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会碰到有患者说自己口苦,如果接诊大夫是中医还好,或许还能从中医角度调整一二,但就怕碰到西医大夫,随便开点抗生素就打发了,或者嘱患者回家多喝水。
更怕碰到一些西学中,参加过中医培训班的西医,一知半解,说这是上火有热的表现,开一堆清热解毒的药,偶然有效,经常罔效。
黄帝问岐伯曰:有病口苦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胆瘅。夫肝者,中之将也,取决于胆,咽为之使。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输,在《阴阳十二官相使》中。
由此得知,大部分的口苦症状都来源于肝胆,尤其肝胆湿热较多,胆汁上溢而诱发口苦。
但不是所有的口苦都是热证,有些口苦,药不对症,越来越苦。
胆在中医上是中正之官,它不偏不倚,不能过寒亦不能过热。
热证之口苦:口苦口干,口气重,舌苔黄燥或稍腻,大便干结,舌质偏红。
寒证之口苦:口苦夜间明显,渴但不想喝水,或者喜热饮,怕冷,手足不温,便溏,舌质淡。
但口苦,除了要辨别寒热,更重要的是要区分脏腑。
肝胆之口苦:心烦易怒、或情志抑郁,两侧胁肋部不适,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脾胃之口苦:脘腹胀满,甚则恶心呕吐,口苦纳呆,大便不爽,脉滑数等。
心之口苦: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口舌糜烂,舌尖红赤。
肾之口苦:分为两种,一种是相火引动,虚火上炎,表现为口苦,牙痛,尿频等;另一种肾阴亏虚造成头晕耳鸣,烦热盗汗,腰膝酸软,遗精等。
所以有句话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里可以说五脏六腑皆令人苦,非独肝胆也。
肝胆之苦,无论寒热,都可从小柴胡汤做加减,往往都能收效,甚至一些数年的口苦都能取得疗效。
脾胃之苦要健脾和胃,保和丸可做底方。
心之口苦,可用导赤散加减。
肾之口苦,可选用地黄丸系列加减,比如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