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在临县的宗教史上是一个组织庞大,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教派。它从1870年传入到1947年前后七十多年的时间内,教徒最多发展到五千人,设立了七个本堂,活跃于全县的一些城镇和乡村,外籍华籍神甫前后经历了二十多位。
天主教在临县的发展初期在1900年到1926年,在这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临县天主教属太原教区管辖,太原总堂派了八名中外神甫先后来临县发展教徒,设立堂口。1903年太原教区派遣华籍神甫陈国砥来临县传教,陈是山西潞城人,在临县十二年,他从四个方面传教,发展教徒,扩大教势。
A:举办经言学习班,培养教徒带头人。陈来临县后,首先买了县城大南院,设立了临县堂口,办起了经言学习班,学员来自临县不少村庄,大都是青年。学习内容主要是天主教的一些教规、教义。目的就是让这些人回到自己村里后,作为发展教徒的带头人。
B、金钱收买教徒。1904年,意大利传教士携带大批庚子赔款来临县办理所谓“教案”事件,发放大量教难救济款。当时由陈国砥造册登记,凡参加天主教者每人发给银子五两,在金钱的诱惑下,教徒发展很快,就连个别义和团的成员也加入了天主教。这样不到一年的时间临县的天主教徒由二百多猛增到两千多人。
C、依仗教势,扶植亲信。临县城有个刘锦荣,原来家中并不富裕,入教后得到陈的信任,利用庚子赔款放高利贷,投机倒把,依仗教势为所欲为,曾和一个姓贺的因几角钱殴打挖掉了贺的双眼,就连地方官员也怕他几分。当时县城流传一首民谣:“进到临县城,先拜刘锦荣,不拜刘锦荣,县官住不成。”
D、修建教堂。鉴于临县教徒数量日益增多,在1908年到1911年,陈国砥发展教徒先后在杨家山、碾则沟、歧道、黄自塔、天池沟、李家沟六个村庄,修起了教堂。1912年,陈国砥派刘锦荣在前青塘买了大地主王宪斌的大庄园一处,修起了一个新的教堂,陈迁居前青塘成为本堂神甫。从此,前青塘就成为临县的一个中心堂口。
1904年以后,又有一个姓德的传教士来临县,住在克虎镇的赵家山村发展教徒,扩大教势,先后在高家墕、堡则城、连花池、苗家墕、大岭上、张杨沟修建起六个教堂。1915年陈国砥离开临县,意大利步才乐神甫担任了前青塘本堂。
1916年意籍神甫富济才任前青塘本堂后又派来意籍传教士何某、乐某,贾某辅佐富办理教务。在此期间,富济才聘请河南能工巧匠一百多人,扩建前青塘教堂一座。占地五百多平方米,高三十二米,长三十米,宽二十米的意大利式。教堂落成了,堂内设五个祭台,十六根大圆柱贯顶,楼上设有一所小型精微的“禅功楼”,富济才对教徒们炫耀说: “上有天堂;下有青塘。”“好吃不过冰糖,好住不过青塘。”从此,外籍神甫掌握了临县天主教;教徒发展到三千五百多人。同年,太原总堂意籍江类斯代主教来临县前青塘、高家墕堂口,为教徒施行坚振。1918年太原总堂意籍主教凤朝瑞亲自来临县,到前青塘、高家墕堂口,为教徒旌行坚振。到1926年,汾阳华籍教区宣布成立,外籍传教士离开临县回太原总堂,临县天主教就归汾阳教区管辖。
临县天主教的发展兴盛时期大约在1926年至1936年,在这十年的时期内,临县天主教的发展最为兴盛。据1936年记载,全县有五个堂口,五千多教徒,占汾阳教区总教徒数的三分之一,涉及一百多个村镇。1926年,华籍神甫陈国砥,由于在临县传教有功,受到罗马教廷比护十二的赏识,升任汾阳总堂的主教,属下有汾阳、文水、交城、平遥、孝义、中阳、兴县、临县、静乐等十五个县,其势力可为大矣。在这段时间里,陈曾委任祁景奚为前青塘堂口的本堂,委任张有良为白交堂的本堂,王钦为高家墕堂口的本堂。1931年汾阳二任主教刘锦文亲自来临县划分了张阳沟堂口,并委任李友堂为本堂神甫。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临县和全国一样,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宗教界的情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940年临县地区得到解放,成立了抗日新政权。新政权积极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全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日救国,实行减租减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大大提高,生活有了改善,过去的那些迷信的唯心观念也在逐步破除。这样一来,一些非信教群众很少有人继续加入教会,而一些觉悟高的信教群众也公开声明退教。这就使天主教的组织开始衰败,加之汾阳总堂经济开支受到限制.直至1943年总堂银行倒闭,因而临县各堂口的经费开支再无依靠,声誉日降,信教群众也逐日减少,致使不少教堂关闭,教务无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