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又是怎么回事?

巧凡评历史 2023-10-07 15:01:02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身上,最热门的标签恐怕就是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和烛影斧声了。从大上期起我将用三篇文章分别聊聊这3个话题,此为第三篇(前两篇的传送门见文末)。

最近总有人跟我杠一个问题,那就是古人的平均寿命到底有多少?

这个问题其实很难掰扯清楚。毕竟古代的人口普查也不统计这项数据,只能靠零星的、个别的记载和考古发现推测。当前的主流观点认为这个平均数的大致范围在30~40岁之间,是不是低得有些不可思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抵御战争、贫困、疾病和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其孱弱。像汉末、(西)晋末、隋末、宋末、明末时的大规模战争,在短短几年、十几年间就让上千万甚至几千万人口消失在官方人口统计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即便偶尔出现连续一两代、甚至几代人都没赶上战乱的“太平盛世”,人均寿命能提高的上限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得多。毕竟即便像是文景之治、开元盛世这样所谓最好的时代,路有冻死骨在民间也是非常常见的景象,否则我国何至于几年才能宣布在历史上首次消灭贫困?

每一次改朝换代,很可能就意味着上千万甚至更多的人口消失无踪

可以想象,在民众普遍贫困、卫生条件落后且完全不知医疗保障为何物的那几千年中,要是人均寿命还能跟今天相差不大的话,这种情况恐怕只能出现在神话故事里。

最终我杠精附体,花了大把时间终于在史书中找到个靠谱的数据——二十四史中能确切找到生卒日期的帝王大概有313位,而他们的平均寿命还不足41岁。

当然我又被怼了,而且理由也很充分——谁都知道这帮家伙干的那个行当非常高危,非正常死亡的概率非常高,所以数据的普遍适用性不足采信。我一想也对,于是将所有非正常死亡、包括嫌疑对象统统排除,剩下的91位在史书中言之凿凿死亡得非常安详、后人也提不出啥疑议的幸运儿,那么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答案是47.744444444444444444444444岁。

要知道这91位老兄可是享受着当时全天下水平最高的生活条件和医疗保障,尚且平均还没熬过知天命的年纪,他们的亿万子民的状况又能好到哪儿去?

史书中证据确凿自然死亡的皇帝,未统计十六国、辽金西夏等朝

这篇文章不是继续说赵匡胤吗,怎么又跑题了?好吧,我承认确实有点跑,但也没跑太远,毕竟老赵也属于那三百多非正常死亡或疑似非正常死亡的帝王之列。

况且赵匡胤不但死得疑点重重,而且他的死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把大宋朝的帝统直接一杆子拐到他的亲弟弟、宋太宗赵炅那一系去了。

(赵炅本名赵匡义,北宋立国后为避讳皇帝大哥改名赵光义,登基为帝后改名赵炅。为行文方便,本文中统称赵炅。)

由此而来的“烛影斧声”、“金匮之盟”等真假难辨的传闻,也因为他的离奇死亡而流传了上千年。

01

关于赵匡胤之死,在正经严肃的史书上记载得那是相当的严肃正经,根本不容任何人传出任何八卦花边:

“癸丑夕(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凌晨,即976年11月14日),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宋史·卷三·本纪第三》)

但赵大挂了却把皇位传给赵二这件事怎么解释?要知道赵匡胤又不是没有儿子,最年长的赵德昭当时已经26岁了,年富力强而且从未听说过有任何劣迹或隐疾。即便赵德昭不靠谱,那位后来被传为“八贤王”的赵德芳也年满18岁了,凭啥不能子继父位?

在亲生儿子已成年且活蹦乱跳的情况下传位给弟弟,是无论如何也说不通道理的

赵大的离奇死亡和赵二的离奇上位,让人们不由得本着“谁获利最大谁就是凶手”的逻辑,将赵炅列为导致赵匡胤死亡的最大嫌疑人,并演绎出了个“烛影斧声”的故事。

但在最初,“烛影斧声”说的可不是有人隔着窗户看到一片烛影里,当弟弟的一斧子剁了亲哥哥,而是一个拍赵炅马屁的趣闻轶事:

“帝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斧戳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 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续湘山野录·太宗即位条》)

《湘山野录》是宋神宗熙宁年间的僧人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宋初以来的朝章国典、宫闱秘事、风俗人情等,但仍以朝廷达官显贵的轶闻为主。其真实性大多可以由其他的文献资料印证,但也不乏道听途说、难辨真假的东西,但总体上还是相对可信的。

这个文莹,出身江南,交游广阔,不但与钱俶家关系不错,与丁谓、欧阳修、苏舜钦等当时的风云人物都有交情。同时文莹还是个藏书家,据他自述“收古今文章著述最多,自国初至熙宁间,得文集二百余家,仅数千卷”(《玉壶清话·自序》)。因此他是有条件也有渠道获取到一些朝中秘闻的,并非一拍光头就信嘴胡咧咧。

像《湘山野录》这种文人笔记的真实性,还是值得怀疑一下的

而且出自文莹的这个原版的“烛影斧声”,并非是要影射或暗指赵炅有谋杀赵匡胤的嫌疑,相反倒是在大拍这位宋太宗的马屁——在这个和尚的笔下,赵大与赵二不但关系亲密而且极度信任,可以在一起彻夜饮酒,还对后者寄予厚望。如果非要说这个故事有啥隐喻的话,也是在极力渲染赵二得位正当,甚至可能是赵大的本意。

只不过又是烛影、又是斧声的,光从字面看就很有悬疑恐怖片的感觉。于是便有不求甚解者望文生义,又编造出了赵二拿斧子砍死赵大的谋杀说,或酒中下毒的毒杀说。

反正赵匡胤死得越离奇、越凄惨,人们就愈发的津津乐道,自然也就传得愈发沸沸扬扬。至于这厮到底是怎么挂的,反倒没几个人关心。

但不管别人怎么传,起码文莹的记载里就有个显而易见的漏洞——距司马光和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的作者,南宋人)考证,按照两宋的宫廷制度,除皇帝与未成年皇子外但凡是个带把儿的不得以任何理由夜宿宫廷。起码在这两位史家在世时,没发现过任何例外。

所以文莹所记赵家兄弟彻夜饮酒且赵二“留宿禁内”之处,显然不符合事实。

地摊文学中描述的“烛影斧声”,就更不靠谱了

事实上,历代正史如《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续资治通鉴》,包括文人笔记《宋论》等都从未认为过赵匡胤是赵炅杀的:

“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后见王,愕然,遽呼官家,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王泣曰:‘共保富贵,勿忧也。’”(《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

那赵匡胤是怎么死的?

其实有些事情原本很简单,但想的越多就越复杂、越离奇,然后可能离真像就越远。

赵匡胤死时50岁,当皇帝十几年来公务繁忙导致缺乏锻炼,日常嗜好酒肉又导致身体肥胖——类似状态又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如今的大医院哪天不接个三五个?即便以今天的医疗技术,也不敢保证都能抢救过来吧?

真像可能就是如此简单、枯燥且无聊。只不过看热闹的从来不嫌事大,所以不愿意相信而已。

02

赵匡胤死亡的真相可能很简单,但他死后发生的事情,就绝对没有那么简单了。

因为赵炅的继位,是古代帝位传承中非常罕见的一个兄终弟及的例子。

兄终弟及只有在上古时期流行过,自秦汉以后就非常罕见了

其实在上古时,兄终弟及并不是啥稀罕事。比如在夏商两朝的帝位到底是传给兄弟还是儿子似乎就从来没有一定之规——夏朝第十一代君主姒不降在儿子孔甲还活蹦乱跳的情况下,却把帝位传给了弟弟姒扃,姒扃传子姒廑,姒廑临死前又还位于堂兄孔甲。再如商朝第二代君主太丁就在有子太甲的情况下传位于兄弟外丙,外丙再传弟仲壬。仲壬死前无弟可传,才将帝位交给太甲,开启下一轮循环。

直到商朝第十代君主仲丁之后,兄友弟恭的场面不再,帝位争夺的纷争不断发生,兄终弟及的制度才遭到破坏,父死子继成为主流。但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像鲁国、宋国仍保留兄终弟及的遗风,人们也见怪不怪。

不过在秦汉之后,兄终弟及的帝位传承制度基本绝迹,偶有发生也是无奈之下不得已的选择。比如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司马遹遇害,所以才传位给弟弟司马炽(即晋怀帝);唐文宗李昂和唐僖宗李儇要么儿子死绝,要么掌控朝权的宦官不许其儿子接 班,所以只好传位给弟弟李炎(即唐武宗)和李晔(即唐昭宗);而明武宗朱厚照干脆就生不出儿子,所以大臣们只好抓他的堂弟朱厚熜(即嘉靖皇帝)来顶班……

不过兄终弟及这种事,在五胡十六国的前赵、西燕、前秦以及辽、金、元等朝却很常见。这也不奇怪,因为在这些游牧民族或渔猎民族中,到底是父死子继还是兄终弟及主要看谁的拳头比较大——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才是他们的规矩。

因此兄终弟及的帝统传承形式,主要发生在文明程度比较低的王朝和民族。一旦大家都识字了、开眼了、发达了,好东西自然都要留给亲儿子,至于兄弟最好有多远滚多远。

秦汉之后,只有没文化的才兄终弟及,但凡见过世面的都父死子继

在老皇帝有儿子,而且儿子既成年又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赵炅就成了从秦汉到明清的所有汉民族建立的王朝中,唯一的一个兄终弟及的例子。

要说这里没鬼,你信不?其实信也行,因为可以确定的是,在赵匡胤的生前从未正式确定下过皇储的人选。在正常情况下,作为嫡长子的赵德昭(赵德昭还有一嫡兄赵德秀,但早夭)理应是赵匡胤天然的第一顺位接 班人。可问题是在北宋初年的时候,情况它根本就不正常啊……

自晚唐以来,“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旧五代史·卷九十八·晋书列传第十三》)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各种大小军阀腰杆一硬就开始算计着怎么干掉自己的大老板,然后也把屁 股坐上皇位去过把瘾。于是乎天下改朝换代的频率快得简直可怕,别说无能之主了,就算是颇具明君雄主潜质之辈(比如李存勖)一个不留神,也会让他的江山顷刻间易主。故此那些深谋远虑的皇帝在选择继承人时往往重才干而轻血缘,比如朱温有7个亲生儿子,却打算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南唐义祖徐温有6个亲生儿子,最终也把自己的权位都交给了义子徐知诰(即南唐开国皇帝李昪)。

相比朱友文和徐知诰,赵二起码还是赵大的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的那种。而且自从赵大发迹以后,赵二就紧随其左右,先是南征北战,后又连任十多年的开封府尹,为北宋立国以后迅速稳定局面并逐渐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实事求是的讲,相较于如同温室花朵般的赵德昭和赵德芳,久经历练的赵炅显然是个更靠谱的接 班人。但世间事从来就不会因为“本来”或“应该”而转变其固有的走向,如果赵匡胤在活着时随便抓过一只阿猫阿狗来,说这就是大宋朝的太子,大家不也得受着?

赵匡胤生前不肯立皇储,这才是一切麻烦的缘由

可问题是赵匡胤偏偏就没指定这个人选,而且还突然间、没留下任何交待就噶了,这就留下了大 麻烦。

那他为啥没有提前立储?

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老赵觉得自己还没老到需要交代后事的地步,所以一直没急着处理这件事。当然更大的可能性,应该是他也不知道该选谁。

按理说当皇帝的立自己的亲生儿子、尤其是嫡长子为皇储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都挑不出理来。可这条真理,在赵匡胤这里却基本无效。

教员在点评历史上的明君雄主时,曾将这位宋太祖与秦皇、汉武以及唐太宗李世民相提并论。但在某种程度上,赵匡胤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合格。

原因无他,就是这厮太重感情了。

03

北宋立国后不久,一次赵匡胤在宫中大宴群臣。翰林学士王著酒喝多了,就想起了故主柴荣,便当众嚎啕大哭,还嚷嚷着一些思念前朝的话,搞得在场的一大堆“乱臣贼子”非常扫兴和没面子。于是就有人跳出来弹劾王著,希望赶紧把这个前朝余孽弄死,但老赵对此显然非常的不以为然:

“或奏曰:‘王著逼宫门大恸,思念世宗。’太祖曰:‘此酒徒也,在世宗幕府,吾所素谙,况一书生,虽哭世宗,能何为也?’”(《国老谈苑·卷一》)

这则轶事起码能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被冠上崇文抑武始作俑者帽子的赵匡胤,真是从骨子里看不起文官;其二,这厮实在是太念旧情了。

别看老赵长得凶神恶煞,却是历代皇帝中少见的好人

之所以念旧情,是因为赵匡胤脸皮不够厚,心肠不够黑。很少有人注意到,自打(刘)宋武帝刘裕首开恶例,把乖乖将江山禅让给他的晋恭帝司马德文弄死后,历代亡 国之君基本都没落下过好下场。唯独北宋开国,赵匡胤非但没杀柴宗训并下诏善待柴氏子孙,而且在其扫平天下过程中投降或抓到的亡 国之君,如高继冲、周保权、刘鋹、李煜、钱俶、陈洪进等都受到了优待,唯有后蜀孟昶死得比较蹊跷,但也没有确切证据证明他是被赵匡胤弄死的。

他明知这些前朝皇室、亡 国之君未必不会被人当成作乱的幌子。一旦被救走或脱离视线,便是祸乱之源,而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人间消失。还有那些骄横跋扈的所谓开国功臣,未必就不会成为下一个“黄袍加身”的他。故此刘邦、朱元璋等人都未雨绸缪的挥起屠刀,宁杀错勿放过,也一点没耽误人家的生前功和身后名。

可赵匡胤却做不到。他宁可多花点心思看着他们,赐以高爵、财帛、肥田、大宅笼络他们,也不愿或不忍一刀杀了他们。

对臣子、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亲人?

尤其是对赵炅这个同父同母的亲弟弟(《宋史》称赵光美的生母为杜太后,而《宋太宗实录》说是陈国夫人耿氏,即赵光美有私生子嫌疑),赵匡胤更是一度疼爱到了骨子里:

“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宋史·卷三、本纪第三》)

啥意思?赵老二病了,赵老大亲自跑去给他艾炙。结果赵老二嫌疼,赵老大就拿点燃的艾草烧自己的手臂,看烧哪个地方才不疼……

赵大对赵二,那真是贴心贴肺的好

作为只言片语便可决万千人生死的帝王,赵匡胤即便是演戏,也用不着化身蒙古大夫,更犯不上拿自己做人体实验。他甚至不用说话或给个眼神,就会有无数人争着抢着替他把这事干了,也足够让人津津乐道、赞叹兄弟情深了。

他之所以这么干了,更大的可能性还是因为感情,而非政 治需要。

当然,一个能干且靠谱的弟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赵匡胤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以下几个数据——赵匡胤生于后唐天成二年(927年),赵炅生于后晋天福四年(939年),赵光美生于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而赵老大的长子赵德昭则生于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因此在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立国时是34岁,他的两个弟弟和长子的年龄分别是22岁、14岁和10岁。

一个非常巧合的巧合是,赵匡胤正好比赵炅大一轮,而赵炅又比赵德昭大一轮——这个巧合在汉唐等动辄传承十几、二十代,享国数百年的王朝可能不算什么,但在五代十国那个混乱的年代,意义可就截然不同了。

那功夫,不但改朝换代跟走马灯似的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帝位更迭的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在短短的70多年时间里,先后有56人称王称帝,其中大半(30人)死于非命。尤其是赵匡胤作为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四代王朝兴亡的亲历者,又亲眼目睹了郭威开国三年即亡、柴荣壮年身死(39岁)给后周造成的动荡和剧变,怎能会没有所触动和警惕?

他不能不想到,要是自己也像郭威或柴荣那样突然就挂掉了,大宋朝该由谁来接 班?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赵二就是赵大为大宋朝准备的“备胎”

甭管是按照惯例还是私心,赵匡胤的首选都是长子赵德昭。但这个才10岁或十几岁、没有任何威望的孩子坐上那个位置,又与柴宗训何异?他赵老大敢在这种情况下反了柴家,难道石守信、王审琦们会不反了赵家?

就算他在生前解决掉石守信、王审琦,也会出现张守信、李审琦。而解决这个问题最现实的办法,就是换个年富力强且功勋、威望足以镇住场子的人来接 班。

而这个人选,还有比赵炅更合适的吗?所以为啥同是弟弟,赵匡胤对赵光美的态度就比赵炅疏远了许多?因为这个仅比赵德昭大了4岁的弟弟,显然不在他传位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赵匡胤一登基,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力捧赵炅——先是拜为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任大内都检点,让他熟悉兵事,结交将领;在每次赵匡胤领兵出征时,都令赵炅担任开封留守,等于把自己的后勤和大后方都交到他的手里;建隆二年(961年),赵匡胤干脆任命赵炅为开封府尹,并连任了十几年。

要知道五代那会儿,国都通常都汇聚着一个王朝过半的兵力、财富和可用人口。因此赵炅这个“首都市长”在权势地位上已经能与宰相赵普分庭抗礼,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彼时赵匡胤扶植赵炅之心,在朝野内外可谓是人尽皆知。这也是为啥后来赵老大离奇死亡而赵老二蹊跷继位时,并没有激起多大的非议和反对之声的重要原因。

毕竟这段历史的亲历者都知道是咋回事,唯有一知半解的后来人才会脑补出那么多的阴谋论。

04

开宝六年(973)年,赵匡胤下诏封赵炅为晋王,位在宰相之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在大宋朝除了皇帝以外,只有赵炅一人得以活着封王,其余如赵光美、赵德昭、赵德芳等皇弟、皇子均未封王。尤其是赵德昭,此时挂在身上的官衔只有一个区区的贵州防御使,相当于今天的贵州军分区司令。而且宋朝的防御使通常仅为武臣的寄禄官,光享受地位和待遇,既无职掌亦无定员,也不驻本州,说白了就是个光杆司令。

突然被封王,还是唯一的王,对赵炅来说并非是件好事

这与赵匡胤向来力捧赵炅的立场一致,故此很多人据此认为哪怕到了这位宋太祖去世前3年,仍未改变兄终弟及的初衷。

事实很可能正好相反。

因为在皇储人选始终没有明示的情况,突然间被册封王爵并不一定就是件好事。毕竟以赵炅、赵光美、赵德昭等人的身份,如果不能成为皇储,封王是注定的事情。而且封王并非成为皇储的必须步骤,尤其是在北宋那个为了防止臣子犯上作乱而被刻意弄得复杂无比的官僚系统中,封爵、官品、勋位、散官阶什么的其实都不重要,有没有权势地位关键看的是“差遣”。

就拿大家都很熟悉的岳飞来说,建炎四年(1130年)时他开始受到赵构的重用,被提拔为武功大夫、昌州防御使,任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在这一大堆官衔中,武功大夫是本官,位列武臣官阶五十三阶中的第二十七阶,正七品;昌州防御使是寄禄官,从五品,意味着岳飞虽然当着七品的官却享受从五品该有的待遇和地位;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才是岳飞的差遣,掌管着两州之地的军政大权,权势之大根本不是正常的四、五品官 能比的。

对岳飞来说,通、泰州镇抚使兼泰州知州这个差遣才是他兵权的保证

而赵炅当上晋王以后,差遣还是开封府尹。可赵德昭呢?

就在晋王的光环一时晃瞎了众人眼之际,赵德昭在朝中的地位也从一个只领工资的光杆司令光速般的晋升为兴元(今陕西汉中)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了实实在在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再联想到几乎同时发生的赵普被罢相事件,这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是不是就被一根线给连起来了?

很显然,在赵匡胤不动声色的操纵下,朝中权势最大同时又野心勃勃的权臣赵普一败涂地,唯一能跟赵普抗衡的赵炅表面上固然光鲜亮丽到了极点,但实际权势却并没有任何增长。反倒是一向没什么动静和表现机会的皇长子赵德昭,成了这次朝政风波最大的受益者。

此时的赵匡胤47岁,赵炅35岁,赵德昭23岁。以赵匡胤当时的健康状态来看,再活个十几年貌似完全不成问题。到那时是已近(或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弟弟,还是正值壮年的长子更适合当这座江山的新君,还用问吗?

赵匡胤刚开国时就开始培养二十多岁的弟弟,前后花了十几年的事件,把赵炅培养成了自己之下的大宋第二人。要是再有十几年的话,他为何不能把赵德昭也培养成第二个赵炅?

而且在未来的十几年里,他可以从容的逐渐削减弟弟的权势,让儿子慢慢的取而代之。这样一来,既不影响国政,也有时间消弭兄弟之间的隔阂,何乐而不为?

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后,赵大的危机感显然没那么强了,以至于犯了过于自信的错误

只可惜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赵匡胤怎么也没想到的是,他没有十几年的时间,剩下的只有区区3年而已。

05

赵匡胤的骤然去世,几乎打乱了所有人的阵脚。即便赵炅没有利用权势强行夺位,好像也轮不到赵德昭来接 班:

“癸丑,上崩于万岁殿。时夜已四鼓,宋皇后使王继恩出,召贵州防御使德芳。继恩以太祖传国晋王之志素定,乃不诣德芳,径趋开封府召晋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

也就是说,在赵匡胤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宋皇后首先想到要召进中枢主持大局的人选,既不是赵炅亦非皇长子赵德昭,而是次子赵德芳。

在赵大暴亡后,打起小算盘的显然不止一个赵二,还有宋皇后

赵匡胤一生共有过3个妻子,分别是孝惠皇后贺氏、孝明皇后王氏和孝章皇后宋氏。长子赵德昭为贺氏所出,次子赵德芳的生母是王氏,而宋氏小赵匡胤25岁,嫁入宫中时赵德昭已成年出阁,而比宋氏还小7岁的赵德芳仍居于宫中。故此可以推断,宋氏与她名义上的儿子赵德芳关系比较密切——在赵匡胤没有明确皇储归属的情况下,她更希望凭借手中注定只能昙花一现的权力,拥立一个更有利于自己的皇帝人选。

可想而知——若非王继恩这个事先就投靠了赵炅的内鬼太监横插一腿,宋皇后做出的这个愚蠢且短视的决定,必将在大宋朝野掀起一场怎样的轩然大 波,无论是引起一场争吵、政争、宫变甚至是颠覆江山,都不是没有可能的事。

试想若非宋氏私心做崇而是直接诏令赵德昭入宫,那么王继恩还敢不敢再去找赵炅还在两可之间。即便他还是去了,赵炅敢不敢进宫,还是不好说。

事实上在宋氏作死、私召赵德芳入宫这样的有利局面下,赵炅还是一度不敢进宫:

“继恩入见王,且召之。王大惊,犹豫不行,曰:‘吾当与家人议之。’入久不出,继恩促之曰:‘事久,将为它人有矣。’时大雪,遂与王于雪中步至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七·开宝九年》)

赵炅当时的老婆,即明德皇后李氏以仁慈宽厚闻名,从不参与政事。几个儿子中年纪最大的长子赵德崇(即赵元佐)当时才12岁,所以他所谓的“当与家人议之”能议出个毛线?之所以迟迟不敢入宫,当然有事发突然措手不及的原因,更大的可能性恐怕还是担心这是个针对他的阴谋,害怕自己有去无回。

对赵二来说,王继恩传来的消息,确实很像是针对他的阴谋

如果宋氏召的是赵德昭呢?要知道赵德昭已经当了3年的宰相,且史书说他“喜愠不形于色”(《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显然是个有心机城府的狠角色。在占据先机的情况下,赵炅有多大的机会翻盘?

但历史没有如果,所以赵炅就是最后的赢家。

而在赵炅登基之后仅3年,赵德昭便自尽身死,享年29岁;又两年之后,年仅23岁的赵德芳再暴病身亡。至此,赵炅终于坐稳了帝位,没有任何人能够威胁到他了。

但赵老二虽然心狠手辣,但与赵老大毕竟是一母同胞,所以也有脸皮不够厚的时候。比如干的那些亏心事,总让他觉得心虚,越心虚就越想找补,于是就有了个莫名其妙的“金匮之盟”:

“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祖侍乐饵不离左右。疾亟,召赵普入受遗命。太后因问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呜噎不能对。太后固问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有乎?汝百岁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万几至众,能立长君,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顾谓赵普曰:‘尔同记吾言,不可违也。’命普于榻前为约誓书,普于纸尾书‘臣普书’。藏之金匮,命谨密宫人掌之。”(《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

这玩意简直是扯的不能再鬼扯了。

如果说烛影斧声还算有迹可循的话,金匮之盟简直就是“一眼假”

北宋刚开国第二年杜太后就挂了。也就是说“金匮之盟”这玩意要是真的存在,那为啥赵匡胤在位的17年里只字未提?就连赵炅——要是在赵匡胤暴死、帝位犹未定下归属之际,他一把掏出这玩意,还有谁敢质疑其得位不正?又何至于被吓得一度不敢进宫?等到了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赵炅已经在帝位上坐得安如泰山了,还把这玩意拿出来有啥用?

尤其这玩意还是赵普亮出来的,而且是在被罢相并贬黜地方9年后再度奉诏还京时才亮出来的,就更耐人寻味了。要知道赵普一直在谋求复相,可在太祖朝这厮跟赵炅可是一对冤家对头,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任何可能性。

可是金匮之盟一亮,赵炅眨眼间就把昔日旧怨抛到了脑后,不仅很快就让其复相,后者也投桃报李,帮前者往死里整赵光美、卢多逊等政敌。

赵普死后,赵炅给他的那段盖棺定论的评价,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普事先帝,与朕故旧,能断大事,响与朕尝有不足,众所知也。朕君临以来,每优礼之,普亦倾竭自效,尽忠国家,真社稷臣也,朕甚惜之。”(《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

所以,金匮之盟很可能是赵普为了修补与赵炅间的关系、实现自己的复相梦而编出来的瞎话,又正好迎合了赵炅心虚想要找补的需要,于是君臣皆大欢喜。

否则这种涉及到帝位传承的天大的事情,怎么可能就一个外臣知道?

传送门:

传送门:

1 阅读:29

巧凡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