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北民风淳朴、人性敦厚,千百年来以开放的态势,包容的态度,积淀了北方民族不同质地的风俗民情。它的语言、习惯、岁月节日、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社火小戏无不沿袭了北方民族的古老遗风。
雁北自古多战事,更受北方少数民族尚武精神的影响。雁北人“俗尚武艺,风声气习自昔而然。”男子形貌魁伟、豪爽纵饮,尚武艺、善骑射、重气侠,秉承了草原游牧民族那种开怀犷达、不拘规矩的习性。由于异族通婚优生,此地女子貌美体丰,善持门户。雁北婆娘被列入明代《古谣谚》中“四大特色”之首。
本地诸多风俗尤显与众不同。在称呼上,过去雁北地区许多地方都把父亲称为“大大”,少数农村地区至今沿袭这一称呼。据说这种奇特的称呼来自于一个民间传说。元朝时,汉人家家都供养着一个“鞑子”,人们称“鞑子”为“大大”,以表示“鞑子”的崇高和尊贵。后来虽然“鞑子”不在了,一代代的孩子们把自己的父亲称为“大大”。这种称呼在全国也是绝无仅有的。再如小孩头发的“前桃儿”“ 后揪毛”,也分别是鲜卑、女真人的遗风。此外,较其他地区而言,雁北人的后脑勺比较平直。因为此地的小孩生下来要用硬枕睡头,直到后脑勺平直才罢休。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审美标准,其实是满族风俗的延承。辛亥革命时,汉人排满,区别汉人、满人的方法便是摸后脑勺,硬而鼓的为汉人,平而直的是满人。
沿袭契丹人的习俗,雁北一带的建筑大多是坐西向东。据载,契丹人崇拜太阳,有向日而拜的习俗。盖房坐西向东,为的是每日清晨即能迎接太阳的神慈,享受阳光的照护。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仅是政治军事上的一大举措,也是对汉人服饰的一次革命,由此可见民族融合也体现在衣着上的取长补短。过去,雁北地区的服饰中有红主腰、红裤带、白茬皮袄、皮蹋皮、毛毡帽、嘎登海(毛毡鞋)。每逢冬季,男子身着白茬皮袄,脚踩毡鞋,头戴毡帽。这种穿着固然与养羊、产皮、产毛及气候寒冷有关,但也濡染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穿着习惯。
在饮食方面,因此地是农牧混合经济,吃肉较多,尤其是羊肉,因此“火锅涮羊肉”成为这里饮食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是北方民族的一种饮食遗风。因食肉不易消化,一日两餐足矣,所以一般雁北县城人喜一日两餐,亦是游牧民族生活习惯的传承。
此外,雁北人待客时,豪饮海吃劝酒助兴。酒肉诚心、酒肉胜意,尽显豪爽犷达之气,吃喝中蕴藏着一种深厚的民族风貌。
受北方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此地人在男女风情上较开放,很少温文尔雅、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调。
尤其在农村,哥哥追妹妹,妹妹追哥哥,被认为是人之常情。更有爬墙头去引诱姑娘的,从“你吃哥哥的海红红,哥哥咬你的嘴唇唇”的撩逗,到“提上篮篮挎上鸡,外母娘见了笑嘻嘻”的完婚,往往在戏耍中成就了美满姻缘。
在游牧民族弯弓射雕的濡染下,这里的人素有狩猎之习。每逢秋收之后,不少男子呼朋唤友,带上绳套或火枪,去野外深山击捕猎物。所获猎物除自食外,还要拿到市场上去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