置重点债务风险指标监测台账,逐月跟踪分析,能够更早地发现风险隐患,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央企借鉴,以加强对债务风险的提前预判和防范。债务违约处置能力:在出现债券违约等风险事件时,地方国企在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协调以及与债权人的沟通协商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比如,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盘活土地、出售股权等方式补充资金,努力达成和解方案,这种积极主动的风险处置方式可以为央企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应对债务违约风险。7、业务风险管控
全流程风险防控:一些地方国企在特定业务领域形成了全流程的风险防控体系,对业务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例如,在投资业务中,有的地方国企建立了投前、投中、投后全流程的风险控制模式,包括尽职调查、预审会、风控会、投资审核、合同预审、法律审核、会议决策、投后管理、风险监控、合同检查、项目后评价、项目审计等多个环节,实现了精细化管理。高风险业务管控:对于金融衍生、PPP 等高风险业务,地方国企在日常监测和专项检查方面更为严格,主动控制新增金融业务,严禁融资性贸易和 “空转”“走单” 等虚假贸易业务,有效管住了生产经营重大风险点。央企可以学习这种对高风险业务的严格管控,避免因业务风险失控给企业带来损失。8、风险管理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结合地方特色:地方国企通常更了解当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和产业特点,能够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比如,在一些产业政策支持的领域,地方国企能够更好地把握政策机遇,同时合理控制相关风险;在应对地方特有的自然灾害等风险时,也能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措施,央企在不同地区开展业务时可以学习这种灵活性。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地方国企的决策流程相对较短,在应对市场变化时能够更快速地调整风险管理策略。例如,在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情况下,地方国企能够及时调整业务布局,降低市场风险对企业的影响,央企可以借鉴这种快速响应机制,提高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9、风险管理文化建设
全员参与意识:部分地方国企在风险管理文化建设方面注重全员参与,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使全体员工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例如,一些地方国企开展风险管理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等活动,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央企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营造全员重视、全员参与风险管理的良好氛围。与当地文化融合:地方国企更容易将风险管理文化与当地的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相融合,使风险管理理念更易被员工接受和认同。例如,在一些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地区,地方国企将风险管理与当地的诚信文化、责任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风险管理文化。写给大家的话
朋友们,我们将在11月7日、8日于上海展开十五五规划,深化三中全会精神的国资国企改革方面的两天一夜培训。
课题涉及十五五规划展望与国企改革 / 世界一流企业与新型国际化 / “科学、理性、高效”董事会建设要过九道坎 / “强监管、严监管”基调下的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和市值管理 / 新质生产力打造、产业投资与战新/未来产业布局。
烦请看到我们的跋涉与努力,看到我们的坚持与诚恳的朋友们持续关注我们的文章和培训。我们仍在努力,也将继续努力。
【全文完】
图源:视觉中国
同时,也请关注我们在近期推出的“新公司法引领下的上市公司管控新征程”线上直播课程。
另请关注,近期华彩即将推出系列线下巡回研讨会,主题如下:
1. 国企深化改革提升行动的落实
2. 新公司法背景下的治理与党建
3. 新公司法下的集团差异化管控
4. 十五五规划的前瞻思考与五个重大转型
5. 投融资新政梳理,投资管控与防风化债
6. 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
7. 系统推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工程与市值管理
8. 法务、合规、风险、内控四位一体建设;
9. 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
10. 其他需要的主题。
若您对以上主题感兴趣或有其他关于国资国企改革、战略、管控(含治理、董监高建设)、风险内控、人力资源的需求,请联系华彩咨询,我们将为您精准打造兼具理论体系性和落地实操性的个性化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