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的慢病,是隐性饥饿惹的祸!

观云脑 2024-09-18 12:00:43

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很多人却可能正处于“隐性饥饿”的状态。尽管吃得很多,但如果营养摄入不均衡,某些营养物质长期缺乏,就会导致代谢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种现象被称为“隐性饥饿”。研究显示,超过70%的慢性病都是由“隐性弱乏”引起的。在中国,每五个人中至少有一个可能面临“隐性饥饿”的问题,尤其是体型较胖的人。那么,如何摆脱“隐性饥饿”,过上健康优质的生活,并以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未来呢?

“隐性饥饿”是导致慢性病和亚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关键信息:

关键点一:“隐性饥饿”是中国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脑卒中、慢性肾脏病)患者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点二:报告首次提出了更适合中国人的“东方健康膳食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

在中国,每五个人中就至少有一个遭受着“隐性饥饿”的困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人们偏好高盐、高糖、高脂的不健康饮食,导致身体无法获取均衡的营养素,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滋养,进而损害人体机能。长期如此,便为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埋下了隐患。正如《吃出你的健康》一书所述。

细胞对营养的吸收,并非仅仅取决于饮食结构的搭配是否合理,更关键的是机体的吸收能力。有时候,尽管我们吃得很丰盛、很昂贵,理论上应该营养充足,但实际上却可能因为机体功能异常而导致营养吸收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具备科学的认知和饮食管理方法。

慢性病患者往往并非饮食不佳,而是他们的饮食习惯与身体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如果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作出调整,那么即使摄入再丰富的食物,慢性病也可能难以康复。

在亚健康状态下,我们可以首先尝试通过饮食调整来改善身体状况(当然,运动和作息也是重要的辅助因素)。如果饮食调整效果不佳,可以考虑补充营养素(通常可以与饮食调整同时进行)。若营养素调整仍无法奏效,则需要寻求医生的诊断和药物干预。我们必须及时纠正机体功能的异常,以免病情恶化。

你可能是“隐性饥饿”人群的一员吗?专家为你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自测题,快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处于“隐性饥饿”状态吧!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隐性饥饿”症状,请对照自身情况:

经常感到腿抽筋或腰酸背痛——可能是缺钙的表现。眼睛经常感到疲劳、干涩——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的症状。皮肤干燥、粗糙且无光泽——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表现。容易出现牙龈出血或经常感冒——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的迹象。经常发生口腔溃疡——可能是缺乏维生素B的症状。

请根据以上症状进行自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改善潜在的营养不良问题。

评论区可分享你的测评结果。

0 阅读:0

观云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