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一个名为《131》的访谈节目悄然诞生。其制作团队在经历了另一档节目《搜神记》的制作后,对市场方向感到迷茫,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
与腾讯新闻的李刚老师及其团队的相遇,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契机——制作一档关于知识分子的访谈节目,并邀请徐志远担任主持人。
邂逅徐志远:从单向空间到《131》当时,单向空间刚获得投资,其创始人徐志远以其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见解吸引了制作团队的目光。虽然对节目的具体形式仍不明确,但双方都认同节目应该关注时代背景和代表人物,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涌现出的新概念和创业机会。
对制作团队而言,这不仅是一个充满新鲜感的项目,更是关乎公司生存的重要选择。
罗振宇的出场:偶然中的必然策划会确定节目方向后,徐志远在黑板上列出了一系列备选嘉宾的名字。在团队讨论的过程中,一个偶然的灵感闪现——节目可以命名为《131》。
与此同时,第一个嘉宾人选也随之确定:罗振宇。罗振宇和徐志远都与知识和书籍领域密切相关,尽管他们的工作方式截然不同,却都具有鲜明的时代代表性。
节目背后的思考:知识传播的张力在录制罗振宇那一期节目时,制作团队对节目的未来方向和具体内容依然充满 incertidumbre 。节目主要通过徐志远的提问来展现其对罗振宇工作方式的独特态度和好奇心。
看似随意的录制过程,实则蕴含着清晰的逻辑。两位嘉宾之间的思想碰撞和互动,也为节目增添了诸多看点。
徐志远在节目中虽然没有完全表露自己的态度,但从侧面反映了他对知识传播方式的坚定看法,引发了人们对知识分子在时代浪潮中不同选择的思考。
刘正宇积极投身时代浪潮,而徐志远则选择了另一种路径。两位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折射出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复杂性。
如同《131》第一期节目所展现的,罗振宇和徐志远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知识传播方式,他们之间的张力与碰撞,也象征着时代浪潮下知识分子群体内部的矛盾与思辨。这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更关乎知识的本质、传播的意义以及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角色和责任。
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一种选择都伴随着代价和责任,而这些选择最终塑造了我们所处的时代的精神图景。
节目录制背后的故事这期节目的诞生颇具戏剧性。最初,在制作人的带领下,与徐志远老师一同前往拜访罗振宇。
由于罗振宇本人也在制作视频节目,他对拍摄过程显得十分谨慎,并要求不要拍摄见面部分。在办公室外,隐约听到里面传来的谈笑声,似乎预示着会面进行顺利。
一段时间之后,团队带着设备正式开始拍摄。此前,刚完成一个大型真人秀节目,现场灯光和工作人员众多。
相比之下,这次访谈节目的规模显得格外精简。拍摄地点位于一栋大楼内,后来回忆起来应该是在老园,但当时的拍摄地是在国贸附近的办公室。
彼时,那片办公区域已经很大了。简单的采访场景布置完毕后,两位嘉宾开始了对话,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晚上。
整个拍摄过程看似轻松,但后期制作却耗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访谈节目虽然表面上成本不高,但为了呈现更好的效果,后期的制作反而更加耗时费力。
当时预估这个项目能带来不错的收益,因为成本控制得很好。
在现场拍摄时,习惯不去聆听现场对话的内容,因为担心会忍不住想要进行剪辑,所以通常会等到拿到素材之后再仔细观看。当拿到这期节目的素材并完整看完后,内心感到热血沸腾。
罗振宇和徐志远的对话真诚而深刻,打破了常规的预设和想象。尤其当罗振宇谈到徐老师是“唱老歌”的那一段,仿佛找到了节目的灵魂和主题。
对话的冲击与启示这段对话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罗振宇的义无反顾、逻辑自洽和真诚让人难以辩驳。
在时代的浪潮下,人们的选择可以如此不同,这令人深思。“唱老歌”和“追潮流”之间的巨大差异,体现了个人价值观和处置方式的不同。
在此之前,很少接触到如此真诚且充满对立感的对话。
罗振宇在对话中展现了精明商人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热情和悲凉。他言语坚定,但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不确定感,尤其是在谈到“相互无法证伪”时,他仿佛也在通过这些话语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这种不断解释、自我辩护的过程,恰恰体现了优秀采访的深度和情感。
多年后的回响多年以后,在一档名为《我不知道》的新节目中,再次采访了罗振宇。他坦言,过去认为自己是读书人、知识分子,对于从商的身份感到些许不安。因此,面对许志远时,他特别想大声地告诉对方:“我这么做没错!”
选择与坚持罗振宇对时代潮流的积极拥抱与徐志远对传统文化和知识分子身份的坚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并非简单的对错之分,而是两种不同人生道路的选择。
在时代的洪流中,有人选择迎浪而上,有人选择坚守初心。无论是投身潮流还是唱老歌,都需要勇气和坚持。
重要的是,要找到与自己内心价值观相契合的道路,并坚定地走下去。罗振宇的不安和自我辩护,也恰恰反映了这种选择背后的复杂性和深刻的自我拷问。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保持真诚和反思,或许比追逐潮流更加重要。
意外的碰撞十三邀第131期采访罗振宇之后,无论是节目制作方还是我,在看到成片后,都出乎意料地觉得这会是一期好节目。此前,大家并非不相信徐老师的水平,也不是对他的判断有疑虑,而是真的不知道这样的对谈能碰撞出什么火花。
挽歌的共鸣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关于“挽歌”的那一段。当徐老师指出罗振宇是“唱挽歌的人”时,罗振宇的反应似乎有些急切。
他当然明白自己是“唱挽歌的人”,但他努力解释到最后,几乎是在说“我都解释到这个程度了,你怎么还在质疑我?为什么还不相信我?”。
看到这段对话后,我立刻联系了执行导演,第二天我们就召开了会议。我说,这档节目要做的就是这个,就是要用“挽歌”与这个时代的浪潮碰撞。
当时,我们甚至将团队定位为“挽歌合唱团”。
剪辑的艺术我们拥有三四个小时的原始素材,最终呈现的成片只有40分钟左右。为了呈现这种感受,我们在剪辑上做了一些处理。
之所以敢大胆剪辑,是因为完整版内容已经全部放出,这为我们理解对话内容、进行二次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如果剪辑歪曲了事实,完整版自然会揭示真相,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反而更敢于表达自己的理解。
那么,哪些部分没有被收录到最终版本中呢?实际上,三四个小时的对话都很精彩,完全可以完整观看。只是为了更好地传播,我们需要放大矛盾和偏见,让观众更清晰地看到两人之间的差异和碰撞的核心所在。
后期剪辑主要围绕着罗振宇是如何成为今天的罗振宇展开。如果处理不好,过度放大他的不自信或过度解释的一面,就会影响整体效果。
因此,我们首先要充分展现他自洽和合理的一面,然后再深入探讨其背后的故事。
意义之争我最初观看这段对话时,对徐老师的观点感到有些同情。他认为所谓的“唱挽歌”是在浪费时间——“我花了这么多时间,为什么要去做这种事?” 我当时的想法是,“我为什么不能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罗振宇和我们对“意义”的理解似乎非常极端。
但看到最后,又觉得他们之间的差异好像没有那么大。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罗振宇与徐老师,以及其他嘉宾都截然不同。
但慢慢理解他之后,又觉得他这样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焦虑的驱动我能感受到罗振宇的不自信,他在这个领域里带着反思和不好意思。他并非义无反顾地前行,而是带着羞涩和自我鞭策。
如果他真的觉得可以随便做,只看结果,反而更令人担忧。几年后,他在我们另一档节目中提到,他想重新做回知识分子,他读过的那些书依旧影响着他,并让他相信一些东西。
所以,即使是做“得到”这样的商业项目,他也不会做得太差。
当时的罗振宇是被焦虑驱使的,他不得不让自己看起来更坚定,同时也需要不断反省自己。创业投资本身就违背人性,它要求你在一定时间内花掉一笔钱,换取流量和关注,最终为了上市获取更大的资本。
这与我们从小接受的做事逻辑截然不同。而罗振宇在这个领域里做的又是与知识相关的事情,还带着反思和不好意思,他的焦虑可想而知。
徐老师和罗振宇之间似乎天然存在着一种对立感。
这段对话呈现了两种不同价值观的碰撞,也展现了时代浪潮下个体的焦虑与挣扎。罗振宇的“挽歌”并非是对过去的缅怀,而是在商业浪潮中对知识价值的追寻和坚守。
他的焦虑和反思,也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在商业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这不仅仅是罗振宇个人的故事,也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他们如何在商业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坚守自己的价值观,或许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