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去了趟西安,逛了大唐不夜城、曲江池公园、寒窑遗址等。深感西安不愧是十三朝古都。她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西安也是陕西的一个缩影。
回来之后,特意搜集了一些陕西老照片,大多拍摄于1958年前后。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陕西各地的城市和人文风貌。每一幅画面,既遥远又熟悉。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搜集的这些照片,大部分都是模糊的黑白照。为了提升观感,修复了清晰度并适度上色。
上图为50年代西安的鼓楼,与钟楼遥相呼应。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鼓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鼓楼之一。当时的鼓楼四周,还没有太高的建筑。
1958年,陕西榆林城门前景象。城墙始建于明代,有东城门两座:威宁门、振武门;南城门一座:镇远门;西城门四座:广榆门、宣武门、龙德门、新乐门;北城垣无城门。
照片中,一支骆驼商队从城门里走出来。当时的陕西,骆驼是主要的远途交通和运输工具。
1958年,在西安钟楼的东北侧,西安邮电大楼建筑工地上一片繁忙景象。大楼五层,端庄大气,巍峨壮观。起初大门上有“人民邮电”四字,后来邮电分营,大楼成了邮政大楼。
邮电大楼前的街道上,公共汽车和行人来往穿梭。路边有不少排队等车的乘客。画面很有年代感。
1958年底,陕西西安市雁塔区公社门口,围着不少人,桌子上摆着的牌子上写着“工资发放处”。原来,这是社员们第一次领工资,每个人都很高兴。
西安雁塔区,设立于1954年。当时,社员们干多长时间的活,算多少工分,到了年底分红。
这张照片,拍摄于1956年元旦。宝成铁路北段(宝鸡—略阳段)正式通车时的情景。一列蒸汽火车,吐着白烟缓缓驶来。铁路两侧站满了群众,共同庆祝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宝成铁路,北起陕西宝鸡,终点为四川成都,全长668公里。从1958年起,进行了电气化改造,成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1958年,西安东城门里面,一群妇女正蹲在地上干活。原来,这是中山门公社成立的“生产自救小组”,妇女们组织起来砸石子挣钱。
历史上的西安,有四座巍峨壮观的城门,分别是:永宁门、安远门、长乐门、安定门。
这张照片是从飞机上航拍的陕西延安。延河水穿城而过,默默地滋润着两岸延安儿女的心田。河面上,横跨在大河之上的延河大桥,始建于1959年。
近处宝塔上的巍巍宝塔,让人充满了信念的力量。它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更是一座丰碑。延安精神照亮了天和地!
1963年,延安一座大院里,忽然热闹起来,人们围拢在一名男子周围。原来,这是陕北说书人韩启祥正在为大家表演节目。精彩的表演,引得人们喝彩声不断。
韩起祥,是第一代陕北说书艺人。陕北说书,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也是广大群众极为喜欢的一种文化活动。
1958年,陕西礼泉。在省农科所的一间办公室里,一名年轻男子坐在桌前,正在认真研读专业书籍,并详细做好笔记。
他是农民出身,热爱钻研,农作物栽培,取得了不菲的成果。他也被省农科所聘为特约研究员。此时,夜已深。他仍在灯下研究农作物栽培技术。
1958年,陕西华阴车站公安派出所的同志,在临别前合影留念。在他们身后的建筑古色古香,屋檐下“华阴车站”四个字十分醒目。
在人群前面,有一排工具,你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吗?华阴火车站旧址,位于华阴市太华街道办事处八一村。现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张照片,拍摄的要晚一些。1964年,陕西旬邑县长河公社明星大队,两名年轻的姑娘,手拿镰刀和锄头,背着竹篓下地干活时的情景。
她们是一对堂姐妹,小学毕业后返回家乡,投身农业生产。她们不怕困难,吃苦耐劳,出色完成各项任务。被评为“五好社员”。
1958年一个夏天,西安钢厂工会干部们,提着一大桶熬好的绿豆汤和冰棍,来到工人们中间,给大家解暑送清凉。工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陕钢厂,即陕西钢厂,又叫五二厂,1958年建厂。陕钢厂于1999年停产。陕钢厂,是上世纪50、60年代西安乃至全国工业化发展的缩影。
1958年,西安西门瓮城里面,有一处水井,井口上架着辘轳。这是一口甜水井,是当地百姓主要的生活水源。照片中,两名男子正从井里汲水。
西安的正西门叫安定门。隋唐时期称“顺义门”。明洪武七年(1374年)扩建西安府城时,改名为“安定门”。现存瓮城、箭楼、正楼及二重门洞。
1958年,陕西咸阳五星公社大食堂的厨房里,两名大厨正在灶台上烧菜。
从桌子上摆放的已经做好的饭菜看,菜品很丰富,当时的伙食还是很不错的。厨师身后的房梁上,挂着半扇猪肉。
到了中午开饭时刻,咸阳市五星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坐在桌前吃饭。
公社大食堂的午饭还不错,有馒头、有菜、还有汤。吃饭不花钱,努力搞生产,人们都很开心。不过,人民公社大食堂没过两三年就结束了。
这是陕西省咸阳五星公社大食堂,正在给托儿所孩子开饭。孩子们四人一组整齐地坐在桌前,每人一碗饭,外加一只煮熟的红薯。
听老一辈人讲,1959年下半年大食堂解散了。人们开始回家做饭,吃大食堂的记忆也永远留在了心中。
1958年,陕西城内一个十字路口景象。道路笔直,一眼望不到尽头。街上有大卡车驶过,几位农民赶着驴车,车上装满了粮食,他们可能是去交公粮的农民。当时的街上,不少人骑着自行车出行。
1958年,在西安一座公园里,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老爷爷,手拿拐杖坐在长椅上。他正在照看在滑梯上玩耍的小孙子。
在50年代,只有在城里,才有这样的儿童游乐设施。从照片中,你能看出这是西安的哪一座公园吗?
1960年,西安曹家巷的居民门,兴高采烈地围聚在桌前。原来,他们在报名参加城市人民公社。每个人都在纸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1959年,在西安一个剧院里,西安易俗社的演员们,正在台上表演秦腔古典剧《三滴血》。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为著名的秦腔科班。
易俗社成立于1912年。你绝对想不到,当时的易俗社,那可是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1958年,西安丈八公社的粮所里,社员们正在积极交公粮。老一辈人对交公粮都很熟悉,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大多数都不知道交公粮是怎么回事了。
那个时候,国家刚刚建国不久,国家一穷二白,城市的工人买粮要交粮票,而农村就要交公粮,为的就是支援国家建设。
刷牙,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在50年代之前,刷牙的人还是很少的。1958年,我国掀起爱国卫生运动。人人爱清洁,户户讲卫生。
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这是居住在西安庙后街的一对母子,母亲正在教自己的儿子学习刷牙。
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西安机务段工作人员,来到位于咸阳的“西北国棉一厂”学习先进经验。西北国棉一厂,是新中国第一家国营棉纺织厂,是纺织业的旗帜。
梳着大辫子的女青年叫赵梦桃,是西北国棉一厂的细纱挡车工。两次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1959年10月1日,西安市新城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庆祝建国10周年庆典仪式。广场上,人群方队载歌载舞,一片歌舞升平的场面。
西安新城广场,始建于1927年。它见证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也记录着平民百姓的喜怒哀乐。
这是1964年10月1日,人们聚集在西安新城广场上,庆祝建国15周年活动。知青方队排着整齐的队伍,抬着巨大的宣传牌,冒雨从广场上走过。
1965年,陕西西安。年轻社员们聚集在一起,回忆过去,畅享未来,忆苦思甜不忘本。桌上摆着玉米穗、白菜等。
结束语:回看50年代陕西老照片,城市和人文风貌令人赞叹,处处呈现出时代特色。时光如梭,60多年过去了,如今的陕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三秦儿女,也在奋力谱写陕西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陕西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