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望江楼的前世今生

书余热 2024-08-30 01:56:45

望江楼的前世今生

文/韩川

1902年的平安夜,芬兰传教士苏布伦在灯下写信:“12月13日,星期六,经过了一夜漫长而凛冽的寒风,我们的船终于抵达我们的目的地津市。当我到达那里时,我看到了一幅美丽奇异的景象:港口桅樯如林,楼阁万重,眼前的一切表明,我现在到了湖南省最繁忙的商业城市。”而稍早的州志也是这样描写津市:“舢胪蚁集,商贾云臻,连阁千重,炊烟万户。”可见关于清代津市的繁华,洋人和国人所见略同。

▲津市水府庙码头(1904年7月12日摄)

2012年,芬兰信义会为筹集传教经费,对外拍卖一批旧邮品,包括1905年俄罗斯公使馆发行以津市风光为主的明信片,尤为珍贵。其中一枚为清末津市江景,图为水府庙码头,樯桅如林、百帆待发,渡船如鲫,桨声欵乃;岸上吊脚楼栉比鳞次,错落有致,商家招牌,清晰可见,水府庙粉墙黛瓦,山门洞开,大观楼飞檐翘角,危楼高耸。百年江景如梦如画,叹为观止。

明隆庆年,津市城区有龙法寺、观音阁,观音桥因桥东观音阁得名,大观楼在观音阁旧址。《津市志·宗教》将其列入佛教寺院。《津市志·饮食业》亦载:“民国时期,市面餐馆酒楼比比皆是,水府庙街的玉珍楼、大码头街的集贤楼、江西码头的大观楼……。” 清初,大观楼就是津市第一楼。乾隆《澧州志林》收有张景“大观楼”集句诗,诗云:“一点轻帆万里回,绕城波色动楼台。珠帘绣柱围黄鹄,岩畔古碑空绿苔。荡桨远从芳草渡,绮罗留作野花开。山光积翠遥疑碧,更取峰霞入酒杯。”吴恭亨《对联话》载:“津市濒水,有澧东第一楼,楼凡三层,跨市临澧,气象特壮阔。徐真园钟麟有集句联云:我欲凌风,把酒独怀千载上,又东至澧,出门一笑大江横。雄兀雅与题称。”《中国名胜楹联注释》云:“津市澧东第一楼,在津市东门外澧水河畔,又名状元楼,是木结构的三层楼阁。”《湖南酒文化》称此联为“津市状元楼联”。

▲津市轿行前的小吃摊

名称状元楼,必与状元有关。元延祐五年(1318),澧州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这年廷试,金榜题名,一榜两状元,都出在澧州,右榜状元是忽都达儿,色目人,家居澧阳。左榜状元霍希贤,汉人,家居李家铺土桥峪,州城有状元坊,明废,津市建状元楼,并非空穴来风。 更大的可能是与津市吴家有关,广东巡抚郭嵩焘称:“自湖以南言望族,以津市吴氏、安福蒋氏称首。”咸丰元年,吴醉碧养子、女婿王兆琪喜中解元,二年举进士,因与甲辰榜状元王兆骐同名,御赐名楷。因此吴家大观楼,坊间戏称“状元楼”,虽当不得真,倒是有可能的。

道光二十三年,澧州大水,吴醉碧设粥棚数十座赈灾。岳常澧道蔡家?獭陡瞪揭绞椤罚?庾肀潭αο嘀??斓貌碳耀赏识。何绍基贵州主试归来,途经津市,蔡家?牒擦直嘈藓?忠怼⒑?痰热颂氐卮又莩枪?矗?诖蠊勐ジ?紊芑?臃纾?ド象细枇泄芟遥?侔忝牢镎湫呶叮?鞅鲈蚴恰靶鹨??丁保?紊芑?摹督蚴行性?逃裆角氨病肥?疲骸拔倚胸XN淞昕冢?翱春煲洞┝指贰t嫒桓瓷襄⒅荽??嗉?裾褰蚴芯啤8咝?兜览捶暧?H缇?乓杲癜灿校俊庇只颖饰?庾肀烫饬???叮骸白肀桃恍质簦好鞣锾旄枰萸迦呼ィ还び庑?拭畹瓤谭?W诱旰紊芑?!?

▲民国初年的大观楼酒楼

王楷任翰林院编修,吴醉碧因武昌失守罢官,闲居京城。郭嵩焘致书曾国藩:“京师气象凋耗,而相与掩饰为欢,酒食宴会,转胜往时,文昌、燕喜诸处无日不音乐,无日不有绿呢轿排列门首”,从其日记中“晚为吴醉碧招饮”、“嵇樾生招饮吴氏大观楼”等语来看,吴家在京城好像也开有“大观楼”,何绍基曾题匾云:“推潭仆远,莱庭屡饷香酒美肉,戏书此奉赠。绍基”,莱庭系吴醉碧字。

▲望江广场旁孑孑独立的望江楼

或许是一个巧合,其他地方的大观楼多与吴氏有关。昆明大观楼虽不是吴三桂所建,却因吴三桂所开大观河得名。扬州大观楼,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吴园即大观楼旧址。楼在瓜洲城南隅,顺治间,海舟入犯,毁于火。康熙间,防江郡丞辽东刘藻治城堞,增置楼橹斥堠,别择地建大观楼。王文简为之记,而大观楼旧址则为欽县人吴氏别墅,賜名锦春园。” 长沙贾谊祠前有“大观楼”,巡抚王文韶记:“夏芝岑观察创议新之,并就隙地小有经营,楼观略具,居然一游憩之所,费银二千有奇,出自同人捐廉者十之八,绅士如李仲云等亦间有凑集。”又云:“新构小楼,颜曰“大观”,岳麓湘江,平眺如画,益知芝岑之胸有丘壑也。”夏芝岑题大观楼联:“俯长沙二万余户,不尽炊烟,还看草绿荒台,缅怀弟子;望洞庭八百平湖,无边秋水,每为兰芳空谷,凭吊骚人。”

光绪元年,王楷任城南书院山长,吴醉碧寓居长沙。王楷与王文韶同年,与夏芝岑同为军机章京,他们之间应有交往。郭嵩焘时出使英国,湖南士子烧上林寺,围攻郭宅,保守派王文韶作壁上观,修贾谊祠,吴醉碧虽有“凑集”,但吴平日与郭来往密切,在王文韶眼中,自然是兵部尚书李星沅之子李仲云要亲近的多。 谢国庆曾记:“清末以澧阳楼最为著名,三层楼营业,故又名‘三层楼’,其堂菜面食有独特的风味。” 大观楼何时式微,澧阳楼何时取而代之,乃不得而知。从清末照片看,大观楼为重檐歇山式屋顶,无楼与其比肩。或因吴醉碧晚年寓居长沙,大观楼易主,更名澧阳楼。民国初,朱允熹日记有:“少焉晚餐,夜登澧阳第一楼,仰卧皓月当空,心旷神怡,呼童沽酒,与熊君对酌,范仲淹所谓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今宵近之矣,夜阑酒散,携手下楼,宿福记栈。”

▲风火墙旧貌

1936年新码头大火,新合楼迁往大观楼旧址营业,1952年新合楼易名“劳动食堂”,1959年,新合楼被拆,建望江楼,为津市第一楼,独领风骚五十年。2006年,望江楼被拆,津市澧水河边再也找不到一家像样的酒楼了。城区酒楼倒是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装修之豪华非昔日之可比,只是多了几分俗气,少了几分雅致,找不到回家的感觉了。

▲津市澧水大桥

“井田交吴越,津市半渔商”,澧州的酒楼文化可以追溯到唐朝。大中元年秋,李商隐赴江陵途经澧州,《访秋》诗有:“酒薄吹还醒,楼危望已穷。江皋当落日,帆席见归风。”李群玉《长沙寄涔阳故人》云:“依微水戌闻瞽鼓,掩映河桥见酒旗”;许浑《题故李秀才居》云:“河阳熟酒平生事,更向东流奠一卮”;澧阳令李善夷诗云:“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齐己《泊洞庭》诗云:“浪没货鱼市,帆高卖酒楼”;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更有《津市打鱼歌》,诗云:“江边酒楼燕估客,割鬐斫鲙不论百”;复社党人钱澄之亦有《过湖即事》,诗云“津市帆樯集,千家烟火浮”。每每读前贤的这些诗文,感悟本土历史文化,无不为之动心。

来源:正扬网

0 阅读:1

书余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