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的50周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我一直称那是关于这个话题我读过的最具可读性和全面性的报道。所以今天邀请她来到节目中,详细聊聊这个话题。
我们今天中午还好好对了一下,发现依旧有许多精彩且深入的细节可以与各位听友分享。我们就从最关键的话题开始聊起吧。
2.马王堆汉墓的考古意义不是每一个听友都清楚马王堆这座汉墓的重要性。马王堆汉墓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出土了一具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还有许多极为重要的,能够推动我们学术认识的帛书的出土。此外,各种漆器和丝织品,让我们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当时正值文革时期,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意外地发掘出了这座汉墓。这三座汉墓是20世纪中国和世界上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并且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直到今天,很多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地前往湖南省博物馆参观马王堆。
3.马王堆汉墓对学术界的贡献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来说,墓葬的发掘工作不显得陌生。特别是2000年以后,随着基础建设的推进,新的重大发现不断涌现,比如海昏侯墓等。马王堆汉墓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因为辛追夫人——那具千年不腐的女尸。很多游客到长沙来的第一站就是湖南省博物馆,针对辛追夫人的参观成为了一个热点。
在学术界,马王堆汉墓的意义同样重大。特别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些考古发现对“疑古思潮”是一次重要的回击。当时很多人认为先秦的许多著作是伪作,为了某些目的而编造出来的。然而,马王堆中出土的许多帛书,证实了很多先秦文献的真实性。这些发现对于古文字学、中文学、文献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多个学科都有重大意义,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
4.采访学界大师的珍贵经历这让我想到,善学姐之前采访过两位学界的泰山北斗——已故的清华大学李学勤教授和复旦大学的裘锡圭教授。他们对马王堆的考古研究有着深入的见解。学姐也可以分享一下你采访这些学界大师的感受。
文会学人与中华书局有一合作项目,得以采访这两位大师。当时通过中华书局的徐俊先生联系到了他们。我们非常有幸地到两位老先生的家中进行采访。李学勤先生和裘锡圭先生为这项考古研究付出了大量的努力。
5.学人风骨:李学勤与裘锡圭的学术执着特别是裘锡圭先生,虽然年事已高,眼睛不太好,但他依然坚持请家人或学生给他读文献,持续进行研究。他对学术的执着和坚韧让人感动。而我当时采访他,印象深刻的是他眼睛虽然看不清,但仍坚持用极大的字体,离纸一厘米的距离去阅读和批注我的稿件。他的学人风骨令人钦佩。
李学勤先生则是非常聪明和简明的人,他总是能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例如,我提出一个问题,他会指引我去翻阅特定年代、特定文章,这些文章通常是他本人的研究成果。
这次采访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严谨与热情,也希望将这些感受分享给听友们。
6.马王堆汉墓的学术价值这里我引用一下当时李学勤先生的话,因为他是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研究的专家。他对马王堆的评价是,通过对马王堆汉墓的整理和研究,可以改变我们对历史上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认识。裘继贵先生也提到,之前受遗骨思潮的影响,有人认为很多先秦的书是汉代以后的人造假。但马王堆帛书出土后,我们能知道有些被认为是假造的书确实是先秦时代的著作,所以对文献学、文字学、思想史和学术史都有很高的价值。
7.参观湖南省博物馆的经历接下来我们聊一些具体的有趣的事情吧。先谈谈你是怎么去到湖南省博物馆的吧,见了哪些专家?
我是在2014年的夏天去的湖南省博物馆,但当时博物馆正好在修缮,所以没有机会见到辛追夫人的遗体。当时博物馆还在修,是一个工地,但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慕名前来。我还去了马王堆发掘的现场,有三个墓坑,其中一个墓坑已经被水泥封住,可以看到大墓的结构,但里面没有东西。湖南省博物馆后来改造完成后,新追夫人的展陈方式模拟了当时的墓室环境。
8.发掘过程中的细节和趣闻那时我还采访了很多人,包括1972年至1974年参与发掘马王堆汉墓的一些老先生,这也是印象深刻的。
湖南省博物馆在2011年左右做了一个全馆参与马王堆发掘的人员口述实录,几乎每个人都有一两千字的记录,比较完整地梳理了工作。我有机会面对面采访那些参与过发掘的老先生,这也是非常珍贵的经历。
9.打开棺材那一刻的冲击与兴奋我想问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当时打开棺材那一刻的感受是怎样的?你采访过老先生周世荣,他描述过这个情景,冲击力非常强。他说那个味道很臭,非常难闻,因此半个月都洗不干净。他的原话是“臭得不得了”,这种记忆仿佛他还在现场,甚至过了40年依然记忆犹新。他提到每次想到马王堆就能想到那个臭味,但与此同时,他内心其实非常兴奋,因为臭说明里面有东西还没有完全腐烂。
当时的发掘时间是1972年4月28日。他们在搞一个工程时,意外碰到这个棺材。当时还在文革时期,国家提倡“广积粮,深挖洞”。这个单位原也不知道那是个汉墓,只是传说中马王堆有个王。后来在深挖洞时,无意中发现墓葬。当时,工人挖到上面的白高尼,使得气体冒出来,有工人想抽烟时,那个气遇火竟然点燃了。
10.新椎夫人的传奇与现代科学的保护这段叙述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考古发现的故事,有关一个古墓及其发掘和保护过程。
在几十年前,这个故事像恐怖片的片头一样展开。那时,有人在一个地方发现了一些奇特的气体冒出。起初,他们的单位并不知道联系谁来处理这件事。经过一番寻找,他们终于联系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博物馆方面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了现场,因为他们明白这种气体透露出墓葬可能未被破坏,有保存下来的重要文物。
一旦确认了这个墓葬的存在,各个单位立即调集人力,包括长沙汽车电器厂等,来进行运输和挖掘工作。然而,墓葬规模太大,他们除了动员大量工人,还召集了一些学生帮忙。最终,凭借集体力量,成功打开了三层极为精美的棺椁。
有趣的是,文物提取过程中采用了一些有经验的土夫子(实际上是以前的盗墓贼)。虽然这些人属于贫下中农阶层,但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他们被认为更加可靠。由于他们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能够成功提取各种文物。为了确保文物不受损,他们采用了很多技术和技巧。例如,一个倒挂着的人,用身体挂着毛巾,将文物一点点捞上来。
提取文物的过程中也有遗憾。曾经有一件文物是一片藕片,他们刚看到时就拍了照。后来由于处理不当,藕片在晃动过程中逐渐化为乌有,像玄幻小说的一幕一样。
11.古墓发现的历史意义与文化价值通过这个墓葬的发现,还可以看出,长沙过去千年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否则这些纤维状的文物早已灰飞烟灭。曲靖先生当时也指出,不是每个墓葬都有如此的价值,这些细节故事更是令人感叹。
湖南省博物馆方面在发现刻有“新椎”字样的印章后,确认墓主人是新椎夫人。虽然当时因文革背景,提倡火葬,有人主张火化她,但最终因为其高考古和医学价值,决定保留她的尸体。
湖南省博物馆通过请示文物局局长王野秋,达成了保护新椎夫人的共识。这期间的一些小插曲也令人忍俊不禁,例如一位年轻的讲解员被要求按下抬起的新椎夫人的脚,当时吓得她闭起眼睛匆匆完成任务。
这些故事不仅显示出新椎夫人保存完整的重要性,更展示了现代科学对古代发现的深远影响。包括一些参加了毛主席保存工作的专家,也曾参与新椎夫人的文物保护工作。形势下,他们被认为更加可靠。由于他们有丰富的一线实战经验,能够成功提取各种文物。为了确保文物不受损,他们采用了很多技术和技巧。例如,一个倒挂着的人,用身体挂着毛巾,将文物一点点捞上来。
提取文物的过程中也有遗憾。曾经有一件文物是一片藕片,他们刚看到时就拍了照。后来由于处理不当,藕片在晃动过程中逐渐化为乌有,像玄幻小说的一幕一样。
通过这个墓葬的发现,还可以看出,长沙过去千年没有发生过大地震,否则这些纤维状的文物早已灰飞烟灭。曲靖先生当时也指出,不是每个墓葬都有如此的价值,这些细节故事更是令人感叹。
这个故事的详细叙述令人印象深刻。湖南省博物馆方面在发现刻有“新椎”字样的印章后,确认墓主人是新椎夫人。虽然当时因文革背景,提倡火葬,有人主张火化她,但最终因为其高考古和医学价值,决定保留她的尸体。
湖南省博物馆通过请示文物局局长王野秋,达成了保护新椎夫人的共识。这期间的一些小插曲也令人忍俊不禁,例如一位年轻的讲解员被要求按下抬起的新椎夫人的脚,当时吓得她闭起眼睛匆匆完成任务。
这些故事不仅显示出新椎夫人保存完整的重要性,更展示了现代科学对古代发现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