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明朝的对外政策在历朝历代中是最糟糕的?

巧凡评历史 2023-10-28 22:39:00

我做自媒体好几年了,专攻中国古代史。在各种选题中,一开始最打怵的就是碰明清这两朝,为啥?因为甭管我如何引经据典、怎样自诩公平客观,最终都无可避免的要遭遇到一个极其可怕的群体——明粉。为啥说极其可怕?因为哪怕我的文章论调是夸明朝的,但只要没夸到他们所认为的高度,照样喷之骂之。要是我再不知死的说上一句半句清朝的好话,那就是妥妥的满遗、清狗。那种能力透纸背的恨意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好像比杀父夺 妻之仇犹有过之——要是他们有隔空枪毙的神技,估计我早就被崩得全身窟窿眼儿了……

不管你怎么拿事实说话,人家照样自娱自乐

挨虐挨久了,我倒被 虐出爽感了,动不动就怀念捅马蜂窝的乐趣,比如今天。

明粉最大的发明,就是那个所谓“不割地,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祖训”了。当然,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玩意是他们编造出来的,老朱家可没申请过专利。不过我有考据癖嘛,翻了一大堆资料后,终于找出了这玩意的大概出处: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蕃,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其来朝贡,则以恩礼待之。其朝鲜、安 南、琉球、曰本、占城、暹罗、满剌加诸国,乌思藏、童卜韩、胡奴儿于诸司,朵颜,赤斤、阿端、卜剌罕诸卫,奉法尤谨,朝廷待之,恩礼亦有加焉。呜呼,盛哉!”(《东谷赘言·卷上》)

这个《东谷赘言》的作者叫敖英,江西人,在嘉靖年间官至四川右布政使。老敖诗写得不错,文章也颇为知名,但他最值得一提的,还是脾气,简单说就是个老愤青。

我们都知道嘉靖朝是明朝衰落之始,内有昏君乱政、奸佞盈朝,外则北有蒙古、南有倭寇,内外交困下把大明百姓祸祸得生不如死。这样的现实,敖英完全接受不了,估计跟现在的明粉的心态差不多。于是他就发挥特长——现实中的大明咱没办法,那就在笔下重建个大明吧!

这应该是最早的一本明吹爽文

没错,《东谷赘言》就是本笔记体小说。啥叫笔记体小说?简单说就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加工演绎的小说作品,当然直接拿民间传说进行改编也没问题,特点是叙事简约、篇幅短小、不拘一格等等。

毕竟是小说嘛,内容是否真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表达出作者创作的意图和情感。比如在老敖的笔下大明强汉胜唐,没哪朝哪代能比——这种情绪的表达是无可指摘的,也是值得尊敬的。但要把小说当了史实,那就太扯淡了。

事实就是明朝的对外政策、民族关系处理几乎是历朝历代中最糟糕的,在某种程度上比到处给人送岁币的两宋还差劲。

01

敖英去世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要是他能再活上个20来年,没准上述引文中的话就无颜再说出口了(当然也可能改编得更凶了)。

俺答封贡无疑是理智的选择,但也让大明开国200年来打过的那些仗、流的那些血完全失去了意义

20年后发生了什么?答案是俺答封贡。

话说当年朱元璋北伐元廷时,一路上就走得拖拖拉拉,还莫名其妙的在通州驻军不前了好几天,这才给了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从容逃窜塞外的时间和空间。老朱为啥这么干?因为在明朝开国之初,国内不靖、民心(主要是士人)不附,内忧不绝,同时盘踞在北方的元廷还保有很强的实力。如果他非要把妥懽帖睦尔留下,那么一场惨烈的血战不可避免。

且不论老朱有没有必胜的信心。就算有,北伐军也不可能不付出惨重的代价,没准就会危及到江山社稷。所以在北伐之前他就曾暗示过徐达要保存实力,至于蒙古人撵走就好,千万别把妥懽帖睦尔逼成咬人的兔子。

在蒙古人最弱的时候纵虎归山,等到朱元璋搞定了内忧再想铲除外患时就难了。从洪武到成化的百多年间,明朝共发动了近30次北伐,虽然灭了北元小朝廷,但根本无法彻底铲除掉蒙古各部南犯中原的力量。事实上明军的攻势也只维持了洪武、永乐两朝,从宣德年起就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消耗战,到嘉靖年以后更是沦为了被动的守边防御,而且还经常防不住。

这可咋办?谁都没办法,那就只有和谈,而且近乎全盘接受了蒙古的所有条件,这就是俺答封贡。

蒙古人对明朝的唯一诉求就是贸易,但明朝就是不想好好贸易

俺答封贡基本结束了明蒙间持续了两百年的战争,明朝仅每年节省的军费即达百万两以上,而且北方军民从此告别了大规模战乱和无尽的死伤,总体来说是利大于弊的。但在明蒙(鞑靼)达成的协议中可有一条,就是大明朝廷每年必须给予俺答“市赏”。

市赏,也称岁赐,其实跟两宋最擅长送出去的那个岁币没有任何区别,只是说法好听而已。故此,明朝官方对这事尽可能的捂着盖着,实在不行了也是含糊其辞的应付。所以到了今天我们对俺答封贡中有关“市赏”的内容也搞不清楚,只能估计大概在每年几万两银子左右。

但在史书的一些犄角旮旯,还是有狐狸尾巴不小心露了出来——万历十 八年(1590年),因为朝廷拖欠两年的“市赏”未付,被鞑靼人找上门来讨债。大学士王锡爵没办法,只好找朱翊钧汇报:

“自封款十九年,顺义王扯力克以助火落赤,故罢 市赏,两年未与。忠顺夫人三娘子捕叛人史二致塞上,请复市赏。”(《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俺答封贡》)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给鞑靼人的“市赏”至少已经付了19年。而堤坝只要开了第一个口子,后续再开就没了那么多的心理负担——后来林丹汗西迁后,明朝君臣又将“赐”给鞑靼人的市赏转给了这位蒙古末代大汗。而且为了撺掇这厮去祸害满洲人,每年市赏的数额不断增加,最高达到了100万两白银。

相较于两宋光明正大的花钱买和平,明朝的岁币就送得有点偷偷摸摸的意思

不管怎么说,所谓“不纳贡”的“大明祖训”算是破功了。但这只是开始,其他的好不到哪儿去。

比如“不和亲”。大明一开国,朱元璋就想跟高丽搞和亲。不过区别于汉唐等朝光拿公主外嫁的“单向奔赴”,老朱的和亲玩得就比较花了,不但想把明朝公主嫁给高丽王世子,还要求高丽王女来给他当妃子。只可惜还没谈妥,李成桂就竖起了反旗,高丽摇身一变成了朝鲜,这事就搁置了。

后来朱棣又想起这茬儿,分别在永乐元年(1403年)和永乐五年(1407年)两次向朝鲜提出和亲。不过当时的朝鲜国王李芳远有受迫 害妄想症,觉得朱老四把自家闺女嫁过来就是为了谋夺朝鲜江山,所以千方百计的推脱拒绝:

“世子未婚,而予汲汲于使臣言已婚者,正恐其联姻上国也。倘若许婚,或非帝之亲女,虽或亲女,语言不通,非我族类,而恃势骄恣,压视舅姑,或因妬忌,片言支词,私通上国,不无构衅。”(《朝鲜太宗实录·太宗七年六月初八》)

所以说什么朱家祖宗立下祖训不许干这、不许干那的纯属胡说八道。人家老朱和朱老四就带头搞和亲,只是非常没面子的没搞成罢了。

明朝不是不和亲,而是没和成

至于“不割地”,那就更是扯淡了。明朝倒是没对外割过地,那是因为人家会“弃地”啊——明宣宗朱瞻基一即位,就从塞北诸卫撤军,把大明北疆撤到了长城沿线;紧接着又把奴儿干都司扔给了女真人(调回流官和官兵、撤汉民),至于南方的安 南、三宣六慰更是弃之如鄙履;再加上后来关西七卫以及乌斯藏都司名存实亡,以至于到了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前后,大明朝的领土就剩下了所谓的 “两京十三省”,与1800年前的秦朝疆域大致相当。

反正大明朝没说过任何割让国土的话,文书更是神仙也找不到。地盘都是人家主动放弃的,至于被谁捡走了,又关我们大明毛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的应该是朱棣迁 都和朱由检自缢煤山这两件事。但实事求是的讲,朱老四之所以不爱呆在南京,最主要的原因是“靖难”太不得人心,尤其是把南方士人得罪得太狠了。以至于他蹲在南京城里成天招人骂、全身不自在,没准每天晚上他老子和大哥还会托梦过来继续骂。

所以朱棣搬家到北京,跟刘邦、李渊、赵匡胤等历代的开国之君选择“天子蹲老窝”的套路是一毛一样的,跟“守国门”有什么关系?再说了,那功夫朱老四成天追着蒙古人的屁 股穷追猛打,恨不能一口气追到天涯海角去,什么时候想过守?

至于朱由检,人家可真没想“死社稷”。当李自成杀向北京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赶紧开溜、搬回南京。不过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哪能让皇帝亲口说出来?于是指示大学士李建泰、左中允李明睿等人提议迁 都,结果却遭到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把朱由检气得直翻白眼。既然不许跑,那么就想辙让闯逆退兵吧,结果这回却没人蹦出来了,刚才还气势汹汹慷慨陈词的忠臣义士们全都成了哑巴。

这种东西就是拿来爽的,跟历史可没啥关系

这才把朱由检气得说出了那句著名的“朕非亡 国之君,诸臣尽亡 国之臣尔”(《明季北略·卷二十·初三辛卯李建泰请南迁》)的话来。

所以那个铁血得直冒火星子的所谓“大明祖训”中,只有“不称臣”这么一条还经得起推敲。可问题是从秦到清,除了最没出息的南宋外(而且南宋对金称臣的时间,也只有20年,而非始终)谁闲着没事对外称过臣?

连这都要比,那就不是铁血了,而是比烂。

02

明朝之所以给人很铁血的印象,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前朝,人家更会做危机公关和玩弄文字游戏。

明朝的很多做法,跟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很像

比如曾在万历年间担任过兵部尚书的方逢时,就曾向明穆宗朱载坖解释过其中诀窍:

“征战祸也,和亲辱也,赂遗耻心。今曰贡,则非和亲矣;曰市,则非赂遗矣;既贡且市,则无征战矣。”(《明史·卷二百二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

就问你这样的脸皮得多厚?可偏偏就是这样的无 耻之人,才能在大明的朝廷上无往而不利。相反厚黑之学学不到位或没脸去学的,往往是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比如那个大声疾呼“互市者,和亲别名也”(《明史·卷二百九·列传第九十七》)的杨继盛。

但要论谁是谁非,那又是另一个方向的问题了。

本来明朝所面临的外患,在历朝历代中都算是轻的。既没有跟两汉死磕350年之久的匈奴这样强大的塞外之王,也不像唐朝那样东北有高句骊、塞外有突厥、西南有吐蕃似的四面皆敌,更没倒霉到像两宋那样连续赶上正值巅峰期的契丹、党项、女真和蒙古。在朱元璋立国之初,唯一的大敌就是蒙古,还是被从中原撵回草原老家、再也没有昔日雄心壮志的蒙古。

而从开国二祖之后,明蒙关系中的矛盾其实就只剩下一个,那就是贸易问题。

明明用商人就可以解决的问题,明朝非得用军队,而且200年间死不悔改

蒙古人白在中原呆了100年,被撵回草原后无论吃穿日用之所需照旧一概不会生产,只能依赖于跟明朝贸易。可明朝的态度是什么?要贸易可以,但条件就是蒙古人得乖乖听天朝上国摆弄。一旦不听话,就坚决的贸易制裁,大明朝的一针一线你都甭想买到!

比如改变了大明朝国运的土木之变是怎么爆发的?在此之前,瓦剌对明朝朝贡不绝,但很快大太监王振就发现了一个不同寻常之处——有次瓦剌派了个3000多人的使团进京,回去时却背走了6万多口铁锅,为啥瓦剌人这么爱背锅?王公公一拍脑门后便恍然大悟:瓦剌人回家后肯定会把铁锅熔了打造兵器,然后再来攻打我们大明!

既然识破了瓦剌人的“奸计”,王振自然会下令禁绝明瓦间的铁锅贸易,这就造成了瓦剌人“不得巳至以皮贮水煮肉为食”(《明经世文编·卷三百十七》),饭都快吃不上了。事实上只要王公公派人去边关打听一下,就会知道所谓的熔锅铸兵纯属异想天开。人家瓦剌人就是不会制造铁锅,才练成了史上独一无二的“背锅神功”。

这下瓦剌人不干了,就在边境闹 事,试图给大明朝廷制造压力、继续卖锅给他们。可明英宗朱祁镇和王振也是刚,反正就不卖,再敢闹 事,就弄死你!

于是两方就打起来了,然后就打出个土木之变。说起来我对大明朝也是心服口服——明明拿几口锅就能解决的事,非得搭上高贵的皇帝陛下和举国精兵强将。而且即便吃了这么大个亏,人家依然死不悔改,依然要死磕到底。

土木之变,又可以称为一口铁锅引发的血案

铁血吧?让人想不佩服都不行。可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夺门之变、于谦惨死,大明皇室里的那点糟烂事被传得世人皆知……难道就很光彩吗?

大明朝类似的神操作可不止这么一宗。

庚戌之变的时候,大明帝都又被蒙古给围上了,只不过这回围城的换成了鞑靼人。话说这种事虽然丢人,但并不少见,纵然英明神武如唐太宗李世民,也曾被突厥人堵在长安城里过。可人家李大帝是怎么做的?亲自出城面见颉利可汗,承诺倾国库之所有作为补偿,换取后者退兵以及约束部属,不得劫掠百姓。后来在局势发生逆转时又第一时间致书颉利可汗,勒令他立即返还掳掠的大唐 子民。

虽然渭水之盟成了李世民一生都无法洗刷的耻辱,但他仍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到了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可嘉靖皇帝朱厚熜干了什么?出城是不可能出城的,万一成了朱祁镇第二岂不便宜了其他姓朱的?而且他心里很清楚,鞑靼人对大明江山没兴趣更没能力感兴趣,打到北京城外唯一的目的不过是求财。既然如此,那就破财消灾呗?当然想让朱厚熜掏自己的腰包是不可能的。人家炼丹修仙的小钱钱还不够花呢,哪舍得白给了鞑靼人?

那掏谁的?有高耸的城墙保卫的大明君臣心照不宣的达成了一致——固守待援。说白了就是随便鞑靼人在外边烧杀抢掠,等到杀够抢够了,自然就撤兵了,何必再费心思?

最终的结果就是俺答在北京城外痛痛快快的又杀又抢了足足8天,撑得直翻白眼,这才洋洋得意的带着无数财货和人口满载而归,“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三十四·俺答前志》)。

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几乎就没个合格的,某些甚至难以称之为人

这就是所谓“铁血大明”真正的嘴脸。那俺答为啥杀到大明帝都的城下了?因为朱厚熜一不高兴又把明蒙贸易给掐了;南边的倭寇为啥也闹得那么厉害?原因还是朱厚熜又不高兴了,所以宣布禁海了。

最后连朱厚熜自己都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倭寇从来就没本事把江南的花花世界祸害得那么惨,闹得最厉害的全是被他的禁海政策逼得走投无路的大明百姓:

“盖江南海警,倭居十三,而中国叛逆居十七也。”(《明世宗实录·卷四百三·嘉靖三十二年十月壬寅》)

所以真正的元凶是谁?当然是朱厚熜!困扰大明朝数十年、直接将其国势拽进深渊的“南倭北虏”,哪个不是朱厚熜自找的?这事无论是严嵩、徐阶还是胡宗宪、戚继光都心知肚明,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

毕竟朱厚熜的面子,不比几百万、上千万草民的命加一起更大?谁不承认这点,谁就该死了,朱纨、张经、李天宠们就是前车之鉴!

所以解决这一切难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全大明的有识之士都在坐等朱厚熜的自然死亡。果然,这厮一死,就迎来了隆庆开关和俺答封贡,困扰大明朝的一切难题顿时一扫而空。

谁都盼着朱厚熜早点死,他一死啥问题就都没了

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奇葩的朝代吗?

03

朱厚熜挨骂不冤,但把所有的黑锅都扣在他的头上,也是不公平的。

因为他的祖宗早就把这个王朝的路带歪了,朱厚熜又不是秦皇汉武,哪来的本事逆转乾坤?

中华文明延绵五千年而不绝,一个最宝贵的遗产就是“以史为鉴”——知道先人走过哪些弯路,后人就可以避免掉进同样的坑里去。

别的朝代都“以史为鉴”,就明朝犟,偏不,所以经常显得非常弱智

秦朝穷兵黩武,滥用民力,后世历朝大多能鉴之戒之;两汉的宗室、外戚、阉宦相继作乱,后世历朝亦能警而惕之;唐朝管不住藩镇导致遍地军阀,所以赵匡胤才要加强集权并扶植文官以制衡武将。只不过他的不肖子孙用力过猛,搞成了崇文抑武,结果就是摁住了家犬却便宜了野狼。

可以这样讲——到了明朝的时候,但凡帝制王朝能踩到的雷,前人都已经替朱家皇帝踩过了一遍,有的还不止一遍。朱元璋和他的子孙们完全可以左手拿本《通鉴》右手拿本《宋史》,全盘照搬前朝的作业,就能把大明江山治理得明明白白的。

为啥是《宋史》?因为除了崇文抑武到走火入魔导致自废武功外,两宋在内治方面近乎达到了帝制王朝的巅峰。尤其是相比其他各朝,两宋319年间政 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几无权臣当道欺压君上,更没勋贵、宗室以及统兵大将叛乱,连民间所谓的“义军”造 反都没什么看头。可以说要不是倒霉催的赶上近乎史上最强的女真和蒙古,赵家皇帝没准还能在那把椅子上再赖个几百年不走。

除了干架不行,其他方面两宋都是中国古代的巅峰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可以说在上下五千年中,就没有比朱元璋起点更低的帝王,就连刘邦起码也是家里有地的。贫寒的出身,固然让老朱深知民间疾苦,更懂得整顿吏治、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但显然这样的历经对一个皇帝、尤其是开国之君而言,所失远大于所得。

也许是出于农民的固执,或是文化水平的不足,在朱元璋看来,前朝那些用生命和鲜血乃至江山换来的教训,并不比自己当和尚沿街乞讨时的所见所得更来得靠谱。

所以在老朱的手里,宰相被废了,中央财政下放到地方,大搞特 务政 治和严刑苛法,对待官员极其刻薄,推行各种限商鄙商政策,首开禁海恶例,还弄出来的四不像的军户制,活生生把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明官军折腾成了丐帮……

这还没完。从秦到元,历代皇帝最警惕的就是君权旁落,所以严格限 制宗室、外戚、阉宦、权臣和军阀的势力膨胀。可朱元璋看问题的角度却格外清奇——只要是姓朱的,那就只有优待无上限;换成外姓人,则是敢插手就剁手、敢插嘴就砍头。

再加上他的子孙更加放飞自我,这就导致除了外戚,大明朝几乎又把前朝踩过的所有坑,又原封不动的重踩了一遍。

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多时的宗室、阉宦之乱,在明朝又大行其道

当然也有“创新”——比如如今我们称之为的民族关系,在明朝时就是实实在在的外交关系上,明朝的基本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对天朝上国来说,这种态度很铁血、更提气,似乎很值得让人为其喝彩点赞。可在现实中哪怕凭“独以强亡”著称的汉朝,也曾在巅峰期的匈奴面前装过70年的孙子,即便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也不介意嫁个公主到塞外去(虽然大多是冒牌货);再如天可汗在朝时的盛唐,面对那座根本打不下、打下也没用的高原,也要老老实实的嫁公主过去,只要日子能凑合过下去,就别太讲究面子。

而面对蒙古这个唯一的,而且雄心壮志早就被打没了的老冤家,明朝的态度是什么?就是打你!别跟我扯什么以史为鉴,我不听不看不懂不理,我就是要打你!

如果说朱元璋在位期间的前七次北伐还是很有必要的,可等到蓝玉在捕鱼儿海一役中摧垮了北元小朝廷,连大汗脱古思帖木儿(元顺帝之子)都死于随之而来的内讧之后,请问这种大规模的、无休止的征伐除了劳师糜饷外,还有什么实质意义?

要知道在终明一朝,所有蒙古人中打着收复失地、重蹈中原招牌的,只有这个北元小朝廷。剩下的甭管是普通的牧民还是像也先、俺答这样的一时枭雄,更在意的还是怎么从中原那里多弄几口铁锅回来,“以皮贮水煮肉为食”实在是忒难吃了啊!

要说明朝时的蒙古人还对中原有什么想法,那就太扯了

而在此时,大明朝廷只要像汉唐乃至北宋那样以贸易羁縻、牵制、引导,不愁蒙古人不老老实实的绕着他们的指挥棒团团转。比如因为战斗力不行而被许多人瞧不起的北宋,在这方面就堪称典范——咱打架水平确实不行,那就老实认怂,还乖乖奉上岁币,这下你还好意思打我不?不好意思打架了,那就做生意吧!我们宋朝生产的丝绸、茶叶、瓷器、书籍等商品既精致又便宜,你们看了是不是很喜欢?那就多买点呗。什么?你们也要卖东西?可以呀!不过你们能卖的好像也就是皮毛和羊肉这些东西吧?除了我们大宋还有谁买?所以在售价上你看能不能打个对折?

买来卖去的结果,就是北宋每年对辽国的贸易顺差达百万贯以上,这下契丹人就算有岁币垫底也亏得快去当裤子了。更重要的是,在北宋疯狂倾销的奢侈品以及文化入侵下,本来性情彪悍的契丹人很快就沦为了“外来文化入侵”的牺牲品,快马利箭扔到了一边,开始跟宋人学起了提笼架鸟和吟风弄月。

而对西夏这个实力相对较弱但依然打不过的对手,北宋的态度就截然不同。对西夏唯一能拿得出手特产——滩盐,朝廷和地方官府严防死守,凡走 私超过20斤就是死罪。为啥?就是要通过经济封 锁的方式拖垮党项人。要不是后来倒霉催的连续赶上方腊造 反和靖康之变,没准童公公已经率军把西夏给灭了(毕竟横山都拿下来了嘛)。

两宋是实用主义者,明朝则只要面子,不在乎里子

所以说在历史上没有哪一朝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只是一根筋的猛冲猛杀的。即便强如汉唐,该弯腰低头时连个磕巴都不待打的,只要最后能把面子赢回来就行;哪怕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两宋,也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哪怕面子丢光,但起码也得把里子赚回来。

榜样这么多,明朝却一个都不想学,非得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来不可。

04

哪怕最终成为了皇帝、大明朝最尊贵的那个男人,在本质上朱元璋还是跟无数个在村头大槐树底下抠脚的农夫没什么区别。

出身和文化素养,限制了朱元璋为君的上限

一个传统的中国农夫的最终理想是什么?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那只是摆在眼前的奋斗目标,可一旦实现了呢?那就是多子多孙、招财进宝,恨不能用一辈子的时间把十八代子孙的事情都摆弄明白。

任何一个中国式的大家长,终究都得是一副操心的命,朱元璋也无法免俗。

而且朱元璋瞎操心到了近乎丧心病狂的程度,连几百年后的子孙该叫个啥名都给规定好了。比如朱棣家的“高 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可惜朱家的不肖子孙太多、太不争气,老朱煞费苦心起的名才用了一半,就把大明江山给败没了。

在对外关系上也是如此。朱元璋就是打算在自己活着的时候把一切问题和隐患都铲除掉,让自己的傻儿子、傻孙子们日后只需枯燥且乏味的当太平天子就好。

于是他直接列出了一个清单,名为“不征之国”,告诉子孙后代谁都不许动他们、别自找麻烦。同时对唯一一个他认为能威胁到大明江山根本的蒙古,则一门心思的穷追猛打到底,一副非得斩尽杀绝、让塞外的大漠草原再也找不出一个蒙古人的架势。

在今天,我们随便揪出个“九漏鱼”,都知道朱元璋的算盘打得太离谱——毕竟世界是变化的而非静止的,今天的“友邦”并不意味着就能永远的友好下去。同理今天的敌国只要找到一致的利益,未必就不能好得合穿一条裤子都嫌肥。

可甭管老朱是不懂这个道理还是压根就不想懂,反正他把这些看起来就是“离离原上谱”的玩意统统列为祖宗家法,还专门编订了一本《皇明祖训》记之载之,哪个朱家子孙敢违反,他做鬼都不放过:

“凡我子孙,钦承朕命,无作聪明,乱我已成之法,一字不可改易。”(《皇明祖训·序》)

《皇明祖训》的基本内容

知道明朝皇帝有多难当了吧?老祖宗定下了无数的条条框框,其中的大部分还是胡搞瞎搞到无厘头地步的那种,他们还不得不老老实实的遵之照之,否则就有无数忠臣孝子跳出来指责他们违背祖宗家法,连当皇帝的正统性都不存在了。

又跑题,赶紧扯回来。

就拿没完没了的北伐蒙古来说,事实上早在洪武朝时就已经是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买卖了——捕鱼儿海一役之后,北元小朝廷在事实上已经覆灭,剩下的蒙古人唯一的诉求不过是活下去而已,顶多就是争一争谁才是塞外大漠草原上的土霸 王,这又关大明朝屁事?

可朱元璋不管,非得要干掉最后一个蒙古人才能安心的蹬腿。所以在捕鱼儿海之役以后的9年里,他又没完没了的发动了6次大规模的北伐,以至于持续的劳师糜饷搞得国疲民困,最后连军费都筹集不到了。这可咋办?好办,朱元璋连续发动了著名的洪武四大案,玩命的搜刮贪 官污吏以及民间豪富的财产——仅一个郭桓案,老朱就偏得指认刚从司法口调到财政口才8个月、还处于使用期的户部尚书郭桓贪 污了2400万石官粮。2400万石是个什么概念?就在郭桓案发的当年,大明朝全年的官粮收入才不过2089万石而已(数据出自《明太祖实录·卷一七六》)。谁敢相信一个在山西当了12年司法官(山西提刑按察使),刚被调进京城就敢、就能这么肆无忌惮的贪 污,莫非老朱及其麾下的御史、锦衣卫们都是聋子、瞎子?

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反正郭桓及一大批“同党”的脑袋被摘下来了,更重要的是老朱还大肆追赃,“核赃所寄借遍天下,民中人之家大抵皆破”(《明史·卷九十四·志第七十》)。

朱元璋搞出洪武四大案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劫

所以说郭桓到底贪没贪 污、贪 污了多少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没这么好的一个借口,朱元璋拿什么正当的理由堂而皇之的去打劫?

而我们看到的,是因为钱粮不济而被 迫终止了好几年的北伐,在郭桓案爆发两年后朱元璋就祭出了大手笔——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遣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名将率大军20万北伐,一举击败北元太尉纳哈出,将辽东纳入大明版图;次年,老朱再接再厉,遣蓝玉率军15万突袭捕鱼儿海(今中蒙边界的贝尔湖),逼杀北元天元帝脱古思帖木儿,俘获北元太子、公主等119人,王公2994人,军民近8万人,牲畜无数以及北元宝玺、图书、金银印 章等,彻底摧毁了北元小朝廷。

这两次北伐无论从出兵的规模还是取得的战果上,在洪武年间都是空前绝后的。那么一直穷嗖嗖的老朱咋就突然有钱了、能支持如此规模的战事了?

答案很简单,捕鱼儿海之役的大功臣当然是蓝玉,但若是没有幕后英雄郭桓的“无私奉献”,蓝玉再怎么能打也只能干瞪眼。

之后的永乐大帝朱棣不但是个战争狂人,而且还特别讲究排面。所以尽管北伐的次数比不上自己的老子,但每次出征的规模却远不是洪武朝能比的。尤其是永乐八年(1410年)那次,直接就出动了50万大军,看上去根本不像去打仗,而是搞一场武装大游 行。

有钱人都被朱元璋打劫没了,朱棣只好用大明宝钞打劫老百姓

朱棣讲排场的结果,就是白白耗费了大量的钱粮,导致哪怕仗打赢了也打不成歼灭战,因为耗费太大军 队饿肚子了啊!为了解决巨大的军费支出,朱老四只好开足马力印钞,生生把大明宝钞印成了废纸。

05

朱元璋和朱棣不顾后果的连续发动战争,造成的结果就是耗尽了大明朝的国力和战争潜力。为啥朱棣一死,朱瞻基就迫不及待的撤军弃土,塞北诸卫、奴儿干都司、安 南以及三宣六慰等多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统统都不要了?因为但凡能搜刮到的钱粮,都被这位宣德皇帝的爷爷和曾爷爷给搜刮光了,大明朝再也无力维持在这些土地上的统治了。哪怕明军仍然兵勇将强,可要是没有饭吃、没有军饷发,丧师割地都是迟早的事。

开国二祖已经透支了大明朝的未来,朱瞻基只是个还债的

与其被人抢去,还不如自己主动弃了,面子上还好看点。

这也是为啥自开国二祖之后,明朝就再也打不出什么像样的大仗、胜仗的主要原因。因为这老两位败的家,后世子孙花了两百多年的时间,也不敢说全能休养生息回来。

比如战马。

冷兵器时代的骑兵,如同二战时期的装甲部队,那是能逆天的存在。宋军之所以打仗不行,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搞不到战马、练不成骑兵。而明军本来是不缺马的,毕竟蒙古人在中原占了100多年,开了好多马场弄了好多马。所以朱元璋从义军时代起就没缺过骑兵,立国后更是没少跟蒙古人玩骑兵对冲,而且不落下风。

可问题是明朝从来没有真正掌握过西北的养马之地,战马只能越打越少。尤其是在连续远征塞外以后,战马的损耗更是大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这种情况在洪武末年时就已经非常严重,以至于在洪武三十年(1397年)朱元璋打算发动第13次北伐时,他的第四个儿子、晋王朱棡赶紧蹦出来阻止。理由就是大明朝已经凑不出足够的战马供这位不靠谱的皇帝祸祸了,在这么瞎折腾下去,以后大家伙都得骑驴上下班了:

“我朝自辽东至于甘肃,东西六千余里,可战之马仅得十万。京师、河南、山东三处马虽有之,若欲赴战,猝难收集。苟事势警急,北平口外马悉数不过二万,若逢十万之骑,虽古名将亦难于野 战。”(《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五十三·洪武三十年五月》)

然而第13次洪武北伐仍然如期进行,此后的靖难之役和永乐北伐又消耗了大量的战马,其结果就是大明朝再也凑不出足够的战马供应骑兵部队了。

朱元璋和朱棣消耗掉的战马,直到明亡也没补充齐全

没有骑兵,在冷兵器时代就意味着丧失了野 战的能力,从此明朝在战略上只能转攻为守,再也没了别的选择。

而在终明一朝,朝野上下都在拼了命的改 革马 政,就是为了填上这个由朱元璋和朱棣爷俩挖下的天坑。然而直到明亡,明军的骑兵部队也再也没能恢复开国时的规模。

所以从朱瞻基即位后,明朝在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对蒙古的战略进攻能力。既然不能打到蒙古人的老窝里拆家了,那就坐下来好好谈谈,然后搭伙过日子呗?

怎么可能!

毕竟祖训在那搁着呢,还“一字不可改易”,谁敢背祖忘宗?

所以攻不成了,就以长城防线为依托,在边境地区拉锯、互相伤害。后来拉锯也拉不过人家了,就弄出个九边防线严防死守。再后来守都守不住了,连京师周边都动不动冒出蒙古人四处跑 马了,那也不能怂——起码态度上不能怂,咱猫在高高的城墙后头躲着,反正就是不跟你谈和,更不能跟你做买卖。

至于城外的老百姓死不死的,再怎么“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谁在乎?

直到最后实在死撑不下去了,才老老实实的跟蒙古人谈,锅也让人家买了,榷场也开了,还搭上个丢人现眼的“市赏”——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一个俺答封贡,让一切回到原点,更让二百年的所谓铁血成了个笑话

明朝毫无必要的跟早就没了雄心壮志的蒙古人死掐了200年,掐光了国力,掐光了战马、掐垮了财政,也把当初强悍无比的明军掐成了每天都有饿死之虞的丐帮弟 子……这世上还有这么愚蠢和固执的王朝吗?

若非在蒙古人身上毫无必要的耗费了太多的资源,区区一个闯逆和建贼就能逼得朱由检去上吊?

简直就是笑话!

3 阅读:396
评论列表
  • 2023-10-29 04:20

    这个是说明最全的,逻辑性最好的。

  • 2023-10-29 03:35

    难道现在好吗?你有多少铁杆盟友?

  • 2023-11-22 01:10

    这个号是职业胡扯颠倒是非的,而且还是清吹。[得瑟]

    致远斋之往事如烟 回复:
    是非曲直,要去多看多分析,要带上脑子,不要一味地人云亦云。
  • 2024-01-28 09:17

    确实,明代的皇帝就没有几个是正常的。

巧凡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