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乾隆朝科考与乾嘉考据学的兴起

阿黄历史谈 2022-11-11 18:42:09

全文共2723字,阅读时间约为3分钟

从唐朝建立起,科举成为历朝选拔官员的主要手段,而这一制度的最大作用就是打破传统士族对仕途的制约。

在科举制以前,九品中正制是以士族为主体的政治体制。

到了隋唐,朝廷为了压制世家,加大了科举考试的力度,削弱了世家在朝堂上的影响力。

科举制度在宋朝达到鼎盛时期,考试制度、考试内容等各方面均有改进,总体上比较稳定,选拔人才也比较灵活。

至明清,科举制已步入停滞状态,表现出相对落后的倾向,但其考题的范围却不断扩大,并衍生出许多崭新的学风。

一、科举制度的产生

唐朝科举,内容广泛,包括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等。

考试的内容也很繁杂,包括时政、杂文、典籍等,可以说,在唐朝的科举考试中,选拔的人才种类繁多。

到了宋朝,就受到了限制,以进士和明经为主,包括帖经、墨义、诗词。

比如范仲淹,欧阳修,韩琦,仁宗时代,都是科举人,王安石变法以后,以经义、策论为主的科举制,实际上已经有了一种死板的倾向。

到了清朝,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八股文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考试形式。

八股文又称“应试”,它除了在科举考试中起不到任何作用,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事实上,自王安石提倡经义取士以后,科举制度就呈现出一种死板的倾向,它所产生的学习动力越来越弱,学术环境封闭落后,缺乏创造性。

在历朝历代的科考中,由于其门类众多,考题的自由性和多样性,使从科举中脱颖而出的文官大多是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的才子。

唐朝的科举并不注重科举,学生的品行也是如此,所以唐朝的官员大多都是真才实学。

到了宋朝,科举考试的作用就小了很多,但真正能干的人,却更多,比如范仲淹,比如王安石,比如苏辙。

到了明清两代,更是一片哀鸿遍野,八股文的考据,制约了读书人的创造力,而选出来的官员,大多都是追逐名利,没有真本事,更没有当官的能力。

张之洞,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除了张之洞,这三个人都不是最优秀的,就连左宗棠,也在无数次的失败中,身败名裂。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在清末成为中流砥柱,而当时的科举考试机构,根本就没有什么作为。

清朝有一种叫做制科的考试,专门用来测试有天赋的人才。

二、制科的兴起

和进士、明经等科不一样,制科是一门临时性的课程,专门用来挑选各类专门的人才。

制科实际上早在唐朝就已有,并且规模很大。

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选拔人才的方法,历来被各朝代的统治者所关注。

清朝,因政治形势的特殊性,科考重新盛行,一般有“博文”、“百科”、“晚清”等。

清朝的建立,主要是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清朝必须进行改革。而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科考制度,也是受其特殊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产生的。

明末清初,社会条件实际上很糟糕,特别是清廷规定的剃头换衣,这引起了汉族人民的强烈不满。

许多前朝的士大夫,也都选择了深山老林,不肯为官,以顾炎武为代表。

顾炎武是当时的文坛巨擘,是朝廷极力拉拢的对象,但他派人去招兵买马,顾炎武都没有回音。

明朝覆灭后,顾炎武博览群书,行万里路,却始终不肯为官,虽在路上被关了几次,但骨子里的骨气,却是令人钦佩。

当然,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也不少,大部分都是明末的遗老,或者隐居深山,或者云游四海,总之,他们并不是真正的高官。

康熙陛下亲自出兵,广收明人,其中就有科举制度,康熙十七年,他开设了一门博览群书,招揽了不少明人。

事实上,博览群书,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进入朝堂,为自己服务。

事实上,这也表明了清朝对明末遗老的认同,并希望实现和平过渡。

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影响力,如果强行改变,反而会引起民众的不满。

顾炎武,黄宗羲,李颞,王弘撰,魏禧,徐夜,都是有名的文人墨客,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理会康熙的邀请。

但康熙并没有责怪他们,而是将这份恩赐送给了自己的学生和朋友。总之,设立制科实际上是清朝对明朝遗民实行的一种“怀柔”政策。

康熙年间,满族入关已有二三十年,但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冲突却从未停止过,康熙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而康熙又是一名雄才大略、志向远大的皇帝,在三藩之乱中,他深刻地意识到了满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其执政时期,严明律令与怀柔相结合,旨在最大限度地维持满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巩固清朝政权。

在这样的政治和文学背景下,《乾嘉考据学》应运而生,它的创始人是顾炎武和黄宗羲。

三、乾嘉考证

乾嘉考据学,相对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有的认为它是一种学术,有的认为它是一种方法,因而把它归为一门学科,比较唐突。

为何要把制科与乾嘉考据学的产生与发展相关联?这主要是因为清朝前期的政治环境。

首先,乾嘉考据学与上一代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与现实脱节。

表面上,他是在潜心学习,学了大半辈子,却没有给社会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但他在中国文化史上仍有很大的影响力,以脚踏实地的方式,认真地整理中国二千多年来的文化经典,其功绩不言自明。

顺治与康熙时期的政治环境与雍正、乾隆时期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对文人的统治。清代是最大的文字狱,乾隆是最猖狂的时期。

康熙时期,只有十一宗文字狱,雍正、乾隆年间,大小大小的文字狱共二百余次,每年都要进行两三次。

康熙年间年羹尧案,涉及到的案件数目之多,可谓骇人听闻。年羹尧被杀,汪景祺被杀,钱名世被贴上了“名教罪人”的牌匾。雍正、乾隆时期的思想上的重压,让人自惭形秽。

顺治、康熙两朝,虽然也有怀柔的政策,比如顾炎武、黄宗羲等,屡次拒绝康熙的招安,却没有被责罚,甚至还著书传诵,广受赞誉。

由于当时的清廷正忙着安抚满族与汉族的关系,稳定自己的统治,若是大开杀戒,那就不太好了。

到了雍正、乾隆年间,他们的祖先已经将家族产业打理得井井有条,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思想上的控制,于是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文字狱”。

乾隆年间,强词夺理,以讹传讹,捕风捉影,可谓是史无前例,一百多件文字狱的案子,几乎有半数以上的犯人都被判了死刑。

乾隆就是个典型的嚣张跋扈之人,他在乾隆年间就写了《贰臣传》,他污蔑那些帮助过他的祖父和父亲的人,让他们成为了叛徒。

比如洪承畴,虽然他背叛了大明皇帝,但他毕竟不是圣人,他的身后是整个家族的安全,他的好坏,自然会由后人来评判,而不是一个心胸狭窄之辈。

在这种严酷的语言环境下,读书人们不敢说话,也不敢说话,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古籍上。

所以,乾嘉学派的士大夫们,不是毫无创意,却被清政府给扼杀了。

结语

乾嘉学派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文学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环境所迫。

中国的古文,从先秦到明清,实际上是比较完整的,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散文,儒家经典,都是一个全面的概括,可以说,乾嘉学派就是由此而来。

其次,就是在严酷的政策下,思想的束缚,让读书人不得不学习先贤的知识,可以说,清朝的读书人,都是被统治者强行折断的。

参考资料:《乾嘉考据学》

0 阅读:29

阿黄历史谈

简介: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