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先觉应该被赞扬吗?网友:投降可以理解,担任伪职洗不白

书生说文化 2024-05-23 11:05:20

《援军明日到达》还没有正式上映,就已经在网友们的讨论中广为人知,相比于片方和新闻媒体主旋律的宣传,一部分网友却认为这部影片以豫湘桂大溃败中的一场失败的战役和一个投降的将领作为背景和主人公宣传,价值取向实在令人怀疑!

投降就是投降,无论如何 ,这都是个人抹不去的污点,有过投降日寇的经历,还被宣传是英雄,实在说不过去。明明有那么多可以大书特书的民族英雄,却选择了一个投降者,他打过仗,流过血,但投降者的身份是洗不掉的。

他在开战之前,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如此重要的战略战役,难道没有杀身成仁的准备,没有报必死之心?

当然,也有人认为,实战不等于战死,方先觉率领部队在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时,能够顽强坚守那么多天,已经完成了预先的战略任务,没有必要在做无谓的牺牲,如果能保全伤员,也未尝不可以理解!

此言一出立马有网友反驳,以手下士兵的生命为名义投降是最可耻的,作为一个高级将领他应该知道,投降日本意味着什么,作为一个高级将领,他投降日本之后百分之百不用死,但手下的战士们真的保住了吗?

有网友认为,影片拍的是衡阳保卫战,不是方先觉列传,为了保卫衡阳抵抗到底的国军士兵是值得被铭记,为保卫衡阳或者在衡阳无辜死难的同胞,也值得被悼念。

而有些人认为,从电影的宣传海报和先导片,我们可以看出于和伟扮演的方先觉是贯穿影片始终的,他是主将,拍的不是他?

更有人指出,方先觉最大的争议,不在于他是否投降了日本侵略者,而是他作为一个高级将领,投降日本之后还受任伪职!

如果方先觉可以被歌颂,那么抗日战争期间投降日伪的其他国军将领应该怎么评价呢,不能因为方先觉完成了既定的战略任务,也就是所谓的功劳足够大,我们就忽视他向日本投降并担任日伪官职这一人生污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衡阳保卫战是豫湘桂会战中或者直接说豫湘桂大溃败中一场战略的惨败战役,如果方先觉最后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不失为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但他却投降了。

如果说相比于那些不放一枪就丢城失地,狼狈逃窜甚至屈膝投降的人来说,方先觉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统帅,但是相比于那些为国捐躯,马革裹尸的将领他又不那么值得被赞扬,被歌颂。

1944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都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中国国民党军却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大溃败,丧失了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6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实在是不忍直视。而衡阳保卫战再怎么惨烈,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还是以主要将领的投降告终,也是不能直视的,怎么还能拍电影歌颂呢?

汪精卫早年间曾有一首很著名的就义诗:

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可是后来他不但没有英勇就义,反而背叛了革命,在抗日战争期间投降了日本侵略者,于是有人嘲讽道:

当时慷慨歌燕市,曾慕从容作楚囚。

恨未引刀成一快,终惭不负少年头。

而方先觉在投降后,夜战是日本人的逼迫之下出任先和军军长,虽然有人说方先觉是假意答应,故作周旋的权宜之计,后来方先觉也确实逃脱了日本的控制,并没有成为汪精卫一类。

但是假如他没有成功逃脱,他是否会像汪精卫一样呢?当然,历史没有如果,我们也不可能强迫一个人去当一个必死的英雄。

自然,多年以后,我们也没有必要宣传这位具有争议的人物,因为有太多可歌可泣的真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们去赞赏,值得我们去歌颂。

也许在某些人看来,一部电影而已,没有必要上纲上线,可是真正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电影从来都不只是娱乐节目,而是一种宣传工具。

大约在33年前,中国的北方有一个庞然大物在没有遭受到任何热武器攻击的情况下轰然解体,是为什么呢?

0 阅读:33

书生说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