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年楚国发家之前:曾被王室讨伐,却在周国战淮夷过程中立大功

欲云谈史论今 2020-10-08 08:56:53

众所周知,楚国崛起始于春秋时期楚武王时期。对于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称霸于江湖的楚国,人们充满了好奇——楚国不过是穷乡僻壤里的蕞尔小国,为什么能突然崛起?在崛起之前,楚国究竟是什么样?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先祖出自五帝之一的颛顼。而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称,称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时期的火正,功劳甚大。《史记》记载,重黎的功劳是用火能“光融天下”,所以任命他为祝融之官。

祝融形象

共工氏作乱之时,帝喾命令重黎前往征讨,结果重黎无法消灭共工,被帝喾所杀。其后,帝喾让重黎之弟吴回接任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有六子,第六子季连,为芈姓,即为楚国一枝的直系祖先。

殷商时代,楚国世居荆山之野。此时,楚国臣服于商,《诗经·商颂·殷武》:“维汝荆楚,居国南乡;……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后来楚国叛商,商王武丁还曾伐楚:“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鬻熊

殷商晚期,由于商纣王的残暴统治,楚国再度叛商。季连后代鬻(音玉)熊,刚好在周文王时期。《史记·周本纪》:“太颠、闳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归之。”鬻子即鬻熊,据说年逾九十,好计谋。《文心雕龙》说:“鬻子知道,文王咨询,遗文余事,录为《鬻子》。”这就是楚武王后来说的:“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

周成王时期,为表彰周文、武王时期的功臣后裔,把鬻熊曾孙熊绎又封到楚地。所以,《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景王使詹伯辞晋使时也说:“及武王克商,巴、濮、楚、邓,吾之南土也。”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齐太公子吕及俱事成王。”然而,《史记》中楚国虽然与鲁、卫、齐并列,但明显爵位上低了好几级:熊绎爵位为子爵,为周朝爵位中最低的等级。这是因为在“倒商革命”过程中,楚国功劳并不大。武王伐纣之时,带了八个小弟:庸、蜀、羌、髳、微、纑、彭、濮人,早就投奔周人的楚国却没参加。楚国没能参加“倒商革命”的关键之役,当然可能是楚国“革命”不积极。但是,周人只带八个小弟去倒商纣王时,其实已有了必胜的把握。(详细参见《周人的建国大业:牧野之战背后的谍影重重》)因此,楚国没参加“革命”,更可能是周人并没有把楚人看作嫡系,不敢把楚人带上。

武王伐纣

所以,楚国的封地偏僻,爵位也最低。楚人的活动区域,大约在湖北当阳县至枝江一带荆山脚下的沮漳河河谷和南漳、保康一带崇山峻岭之间的狭小河谷地带,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楚国祖上“筚路蓝缕”——一路推着辆破车、衣衫褴褛地像叫花子般流浪到此地,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楚国初封地

正因为天高皇帝远,又不受周王室重视,楚国在周王国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尴尬了。

周王室初期,主要敌人是殷商余孽以及跟周人作对的东夷人和淮夷人。这时,周人作战及建设重心还在黄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对于南阳盆地的诸多盟友根本无力管辖。周成王、周康王前后四十多年,楚人既无大功也无大过,慢慢也就被周王室淡忘了。

直到周昭王上台之后,由于淮夷人势力越发庞大,南阳盆地的重要性顿时显现出来。南阳盆地内,汉江由北而南汇入长江;长江又由西向东,横跨湖北、江苏、安徽等等省。淮夷人不但活跃于淮河流域,还不断向长江中上游发展,一直将势力扩张到湖北附近,南阳盆地也就成了周王国与淮夷人势力消长的关键地域。

南阳盆地战略地位上升,周王室对于楚国的也开始重视起来。可是,对于楚国这却不是什么好事。

为保证周王室军队从长江出击淮夷时无后顾之忧,周王室就必须确保楚人忠诚。虽然周初时,楚国已臣服于周,但几十年过后,周王室对楚国的忠诚已不再信任。《竹书纪年》记载,周昭王十六年,周昭王亲率王师渡过汉水,讨伐楚人。然而,这次讨伐并没能让楚国人彻底顺服。十九年,周昭王再次率领“西六师”卷土重来,彻底将楚国人打服了。

周昭王南征

然而,就在周昭王兴高采烈地回师之时,灾难突然降临。因为天气恶劣,汉江上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致使周王师搭建的浮桥突然断裂!周昭王以及他所率领的西六师都掉入汉江,全军覆灭!(详见本人头条号文章《千年鸣冤:谁才是“汉水之滨惨案”的罪魁祸首?》)

周昭王没于汉水之中,让楚国也受到了莫名其的牵连。数百年后,齐国率领中原诸侯伐楚,给楚国安的罪名就是“昭王没于汉水”!

周昭王死后,周穆王继位。

周穆王

周穆王时期,周王国突然遭遇了一次建国以来的重大危机:“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后汉书·东夷列传》)面对突然崛起的徐偃王,周穆王都不得不暂时让步,暂时承认徐偃王对淮河流域及长江中下游的领导权,以换取周王室反攻淮夷的准备时间。

此时,周昭王南伐楚荆的高瞻远瞩就显现出来了。

楚国配合周穆王伐徐国

《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穆王后得骥马录之乘,乃使造父御以告楚, 令伐徐,一日而至。于是楚文王大举兵而灭之。偃王仁而无权,不忍斗其人,故至于败。”周穆王一面从成周直接出兵讨伐徐偃王,吸引徐偃王注意力,暗地里却让楚人从长江流域出发,抄徐偃王的后路。楚国人果然骁勇善战,一举攻破徐国,让徐偃王最终败退到彭城武原县东山下,解除了周王室迫在眉睫的威胁。《后汉书》中说“楚文王”参与进攻徐偃王,当然不可能。但讨伐徐国楚国人立了大功,却基本是可以确定,只不过这时楚国的“带头大哥”是谁,史书没能记载下来。

如果不是周昭王两次征讨楚国,楚国人能这么听话吗?

楚国立了大功,但是周王室对楚国的赏赐是什么,史书却没有记载。直到春秋时,楚国爵位还是子爵,甚至还不如宣王时分封的郑国。郑桓公是因为伐鄫有功而被封郑地,这一功劳显然不如楚国灭徐偃王大,但是郑国的爵位却是伯爵!可见,周王室对楚国的赏赐确实是少得可怜。这样的不公平待遇,当然让楚国人心生不满。

周王室强盛时,楚国的不满只敢在心里暗暗抱怨。但问题是,周王室自身能保持始终强大吗?

周夷王时期,楚国已经传到熊渠(芈渠)手里。芈渠能得江、汉水地带人心,趁机带兵伐庸国(湖北竹山西)、杨越,国土一直扩展到鄂(湖北鄂城)。从地图上看,庸国位于湖北西北;鄂位于湖北东南的长江边上;杨越为湖南境内的越族人。楚国在此期间,已经把江水和汉水流域之间的土地完全占据,还越过长江,扩张到湖南境内。还要注意的是,庸国还是周武王伐纣之时,直接参加“倒商革命”的功臣之一,在周王室地位比楚国还高!芈渠敢于伐庸,这证明楚人已经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所以,熊渠公然宣称:“我是蛮夷,不再用中原王的封号。”然后封他的三个儿子都为王。在熊渠看来,此时扩张领土,只不过是拿周穆王时期该得的赏赐而已——既然周王室不赏,那干脆楚人就自己来拿!

熊渠之时楚国的扩张

然而,熊渠没想到周王室还有翻身之时。

周厉王时期,周厉王实行“专利改革”,周王室实力大大增强。为打通成周洛邑通往南阳盆地的门户,更好地控制汉江和长江流域,周厉王两面夹击,一举消灭了南阳盆地东北的鄂国!(详见本人头条号文章《南阳盆地门户之战:周厉王与鄂侯之间的爱恨情仇》上、下)

周厉王攻打鄂国

面对杀到家门口的周厉王,芈渠顿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再次对周王室称臣。楚国向外扩张之路,也不得不暂时停了下来。

但是,楚国内心的叛逆之火却没有熄灭。

周厉王以后,周王室陷入多事之秋。先是国都镐京爆发动乱,将周厉王赶下台,共伯和得以篡位。楚国趁机又开始蠢蠢欲动。但周宣王上台后,王室短暂中兴,为确保征讨淮夷时无后顾之忧,再次讨伐楚国。

周幽王时,申侯联合犬戎、缯人攻杀周幽王,灭了西周。

楚国虽然在这段时间鲜少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但他们却时时关注着周王室动态,等待着机会重新崛起。

公元前741年,蚡冒去世,熊通(芈通)杀死楚君蚡冒儿子自立。在芈通带领下,楚国实力蒸蒸日上,以至于中原的诸侯们都开始感到畏惧了:《左传》记载,公元前710年(鲁桓公二年),郑庄公与蔡侯在邓(河南郾城东南)会面,“始惧楚也”。公元前704年,楚武王向周王室强讨封号不成,借机发怒:“我祖上鬻熊,是文王老师,很早就去世。成王举用我先祖,才给了子男的爵位,让他居住在楚地,而蛮夷们都来顺服。现在王室居然不肯加封爵位,那我就自己尊封吧。”

从此楚国甩开周王室,自立门户,自封为王,开始单干了:楚国崛起之路,已不可阻挡!

0 阅读:6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