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助鲁庄公长勺大胜的曹刿,与劫持齐桓公的曹沫,原来是同一人?

欲云谈史论今 2020-10-20 11:36:44

《史记·刺客列传》:“曹沫,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於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於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曹沫劫持齐桓公

太史公将曹沫列于“刺客列传”之首,是把他看作千古刺客的祖宗。著名的《东周列国志》中,更是将曹沫归为“后世侠客之祖”。

然而,这位“以勇力事庄公”的刺客曹沫在《史记》中有记载,在春秋史权威著作《左传》中,却仅仅是简单几个字:“冬,盟于柯,始及齐平也”。《左传》中根本就没提什么曹沫劫持齐桓公之事——这不禁让人生疑:曹沫劫持齐桓公是否又为太史公不知从哪得来的“假语村言”?

《左传·庄公十年》记载下另一位中国普通人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就是助鲁国打败齐国的名将曹刿。曹刿出山前,周围乡亲们劝他:“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却毅然回答:“肉食者鄙,不能远谋!”然后就出去见鲁庄公了。后来,在齐鲁长勺之战中,曹刿留下千古闻名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典故,让他足智多谋、沉稳持重的形象充分展示在世人面前。

曹刿论战

《左传·庄公二十三年》还记载了曹刿鲜为人知的另一件事:“二十三年夏,公如齐观社,非礼也。曹刿谏曰:‘不可。夫礼,所以整民也。……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鲁庄公为讨好齐国,在齐国举行传统祭祀仪式之时前往观礼。这类祭祀仪式上,多女巫“淫乐”之舞,所以《谷梁传》就此批评鲁庄公:“观,无事之辞也,以是为尸(视)女也。”说鲁庄公纯粹是为了泡妞而去齐国观社未免有些过分,但是一国之君专门为他国祭祀之礼而出国旅游,确实是有些小题大做了。曹刿为此劝阻鲁庄公前往齐国,虽然未能成功,但却体现出他重礼知义的另一面。

鲁庄公与曹刿

曹刿足智多谋、熟知兵法、重礼知义,曹沫虽然忠肝义胆、好勇尚力、侠气冲天却屡战屡败。怎么来看,这两人都不应该是同一人吧?

释义《春秋》的史书,除了《左传》,还有《公羊传》和《谷梁传》。

《左传》中未记载齐桓公被劫一事,《公羊传·庄公十三年》却记下了:“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于是会乎桓。庄公升坛,曹子手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其何求?’曹子曰:‘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曹子请盟,桓公下与之盟。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

曹沫劫持桓公

《公羊传》记载曹子劫持齐桓公,至少证明太史公记载的齐桓公会盟被劫之事不是空穴来风。可是,这位劫持齐桓公的“曹子”究竟是曹刿还是曹沫?《公羊传》中并未明确,曹刿与曹沫是否同一人的疑惑,还是未能解开。

此时,《谷梁传》就帮人们彻底解开了这一迷团:“冬,公会齐侯,盟于柯。曹刿之盟也,信齐侯也。”(《谷梁传·庄公十三年》)在记载柯地之盟时,《谷梁传》明确说是“曹刿之盟”,证实曹刿的确参加了柯地之盟,而且盟会上还劫持了齐桓公,要求齐国归还鲁国被侵之地。

不光是《谷梁传》与《公羊传》,战国时代的另一书籍《管子》也记载下此事。

《管子·匡君大匡》:(齐桓公)四年,修兵……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柯地之盟)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竟。”桓公许诺,以汶为竟而归。

齐桓公

《管子》中记载,却是鲁庄公亲自劫持齐桓公,曹刿则负责挡住坛下的齐国诸大臣。这与《公羊传》中“请君则当其君,臣请当其臣”的说法相互印证,却与《史记》记载不符。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劫持齐桓公的是曹刿而不是曹沫。管仲说“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足见劫持齐桓公的主意还是曹刿所出。

长勺之战时足智多谋、沉稳持重的曹刿,在《史记》中却成了三败于齐、屡战屡败的曹沫,反差如此之大,太令人难以相信了!曹刿怎么突然成了好勇斗狠的一介武夫?为何“春秋三传”中没有记载曹刿打败战之事?

其实,曹刿形象的变化,正是鲁国和齐国综合国力变化所造成。

鲁庄公十年长勺之战时,齐桓公刚回国,对于管仲等等齐国大臣,还未能完全信任。《管子·匡君大匡》记载,齐桓公在与管仲磨合了三、四年后,才放手让管仲施政。因此,长勺之战时,鲁国与齐国综合国力对比,差距并不大,曹刿那时才能以智胜齐国。

齐桓公拜相

但数年之后,齐国在管仲主持之下,任贤使能,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各领域都获得长足进步,而鲁国却始终固步自封,停滞不前。齐国兴盛之后,曹刿之智能否敌过齐国武将之智,就成了未知数。即便武将之智鲁、齐相当,但齐国综合国力却胜过鲁国太多,鲁国军队常败于齐国也是正常。这就是鲁庄公十三年,鲁国必须“献遂邑之地以和”齐国的根本原因。为避免被齐国人羞辱,万不得已之下,曹刿才祭出了盟会劫持齐桓公的下下之策。

只是,《左传》中曹刿如何演化成了《史记》中的曹沫?

《史记·索隐》是如此解释:“沫音亡葛反,……,沫刿声相近而字异耳。”是因为“沫”字古音与“刿”相近,才造成后人误传。

0 阅读:17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