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那个年代(三十)——开门七件事之“盐

谈谈农的鼓与呼 2024-04-08 18:41:18

文:郑学良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类生活生存都离不开“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从古至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概莫能外。当然,“柴米油盐”只是生活物资的代称,是文人们的一种总结历练,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必需的生活物资会略有不同,就小编所在地和经历的生产队时代,也许是地域和生活习惯因素,“酱醋”在农村社员家庭中是可有可无的,这里我把开门七件事改成“柴米油盐烟酒茶”,今天就来谈谈“盐”。

炒菜没盐巴—乏味,“盐”不仅仅是炒菜的一种调味品,更是人类生活生存和健康营养必不可少的元素,人们须臾离不开“盐”。就我国来说,历朝历代,都将“盐”作为重要的一种战略物资实行严格的管理,一方面可通过“盐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通过对食盐开采、流通以及供应、价格等方面的管控进而实现对人们的统治和管理。新中国建国后至今,国家也是实行严格的盐业专营制度。

在上个世纪集体化和计划经济时代,物资短缺成了那个年代的象征,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米、油、肉、布、奶、糖等生活用品都很紧缺紧张,一是价格较贵,人们吃(买)不起,二是物资少,人们手上即使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大多数物资往往要凭票供应、购买。然而,在那个什么都紧缺的年代,食盐却是个例外,是当时能够保证人们日常所需的几种不多的生活物资之一,无论是社会层面还是家庭层面,食盐从来没有短缺过,即便生活条件、水平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社员家庭可能缺粮缺油缺衣,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哪户人家缺食盐吃的。

小编记忆中,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食盐是人们最不愁最不操心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一是敞开供应,那时候,有粮票、布票、油票、肉票、粮票、煤票等,但好像没有盐票,买盐也不需要票证,小时候家里一般都是我去买盐,不但可以去大队部的供销社代销点购买,也可以去毗邻的县国营园艺场商店买,买多买少,不受限制,而且随到随买;二是也买(吃)得起,小时候看过一场与“盐”有关的的电影,叫做《山间铃响马帮来》,描述的是解放初期云南山区少数民族居住地,奸商兼内奸特务“李三”为扰乱人心、制造恐慌,故意给边民卖高价盐,除了要用金子换盐巴外,盐价抬高到5万元1斤(5万元是旧币,换算成新币5元,1斤也是16两老秤制),这个价格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天价,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国家管控的原因吧,盐价比较稳定,当时的食盐价格是1角5分钱1斤,算是比较低廉的了。

对困难年代的农村社员家庭来说,1毛钱2毛钱也是显得较为珍贵的,为了保证随时能吃得上和吃得起盐,社员家一般都喂有几只鸡鸭,鸡鸭下的蛋平时舍不得吃,积攒起来卖掉,卖蛋的钱首先要用来保障平常购买食盐开支所需,所以农村有“家有母鸡三只,不缺油盐开支”“鸡蛋换盐—两不找”的俚语。上世纪七十年代,鸡蛋是1毛1分钱1个,鸭蛋1毛钱一个,一般一个月有二三个鸡鸭蛋就足可以保证一家人有盐吃了,所以那时人们把鸡屁股称作“盐屁股”。

困难年代,糖属于奢侈品,价格较高一般人家不舍得买或者买不起,盐这种大众化、价格低廉的物品,有时就用来代替糖来调剂食物的味道,增加人们的口味。过年时,家乡有一种“阴米”的小吃,客人上门或者自己食用时,一般用甜酒或砂糖冲泡吃,但有些穷困或者小气的人家,舍不得吃糖,吃“阴米”就用盐冲泡,小时候我去拜年时,碰到主人用盐冲泡的“阴米”招待时,总是躲到一边装模作样地吃,然后趁人不注意偷偷倒掉,盐泡阴米真难吃。还有种煎糍粑,可用糖煎也可用盐煎,与盐泡阴米不同,用盐煎的糍粑味道比较独特,小时候上山去砍柴,就用盐煎糍粑作路上吃的干粮,饿了时,就着清甜的山泉水吃盐煎糍粑,算得上是一种美味。

那时食盐不像现在都是袋装的精盐,而是散装的粗盐,颗粒分明,甚至有的是一坨坨的盐疙瘩,形状跟冰糖相似,回家后还得用重物将一颗颗的粗盐粒捣碎后再放入油盐罐,随时备用。小时自身经历过买盐的一件趣事,因盐都是散装的,秤好盐后,用牛皮纸包好或者直接用笸箩装,队上有个叫“洋人”的小孩,从代销点买盐回来,在路上正好遇到我们一帮小朋友在玩摔包游戏,他也禁不住诱惑,把装盐的笸箩放一边,跟我们玩耍起来,玩耍中,一个小孩不小心一脚踩到了旁边的笸箩 ,盐粒滚落一地,大家赶紧停止玩耍,从地上一粒粒地捡起来,用嘴吹掉沾在盐粒上的泥土,好在都是颗粒盐,如像现在精制盐的话,撒落在地上,哪里还捡得起,回家非挨打不可。

盐与人们生活须臾不离,所以当时人们也运用创造了一些与盐内容相关的风趣形象、有哲理意义的口头禅和俗言俚语,但不知为什么,盐这种正能量的物品,在俗言俚语中却一般都带有贬义,列举几例:一是骂人的话叫做“油盐不进”,油盐有滋润润滑的功能,油盐都不进,说明这个人有多固执、古板,形容人们笨拙、不会变通;二是“盐吃多了,尽讲闲(咸)话”,形容搬弄是非、瞎操心;三是与人交往、为人处事时不能“吃得太咸”,这也是有典故的,因为盐比较便宜,在腌制咸味时,有那图小利的商人,总是放入较多的盐,典型的是豆豉 ,腌制好的豆豉是3角钱1斤,而盐只要1角5分钱一斤,所以主妇们去市场买豆豉时,先要尝一下,如觉得太咸嫌盐放多了,商贩往往会狡辩:豆豉是要多放点盐才好吃,人们回怼道:那也不能吃得太咸啊,久而久之,人们就用”吃得太咸”来形容那些过于精明、贪图小利、爱算计别人的人和行为。

在上世纪集体化和计划经济时期,虽然经济落后、物资匮乏、生活艰苦 ,因为食盐价格便宜且供应有保证,人们购买从容理性,印象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因恐慌抢购食盐的行为和事件,然而,想不通的是,实行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大为发达,物资也较为丰富,却屡屡出现了抢购食盐的行为和风潮,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中期,因社会谣传食盐涨价,人们大肆抢购和囤积,我老家隔壁的邻居,一次就抢购了一麻袋、200包食盐,放在家里几年都吃不完,我母亲为动手晚、只抢到30包食盐而懊恼;2011年,远在大洋之隔的日本福岛发生核辐射,却波及到了中国成千上万个家庭,人们纷纷涌入超市、商店抢购食盐;2003年非典以及2020年新冠过后,也都发生了食盐抢购现象,这实在让人有点想不明白,社会进步了,物资也大大丰富了,人们购买力也提高了,可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了?

0 阅读:0

谈谈农的鼓与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