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那些事|文姜:齐僖公之女,鲁桓公之妻。与哥哥私通祸及丈夫,搅动多国风云,一生是非不断。

春晓史话 2021-10-07 09:37:32

文|春晓

文姜是齐僖公之女,齐襄公之妹,鲁桓公之妻,鲁庄公之母。这个春秋初期最美丽的女人,一生是非不断,花边新闻满天飞。是春秋初期最著名交际花。

她长袖善舞,搅动三国风云,改变了三个男人命运。当世当时,便已引起悠悠众口歌以讽之。其事其行,在《诗经》、《春秋左传》、《史记》中多有记载。是影响春秋初期多国命运走向的重要一份子,讲春秋史绕不开的话题人物。

一、美女也有愁嫁时

文姜出身高贵,是诸侯大国齐国最高贵的公主。容貌倾城,“手若柔荑,肤如凝脂”,“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彼时,齐家有女初长成,虽待字闺中,美名已传遍天下。那些前来求亲的世家公子,把齐宫的门槛都踏破了。父亲齐僖公,自然是要精挑细选一番。

他齐僖公的女婿,既要出身高贵,配得上女儿齐国公主的尊贵身份,又要英俊潇洒,年轻有力,方不辱没女儿绝世的容颜。还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不能因为女儿的婚姻问题,形响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齐僖公千选万选,选中了郑庄公的儿子,周王后裔姬忽世子。

话说这位姬忽世子,就是后来的郑昭公,春秋时期郑国第四任及第六位君主,两度登位,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也是个好勇斗狠的角色,曾勤王有功,周惠王因此将虎牢以东土地赐给郑国,郑国由此复兴。

这位姬忽公子,可不是徒有虚名的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高富帅。有鸿鹄齐天的志向,有安邦定国之才能,能征善战。想当年,齐国受到北部戎狄部落袭击,就是这位姬忽公子,果断出击,模扫戎狄,擒戎军主力,破解了齐国北境危机。

原本是花好月圆皆大欢喜门当户对的一桩美事,但姬忽公子突然不乐意了,拒绝了这门亲事。拒婚的理由,在《左传-桓公六年》里有记载:齐侯欲以齐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成语”齐大非耦“由此出)

意思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配偶,齐国是大国,郑国是小国,他不愿意去高攀齐国。

”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

姬忽公子一定是一位清高骄傲的年轻人,要自强自力,免得别人以为他吃软饭,攀高枝,靠女方家护佑上位。

但另一方面,他也确实是有自知之明的,像郑国这样的小国,与齐国结亲。既便高攀上了,是否能驾驭得了这位美女,供养得起这位美女,承担得起与齐国结亲结盟带来的后果?实在话,小国自保的法码,就是保持中立,哪边都不靠。

二、喜从天降的鲁恒公。

这里姬忽公子倒是硬气了一把,但一国之公主遭遇拒婚,还是郑国这样的弹丸小国,简直是奇耻大辱。这不摆明了说,你有问题,就算你是绝世大美女,我也看不上你,不要你。

强大如齐国者,骄傲如文姜者,做梦都没有想到会被郑世子拒婚,落到没人要的地步。文姜大受打击。心中有怨,有气,行为做事便变慢慢的乖张起来。

这个时候,与她一起长大,仅年长她两岁的哥哥姜诸儿来到她身边,安抚她,给了她无尽的疼爱和关怀。刚刚被拒婚,处于挫败中的文姜,感情是最脆弱的,心理防线是最容易攻破的。何况她与哥哥,两小无猜,感情深厚。于是文姜突破兄妹之间的底线,投入了哥哥姜诸儿怀抱。

俩人郎情妾意,难舍难分。初时还晓得避人耳目,时间长了,便整日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终是纸包不住火的。这些家族丑事,不仅传到了父亲齐僖公耳里,还闹得满城风雨,齐僖公的老脸算是丢尽了。

春秋时期,还没有程朱理学那些框框套套,男女关系还算开放,但再开放,也开放不到兄妹乱伦的地步。兄妹之间的私情,这种伤风败俗的丑事,是礼法和世情所不能容忍的。齐僖公再也坐不住了,一面采取严厉措施,封锁消息,阻止兄妹俩私下相会,一面托人做媒,想早点把女儿嫁出去,免得惹出更大的乱子来。

好巧不巧,齐国的邻国鲁国,新上位了一位君主,就是鲁惠公嫡长子,鲁隐公之弟姬轨。

这位姬轨,刚刚上任,想要和邻国齐国修好,与大国结缘争取援手,便派人来齐国求亲。

当真是瞌睡遇到枕头,齐僖公大喜,备齐了嫁妆,选定了吉日,忙忙地将女儿嫁了。

鲁国,到底是比郑国稍微强那么一点点的国家,文姜嫁与鲁国,也算是在郑国面前找回了一点面子,况鲁桓公也是初登君位的君主,血气方刚,两人这场婚姻,算得上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了。

女儿就这么嫁了。作为父亲的齐僖公,仍是不放心的,亲自将女儿送到了”欢“这个地方,确保女儿再也无法与哥哥姜诸儿有任何联系。

在当时的礼制中,文姜是齐僖公女儿。女儿出嫁,只能由”下卿送之“,齐僖公是不能亲自送的,但他却违礼亲送,说白了,也是为了防范于末然,关键时候千万别再生出什么事端来。

文姜就这样,成了鲁桓公的夫人。

但齐僖公仍是不放心的,在文姜初嫁时,不断的派人去探望,去打探虚实,生怕女儿一不小心露出马脚来。还好,一切如常。后来,文姜在鲁桓公生日那天,生下一子,被封为大子(世子)。父亲齐僖公才慢慢将吊着的心放了下来,但为了防患于末然,仍以遵守周礼为由,一直拒绝女儿归宁,也不让姜诸儿参与齐鲁之间的政事。那一段尘烟往事,竟慢慢的被人淡忘了。

但他终究是老了,终究也要去了。

三、十五年后的错乱。

公元前698年,齐僖公去逝,他的儿了姜诸儿登上春秋时期的政治舞台,是为齐襄公。

纪国是齐国与鲁国周边的一个小国,齐国想吞并纪国之心由来已久。纪国只有依靠鲁国来周旋,以争得一点喘息的机会。鲁国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是不愿看到纪国被齐国吞并的,也多次表明了态度,但齐国不买账,几方谈来谈去谈不出个结果来。

既然谈不拢,那就开打吧,于在是公元前699年,鲁国、郑国、纪国三国联军,打败了齐国、宋国、卫国、燕国的四国联军。

虽然遭遇到了军事上的挫折,然齐国亡纪之心不死,仍然打算吞并纪国。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但要真刀真枪再干一场,国力无以支撑。思来想去,齐国之行已迫在眉,鲁桓公决定再找大舅子商量商量,看是否能各退一步。

文姜知道丈夫到要齐国去,突然变得固执起来,一定要跟着鲁桓公到齐国去。

按照周礼,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的,何况还有先前的是是非非,所以僖公在世时,是严格遵守礼制,不让女儿归宁,也不让女儿有机会见到姜诸儿。但鲁桓公架不住文姜死緾烂磨。终于同意带文姜返回齐国。鲁国的大臣们当即便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反对无效,鲁桓公终于还是带着文姜来到齐国。

也许,他以为,十五年的夫妻,足以抵挡任何外来的诱惑,再者,年少的轻狂早已过去,身为一个儿子的母亲,多少是会顾些脸面的。又或者,他原本就打算打夫人牌,利用情感作为筹码,来化解这场危机。

但是他错了,错到丢了自己的性命,竖着走进去,横着抬出来。

干柴碰到烈火,注定是要燃烧的。齐襄公和文姜,这对十五年未见面的男女,三观尽毁,将做人的脸面和底线全部撕开,很快就勾搭在一起。

史书是这样记截的:

《春秋左氏传-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

《史记》《齐太公世家》:“齐襄公故尝私通鲁夫人。鲁夫人者,襄公女弟也。自僖公时嫁为鲁桓妇。及桓公来而襄公复通焉。鲁桓公知之,怒夫人,夫人以告齐襄公。齐襄公与鲁君饮,醉之,使力士彭生抱上鲁君车,因拉杀鲁桓公,桓公下则死矣。”

......

以上各家所记,大同小异,说的是齐襄公听说鲁桓公夫妻来访,跑到“泺”这个地方去迎接,然后陪他们一起来到齐国的都城临淄。此时的文姜也才刚刚三十出头,正是一个女人风韵最美的时候,齐襄公正值壮年,如饥似渴的年岁,两人见面,旧情复燃,很快就不顾羞耻的混在了一起。

才到临淄,齐侯就将文姜接走了,一连多日未见文姜回来,为了双方的脸面和各方的利益,鲁桓公一直忍着,但齐侯和文姜实在过分,首尾多日也未见文姜回来。终于,文姜回来了,鲁桓公还是没忍住,骂文姜不知羞耻,双方一定吵得不可开交,文姜哭着去找她的情哥哥去了。

齐襄公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也担心此事被张扬出去对自己不利,更兼舍不得文姜,思前想后,一咬牙一跺脚,干脆杀了鲁桓公算了。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丑恶,最悲惨,最无耻的一幕上演了。

齐襄公在临淄牛山设下宴席,以款待鲁桓公为名,请鲁桓公赴宴。齐强鲁弱,鲁桓公无奈,加之又是带着国家使命来的,只得带着满腔的愤恨和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来赴宴。没想到,竖着进来,横着出去,喝醉后,被齐襄公的心腹彭生“搚其胁”,活活掐死了。

一个堂堂鲁国国君,因其妻子的不伦之恋,竟被活活掐死。而另一个堂堂的齐国国君,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独占自己的妹妹,竟主谋杀死了一个来自礼仪之邦的国君。人生如此悲情和反转,实在让人嘘叹。齐襄公的行为,不说空前,也算是绝后了。

三、鲁庄公的隐忍和负重。

鲁桓公死后,鲁国人民不干了,但欲要兴师问罪,又无从问起,毕竟这是闺阁中的隐秘事情,谁也不会公开承认就是这么回事。

鲁桓公确实是死了,他的死因可以有一百种解释,你鲁国不信也得信,谁让你这么弱小呢?

于是鲁国人民强忍住这滔天的怒火和羞辱,拥立世子姬同(即文姜之子)继位,是为鲁庄公。然后派人到齐国都城临淄,将鲁桓公的灵柩,迎回 了鲁国。当然,他们也向齐国提出了最严重的外交抗议:

“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宁居,来修旧好,礼成而不返,无处归咎,恶于诸侯,请以彭生除之。”《左传、桓公十八年》。双方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都只拿“彭生”说事,鲁国要求惩治“凶手”齐国也确实严惩了“凶手,彭生被诛杀,成为齐襄公的替罪羊。

尔后,文姜并未返回鲁国,而是被齐襄王以“悲伤过度“留在了临淄。其实,这时的文姜,又哪里敢在这种举国悲伤,群情激奋的时候返回鲁国,她不是不能,而是”不敢“罢了。

但一时的”不敢“之后,留在齐国的文姜,这个死了丈夫刚刚新寡的女人,天天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乘着齐襄公的马上,和他招摇地市。

这对兄妹是一点礼仪廉耻都不要了,只图一时的快活,就这样乱伦苟且着,弄得天怒人怨。

文姜十二岁的儿子姬同,身为一国之君,父亲惨世,母亲又如此的不堪。但他没有办法,齐强鲁弱,只能忍着。作为儿子,再羞愤难忍,国家的脸面还得要,人伦孝道还得敬,不能让母亲一直在齐国丢人现眼。于是,半年多以后,只得派人去齐国,接回了自己的母亲。

但文姜虽然回到了鲁国,心还在齐国,还在她的哥哥姜诸儿身上,回到鲁国后,又数次私会齐君。

二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禚,书,奸也“《左传》

四的:”春,王二月,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春秋》

五年:”夏,夫人姜氏如齐师。“《春秋》

六年:”冬,齐来来归卫室,文姜请之也。“《左传》

七年:“春,文姜会齐侯于防。齐志也。”《左传》

七年:“冬,夫人姜氏会齐侯于谷”《春秋》

身为一国之母,如此频繁地外出与另一个国家的国君私会,这到底要多疯狂,才会这样呢?

天下轰传着齐公与文姜的丑事,并把它编到诗里歌里来进行讽刺。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齐襄公觉得需要通过一场婚礼的狂欢,来化解那悠悠之口,于是,向周庄王求娶周庄王的妹妹,周庄王答应了、

于是,滑稽和尴尬的一幕出现了。

因为”王姬“的婚礼,是需要同姓的公侯来主持的,周庄王便派人去鲁国,请鲁庄公来主持婚礼。

鲁庄公这心啊,真的是堵得慌。让他去跟杀父仇人主持婚礼,去跟母亲的老情人主持婚礼,天下还有这样悲惨的事吗?但王命难违,鲁庄公忍了。动身去了齐国,为齐侯主持了婚礼。这一次,是他们甥舅第一次见面。

没有争吵,没有剑拨弩张,气氛很微妙。齐公此时已年界四十,比之当年,老成持重了许些,少年鲁君初长成,家国的危难让他需要考虑和顾及的东西很多。环视周边整体战略格局和现实,容不得他把私恨置于鲁国的利益之上。鲁庄公选择了与齐国合解和合作。同年,鲁庄公还专程到齐国,陪同齐公狩猎五年,两家联手攻伐卫国。

之后,齐公生下一女,名哀姜。在母亲文姜的坚持上,年近二十岁的鲁庄公,与刚刚生下,尚是婴孩的表妹订了亲,十八年后,鲁庄公将杀父仇人之女哀姜娶回家。

鲁庄公是鲁国第十六位君主,也是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位君主。他能忍常人之不能忍,负重前行,抛开个人恩怨,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为鲁国努力争取生存和拓展的空间,显示了一个君王的责任和担当。是春秋时期比较有作为的一位君主。

四、交际花文姜,搅动三国风云,改变四人命运。

我们其实可以这样去猜想。文姜被儿子派人从齐国接回鲁国后,十数年间,仍一次次的去跟齐襄公相会。或许并不仅仅是私会那么简单吧?

私会情郎和帮儿子拓展外交空间并不矛盾。毕竟现在坐在王位上的那位年轻人,是她的亲身儿子。她儿子登位时,才十二岁,就算再有才干,需要母亲扶持和周旋的事情一定很多。

事实上,在齐襄公当政时期,鲁国和齐国之间一直相安无事,鲜少有大的事件发生,爱屋及乌,这中间未必没有文姜的因素在里面。

但是,当芳华逝去,岁月渐老,再浓烈的激情,也会有平静下来的一天。这个时候,仍冒着悠悠众口,不停的往边境跑,不停的如齐,已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男女之间的那点儿私情了。特别是齐襄公死后,公子纠(齐桓公)继位期间,文姜和儿子仍多次如齐,鲁国的外交策略和方向,早已显露无余。鲁国就是要抱紧齐国这只大腿,才能保得自身安宁。

鲁庄公十五年(公元前679年)的一个夏天,”夫人姜氏如齐“。文姜为什么会到齐国去呢?这可以从当鲁国的外交处境里一看端倪。

齐桓公上位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了一些细微的变化,两年前,齐桓公与宋、陈、蔡、邾等国的北杏之盟没有鲁国的份。庄公十五年,齐公、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同样没有鲁国的份。两次会盟都没有鲁国的份,鲁国也着急啊。于是这年,”夫人姜氏如齐“,摆明了就是去帮儿子当说客去了。齐国那位在位的齐桓公,公子小白,是她的另一个弟弟。

果然,第二年冬十二月,鲁庄公与齐公、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鲁国再次加入了以齐国为主导的政治大本营。这便是”如齐“带来的好处。

庄公十九年,”夫人姜氏入莒“,姜氏这次去了一个小国莒国,意图实在太明显不过了。因鲁国的西面,齐桓公正带领着齐、宋、陈联军对鲁虎视耽耽。只要东面小国莒国不动,鲁国就避免了东西作战,双向夹击,可以专心对付西线敌人。姜氏入莒后,东线果然无战事,鲁军得以集中优势兵力西线作战,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鲁国的损失。

次的春天,姜氏再度入莒,这次应该是去感主向和巩固关系去了。

文姜的故事,不仅《诗经》里有多处提及,就是在《春秋》《左传》等书里,也有十五次提及文姜的。她一生是非不断。声名极差,却对三个男人的命运产生过致命的影响,她长袖善舞,在春秋这个舞台下,留下了自己重要的一抹色彩。他让儿子受尽了耻笑,却也靠着自己的外交手段,数次为儿子化解危机。她助力儿子稳定鲁国政局,拓展外部生存空间。她在世时,齐鲁两国关系,虽有小闹,总体上态势平衡。正是因为实施了灵活的外交政策,在大国的夹鏠中求得生存。鲁国才开始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在诸强争霸中,占得一席之地。

文姜因为一段不伦之恋,轮为千古笑炳,被钉在了道德耻辱架上。但不管后世的人如何骂她,嘲笑她,都不可能能否认,谈论春秋史,她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

0 阅读:17
评论列表

春晓史话

简介:人文历史,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