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行·福州|大海见证了开拓者的勇气

啊巧吃喝 2024-03-08 00:19:30

阅读本文前请确认你已满 18 周岁。

清晨 7 点,太阳准时挣出东海海平面,橘红色的霞光飞溅,随絮状积云泼满整片东方天空,是风平浪静的好天气预兆。

海岸边不算安静,有渔民骑着摩托从附近村庄赶来,停稳后从后座加装的跨斗里取下铁耙和桶,两三下翻越堤坝,踩着退潮后露出海面的礁石,去撬海蛎。远处马达声呜呜地响,几艘渔船出港了,正迎着日出向东航去,蓝色的船身被朝阳漆得金红。他们会在下午涨潮时返航,所载渔获将流向本地各大酒楼排档。

晨光中,出海渔船打破大海静谧。

这里是福州市长乐区,闽江入海口的南岸。闽江的大小江流在闽赣山区发源后,渐渐分叉,流经各地后,自西向东贯穿福州,最终在福州东面的马尾合流入海。长乐便位于入海口的东南面,江水奔流至此,已是东海。

东海向来是中国人关于人生的高度概括的重要意象,沉默如雷,百川奔流,不可追悔。而风土育人,作为闽江入海口上的明珠,「入海」是福州人的寓言。福建山多地寡,大海成了重要的谋生之道,本地人将在闽江上打渔这件事称为「讨小海」,而开着隆隆作响,吃水量巨大的机帆船到东海捕鱼叫做「讨大海」。「大」与「小」之间,存异的绝不止水体面积,而是某种更广大的力量,裹挟着人和事,闯开桎梏,向外洋奔涌。

在堤坝上撬海蛎的渔民。

从泉州出发,沿沈海高速北上跨越木兰溪,不过两小时路程,眼前便见到了黄绿色两种水体交汇时形成的鸳鸯海面。陈志评虽是闽南人,但同为福建沿海居民,闽江串起了人们骨子里的奔流。提起福州,闽菜的发祥地,便是进入了他的专业领域,一路上侃侃而谈:「福州菜以海鲜为主,因为水文环境优越,有不少名菜,比如鸡汤汆海蚌。海滨城市的人,喜欢以酒入菜,佛跳墙就是代表。」

咸淡水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使福州的水产有着优越的品质,既无普通河鲜的土腥气,又不像海鱼骨骼粗壮,反而有种特别的细致鲜甜,甚至还出现了一些难以替代的珍贵食材,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就是漳港蚌。

漳港蚌紫白色外壳,在海沙中如同珍宝。

漳港蚌学名⻄施⻢珂蛤,这是一种扇形海蚌,有极优美的紫白色外壳,蚌肉大,饱满,肥白鲜嫩,味道清甜,长久以来以「闽菜皇后」鸡汤汆海蚌而闻名,福州⻓乐区漳港镇,就是它最著名的产地。清人聂璜所著《海错图》中便提到了这种品质殊异的海鲜,「大者如碗,汤涝而劈壳食之……闽中惟连江、长乐海滨等处产 」, 因为水质和气候得宜,漳港出产的西施马珂蛤更被郁达夫称为「神品」,后来大家甚至直接略过正式名,改用产地称呼它 ——「漳港蚌」 。这是地理标志产品才会有的殊遇,正如人们熟知的轩尼诗干邑 —— 须知世界上酿造白兰地的地方有许多,却只有法国干邑区生产的以葡萄为原料的白兰地,才能称为干邑。

陈志评与漳港蚌供应商郑晓峰了解海蚌的养殖情况。

养殖池中如同手掌大的漳港蚌。

郑晓峰是漳港本地人,专做海蚌生意,周围相熟的朋友都叫他「海蚌王子」,陈志评餐厅里的漳港蚌便由他供应。他的蚌场离海边不远,为保证物种数量的稳定,每年夏秋时节,漳港蚌进入生产繁育期,渔民会带着老郑蚌场育成的海蚌苗洒进东海,在野外环境自然繁殖生长。而开渔后渔民打捞出水所得的漳港蚌也有不少是从他这里收购中转,运往全国各地。

海蚌珍贵稀少,1979 年起便被《水产资源繁殖保护条例》列为名贵的水生动物,普通市场上鲜少能看到大量公开售卖,多数都是出水后便被餐厅订空。眼下是春节冬季,漳港蚌的需求旺季,即使冒险潜水去找,每日渔船出水后送来郑晓峰这里的海蚌也不过二三百斤,多的是捞不到蚌的人。「从漳港开出去的船,每天来回一趟,烧油的成本就要 3000 块。」 郑师傅伸出手,向我悄悄比了个数:「渔民很多都话少,埋头做事。生活需要闯荡,咬牙去做,才会有结果。等今天涨潮,你就能看到了。」

午后,出海归来的渔船。

下午 2 点,随潮水一同涨入三营澳大桥码头的,还有清晨那些出港讨大海的渔船。船只伴着马达声突突突入港,顶上飘飞国旗或代表着妈祖信仰的红黄旗,二侧伴驾等着捡漏的白鹭群。岸上早就停好了三轮摩托,船只刚刚泊稳,岸上等着的人便一涌上前,将装满海货的巨大塑料筐抬上车斗。海鳗、响螺、九肚鱼、虾蛄、马鲛。载着大带鱼的摩托车,再破烂也如王驾,驶进岸上的人群中央,来不及停稳甚至卸货完毕,就被蜂拥而上的人群围住了。这些人几乎都来自本地的海鲜酒楼、大排档和水产市场,闽人吃海鲜,没得太多调料上的花头精,最重活气,即广东人说的「生猛」,守码头是常事。四处人声鼎沸,水泄不通,闽东方言在拥挤人群上空聚成声浪,砸得人晕头转向,只有驾驶三轮摩托的渔民拥有绝对的特权,他们一改靠岸装货时的沉默,一边呼喝一边拧动油门,四周抢成一团的老板立时便自觉散开,让出一条退回船上的通道。

陈志评打量着刚出海海螺。

港口市集上新鲜的海货。

直到接近傍晚,海鲜市场中的人群渐渐消散了,档口老板们纷纷退场,渔获也逐渐出清,闹市重新变回简陋的露天市场。几步之外,排干了甲板积水的渔船已经在港内泊稳,有收成不佳的人终于出掉了打上来卖不上价的几大筐小杂鱼,踩着木板跳上岸,走向市场对面的几排砖瓦平房 —— 一些渔民就近住在码头附近,家中不出海的老人平日里就在桥下的这片平房里织补渔网,那些巨大的绿色渔网铺在路边,闪着碎碎金光,约近 20 米长,堆得有小腿高,全靠一台老式脚踩缝纫机来织补。讨海艰苦,称得上靠天吃饭,俭省和坚持有时候其实是一件事。

渔民在整理渔网,发现破损便在缝纫机上织补。

在海上讨生活,不可控的未知变化反而是生活中最可被称作已知的那部分。做渔民,入海,便是已经有了「自己能够依靠的唯有一份坚韧的心」的觉知。

「做菜同样需要韧劲。」陈志评走过铺满渔网的小路,忽然感慨地说起自己根据师承传统复原佛跳墙的故事:做佛跳墙,准备材料就需要一周,熬汤又要耗费 12 个小时,可是只要封上了汤锅的盖子,途中就不能再打开,无法调整,是成是败,一锤定音。汤熬坏了,就重新开始。只能靠不放弃的毅力坚持下去,寻找突破的机会,甚至还曾经因为长时间盯着炉子,想找到失败的问题所在,让眼睛受了伤。但说到这里,他又有点不好意思,只轻轻摆手,表示并不碍事:「没有过去那些不断的失败、重来,就没有能把闽菜打出去的今天。」

东海日出中的轩尼诗詹姆士干邑。

这让人想起李察 · 轩尼诗的长子詹姆士 · 轩尼诗,他是一名富有企业家精神的坚定果敢的探索者,作为塑造了轩尼诗品牌形象的关键性人物,在接手家族企业后,不仅着力于细节和品质的把控,还拥有战略性的目光,笃信轩尼诗能够走得更远,放眼海外和更广阔的大陆和餐桌。18 世纪,詹姆士 · 轩尼诗勇敢地带领轩尼诗跨越河流和山海,登陆遥远未知的目的地,1859 年来到中国,并在各地建立繁荣的市场。这一切奠定了品牌影响力,最终带领轩尼诗走向世界。为了向他致敬,品牌在创立 250 周年之时,推出了轩尼诗詹姆士干邑。

大海见证了开拓者的勇气。

不管是福州人的大海寓言,还是主厨陈志评对佛跳墙的执着,都与詹姆士 · 轩尼诗曾经说过的话不谋而合:「真理是在探索中获得的。」

三段考验,三个机会,大海见证了开拓者的勇气,当下的每一步求索,都会成就未来的传奇。

特别鸣谢

漳港蚌养殖商郑晓峰

本文轩尼诗内容为【广告】

请理性享用美酒

请勿向未成年人分享此内容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