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说:国之利器要深藏不露,老子说我不是阴谋家!

问道化鸣 2024-09-20 17:11:00
为何把老子思想理解为“权谋智诈”之术

历史上,把老子思想解读为智诈术的,代不乏人,王弼、唐玄宗如此,韩非子更是如此。

其实稍微动动脑子都不会那么理解,因为道家的圣人是“我愚人之心也,蠢蠢呵”。“昏昏”“闷闷”,认为“以智治邦帮之贼,以不智治邦邦之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不为物始、顺遂物性的“无为”思想一以贯之,而权谋智诈是最明显的“有为”之术。

为何韩非要把老子反权诈的“无为”思想解释成权谋之术?因为法家玩的就是权谋术,他以黄老道家的“道生法”为据,解读老子思想,当然要向权谋术方向延伸。这是他的立场和目的决定的,无关是非,只是“法术(法家术语,与宗教无关)”需要如此。

如果把《道德经》思想比作水的话,当然,它可以用来做饭,可以用来灌溉,也可以用来洗澡,而有的人只用它做饭,有的人只用它洗澡,还有很多人喜欢拿来“和稀泥”,里面啥都有。

这跟佛教徒喜欢以佛法解释世界,儒生喜欢以道德臧否人物,易道学者喜欢以阴阳念来判断吉凶一样,因此,他们的“老子注”,必然有以佛解老、以儒解老,以易解老的成分。

这本身也无可厚非,可以“厚非”的是有的人喜欢在“自然之水”中加入颜料,并以为那种颜色的水才是老子之道。

张其成:老子重阴轻阳,欲擒故纵,先给你个好脸,让你败得更惨

张其成先生是“易学”专家,按照传统说法,易与道是不分的,因此张先生也是“老子迷”(他父亲姓李,母亲姓张),他的老子注,充斥着易学思维,这也很正常。但若“水”中添加颜色,那就未必是老子的“自然之水”。

比如传本36章:“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 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张其成先生解释说:如果想收拢它,必须先张开它;如果想削弱它,必须先强大它;如果想废除它,必须先兴旺它;如果想夺取它,必须先给予它。这就叫微妙的明智。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脱离深渊,国家锋利的武器不能让别人看。

他说,前四句就是“欲擒故纵”,想要擒住它先要放掉它。大家一看就知道,张先生走的是法家权谋术路数,很多学者都喜欢这么理解,比如复旦大学的王德峰教授说:我先把它培养强壮,就等着看它衰亡。其实这也无关紧要,因为他们乐意站位法家。

然后,张先生就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易道阴阳方面,认为老子的一贯主张就是重阴轻阳,他以“张”“强”“兴”“与”的“阳”为手段,达到“歙”“弱”“废”“取”的“阴”之目的。

大家读起来觉得很顺溜,意思也很明白,并且觉得张先生这套法家路线+易道阴阳思维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然而,说老子“重阴轻阳”就不符合事实。因为老子之道无阴无阳,他多次强调要“去彼取此”,就是要“得一”,要消灭对立,不可以走极端。

“强大的、尊崇的、在前面”的,要“守柔、居下、处后”,这是“得一”的要求,所谓的“知雄守雌”只是一个比喻性说明,意在“得一”。因为真正的“强”,是“守柔曰强”——越是强大、具有生命力的,就越是柔弱,大道如此强大,它永远都是最“柔”最“弱”的。

换句话说:“守柔”是需要“资质”的,即“守柔”的前提是他本身是“强大”者。老子没有要求“柔弱者守柔”,那是尊尊亲亲的阶层固化思想,不是老子思想。

同时,以法家路数解读老子思想,只能适用于法家,却不是老子的原生态的“水”,道理很简单,老子的“无为”不允许玩“智谋术”!

问题出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将于细致必固张之”?

就像张先生说的那样:“将欲”就是“想要”的意思,“固”就是“先要”的意思。这种“我想要如何”,就要“先如何”的思维方式,是有明确目的和强烈功利性质的“有为”,而不是没有目的之“无以为”。

按照老子的“无为”思想,他的原句式应该,而且必须是:“事物将要如何——之前必定是如何的”,这是对事物现象的客观阐述。

前者是以当下的现状为基点,向后的有意识安排,有着明确的功利性;后者虽同样以当下的现状为基点,却是对之前(固)的事实陈述,不带任何功利性。

所以,别小看“将要如何——之前必定是如何的”,向“想要如何,就先要如何”的句式变化,就在这悄无声息的变化中,老子的“无为”思想,被偷梁换柱,成了具有明确目的性的“有为”思想。

我们再来分析这些句子的真正意义所在。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要收敛的,必定之前开张过。这是老子对事物现象的客观陈述,我们连想都不用想,一个老者,之前必定年轻过,这是常识。我们看到花朵即将凋谢,稍有生活积累的人都知道,在此之前一定有过含苞待放和盛开的情形。这也是常识。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不同的版本还有“废之”与“兴之”,这都无关大局,只要是“一对”即可,意在说明,事物在衰微之前,必定强盛过。万事万物都有这样的过程,太阳下山之前,必定高悬于太空,晚清腐败之前也有过康乾盛世,这样的事实陈述,不是弯弯绕之类的佛语禅言,无需做曲里拐弯的解读。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将要离开的,之前必定在一起过;将要失去的,之前必定拥有过。

总之,这里面的“歙”“弱”“去”“夺”,与“张”“强”“与”“予”是相反的,四句话要表达的是,状态“正在这样的”的事物,它之前必定有过与正在进行的状态是相反的,这样的道理,一点也不复杂,事物无不如此,概莫能外。

通过“欲翕固张”的现象,老子揭示出一个“微明”的道理:柔弱胜强

通过老的论述,我们看到,事物在张扬、强暴之前都是柔弱的,犹如光而不耀、冉冉升起的太阳,升到中天最耀眼的时候,则意味着下落,又像充满生机的生命那么身柔软,一旦进入壮年则渐渐僵硬、脆化,直到完全枯槁。

因此老子最后说“是谓微明,柔弱胜强,鱼不脱于渊,邦利器不可以示人”。

这个结论并非张其成先生理解的那样:这是微妙的明智,柔弱胜过刚强。鱼不能脱离深渊,国家锋利的武器不能让别人看。

客观事实与“明智”无关,让不让人家看国家武器也不是老子讨论的话题。而是说:能“见小曰明(见微知著)才是通达的”,也就是柔弱胜过刚强,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国家政权不能脱离百姓,而以暴力宣示强权的存在。

“鱼不可脱于渊”是对权力不脱离百姓的比喻,圣人“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不会向百姓宣誓他的权力,即不通过扬武扬威来宣示他的强大,须知“柔弱胜强”,逞强是衰败的迹象。



0 阅读:18

问道化鸣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