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是谁?诚信不足是说谁的?问题探讨之26、27

问道化鸣 2024-09-02 16:57:17

对“太上,下知有之”中的“太上”的解释一直很混乱,多数人说是指“人”的,河上公、唐玄宗、李约等人认为是“太古无名之君”或者“淳古之君”或“上古圣君”,王弼说是“大人”,成玄英则说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李涵虚说是“圣人”,吕慧卿说是“执大象者”,陆希声说是“太古有德之君”等等。

有的说是上古时代,比如憨山德清说是“上古洪荒之世”;苏辙则直接理解为是“道”,等等。

现代有不少人把它理解为“最好的世代”,比如陈鼓应先生解读“太上,下知有之”说:“最好的世代,人民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

总之,有的说是“人”,有的说是“道”,还有的说是“时代”,还有的说是太上老君等,这些说法中只有一种是对的,其余说法跟原文都不相合。请看分解。

原文

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猷呵,其贵言也。成功遂事,而百姓谓我自然。

注释

1、“太上”,有的版本写作“大上”,《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大(tài)上以德抚民:太上,至圣至明之君;其次亲亲,次圣之人。再其次,则愈下之。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有不少引用或化用老子之言者,比如本章的“太上”章,再如“耳不听五声之和为聋,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狄皆则之,四奸具矣。”所不同的是,涉及道德伦理时,儒家的解读与老子思想相反)

2、“信不足,安有不信”,帛书甲乙本、汉简本、楚简本均作“安有不信”,唯有传本为组成三字排比句而删掉“安”字,作“有不信”。

安,副词“遂、乃,于是”,“信不足,安有不信”是条件因果关系,表意为:因为其上“信不足”,于是“有不信”。

3、“犹”,与“豫”同义,表示言行谨慎,不轻易举动。

4、“贵言”,“言”即政教法令,与“多言”相对,与“不言”、“希言”、“弗言”相近,都是不干涉、恐离道而有违自然之意。

关键问题解说:

1、为什么说“太上”不是“太古时代”,不是“道”,不是“最好的时代”,而只能特指“人”呢?

因为在“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安有不信”这一组排比句中,能被天下人亲近、称道、害怕、侮辱的,只能是最有权势的“人”,何况老子论道的对象始终是“侯王”、“人主”、“官长”等权力者?

所以,“太上”只能解读为“至上”“最好的领导者”,而不能理解为“时代”,也不能理解为“道”,更不能理解为宗教神佛,当然就不能是道教经义中的“太上老君”——宗教炼养者可以延伸理解,但不要强迫他人也那么理解。

2、为何说“信不足,安有不信”并非说人主失信于天下,因此天下人不再信任他?

包括历史上的“注老”名家在内的所有注疏《道德经》的帝王、学者,大多数人将这句话理解为“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自然不相信他”。

然而,老子思想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诚信”概念,并且老子在本章也不是在讲统治者不能失信的问题,而是在讲统治者自己对“以道莅天下”的“益处”半信半疑信心不足。

苏辙的解释很全面,也很到位,他说:“吾诚自信,则以道御天下足矣。唯不自信,而加以仁义,重以刑政,而民始不信矣。圣人自信有余,其于言也,犹然贵之不轻出诸口,而民已信之矣。及其功成事遂,则民日迁善远罪,而不自知也。”

就是说:我(权力者)如果能真的相信自己的德行、能力,那么“以道御天下足矣”。只有自己信心不足才会实行仁义之道,并辅之以刑罚政教,自己都怀疑,百姓就更加不信了。圣人自信道治的好处,对于政令则慎之又慎不轻易发布,如此,百姓才会寄希望于道治天下。等到把事情办好,百姓自然归于“自朴”而没有什么察觉。

本章大意:

上德之君(“无为而无以为”,不干涉且没有目的)天下人只是知道他的存在;次一点的人君(“无为而有以为”的仁义之君,虽然无为却有所欲求),天下人亲近他赞誉他(其名虽美,而亲疏厚薄之分由此而起);

再次一等的人君(依靠严刑酷法树立威权,若有不从则“攘臂而仍之”,动辄用武)天下人害怕他;最末等的人君(“以智治邦”,权谋之术遍天下,乃“有为而有以为”之道也),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诅咒发誓侮辱他。

人君自己对道治信心不足,于是天下人就不抱希望了。慎之又慎啊,人君(若能“处上而民不重”)“守静”而不干涉百姓,他们才能“成功遂事”,并认为“本来就是这样”。

(注,括号里的文字不是原文里的字,但确实原文应有的思想)



0 阅读:1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