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死安德海,是丁宝桢深思熟虑的结果

石头大狮的笔记 2023-11-06 09:37:02

民间对丁宝桢的印象,可能除了“宫保鸡丁”之外,就是“诛杀安德海”了。作为大清朝的地方官员,竟然对宫里的第一红人、慈禧老佛爷身边最得势的太监下手。

从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任职时间看,他于同治四年(1865)任职山东,杀安德海是同治八年(1869),此后丁宝桢在巡抚任上又做了七年,直到光绪二年(1876),才调派署理四川总督,授一品顶戴、挂兵部尚书、督察院右都御史衔。

以慈禧太后的一贯作风,自己最宠信的贴身太监,就这么让人弄死,岂能轻易善罢甘休,就算不为安德海,又岂能咽的下这口气?

那么丁宝桢后来的结局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历史走向看,慈禧太后对丁宝桢还是很器重的,也没有对他有什么行为,也没找他什么麻烦。直到光绪十二年(1886),丁宝桢在四川任上病逝,光绪帝甚至“遽闻溘逝,悼惜殊深”,还特别下旨意,追赠太子太保,入祀贤良祠,谥号“文诚”。对于丁宝桢的遗体,山东、四川因为归葬、留葬的问题,朝廷也特别颁诏“准葬山东,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最终,丁宫保的灵柩归葬于济南历城丁家林地。

待遇不可谓不优厚,结局不可谓不完美。

再说回安德海,他的背后势力来自慈禧,不仅参与诛杀顾命八大臣,还谋划了罢黜奕訢议政王权力,并且还游走于同治皇帝和慈禧之间,在宫中作威作福一时风头无两,朝臣上下对其恨之入骨。

同治八年(1869),安德海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之下,大张旗鼓出宫南下。虽然他是以“奉旨采办皇帝大婚龙袍”为由,但实际上并按照流程办理手续,属于未经许可的擅自离开京城,违背了顺治皇帝当年定下的祖制,太监级不过四品,“非经差遣,不许擅出皇城,违者杀无赦”。安德海当时也只是六品蓝翎太监。

但是在这件事上,似乎满朝文武都没有反应,就连同治皇帝、恭亲王奕訢、慈安太后等人,也都罕见保持了沉默。这更加增添了安德海的嚣张气焰,一路南下招摇过市,来到了丁宝桢执政的山东境内,结果有去无回,被丁宝桢给解决了。

对此,《清史稿·丁宝桢传》中记载,“同治八年,太监安德海私出山东,矫称采办御衣服,宝桢奏闻,即饬属严拿,获之泰安,讯实具奏,得旨就地正法,并随从太监人役等,斩绞如律。”

按照史料,安德海确定是“矫诏私出”,山东巡抚丁宝桢闻讯后,在泰安将其抓获,然后讯问得情,“假冒钦差”、“控词私出”、“招摇煽惑”等罪证据实上奏,请示朝廷获得旨意,然后就地正法。并非一如民间传闻,丁宝桢刚正不阿,一时义愤填膺,不顾头上的顶戴、身上的前程,甘愿为民请命,冒着触怒慈禧逆鳞的风险,将大太监安德海法办。

丁宝桢找到了哪些证据呢,其一,大清朝二百余年来,“从不准宦官与外人交结,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其二,朝廷需要御用织造,向来只是下发明谕,从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其三,朝廷祖制,差派太监外出公干,应“明降谕旨并部文”并有“传牌勘合”;其四,安德海一路上所用仪仗器物都是“违禁御用禁物”严重违规。特别是最后一条,让飞扬跋扈的安公公无话可说。

丁宝桢的奏折很快上报京城內苑,无巧不巧落到了慈安太后手里。慈安太后召集同治皇帝、恭亲王等一起商议审决,同治皇帝直接来了一句“此曹如此,该杀之至”,有了这句话,其他想要为安德海求情的人,再也没有可以辩解的理由。于是在一众大臣的附议下,慈禧太后也不好再多说话,集体通过了处死安德海的决议。

朝廷拟旨后,以六百里加急寄往山东,指明“该太监擅离远出,并有种种不法情事,若不从严惩办,何以肃宫禁而儆效尤”,要求安排得力人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拏,令随从人员指正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拿到人证、物证,证据确凿以后,也不用再过多审讯,直接就地正法即可。

按照旨意的要求,丁宝桢亲自查验安德海身份,遵立即行刑处斩,斩首以后还对安德海“裸尸暴市”,供所有人观看以正视听。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慈禧太后挽回了面子,先前民间一直有传言,安德海是个假太监,与慈禧“秽乱宫廷”。经过丁宝桢这一出验明真身,果然安德海是太监无疑,原先的谣言自然消除。

从被抓到被杀,前后不过五日,整个流程滴水不漏,严丝合缝,慈禧即便想要挽回败局,也没有理由找丁宝桢的麻烦。这便是当红太监安德海被处决的全部过程。

丁宝桢任职山东巡抚时,山东一带面临着捻匪作乱和黄河泛滥两大难题,在他的倾心治理下,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特别是历时十八年之久的“捻匪”,终于在山东平定。

七年之后,面对当时四川吏治腐败、盗贼横行、财政亏空的窘状,丁宝桢再次被朝廷重用。上任之前,丁宝桢进京面圣,光绪帝对其颇加慰勉,赐“紫禁城骑马”,而慈禧太后不仅亲自接见,还为他亲笔题写了“国之宝桢”字幅,对其寄予厚望。

4 阅读:1390
评论列表
  • 2023-11-06 14:00

    勿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鼓掌]

石头大狮的笔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