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中国嘉德:金石篆刻的高级审美

张济评文化 2023-06-10 20:49:02

金石篆刻的审美高级,有“乱头粗服”的印风,有“整饬严谨”的面貌,亦有“雄浑朴茂”的韵致。其结构的疏密、点画的轻重、行刀的缓急变化、书法气息的捕捉等,皆须篆者在传统素养,有极深的造诣。

因此,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金石篆刻”可谓是“阳春白雪”的存在,有难言之美。即使是出家后的弘一法师,亦不忘以篆刻自娱或赠友。如其曾为友人夏丏尊治印,有边款跋云:

“十数年来,久疏雕技,今老矣。离俗披剃,勤修梵行,宁复多暇耽玩于斯?……手制数印,为志庆喜。后之学者览兹残砾,将毋笑其结习未忘耶?……余与丏尊相交久,未尝示其雕技,今赍以供山房清赏。弘裔沙门僧胤并记。”[1]

方介堪组印

由于篆刻深厚的“人文与风雅”底蕴,决定其非朝夕可成。哪怕是极负天资的齐白石,亦有“废石三千”的刻苦治印。其在《忆罗山往事诗》中,即曾言:

“余学刊印,刊后复磨,磨后又刊,客室成泥,欲就干,移于东,复移于西,移于八方,通室必成泥底”。[2]

而其《齐白石印草》自序中所言,则是白石翁“由浅入深”学习篆刻,并孜孜临摹先贤,初窥门径。而后,其又“印从书出”,不断升华、变法,才最终成长为“诗书画印”四绝的艺术大家。

“余之刻印,始于二十岁以前,最初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丁、黄原拓本,得其门径。后数年,得《二金蝶堂印谱》,方知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乃一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三公山碑》,篆法一变。最后喜秦权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3]

故旧时文人,每得一佳印,或钤于精绝之作,或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古往今来,如赵叔孺、吴让之、吴昌硕、来楚生、邓散木、方介堪等诸多书画大家,也都有“金石癖”,在此“雕虫小技”上用功极勤,并独出己意,甚至开宗立派。后学景从,亦是及今不绝,形成璀璨的“艺林明珠”。

烂漫奇崛—岂斋藏来楚生书法篆刻专题

此次,中国嘉德2022秋拍“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即费心搜寻,征得诸多清代、民国至近当代名家“篆刻精品、金石书画、名贵印石”等,并将隆重呈现“东瀛印缘—高桥广峰旧藏名家篆刻”、“见素抱朴—邓散木篆刻专题”、“玉篆春光—方介堪刻毛泽东《词六首》组印”、“烂漫奇崛—岂斋藏来楚生书法篆刻专题”、“风雅在斯—珍秦斋藏金石书画专题”五大专题。

其中绝大多数为来源清晰的名人旧藏,篆刻形式、内容、材质等亦是多样,可谓“各臻其盛,各尽其美,各有所宜也”。同时,如书画所推崇“笔墨当随时代”,其亦可窥各大流派中,篆刻艺术的审美嬗变轨迹,倍受艺林、藏家关注。

▼东瀛印缘—高桥广峰旧藏名家篆刻▼

东瀛印缘—高桥广峰旧藏名家篆刻

高桥广峰(1947-2000)为张大千入室弟子,是日本著名书画家。其书画兼善,亦工篆刻,绘画师从张大千,书法承习李普同、青山杉雨,篆刻则学法王壮为、中村淳。而其收藏,也甚是可观,上至历代艺坛泰斗,下或同辈名家,皆庋藏维珍。

高桥广峰与张大千合影,摄于摩耶精舍

髙桥广峰与沙孟海合影

此其旧藏专题中,囊有齐白石、王福庵、陈巨来、马公愚、赵叔孺、方介堪、童大年、王冰铁、邓散木、叶潞渊、王个簃等名家作品,亦有张寒月、陈大羽、韩天衡等当代名家为其所作自用印。

4144

王福庵刻 “俾尔多益”寿山石人物钮印章

印文:俾尔多益。

边款:壬午五月中瀚福庵作于沪上。

2.1×2.1×6 cm

RMB: 10,000-20,000

光绪三十年(1904),王福庵与叶铭、丁仁、吴隐等人,在杭州西湖旁孤山创设西泠印社,旨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成就斐然。得益于家学渊源,其亦尤精于篆刻,技法融皖、浙两派之长,布局喜匀称平稳,气韵淳朴茂密,时人谓之“浙派新军”。韩登安、顿立夫、吴朴堂、谈月色、高式熊等,皆为其嫡传弟子。

此“俾尔多益”白文印,作于1942年,语出诗经《天保》中“俾尔多益,以莫不庶”,寓指财富丰盈,万事盛兴。王福庵的细朱文独标清丽,而白文亦得汉印铸凿之法,是作虽有波磔,然棱蹭收敛,线条流畅飘逸。又无刻画边框,不作刻意残破,印文与边栏亦不粘连,更有整饬宁静之感。

4153

叶潞渊刻 周宝庭制钮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墨池浅浅深如海。

边款:潞渊学邓山人。

款识:周宝庭作。

2.8×2.8×8.3 cm

RMB: 8,000-12,000

叶潞渊师从赵叔孺,并时与丁辅之、王福庵等切磋艺事。其篆刻初由浙派入手,《近代印坛点将录》载其治印“用功陈曼生尤勤,后乃宗法秦汉,旁及皖派,朱文学邓完白,白文师赵撝叔,亦能作工细元朱文。”

此“墨池浅浅深如海”朱文印,为叶潞渊学邓石如所作,依形布局,虚实相生,线条力度较寻常元朱文更强,流畅中有迟滞,更显凝重蕴藉。此与陈巨来“轻灵松快”的印风不同。印文语出唐代诗人裴说的《怀素台歌》中“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另有款识“周宝庭作”,周宝庭作古兽钮,有“大巧若拙”之美,其亦因臂力过人,故有“异臂”之称。

4156

方介堪刻 “博观”寿山石印章

印文:博观。

边款:介堪作于海上玉篆楼之西窗。

2.6×1.7×4.1 cm

RMB: 10,000-20,000

方介堪,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著名金石家、书法家。其工书画,亦精篆刻,曾长期与张大千合作,有“张画方印”之誉。其治印初法赵之琛、徐三庚,后转宗吴让之,并为赵叔孺弟子。郑逸梅曾赞其“由刻而书,由书而画,由画而诗,遂成才多艺之人”。

是作得汉玉印风格,布局对称,用刀如笔,笔笔中锋,转折处亦是劲健,力蕴其中。边款中“玉篆楼”为其室名,其别署玉篆楼主。印文“博观”,最早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又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之寓指。

4158

赵叔孺刻 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泽丰。

边款:颇似封泥,叔孺。

旧款:丁酉三月中瀚,午窗无事,背临吴俊卿大令意,以应梓芹三兄之属。山阴觚盦制。

2.2×2.2×6.1 cm

RMB: 20,000-30,000

民国沪上印坛是吴赵两家天下。赵叔孺“二弩精舍”传弟子最多,郑逸梅谓叔孺拟取足七十二人,以符孔圣杏坛之数。如陈巨来、方介堪、沙孟海、徐邦达等,皆出其门下。印文“泽丰”寓之福泽绵绵不断,篆刻则线条纵横波折,自合矩澴,结构平和怡静,风姿典雅。边款“颇似封泥”即是从封泥中融合,汲取技法。

而旧款中“山阴觚盦”应为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一字明夷,号觚斋、觚庵,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曾任南京陆师学堂总办、江苏候补道、甘肃提学使。著有《觚庵漫笔》。“吴俊卿”为吴昌硕,“梓芹三兄”或是同盟会员“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实干家晏梓芹。

4159

齐白石刻 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印章一组四件

印文:1、王伯湖印。2、雨翁。3、爱己之钩。4、雕虫。

边款:1、白石。2、白石。3、白石。4、白石翁。

2.4×2.4×3.7cm×2/2.4×2.4×5.3cm/1.9×1.5×3 cm

RMB: 50,000-80,000

在印坛上,齐白石的篆刻无疑是别树一帜,并未依附于前代印人,其曾言:“余刻印不拘前人绳墨,而人以为无所本。余哀时人之蠢。不知秦汉人,人子也;吾侪,亦人子也。不思吾侪有独到处,却令昔人见之,亦必钦佩”。即是自出机杼,此亦其契合“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经典名句。

此一组四件白石翁所篆,其中“王伯湖印”、“雨翁”等,笔者考,其有多次出版,如“莫英泉著《篆刻技巧入门奥秘》P191,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年”、“郎绍君,郭天民编《齐白石全集 第8卷》P115,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戴山青编《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46,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等。

出版(一):莫英泉著《篆刻技巧入门奥秘》P191,图33,辽宁美术出版社,1996年。

出版(二):郎绍君,郭天民编《齐白石全集 第8卷》P115,湖南美术出版社,2017年。

出版(三):戴山青编《齐白石篆刻作品集》P246,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而“爱己之钩”、“雕虫”二印,则是齐白石以“爱己之钩”钓“篆刻之鱼”。吴昌硕亦曾篆有“爱己之钩”印,此二翁皆是不爱江汉之珠玉,而重己之钩,善施以用,即可得鱼,乃乐在其中。

4160

邓散木刻 “天禅室”寿山石兽钮印章

印文:天禅室。

边款:粪翁。

出版:《邓散木印谱》P193,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1989年。

3.1×3.1×3.1 cm

RMB: 5,000-8,000

邓散木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在艺坛上有着“北齐南邓”之誉。其篆刻早年得李肃之发蒙,壮年又得赵古泥、萧蜕庵二师亲授,形成自我面貌,此后鬻艺江南,求者甚众。

此印“天禅室”,应为释若瓢用印。笔者考,据金性尧《吉祥寺》文中,上海吉祥寺,有一寄住僧若瓢,能画兰,阁名天禅室,唐云、邓散木、陈灵犀、周炼霞等,就经常出入于天禅室。周正举《印林散叶》中,亦载“若瓢书画上钤用印章,多为邓(邓散木)刻制,如‘天禅室’、‘若瓢’、‘昔凡禅暇’等。若瓢书画上钤用邓制印,可谓相得益彰。”

4167

王云刻 昌化鸡血石兽钮对章

印文:1、大智若愚。2、大巧若拙。

边款:1、不智之智名曰真智,己亥夏佳日,王云篆。2、不巧之巧名曰真巧,三多居士记。

1.6×1.6×5.1cm×2

RMB: 5,000-8,000

王云篆刻不为时风所囿,所治能脱俗气,富有文人气息。其亦与西泠印社创始人丁辅之、吴隐和叶为铭有交游,当在篆刻审美上有相互影响。此对章为王云1899年所作,材质为珍稀的昌化鸡血石,血色饱满,牛角地,印文“大智若愚”、“大巧若拙”饱有哲思、美育等思想,边款刊刻亦爽利。

4183

清 寿山田黄石印章一组两件

印文:1、雨孙珍藏书画。(1/2)

1.4×1.4×3.9 cm; 17.6g/1.8×1.8×2.9 cm; 22.8g

RMB: 20,000-30,000

此二印材质为稀珍的寿山田黄石,色泽浓郁,萝卜丝纹细腻,质地温润,又呈章形,虽不盈两,亦是难得。

清 寿山田黄石印章一组两件

而“雨孙珍藏书画”,笔者考,或为汪锡珪(1813-1873),字搢甫,号秉斋,又号雨孙、壶园居士(壶园为其所造,后损毁),此人为道光附贡,曾署江阴县学训导,在太平天国占据苏州期间,与顾文彬、吴云、冯桂芳等人同在上海避难,后为李鸿章幕僚,是参与苏州重建的主要士绅之一。

▼见素抱朴—邓散木篆刻专题▼

见素抱朴—邓散木篆刻专题

邓散木(1898-1963)

此专题中所呈现的邓散木篆刻作品,俱是其成熟期所作。其尝以“三长两短”自评其“印、书、诗、词、画”五艺,而治印最工。邓散木的篆刻,主张“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又涉封泥、古陶、砖瓦文等,所作沉浑朴茂中见清新古拙,将“虞山派”发扬光大。其《篆刻学》的印学思想,亦是影响殊深。

4202

邓散木刻 “天下太平”寿山石印章

印文:天下太平。

边款:合封泥古匋于一罏,散木。

3.5×3.5×4.1 cm

RMB: 8,000-12,000

此印“天下太平”,行刀亦冲亦切,布局参用封泥特点,疏密有致,书法略参古陶篆书笔意,有苍朴虬拙的古趣,边框略作残破,有金石沧桑之美。印文则是古往今来士大夫的美好希冀,为万世开太平。

4203

邓散木刻 “寿如金石”青田石兽钮印章

印文:寿如金石。

边款:廿六年十月拟汉印,粪翁。

2.6×2.6×5.7 cm

RMB: 8,000-12,000

此印作于1937年,取法汉印,印文布局有平稳端庄的风格,亦兼得浑厚博大的气象,可见邓散木深厚的临古功夫。如“寿”、“石”二字,横平竖直,又参合圆曲笔画,糅合组成之。所谓“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原句出自汉尚方铜镜,寓之人之长寿,如金之坚,似石之顽,吉语也。

4210

邓散木刻 “见素抱朴”寿山石博古钮印章

印文:见素抱朴。

边款:庚寅春暮,散木。

3.1×3.1×7.2 cm

RMB: 10,000-20,000

此“见素抱朴”,作于1950年,是本专题的名称,语出老子《道德经》中“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其意为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为外物所牵。在艺术领域,“素”与“朴”亦是人们对于“质”作出审美界定的最本真尝试。印纽顶部刻有博古纹。

4211

邓散木刻 “返璞归真”寿山石印章

印文:返璞归真。

边款:二十六年七月为仲塵先生拟汉印,粪翁。

3.6×3.6×5.9 cm

RMB: 10,000-20,000

此为1937年邓散木为仲尘先生所作,印面布局,不作分界栏,亦不作界框,四字对称分布,而篆刻取法汉印,方折健劲,线条经营亦是气息淳古,看似平淡,却浑朴盎然,得返璞归真之妙。

4217

邓散木刻 “抱一”寿山石印章

印文:抱一。

边款:一九五三年散木刻于厕简楼。

3.4×2.1×9 cm

RMB: 8,000-12,000

此邓散木1953年所作,方整之中参以局部弧线,更有朴茂之美。“抱一”语出老子《道德经》中“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意指“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即“道”也,故道德经亦言“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人生在世,抉择诸多,惟有坚定信念,守住心中的“道”,此可谓“抱一”也。边款中“厕简楼”为其斋名,其亦自号厕简子、粪翁。

4218

邓散木刻 “左翁”金丝楠木印章

印文:左翁。

边款:粪翁。

3.1×3×7.4 cm

RMB: 15,000-25,000

此印材质为金丝楠木,而非石材,在邓散木的篆刻作品中颇是少见,印文“左翁”尚不可考,或为费新我。笔者查,1958年10月,费新我因腕病,仍以左手运笔,练习书法,从此自称“左翁”。

4224

邓散木刻 “铁沙张氏”岫玉印章

印文:铁沙张氏。

边款:粪翁,廿八年。

出版:1、《厕简楼印存》第15册,P30,邓散木辑,1950年钤印本。

2、《邓散木印谱》P100,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1989年。

3、《邓散木印存精粹》,P120,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18年。

4×3.9×3.4 cm

RMB: 100,000-150,000

此为邓散木1939年所作,材质为岫玉,亦是少见。不同于印石,因玉石类硬度更高,难于雕刻,气息的营造亦难,而此篆刻气势壮阔,如高山大海,边款亦是如锥画沙。此印出版累累。

笔者考,另有“袁慧敏《印材收藏》P2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单晓天《散木印艺》,P82,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郑春兴《中国古玩宝典》P192,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亦有出版,不一而足。

出版:《厕简楼印存》第15册,P30,邓散木辑,1950年钤印本。

出版:《邓散木印谱》P100,哈尔滨地图出版社出版,1989年。

出版:袁慧敏《印材收藏》P27,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出版:单晓天《散木印艺》,P82,图249,上海书画出版社,1992年。

▼玉篆春光—方介堪刻《词六首》组印▼

玉篆春光—方介堪刻《词六首》组印

方介堪(1901-1987)

在特殊的年代,艺术界以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红色题材,既鼓舞人心,亦富有时代气息。如李可染的《万山红遍》,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芙蓉国里尽朝晖》等,在新中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留下鲜明印记。

此专题是方介堪以毛泽东《词六首》所作,内容取自《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作为赵叔孺的入门弟子,方介堪的篆刻既得赵之长,亦法周秦玺印,所作印笔势流动,格局宽大,气息淳厚。而专题中,诸法兼及,足窥其精深篆刻造诣。

4263

方介堪刻 “寥廓江天万里霜”青田石印章

印文:寥廓江天万里霜。

边款:寥廓江天万里霜。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2,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5.4×2.8×4.6 cm

RMB: 10,000-20,000

相较于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寥廓江天万里霜”以秋比春,更富有战斗性。在空阔的汀江之上,绵绵不绝的秋霜,却胜过春天的光芒。此等豪迈,气度恢弘。而篆刻则布局规整,横画多圆转,结体舒展,潇洒有致。

4264

方介堪刻 “红旗跃过汀江”青田石印章

印文:红旗跃过汀江。

边款:红旗跃过汀江。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3.7×3.7×3.8 cm

RMB: 10,000-20,000

1929年5月20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数千名将士第二次入闽,在此挥师过江,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此间“汀江”为龙岩长汀县古渡。篆刻则六字对称分布,小篆线条爽利,挺劲而不单薄,具有独标清丽,集飘渺韶倩之妙。

4291

方介堪刻 “分田分地真忙”青田石印章

印文:分田分地真忙。

边款:分田分地真忙。《说文》无“忙”字,所谓缪篆不必尽依《说文》,适切时用,不宜假借,且于汉印中习见之,即摹印体也。今作此印当不以杜撰目之。一九六二年六月,介堪记江心孤屿。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2×2×8.1 cm

RMB: 10,000-20,000

实行土地改革,建设根据地,反映了贫苦农民当家作主的伟大历史变革,蕴涵了十分深刻的历史内容。此印白文篆刻,不作边框,拟汉印而作,印文的线条粗细比较均匀,但屈曲缠绕,又不失变化,颇有隶意。长边款中,方介堪言及《说文解字》中并无“忙”字,而汉印中可见,即缪篆也。

4292

方介堪刻 “一枕黄粱再现”青田石印章

印文:一枕黄粱再现。

边款:一枕黄粱再现。《说文》无“现”字,篆作“见”,介堪。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5,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2×2×8.1 cm

RMB: 10,000-20,000

此以“一枕黄粱”揭示旧军阀们互相混战、斗心斗角的丑陋,表达他们必然失败的命运,亦侧面说明人民翻身解放的喜悦心情。篆刻则与“分田分地真忙”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见”字通“现”而“一”字颇类鸟虫篆,整个印面艺术趣味浓厚。

4293

方介堪刻 “赣水苍茫闵山碧”青田石印章

印文:赣水苍茫闽山碧。

边款:赣水苍茫闽山碧。“茫”篆作“芒”,汉隶中鲜有作“茫”者,今作小篆印,不可穿凿,未免有遵修旧文之讥。一九六二年六月,介堪记。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0,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5.7×3×5.1 cm

RMB: 20,000-30,000

“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此语形象地描绘了工农红军长途进击、连战皆捷的雄伟气势。篆刻则部分篆书结体重心上移,下部为疏朗的长笔画,使得整体布局更和谐。事实上,相较于方形印,椭圆印的布局一般是以上下为长轴,左右为短轴,印文笔画的布局才不至过密过疏。“茫”篆作“芒”。

4295

方介堪刻 青田石两面印

印文:风卷红旗过大关 为营步步嗟何及。

边款:风卷红旗过大关,为营步步嗟何及。

出版:1、《方介堪印选》,方广强辑,原钤本。

2、《方介堪先生篆刻辑存》上册,P400,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4.7×4.7×3 cm

RMB: 10,000-20,000

此两面印,其一为小篆朱文,笔画布白均匀,无倾斜之势,各字偏旁穿插有序、互相照应。而另一则为白文,又作界格线,边栏略作残破,寓之沧桑感。“为”、“嗟”二字放大至满格,使得整体呈对称之势,丰富表现形式,增添韵味。

4296

方介堪刻 青田石词六首小序

款识:词六首。这六首词,是一九二九年—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四月十七日。方介堪刻石。

13.2×4×0.7 cm

RMB: 20,000-30,000

1962年5月,《词六首》曾在《人民文学》结集发表,影响极大,为文艺界所热议。而发表前,主席还曾应约为《词六首》写了一则小引,即方介堪所刻内容。其以阳刻为篆刻表现形式,楷书,既是对此《词六首》的引言,又使得观者对此专题,能更为一目了然。在方介堪的篆刻作品中,甚是少见。

此外,方介堪另一题记中所注“辛丑四月,介堪方岩记于温州松台山下之玉篆楼。”其中“辛丑”为1961年,应是其误记纪年所致。专题中不乏有款识署为1962年所作,可证之。

▼烂漫奇崛—岂斋藏来楚生书法篆刻专题▼

来楚生号然犀,别号诸多,晚年易字初生,亦作初升,是当代艺林中屈指可数的大家之一。其师承潘天寿,花鸟画取法李鱓、八大、吴昌硕、齐白石等诸家,自成家法。书法则宗汉、魏、晋、唐,尤喜黄道周、金农等,行笔有金石气。而篆刻胎息古玺和汉印,有古朴浑厚的美感。其亦尝言“我是金石第一,书第二,画第三”,是新时期继吴昌硕之后“书画印”精绝的艺林砥柱。

来楚生(1903-1975)

此专题所呈现的来楚生作品,为其弟子张永恺旧藏,以篆刻、书法为主,多为其晚年成熟时期所作,另兼及《来楚生安处楼印存》《然犀室肖形印存》等印谱,亦是难得。

4310

来楚生刻 “才会糊涂”寿山石印章

印文:才会糊涂。

边款:初升作。

出版:1、《来楚生篆刻艺术》P123,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

2、《来楚生印存》上册,P203,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3、《来楚生篆刻秘法》P187,日本二玄社出版,2002年。

4、《来楚生篆刻述真》P16,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5、《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来楚生》P278,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

6、《岂斋藏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第184号,2014年。

7、《安处楼集》P34,张永恺辑,原钤本。

2.5×2.4×4.1 cm

RMB: 150,000-250,000

在解放初期,来楚生曾刻“俯首甘为孺子牛”,后来因愤愤于特殊年代,其又刻“横眉冷对千夫指”表达心中的不满。而“才会糊涂”与郑燮的“难得糊涂”,并不一样,是才学会糊涂,实则假糊涂。此印可见来楚生对当时倒行逆施的痛恨,亦可见老一辈艺术家以此方式,来表达对于国家的忧心。是印著录、出版累累,刀刀见笔,简中得势,字字稳重,局部通过破残斑驳,表现苍茫之感。

4311

来楚生刻 “宁少少许”青田石印章

印文:宁少少许。

边款:宁少少许,初升。

出版:1、《来楚生印存》第252号,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5年。

2、《来楚生朱迹》P13,张永恺辑,1988年钤印本。

3、《来楚生篆刻述真》P74,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4、《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来楚生》P280,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

5、《岂斋藏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第163号,2014年。

2.9×2.9×4.3 cm

RMB: 200,000-300,000

“宁少少许”与“少得多惑”是来楚生所主张的印学思想,可窥其艺术观。事实上,艺术家在创作上,往往为返璞归真,推崇简练概括,宁少勿多,宁简勿繁,以少胜多。如八大山人的画作,即是墨点无多,而有“泪点多”的艺术张力。此印的布局,虚虚实实之间,参差错落,看似毫无规律可循,实则疏密变化更得舒畅。是作无论技法亦或是艺术主张,都可视为来楚生的经典佳作。

4312

来楚生刻 “道在无不可”青田石印章

印文:道在无不可。

边款:初升刻放翁句,壬子二月。

出版:1、《来楚生印存》第2册,P3,张永恺辑,1971年钤印本。

2、《来楚生篆刻艺术》P180,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7年。

3、《来楚生篆刻秘法》P201,日本二玄社出版,2002年。

4、《来楚生篆刻述真》P76,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5、《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来楚生》P272,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

6、《岂斋藏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第188号,2014年。

2.9×2.9×5.8 cm

RMB: 250,000-350,000

此印作于1972年,适来楚生“古稀之年”虚岁,印文“道在无不可”语出陆游《晨起》诗中“道在无不可,廊庙均蒿莱”,后多以此借指道心坚定,矢志不渝,终会成功。其将“道”字走之底部分移至右部,“首”部分与“在”字相连,使得布局更为稳妥,“在”字的线条又坚如生铁铸,也契合“道在”的寓意。“无不可”则又与“道在”对称分布,笔触亦是生辣。

4313

来楚生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青田石印章

印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边款:陶渊明饮酒诗,壬子三月初升病胃。

出版:1、《来楚生印存》P146,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5年。

2、《来楚生印存》上册,P200,上海三联书店出版,2001年。

3、《来楚生篆刻秘法》P198,日本二玄社出版,2002年。

4、《来楚生篆刻述真》P53,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2004年。

5、《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来楚生》P273,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06年。

6、《岂斋藏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第195号,2014年。

2.9×2.9×5.8 cm

RMB: 250,000-350,000

此印亦作于1972年,时来楚生胃痛不适。印文“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语出陶渊明《饮酒诗》。是作不作边栏,布局亦不作刻意安排,似乎是漫不经心间,任刀信手,而天趣自成。线条亦是凝重内敛,苍茫老辣。是作“心不知手,手不知笔”,饱有拙意。晚年时期的来楚生,其篆刻终化茧成蝶,艺事大成。

4316

来楚生 隶书杜甫诗词

水墨纸本 册页 1970年作

题签:1、来楚生隶书册,王蘧常。

2、初升墨妙,一九七九年七月,酉堂记。

题识:庚戌冬,然犀。

钤印:初升、自爱不自贵

鉴藏印:永恺父、张氏、永恺收藏

出版:《岂斋藏来楚生书画篆刻作品集》第82号,2014年。

45×32.8 cm×11;约1.3平尺(每幅)

RMB: 100,000-150,000

来楚生的书法,行草学黄道周,篆书法吴昌硕,而其在隶书中引入汉简,令人尤是耳目一新。海派书家中,至今仍以之为尚,从者颇多。此其隶书杜甫诗词,作于1970年,书法熟中求生辣,刚劲婀娜,清新横逸,将内蕴骨力的“金石气”、婉转的“线条”完美融合,饶有奇致,不可名状。另有王蘧常、张永恺题签。王蘧常早年师从沈曾植,以章草闻名,享有盛誉。

4317

来楚生 说文要字

水墨纸本 手卷

自题引首:说文要字。

题识:然犀室下。

钤印:八牛无匹、初升、初升

鉴藏印:张永恺收藏印、永恺收藏

引首:24×66cm;约1.4平尺

画心:24×361 cm;约7.8平尺

RMB: 100,000-150,000

此卷为来楚生《说文要字》一书之手稿。《说文要字》为潘天寿请来楚生整理编辑的在异体、通假方面作为标准的字书。本卷记录了常用字和异体、通假的书写方法并加以标注,采用许慎《说文解字》按部首编排,以篆、行二体书写。

来楚生以一己之力,耗费十一年成此巨著,考订之详,所费心血溢于楮上。惜其早逝,未能全部整理完毕。幸存本卷,卷收尾都盖有来氏印鉴,且其至少两次批改都完整保留了下来,是研究来楚生文字学研究成果的重要资料。

▼风雅在斯—珍秦斋藏金石书画专题▼

“珍秦斋”富于古玺印、钟鼎彝器、甲骨文等“金石门类”收藏,书画、信札尺牍、碑帖拓片等,亦有兼及,其亦以砥砺金石文字,娴于考证,为业界所重。此专题中,所囊括晚清以降的名家,包括吴让之、潘祖荫、吴大澂、陈介琪、吴昌硕、赵叔孺、黄士陵、黄宾虹等,皆享有大名,可窥彼时金石之风之盛行也。

4341

黄士陵刻 “博士之章”青田石印章

印文:博士之章。

边款:黄士陵刻奉性腴博士,乙未二月。

印面主人简介:孔宪瑶,约活动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字宪瑶、颂平,号养性窠主。斋堂为养性窠。

出版:1、《黟山人黄牧甫先生印存》下集,P27,西泠印社出版,1935年。

2、《黄牧甫印存》第二册,P2,吴元浩辑,原钤本。

3、《陈协之先生所藏黄穆父刻印》P1,1948年钤印本。

4、《黄牧甫先生印谱》上册,澳门文集出版,1976年。

5、《增选黄牧甫印存上下集》P485,曾绍杰编,1977年。

6、《黄牧甫印存》P72,西泠印社出版,1982年

7、《黄牧甫印集》P146,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1990年。

8、《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33,澳门书法篆刻协会编,2015年。

9、《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藏黄牧甫印谱九种》上册,P133,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18年。

10、《黄牧甫自钤初刻印谱三种》P792,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0年。

1.5×1.5×4 cm

RMB: 150,000-250,000

不同于皖派、浙派,黄士陵治印讲究冼练光洁,追求古印的原本面貌,而不刻意营造“残破感”,同时又取吉金、古玺、镜铭等文字入印,印风平淡恬静,穆如清风。此审美,在印坛上别树一帜,自是卓然而立。由于其又久居岭南,对广东印学的发展,有引领之功,故“黟山派”亦称“粤派”。

此“博士之章”为1895年黄士陵为孔宪瑶所作,载于其年表中,印面“博”字的“专”部“之”字的底部和“章”字的首尾等,线条聚密,于是印面的右侧和右下方及左上方等,就留出了疏旷的空间。同时,疏密间都是“十”形构成,又为印面增添了浓厚的装饰趣味。是印出版累累。

4342

黄士陵 集石鼓文七言联

水墨金笺 立轴 1890年作

释文:辞原涌如御六辔,艺囿深唯驾一舟。

题识:集石鼓文字,庚寅十月,黄士陵。

钤印:士陵长年、穆父学篆

出版: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10,临时澳门市政局文化暨康体部,2001年5月。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31,澳门书法篆刻协会编,2015年。

3、《黄士陵》图3-5,唐存才著,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2007年6月。

4、《石鼓墨彩—明清以来石鼓文善拓及名家临作捃存》P239,天一阁博物馆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8年2月。

32×139cm×2;约4.0平尺(每幅)

RMB: 60,000-80,000

“辔”者,缰绳也。古一车四马,马各二辔,其两边骖马之内辔系于轼前,谓之軜,御者只执六辔。此七言联,集石鼓文,作于1890年,布白整齐,笔画挺匀刚健,圆润流畅,风格端庄严谨。

4343

黄士陵 题高爵全形拓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商爵二器同时出于粤市,后为黄季度、欧阳务耘两家分得,其一铭曰“举父戊”三字,鎏下有华文者截断一足,季度改后配以成之;其一铭亦三字,上象旂形,下为“父乙”二字。乙未冬十月,穆甫记。

钤印:江夏。

出版: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20,临时澳门市政局文化暨康体部,2001年5月。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42,澳门书法篆刻协会编,2015年。

76×30.5 cm;约2.1平尺

RMB: 80,000-120,000

黄士陵的“金石博古图”堪称绝艺。其身逢金石学鼎盛时期,又在国子监求学,观摩了大量古青铜器物,并与诸多金石名家往来甚多。其亦曾在“照相馆”中作学徒,使其对于器物的光影效果、明暗向背、立体感营造等,有更多的感悟。

此商爵二器全形拓,据其题跋可知曾为黄绍宪、欧阳务耘所得。其中,黄绍宪,广东南海人。光绪十七年举人,工诗画,富富收藏。著有《在山草堂烬余稿》。黄士陵在粤期间,黄绍宪的鉴藏印多出自其手。欧阳务耘,广东新会人,富金石收藏,与黄交往密切,黄为其刊刻多方印章。

4345

黄士陵 陈伯匜博古图

设色纸本 立轴

释文:陈伯□之子伯元作西孟妫婤母塍匜,永寿用之。

题识:1、周云雷斝著象饕餮,杂以云雷,而足皆作戈,以示戒,《诗》言洗爵奠斝,而王安石释之,以谓斝非礼之正,则所以饮之,无所不至。此商曰斝,而周兼四代之礼爵,斝于是乎有辩,然则于周亦谓之斝,可也。《博古图》载五器。兹录其一。

2、周陈伯匜铭十九字,云:陈伯□之子伯元作西孟□□母塍匜永寿用之。“匜”为女子所有,事铭称母是也,“塍”疑即“媵”字,“永寿用之”与它文特异,陈世家无伯元名者,意公族之㣲者也。《西清古鉴》。

钤印:士陵长年、安雅

出版:1、《看似寻常最奇崛—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图9,临时澳门市政局文化暨康体部,2001年5月。

2、《平直光洁见奇崛—黄士陵作品展》P111,澳门书法篆刻协会编,2015年。

3、《中国书法》P88,中国书法家协会刊行,总第275期。

42.2×94 cm;约3.6平尺

RMB: 80,000-120,000

“周云雷斝”为酒器之一,与角、爵、觚等不同,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形制高级,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酒杯。此云雷斝著象饕餮,又杂以云雷,三足部呈戈状,以示警戒之意。《宣和博古图》中载有五器。而“周陈伯匜”造型亦是精美,李西《古器造型与纹饰 图集》有载其器型。

4347

吴昌硕 集金文八言联

水墨金笺 立轴 1892年作

释文:五君七贤文才栖美,八龙三凤世族增华。

题识:壬辰十有一月,昌硕吴俊。

钤印:俊卿之印、仓硕

出版:1、《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下卷,P263,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2、《百年金石—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作品集》P32,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西泠印社刊行,2013年11月。

31.5×161cm×2;约4.6平尺(每幅)

RMB: 50,000-80,000

吴昌硕的书法以石鼓文名世,而凡历代金石碑碣文字、金文、古陶、封泥等其亦皆有所及。金文为吉金、钟鼎文,商和西周的铭文书体一脉相承,故亦统称为大篆、籀书。

此八言联为缶翁1892年所作,书法古拙道劲,厚重沉郁,有“金钢屈铁”的正大气象。其深谙金石味的营造,如本作中行笔、收笔及转折处写得重一些,笔画的相交之处,渗成块面,更显苍润,同时笔锋涩行,毛糙感寓之朴拙。此联寓意极佳,有家族贤能辈出,繁荣昌盛之意。

4348

赵叔孺 篆书节选“孔子家语观周”

水墨纸本 立轴 1937年作

释文: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为。

题识:渭渔老兄篆,希正之。丁丑秋月,叔孺赵时棡。

钤印:武鄞赵氏之玺、赵棡印信

出版:《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下卷,P276,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27×107 cm;约2.6平尺

RMB: 30,000-50,000

此为1937年赵叔孺篆书“孔子家语观周”。笔者考,上款人应为陈巨来的父亲陈鸿周(1867-1948)。陈鸿周字渭渔,后改字演周,浙江平湖人,曾任晚清福建候补知县,与赵叔孺为同僚。陈巨来即是在父亲引荐下,十九岁起问业于赵叔孺,致力于古玺,秦汉印。此后,陈鸿周与赵叔孺同客海上,时相往还,感情甚笃。

4352

陈介祺 行楷七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释文:冒土萱芽抽嫩绿,拂桥柳色弄轻黄。

题识:清涟四兄是正,簠斋陈介祺。

钤印:簠斋、壬午年正七十、半生林下田间

出版:1、《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上卷,P143,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2、《永是清欢—港澳收藏精品集》上卷,P143,澳门艺术博物馆刊行,2008年7月。

29.3×129.5cm×2;约3.4平尺(每幅)

RMB: 30,000-50,000

陈介祺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名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其素嗜金石之学,好收藏古物,收集青铜器、陶器、玺印、造像之多,时人誉谓甲于海内,尤以所藏毛公鼎,推为天下吉金之冠。晚年与吴云、潘祖荫、吴大澂、王懿荣等人文字交尤密。

其亦工书法,以颜字笔法入钟鼎文字,自成面目。是作笔酣墨足,结体谨严,略偏纵长。上款人“清涟四兄”,笔者考,或应为易光莲,字清涟,清醴陵人,居长沙。清咸丰七年(1857)举人,曾官兴山、枝江知县。《白鹤山房诗稿》未刊。易家一门孝行,家教可风。曾国藩曾为其姊作墓志铭。

4353

潘祖荫 行书匾额“三百古玺斋”

水墨纸本 镜心

释文:三百古玺斋。

题识:愙斋中丞姻丈大人得古玺三百,古福可羡,属书此颜之,潘祖荫。

钤印:潘祖荫印、伯寅

出版:《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上卷,P146,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170.5×70 cm;约10.7平尺

RMB: 80,000-120,000

吴大澂一生嗜好收藏,对各地所出之金石、印玺、砖瓦、陶瓷等古物,搜求不遗余力。其斋号甚多,仅《吴愙斋先生年谱》中,所收录者,即有二十余种。如恒轩、愙斋、止敬室、师籀堂、十二金符斋、百二长生馆、八虎符斋、十六金符斋、十八将军斋、十将军印斋、千玺斋、三百古玺斋等,不一而足。

而此“三百古玺斋”即吴大澂因得三百件古玺印,潘祖荫应其所属而作。潘氏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在咸丰二年考中探花,自然擅于书法。其亦喜金石,藏有大盂鼎、大克鼎,时人誉谓“天下三宝,潘祖荫得其二”。

4354

吴大澂 致潘祖荫金文信札

纸本 一通一页

释文:夫子大人函丈:许假拓本至感至感,以一日为度不敢缓,当蒙鉴谅,所带五彝二鼎王伯姜鬲本未寄归,其余各器未及多带,亦自悔之,昨得残铜恐出伪造,乞再审定,敬叩钧安。大澂谨启,二十二日。

钤印:贵忱泉影、王贵忱印

出版:1、《中国美术全集•书法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2006年。

2、《中国历代书法名作—篆书卷》P77,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

3、《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上卷,P150,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4、《西泠艺丛》P16,西泠印社出版,2019年总第52期。

来源:王贵忱旧藏。

12.1×24.6 cm

RMB: 20,000-30,000

此为吴大澂致潘祖荫手札,为金文所写,甚是罕见。信中,吴大澂向潘祖荫表示感谢所借拓本,同时又请教某残件铜器的真伪。此二人都是金石名家,擅于考订,彼此间金石往来不断。是信曾为王贵忱鉴藏,其是著名的古文献版本学家、古钱币学家、金石学家、历史学家及书法家,是中国当代学界的一位通才式学者。被潘景郑先生誉为“魁奇之士”。

4355

黄宾虹 致吴仲坰行书信札

纸本 一通一页

上款人简介:吴仲坰(1897-1971),别署仲珺、仲军,字载和,亦曰在和。斋名有餐霞合、师李斋、山楼等。治印曾受李尹桑启蒙,为黄牧甫再传弟子,斋名取曰“师李斋”者以此。其在精究汉印外,亦能书善画,复擅鉴赏,为人谦恭诚笃,饶有长者风。与赵叔孺、吴待秋、黄宾虹、王福庵等诸家交善。

出版:《百年心画—晚清民国名人书迹》下卷,P273,澳门艺术博物馆编,2008年7月。

18.4×30.3 cm

RMB: 20,000-30,000

黄宾虹是书画大家,亦酷嗜金石篆刻,富有古玺收藏,曾撰写数十篇古玺印的专文。据褚德彝《金石学录续补》记,至1920年,黄宾虹收藏的古玺、官私印已达二千余方。宾翁《玺印自叙》中亦曾言:“金石文字,昕夕摩挲,惟于玺印尤所酷好。屡得屡失,可千百计。”可知其金石收藏之一二。

此为黄宾虹致其友吴仲坰信札,信中首先向其表明已经收到了他之前寄来的收据附函,并提到了宣愚翁所藏的秦印极精,亦言及其最近新得了不少古玺,正在拓订成谱,还谦虚的表达了水平不及宣愚翁。信中最后还问候了吴仲坰的老师李尹桑及在香港的诸多友人。

4356

吴让之 致张瑜行书信札

纸本 一通一页

钤印:可居室主

上款人简介:张瑜(清),字瑶圃,江苏扬州人,晚清金石篆刻家。工刻印,精传拓,与吴熙载友善。

来源:王贵忱旧藏。

23×22.9 cm

RMB: 10,000-20,000

此为吴让之致其友张瑜的信札,无年月款。信中吴氏提到有朋友专程来问其消息,想索取之前交给张瑜的西门石闕拓本与许遂翁跋。但最近得知张瑜行踪不定,吴让之在信中表达了对此事的关心与急迫,并希望张瑜能尽快的将西门石闕拓本送回,他愿意为此支付其差旅费用。张瑜,是道咸时期的印家,与吴让之交谊甚笃,研究金石,引为同好。此为王贵忱旧藏。

4357

吴让之 行书论坐位帖

水墨纸本 立轴

释文:《书》曰:“尔唯弗矜”。天下莫与汝争功;尔唯不伐,天下莫与汝争能。以齐桓公之盛业,片言勤王,则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会,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国。故曰: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言晚节末路之难也。

题识:颜平原与郭定襄《论坐位帖》。宜之大兄先生属临华亭临本,晚学生吴熙载。

钤印:吴氏让之、晚生斆

鉴藏印:丹徒吴茝林寓赏记。

题签:吴让之先生字直幅,癸亥十月,述勤重装。

来源:王继曾旧藏

104.5×18.5 cm;约1.7平尺

RMB: 30,000-50,000

《争座位帖》,又称《论座帖》、《与郭仆射书》,是唐太宗广德二年(764)颜真卿写给尚书右仆射定襄郡王郭英乂的一封书信稿。其书如屈铁,傲劲独标与《兰亭序》并称“双壁”。

此为吴让之书赠“宜之大兄”,其中“华亭临本”即董其昌临本。此上款人“宜之大兄”,或为蔡振武,字宜之,号麟洲,浙江杭州人。道光十六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四川学政、广东肇罗道。故吴让之署款“晚学生吴熙载”。此书法圆劲流美,给人以清澹甜润之感,并掺有北碑意韵,未见纤弱之态。题签者为王继曾(1880-1931后),字述勤,福建闽候人。其子即著名文物鉴赏收藏家王世襄。

▼其他▼

此次,中国嘉德2022秋拍“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佳作诸多,另有其余拍品,略作简要陈述,浮光掠影,窥斑知豹足矣。

4112

吴子建刻 “当下”寿山芙蓉石兽钮印章

印文:当下。

边款:当下,其五。子建辛丑。

出版:《当下谱》第5号,吴子建著,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2021年。

2.7×2.4×6.4 cm

RMB: 30,000-50,000

吴子建,当代金石名家,生于1947年,名建,室名长屋、从因楼,生于上海,祖籍福建闽侯。其祖父宏士及父尔昌皆好书画,后迁居上海。童年时,吴湖帆先生导之亲笔研,问业于张伯驹、叶恭卓、王世襄、容庚、顾廷龙、沈尹默、潘伯鹰、谢稚柳、陈佩秋、钱廋铁、来楚生、方介堪、方去疾、陈巨来、王壮弘等诸大家。1971-1990年间曾为谢稚柳制印一百余方。

4113

童衍方刻 昌化石八仙肖形套印

一套八件

印文:1、肖形(铁拐李)。2、肖形(汉钟离)。3、肖形(蓝采和)。4、肖形(张果老)。5、肖形(何仙姑)。6、肖形(吕洞宾)。7、肖形(韩湘子)。8、肖形(曹国舅)。

边款:1、铁拐李,衍方摹。2、汉钟离,衍方笔。3、蓝采和,衍方拟。4、张果老,衍方制。5、何僊姑,衍方作。6、吕洞宾,衍方作。7、韩湘子,衍方治石。8、曹国舅,衍方橅。

尺寸不一

RMB: 60,000-80,000

童衍方,1946年生,浙江宁海人。号晏方,别署宝璧斋、爱竹庐。师从来楚生。现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4300

徐三庚刻 “下里巴人”青田石印章

印文:下里巴人。

边款:壬午重九日,褎海作于似鱼室。

出版:1、《日中名家刻印选》P195,日本篆刻家协会编,艺术新闻社刊行,2009 年。

2、《金罍野逸—徐三庚书法篆刻集》P250,浙江省博物馆、西泠印社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2017年。

1.8×1.8×5.2 cm

RMB: 100,000-150,000

吴昌硕曾言“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徐三庚亦受吴让之影响颇深,其自浙派入印,力追秦汉,时人誉之“吴带当风,姗姗尽致”,尤是篆字结体,可谓别具一格,近时印人多宗之。“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应,寓之通俗文学,今则多指接地气。此作各形态笔划相互呼应,起笔收笔也有不同笔势,画面统一且协调。

4309

清康熙 寿山白芙蓉石三螭钮对章

印文:1、魏锡祚印。2、长麓。

钤印:魏锡祚《行书七言诗》,杭州2015年春拍LOT0071。

5.2×5.1×9.7cm×2

RMB: 120,000-220,000

此为清康熙时期魏锡祚自用印。材质为寿山芙蓉石,对章,钮雕三螭,其二环首对视,另一只作攀爬状,其乐融融。体态修长,灵动蜷曲,四肢错落分布,鼓起形成空间,可供系绳悬挂。螭龙龙首龇牙怒目,纤发毕现,颇是威严,富立体感。当知非俗手可为之。

魏锡祚(1669-1734),字子晋,号长麓,山东莱芜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初任河南林县知县,以考绩卓著升江南泰州知州,后调任建昌知府、署理江西通省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筹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官阶中宪大夫。通达经史,深研理学,善诗文,着有《盱江治牍》、《树德堂诗文稿》等。

4325

杨文莹铭 端石大溪洞砚附原拓砚谱

铭文:冥冥雾中,锦斑偶耀。此大西洞之隐豹也,故令器贵藏,闇然而日章。幸草道人。

出版:《幸草亭砚谱》,杨文莹辑,原拓本。

18.8×13.3×3.4cm/30.2×18 cm

RMB: 180,000-280,000

此件端砚近方形,系端溪佳石所制,色青紫,质地坚实细腻,开淌池,阔边,其余光素无纹饰,素雅大方。墨池中见石眼两枚。砚侧有杨文莹铭文,并附其原拓砚谱一册,砚谱由童衍方先生亲笔题签。杨文莹(1838-1908),字粹伯,号雪渔、息庐,室名丰华堂,浙江钱塘(杭州)人。光绪三年进士,历翰林编修、贵州学政、杭州养政书院总理。工书,行笔矫健。

出版:《幸草亭砚谱》,杨文莹辑,原拓本

大西洞端砚因开采困难,又其为文士所重,曾一度被禁止开采。光绪十五年(1889),两广总督张之洞亦曾奉命开采大西洞佳石以备贡品。而清人吴兰修《端溪砚史》中,又曾评言端溪大西洞石品级称:“大西洞以鱼脑带青花者为极品,次则蕉白带青花,次则天青带青花,次则鱼脑、蕉白、天青无青花者。若冰纹带青花,乃千百中之一二,谓之绝品可也。”亦可见其之难得。

4326

金西厓刻  吴昌硕行书 王一亭画佛像扇骨

铭文:1、南无阿弥陀佛,癸亥白露节书于海上住随缘室,缶。钤印:吴俊

2、适可居士属,壬戌秋八月弟王震敬艁。钤印:王震、一亭。

拓片题款:1、佛缘善箑,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寿佛至尊光明威神第一,海派双璧吴昌硕、王一亭亦师亦友,书画合写。扇股书佛号否翁,一亭画无量寿。钤印:闲不住斋

2、经查可读庐竹刻拓本扇骨为金西厓先生所刻,珠联璧合,篆刻神韵精妙绝伦,传世难觅,其右此扇为海上事业家、银行家、著名收藏家李祖夔先生珍玩。庚辰腊月昌言沐手记于幸运阁。

备注:附朱昌言题跋扇骨拓片。

L:32.2 cm

RMB: 60,000-80,000

扇骨玉竹质,庙门肩,马牙琴头。一面刻吴昌硕行书“南无阿弥陀佛”,另一面刻王一亭所绘“无量寿佛”。其运刀如笔,雕工细腻。根据扇骨拓片中朱昌言先生题跋,据其查阅可读庐竹刻拓本所知此扇骨为金西厓先生所刻。

金西厓是近代竹刻大家,其竹刻技艺甚具文人金石味与书卷气,吴昌硕曾赞“西厓仁兄精画刻业,孜孜无时或释,神奇工巧,四者兼备,实超于希篁(张希黄)、蛟门(韩潮)之上。”其所制“摹善夫克鼎铭臂搁”,褚德彝则赞“银钩虿尾,毫发不爽,芷岩、云樵不能专每于前”。此外,金西厓撰之《刻竹小言》,为其外甥王世襄整理成帙,惠孝同评价此书学术价值,谓“理论叙述阐究独详,竹雕艺术不坠于世,端赖是书矣”。

4335

清 寿山田黄石兽钮印章

印文:德惟声香,升联八方。

2.2×1.7×3.4 cm; 27.4g

RMB: 30,000-50,000

此章材质为清代老寿山田黄石,色泽浓郁,质地凝润,萝卜丝纹细密可见,红筋格特征明显,形制小巧可人。印钮随形雕刻螭龙,造型盘曲,双目圆睁,颇具憨态。印文“德惟声香,升联八方”语出宋代真宗的《高宗明堂前朝献景灵宫十首》。

4337

清 寿山田黄石随形章

印文:芓兰九畹。

3.6×1.8×3.7 cm; 35g

RMB: 150,000-250,000

此为清代寿山田黄石随形章,依石相形,雕刻竹节。色泽浓郁,包浆浑厚,萝卜丝纹细密,材质重量达35克,已属成材,甚是难得。印文“芓”古同“茡”字,寓意芳草。而“兰九畹”为“九畹兰”是一种每年四月、九月两次盛开兰花,花香四溢。屈原曾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是印篆法精妙,线条造型优美。

4338

清 寿山田黄石兽钮方章

3.2×3.1×4.5 cm; 90.9g

RMB: 380,000-580,000

田黄石稀罕珍贵,然此方兽钮印章毫不吝材,以求造型之美态,实令人叹为观止。这枚珍贵的兽钮田黄石章呈纯正的黄色,表面一层古朴的包浆,内里萝卜丝纹隐现,石质致密通灵,温润细腻,如脂似玉,质感绝佳。重量达九十余克,可见其原材之硕大。

作者在这枚印章平台上圆雕一古兽,古兽雄浑威猛,坐卧印台,侧首回望,双目圆瞪,眉髯抖擞,其造型雄健,肌肉线条苍劲有力,毛发以开丝手法雕饰,眉毛、须髯,形态逼真,或飘逸或耷垂,丝丝缕缕,密而不乱,灵动自然。

4339

清 寿山田黄石龚照瑗自用印章

印文:龚照瑗印信长寿。

印面主人简介: 龚照瑗(1835-1897),字仰蘧,号卫卿,安徽合肥人。龚心钊父亲,曾任江苏候补道、上海道台。1887年李鸿章委其重办机器织布局,1889年建立专管洋商租地事宜的上海会丈局。1891年迁浙江按察使,后任四川布政使、驻英法意比等国公使。

2.8×2.5×4.7 cm; 73.2g

RMB: 800,000-1,200,000

此件龚照瑗自用田黄方章质地温润细腻,色泽金黄而略泛橙红色,萝卜丝纹隐约可见,包浆润泽古朴,薄意淡雅清新,质地亦好,当属田黄石中上品。其以薄意手法进行雕刻,所作山水富有文人气息,树石草亭,意境清幽且富层次。印面主人龚照瑗为民国大藏家龚心钊之父,可谓是名石名藏,实为难得之物。

[1] 林子青《弘一大师年谱与遗墨》,P83,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年。

[2] [3] 齐白石《大匠之门 齐白石回忆录》,P119、P244,新星出版社,2017年。

▲ 同古堂坚持原创

感谢关注并欢迎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1

张济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