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死因之叹:攻邯郸“战神”着眼能否建功,秦王却看他该忠于谁

欲云谈史论今 2020-09-27 15:56:22

公元前260年9月,在白起指挥下,秦军获得了长平之战的最后胜利。对赵国来说,这是场极其惨烈的大败战:前后损失了四十五万大军,国中青壮年几乎全部战死在前线。战争结束后,白起还用心良苦地放回了二百四十名年少的赵军士卒。

两百多位幸存者一回国,长平之战的血腥场面也随之被带回了赵国。一时间,赵国谣言四起,人心浮动,举国陷入了极度恐慌状态。

得知赵国情形后,白起更为得意了。此刻,只要秦国大军杀到邯郸城下,赵人将如同摧枯拉朽般崩溃,赵国唾手可下。

可就在白起将率军直捣黄龙、攻打邯郸之时,意外却降临了。

秦军在上党一带取得战略性大胜,让韩、赵两国惶惶不可终日,被迫向游说之士苏代求助,拜托他去劝说秦国国相范睢止战。当前形势下,整个天下都没哪个国家能阻止秦军灭赵,苏代又有何能耐?

见到范睢后,苏代开门见山地问:“武安君已擒获了马服君吗?”武安君,即白起;马服君,即赵军主将赵括。

范睢坦然回道:“是的!”

苏代又问:“秦军准备去围攻邯郸了吗?”

此时,秦、赵之间态势已非常明确,范睢也毫不隐瞒:“是的!”

接着,苏代却说出了一番令范睢意外的话:“赵国如果被灭,秦王就将称霸天下了,武安君也就将位列三公了。武安君为秦南征北战,攻下了七十多座城邑。在南边,他攻占了楚国的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郢(楚都,今湖北江陵县西北)、汉中(今陕西汉中一带);现在又消灭了马服君赵括的军队,就算是周公、召公、姜尚三人再世,也无法超越武安君。如果赵国被灭,秦王称霸,白起必做三公,您能为之下吗?更何况,天下百姓都不愿归秦。赵国灭亡后,其北部领土必将归燕国,东部领土将归齐国,南部土地将归魏、楚,秦国所得土地反而会减少。与其如此,还不如让赵国割地求和,也算是替武安君建立一些功劳!”

苏代这番话,瞬间让赵国死里求生。

白起虽然战功多,可他却是宣太后专政时期提拔起来的战将。范睢是秦昭王亲信,也是他劝说秦昭王破除了宣太后专政的格局。公元前265年,宣太后去世,以她为核心的王子、外戚集团也就彻底失势;长期担任秦国之相的穰侯魏冉,也被秦昭王遣送归国。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白起也并非秦昭王亲信,可秦国对外征战频繁,因此他暂时并未受到波及。不过,无论是范睢还是秦昭王,都对百战百胜的白起颇有戒心。

如果白起消灭赵国,他如今已是武安君,再进一步就位列秦国三公,将要超越范睢。虽然五年前宣太后去世,可魏冉还在;将来白起位高权重,他是会更亲近穰侯还是应侯?

想到这,范睢不得不作出抉择了。于是,他马上求见秦昭王,进谏道:“长平之战后秦军太过疲劳,请准许韩、赵二国割地求和,让将士们休整一下吧!”长平之战虽然获胜,秦国国力损害也极大,秦昭王心知肚明。见亲信范睢这么说,秦昭王也不作他想,马上就同意休战。

正处前线的白起得知此令,气得差点吐血!然而,君令如山,白起不得不执行。自此后,白起就对范睢有了看法。

虽然秦国暂缓对赵囯发起总攻,可秦昭王并不是要放过赵囯。次年10月,秦军杀回上党盆地,完全占领了韩国的上党郡。随后,秦军又分出两路大军:一路由王龁率军攻占了皮牢(赵地,今山西翼城县东北);司马梗则率另一路大军攻占了赵国的太原地区。三家分晋之初,处在太原地区的晋阳城曾助赵氏抵御智伯的进攻,坚守了三年时间。可秦国大军却能轻松占领拥有坚固城邑的太原,足见长平大战过后赵人已经接近崩溃了。

眼见赵国如此不堪一击,秦昭王重振旗鼓,终于下定决心发起对赵国的最后一战。在休生养息两年后,秦昭王宣布要出兵围攻邯郸!

可没想到,长平之战结束后曾积极求战的“战神”白起,居然强烈反对!

秦昭王一时反应不过来,惊讶地问:“前年长平之战后,国库空虚、民众饥饿,可你却不量百姓之力,请求增调军粮以灭赵国。如今寡人休养百姓来供养士兵,积蓄粮食,三军俸禄倍于往日,可你却说不行,这是怎么回事?”

望着秦昭王,白起冷静地答道:“长平之战,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士气大振,赵人举国恐惧。秦人战死疆场者得到厚葬,伤者得到优待,士卒都纷纷举酒相庆,散尽钱财以抚慰同僚。赵人战死者无人收尸,受伤者得不到医疗,只能相对哭泣哀嚎,竭力共担忧患,加紧耕田以多生资财。如今大王您虽然兵力加倍,但下臣预料赵囯的守备之力恐怕也增加了十倍!长平之战后,赵国君臣都忧惧不已,每天早朝晚归,言辞卑微地以重金交好燕、魏、齐、楚列国,处心积虑地防止秦军来袭。当前赵国国内充实,外交成功;因此,是不能攻打赵国的。”

秦昭王听了,对白起这番话颇不以为然:长平之战后,赵国青壮之士几乎全部战死,还能抽出十倍于秦国的兵力来?

于是,他淡然答了一句:“寡人已准备好发兵了。”

既然白起不赞成出兵,秦昭王就另选五大夫王陵为主将,前去围攻邯郸。无奈的是,战事正如白起所料:王陵率领的秦军在邯郸作战不利,甚至连军营都丢了。

秦昭王没想到,疲弱的赵国抵抗力依然如此之强。这时,他又想到白起,准备让他担任主将。可白起主动称病,不愿前行。秦昭王知道,白起对不听他的建议有些情绪,便让国相范睢出马去劝说。

对于白起,范睢原本就存忌惮之心。再加上长平之战后,范睢又阻止白起攻打邯郸,这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白起是百战百胜的“战胜”,此刻拖着不愿去前线,多多少少有些斗气的意味。这点谁都能看出来。可如今前方局势糟糕,秦国却不得不启用白起来解危局,范睢心里想必也是五味杂陈。

该如何劝说白起呢?

一见到白起,范睢就显得言辞犀利:“楚国方圆五千里,持戟士卒上百万;可当年你率数万之兵攻入楚国,先后攻陷了鄢、郢,直至竟陵(今湖北潜江西北),楚人惶恐向东迁徙,不敢掉头向西。韩、魏当年联手进犯秦国,你部下士卒不能当敌之半;可你却在伊阙(今河南洛阳市南)大破两国之兵,斩首二十四万,韩、魏因此至今仍向秦国称藩。这些功劳,天下无人不知。如今长平之战过后,赵国士卒死了十之七八,国力衰弱。因此,秦才以数倍于赵国的兵力前去攻打邯郸,希望你能做主将,一举消灭赵国!过去你以寡敌众,如同‘战神’;这次以强击弱、以众敌寡还不能取胜吗?”

范睢如此咄咄逼人,言语之间还隐藏着更深的含义:当年穰侯在位时,你白起屡战屡胜,堪称“战神”;如今穰侯下野,难道你白起就不愿为秦国出力了吗?你要向谁效忠?

范睢的背后,就是秦昭王。见范睢言辞如此激烈,白起大惊,忙分辨道:“当年伐楚之时,楚王仗着国家强大,不理朝政;楚国群臣又互相嫉妒,谄媚为生;良臣被排斥,百姓离心;楚国城池不修,既无良臣又无守备,所以下臣才能引兵深入,攻占了多座城邑。我又下令拆毁桥梁、焚烧舟船,让士卒坚定了作战决心。一旦粮食匮乏,就在楚国城邑之郊劫掠补充。所以当时秦军戮力同心,奋勇向前去争夺战功;楚人虽在自己土地上,却人人顾念家室、如同一片散沙,所以我才能取得战功。伊阙之战,韩军势单力薄,指望魏国救援,不想先出战;魏人以为韩军在前,希望韩军来当先锋。正因二敌各怀鬼胎,所以我才能设下疑兵与韩军对峙,而全力去攻打魏军。魏军既败,韩军自然而溃,下臣才能建立大功!这都是审时度势,顺其自然的战争法则,怎么能称得上‘战神’!”

解释完之前的两胜,白起停顿片刻,又分析此次伐赵的不同之处。

“长平之战后,没能趁势剿灭赵国,使得赵国能有时间休生养息,抚养遗孤,加高城墙,作好战备。赵王屈身与大臣交往,大臣们也与士卒结成了生死之交。像平原君这样的权贵,都命妻妾到军中去帮忙缝补衣物。赵国君臣一心,上下同力,犹如勾践困于会稽山上之时。现在去讨伐,赵国必定坚固无比,无法攻破。兵出而无功,诸侯就会产生异心,外援必至。所以,下臣只看到了伐赵之害,未见其利。况且下臣现在又有病,无法带兵!”

白起说长平之战后错过了灭赵绝佳时机,就是在暗揭范睢之短。听到这,范睢惭愧得无言以对,只能悻悻地回去向秦昭王复命了。

听说白起固执地不肯出山,秦昭王也有气了,说:“难道没有白起,我就不能灭赵?”于是,他命王龁代替王陵,并再次增兵去围攻邯郸。可秦军在邯郸城下激战了八、九个月,死伤惨重,邯郸城依然坚若磐石!这时,赵王及时派出轻锐部队去骚扰秦军背后,楚、魏两国也派大军前来驰援赵国,让秦军再次遭受巨大损失。

眼见秦军战事不利,白起不由得向身边人说:“不听我计策,如今怎样?”

这话很快就传入了秦昭王耳中,他顿时勃然大怒。秦昭王再次派人召来白起,强命他必须上前线:“你虽有病,就算是躺下也要替寡人指挥。如有功劳,寡人心愿得以完成,将更重用于你。如果你不去,寡人将怨恨你!”

话说到这种程度,旁人也许就屈服了,可白起却固执己见。他磕头回道:“下臣知道出征虽然无功,但可免于惩罚;不出征虽然无罪,但难免受诛戮。可仍希望大王能明了下臣愚计,放过赵国以休养百姓,静待天下大局之变。抚慰恐惧盟国,讨伐骄慢之国,诛灭无道之国,如此号令诸侯,天下可定,何必一定要先灭赵?下臣听说,明主爱其国,忠臣爱其名。破国不可复立,死卒不可再生。下臣宁可受重罚而死,也不愿做蒙受羞辱军队的将领!望大王明察!”

见白起如此顽固不化,秦昭王气得扭头就走了!

此后不久,秦昭王就下令,将白起免去官爵,降为士卒;其后,又在白起被流放的途中将他赐死。一代“战神”,就此陨落!

白起死后不久,秦昭王的灭赵大计就宣布彻底失败,王龁被迫撤军。

长平之战两年后,白起执意不肯再攻打邯郸,多少有与范睢赌气的意味。

然而,更为关键的因素是两年后情势已发生根本改变。长平战事结束之初,虽然秦军也损失巨大,可当时赵人已完全崩溃,只要秦人一鼓作气,就可顺势攻破邯郸。可两年后,虽然赵国无法完全恢复元气,但已积蓄起足够力量来抵御秦国的进攻。一旦秦、赵二国陷入长期消耗战,其他诸侯国就会趁火打劫,强势出兵来阻止强秦吞并赵国。这种局势下,就是“战神”白起出山,也将束手无策。

正因“战神”白起看清了时局即将如何演变,才会断然拒绝出山。

可惜,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白起能识破战争规律,却无法在秦国高层微妙的政治斗争中破局。能不能攻打邯郸,白起固执地着眼于能否建功,可秦昭王与范睢却更关注“战神”该忠于谁。最终,秦昭王与范睢两人的无端猜忌之中,缺乏政治敏感性的白起轰然倒下,白白丢失了性命……。

2 阅读:225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