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中兴的标志性事件——二十三年成周“殷见”盛典,证王室改革功效

欲云谈史论今 2020-10-02 09:40:15

公元前804年,也就是周宣王执政第二十三年,在彻底征服了南方蛮夷之人后,周王室举行了盛大的“殷见”大典,以示庆贺。《文盨》铭文:“唯王廿又三年八月,王命士曶(音忽)父殷南邦”。“士曶父”,是周王室的司寇。司寇主管刑狱、纠察等事,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士曶父的名字,也可见于克钟、克镈(音博)的铭文,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政治红人。“殷”,即殷见,是诸侯对周王室的集体朝见。

铭文记载虽然简单,但其中提到的“殷见”之礼,可千万不能小觑。

《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之事,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承天下之谟,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殷同以施天下之政”,大意为“春天接见来朝见的诸侯以谋划天下之事,秋天接见诸侯以考核其业绩,夏天接见诸侯以陈述治理天下的大计,冬天接见诸侯以协调其谋虑,通过‘时会’(指王有征伐,不定期地会合一方诸侯)而向四方发布禁令,通过‘殷同’(王不巡狩,四方诸侯皆会京师)来推行治理天下的政法。”

清人金鹗,曾经对“时会”与“殷同”有过详细解释:“会、同之礼有四:一是王将有征讨,会一方之诸侯,‘时见曰会’是也;一是王不巡守,四方诸侯皆京师,‘殷见曰同’是也;此二者皆行于境内者也。一是王巡守,诸侯会于方岳,禹会诸侯于涂山,亦是巡守会同;一是王不巡守,而殷国诸侯毕会于近畿。此二者皆行于境外者也。时见时巡所会,皆止一方诸侯。殷见殷国所会,则四方六服诸侯毕至,故曰殷。”“殷”,就是“众”的意思;“殷见”就是众诸侯集体朝见。

按金鹗所说,这次周宣王所举行的正是“殷见”之礼,“六服”之内的诸侯都将前来周王室,参与此次盛典。

所谓“六服”,是指周王幾外六等地区的诸侯。在《国语·周语上》中,将天下各地诸侯划分成五个等级:甸服、侯服、宾服、要服以及荒服。但是,按《周礼·夏官·职方氏》,天下诸侯国可分为九个级别:“方千里曰王幾,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这其中,蛮服以内的方三千五百里之地,被称之为九州;夷服、镇服、藩服在九州之外,谓之四海。(《周礼译注·夏官·职方氏》注56 )

中华九州

把自己所管辖的天下,弄出这么复杂的分类,估计不少古人也是醉了。

为什么要这么复杂?

这其实跟现代国家相互之间的外交关系类似:刚开始建立外交关系时,互称“合作伙伴”;等到两国外交进一步加深时,就改称“全面伙伴关系”;当两国开始在某些事务上进行深度配合之时,就可称“合作伙伴关系”;合作程度进一步加深,又改称“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如果双方在战略上存在着共同利益点,则称为“战略伙伴关系”;双方不但在战略上存在共同点,还需要互相合作以达成共同的战略利益,则可叫“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果战略利益互补性强,可取长补短,又再进一步,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战略上不但互补性强,还需要经常合作谋取共赢,就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高度一致,还长期互相配合,基本结成盟友,就被称作“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现代人弄出这么微妙而复杂的关系,其实也挺让人心醉。

现代人这种划分国与国关系的核心标尺,就是两国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和彼此之间的战略利益。

周王室的划分标尺,本质上也是一样。

不过,周人划分天下诸侯方国的标尺,更多体现在距离的远近。因为在古代,由于交通工具不发达,距离的远近,往往就体现了两国之间外交关系的亲疏程度。毕竟,如俗语所说,“远亲不如近邻”。再远的亲戚,再远的仇敌,想“封建亲戚、以番屏周”或“劳军以袭远”,都不容易。近一点的邻国,要么是盟友,要么被打成盟友;远一点的国家,人家愿意做盟友就最好,人家不愿做盟友你也没办法——除非你能打上门去。所以,依照《周礼》, “六服”就是指侯服、甸服、男服、采服、卫服、蛮服这六类九州之内的诸侯国。再远,人家不愿来,周王室也就无计可施了。

朝觐

周宣王承办此次“殷见”大典,“六服”之内的诸侯国都要参加,这是周王室在多年积弱之后,第一次向天下人隆重宣扬周王室的复兴,其政治及战略意义无论如何评估,都不为过。

周宣王上台后,任贤使能,锐意改革,内讨叛乱诸侯,外服戎狄异族,终于让王室雄风重现,四海归心,九州诸侯莫不臣服于周。在周王室走向复兴的重要历史关头,周宣王趁热打铁,重拾“成周之会”旧制,在洛邑举办“殷见”之礼,来正式宣告王室的复兴!

周王室上上下下,都对这次大典的举行异常重视。

早在周宣王二十三年八月,司寇士曶父就派僚属文到南方去,为那些新近征服的南方小国诸侯引路导行。说是“引路导行”,实际上就是正式向这些新近被征服的南方小国发请帖——这次周王室邀请天下诸侯参加集体活动,关系到周宣王脸面,不管是谁、不管有什么难处,都不能缺席,更不能少了觐见之礼!这次“下帖”之旅,由于路途遥远,行程长达九个月。直到周宣王二十四年五月,文才把“请柬”派发完毕,回到成周。由此推断,此次成周的“殷见”之礼,大概就是在这年夏季举行。

洛邑

周宣王把“六服”诸侯全都召集到成周,举行盛大的“殷见”大典,来宣扬王威,这也是天下共主“胡萝卜+大棒”政策的具体体现。当然,这次“殷见”大典的重点对象,还是被周人彻底打服的“南邦”诸国。从西周初到周宣王执政时期,共过去了二百多年,周王也换了十一位,可南方蛮夷始终就是周王国历届“中央政府”的最强大敌人。周成王时期,淮夷人参与武庚叛乱;周昭王时,广伐楚荆,“南征不复”;周穆王时,淮夷大举进犯宗周;周厉王时,淮夷又一次入侵成周;……。如今在周宣王坚持不懈的打击之下,“南邦”诸国都已被周人征服,恭恭敬敬地前来周王室参见“殷见”之礼,周王室再度君临天下,重登巅峰!(《文盨与周宣王中兴》清华大学 李学勤著)

这真是历史性的一刻!

各方被“打服”的诸侯与群臣会集成周,莫不顶礼膜拜,大呼周宣王“英明神武”、“法文、武、成、康之遗风”;“王室中兴”,是“盛世大周”!

周宣王声望到达了人生巅峰期,王冠上闪烁的耀眼光芒,照射到整个周王国大地!

周王室的复兴,就是依靠着周王室的强大武力,一年年地打了出来。但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没有雄厚经济基础作后盾,绝对难以为继。复兴不复兴,钱才是关键。钱虽然不是万能,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周厉王“专利”改革给周宣王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周宣王在父亲遗留的丰厚遗产基础上,又进一步推动“休克疗法”改革、私有化“国营”农场,同时实施“供给侧”改革,大力推动经济市场化,促使周王畿内的经济快速走上了繁荣。周王畿内经济的繁荣,不但给周王室带来了持续可观的财政收入,更加凝聚了西周社会各阶层的人心,让周王国上上下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迅速实现了周王室的复兴。

宣王中兴

周王室的复兴,充分证明了以周宣王为核心的“中央政府”推行“休克疗法”和“供给侧”改革的成功。改革,才是周宣王成功的秘诀,也是周王室得以复兴的核心关键!

0 阅读:49

欲云谈史论今

简介:专注两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