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膜性肾病?膜性肾病治疗进展

平夏评健康 2024-06-24 21:07:09
近日接诊了一位46岁男性患者,主诉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二十余日,无明显发病诱因,查24小时尿蛋白高达15.8g,血白蛋白19.4g/L,血脂明显升高,肾穿刺后肾脏病理报告为Ⅰ期膜性肾病,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膜性肾病。 一、什么是膜性肾病? 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又称为膜性肾小球肾炎(membranous glomerulonephritis),是一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上出现弥漫性病变,导致大量蛋白质从肾脏漏出,形成蛋白尿,进而引发低蛋白血症和严重水肿。 膜性肾病可根据肾脏病理表现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即Ⅰ期至Ⅳ期。这些分期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疾病的预后。 根据是否有明确的病因,MN可分为原发性MN(primary membrane nephrology, PMN)或特发性MN(idiopathic membrane nephrology,IMN)和继发性MN(secondary membrane nephrology,SMN)。 其中,IMN占MN的70%~80%,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可能是其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70% IMN 患者血液中可以测到 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抗PLA2R 抗体),且滴度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治疗反应明显相关。 SMN常见的原因包括恶性肿瘤、感染因素(如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疟疾等)、药物、有毒物质(如金属物质金、青霉胺、卡托普利、非甾体抗炎药等)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MN的发病率与十几年前相比增高了2-3倍,已达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 22-25%;近年来,MN的发病人群由50岁以上人群提前至30-40岁人群,男:女为2:1,相关报道显示MN发病率的急剧升高与环境、药物、中毒等因素有关。 二、环境污染与MN发病率的相关性 (一)空气污染与MN 空气污染是环境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PM2.5等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与MN的发病有一定关系。一项针对国内数百家医院肾脏活检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PM2.5浓度较高的地区,MN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具体来说,PM2.5浓度每增加10 ug/m³,MN的发病率就增加14%。 空气污染不仅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通过扰乱免疫系统造成肾脏等远端器官的损伤和病变。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改变肾小球基底膜的免疫原性,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从而引发MN。 (二)职业暴露与MN 除了空气污染外,职业暴露也是MN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特定职业的人群在工作中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如有机溶剂、铅、石棉等,这些物质可能增加MN的发病风险。一项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在建筑行业中工作的MN患者占比更高,更容易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 (三)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环境污染与MN发病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空气污染和职业暴露等因素可能增加MN的发病风险。为了降低MN的发病率,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空气污染和有害物质排放; 2、提高公众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等环保行为; 3、加强职业健康监管,为从事高风险职业的人群提供必要的防护措施; 4、加强MN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MN治疗进展 一旦发现并确诊MN,应及时治疗。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一)一般治疗包括休息、限制钠盐摄入、调整蛋白和热量摄入等。 1、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明显水肿时应卧床休息。 2、限钠,成人每日摄钠2~3g。 3、蛋白摄入以1~1.5g/kg·d为宜。必要时静滴人血白蛋白。每日热量摄入1800~2000kcal,减少体内蛋白的分解。 4、适当应用利尿剂以减轻水肿,如呋塞米、安体舒通等。 (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膜性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药物: 1、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等。 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等,通过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生成,降低蛋白尿。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肝肾损害、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肾素抑制剂等药物,可降低蛋白尿,但血压偏低、肾功能较差的患者不合适使用。 4、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的沉积,从而改善病情。但价格较高,部分患者可能无法承受。 5、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通过抑制凝血过程,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肾小球硬化的风险。但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风险。 6、中药治疗:如雷公藤多甙等,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等作用,可辅助改善病情。但疗效因个体差异而异,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血液净化治疗 血液净化治疗是膜性肾病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血浆置换:通过清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降低蛋白尿。但操作复杂,费用较高。 2、免疫吸附:利用特定的吸附剂,选择性地清除血浆中的免疫复合物,减轻肾小球炎症反应。但需定期进行,效果因个体差异而异。 3、血液透析:通过半透膜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改善肾功能。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感染等并发症。 (四)精准医疗 随着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MN的精准医疗成为可能。特异性抗体的发现,如抗PLA2R抗体(一种与MN高度相关的自身抗体),不仅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分型,也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方向。监测抗PLA2R抗体水平可作为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的生物标志物。 (五)个体化治疗 随着对MN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新型治疗方法的不断涌现,个体化治疗成为MN临床治疗的重要趋势。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靶抗原类型、肾功能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六)未来治疗策略的探索 1、小分子抑制剂:针对特定信号通路的小分子药物,如针对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的抑制剂,正被研究用于MN的治疗,旨在更精确地调控免疫反应,减少副作用。 2、再生医学:干细胞治疗和肾脏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虽仍处于实验阶段,但为未来彻底治愈MN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3、免疫调节治疗:利用新型免疫调节剂,如T细胞靶向治疗,旨在更精细地调节异常的免疫反应,减少对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 (七)展望 膜性肾病的治疗正在经历从传统经验性治疗向精准医疗的转变。生物制剂的广泛应用开启了靶向治疗的新时代,而基于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和新兴治疗技术的发展,预示着MN治疗将更加高效、安全。未来,综合应用多种治疗手段,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将是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复发、并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有理由相信,MN的治疗将迎来更多突破性进展。
0 阅读:7

平夏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