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老舍先生的“谈写作”

禾士月 2024-01-09 15:00:17

最近在读老舍先生的“谈阅读和写作”,读的不多,老舍先生用很诚恳的态度教读者写作。其中要点在于,应该边阅读边写作,这样达成的效果最好。阅读一方面可以提升知识储备,阅读文学也可以提升文艺修养;写作可以从实践的角度对阅读产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老舍先生说,写作也是一门艺术,需要在最开始的阶段,谋划好篇幅的架构,什么时候插入故事,哪些地方需要深入细节,都是有考究的。是艺术,要把艺术发挥好,就是要下功夫的。

下功夫可非一日之功,不要刚开始写就想着发表,要沉下心来,慢慢练功夫。很少有人能够刚开始写小说,就受到关注,即便有,那也是很久很久才会突然冒出的天才。同时呢,开始写作是最为关键的第一步。不知道写什么,没关系。老舍先生说有什么就写什么,大白话的写就可以,真话、明白话比什么都好。就凭我们自己的言语,也可以写出干干净净的好文章。没必要追求好的亮点词句,那样反而没有协调性,写的也就不干脆利落了。试想一个穿着邋遢的人,戴上一顶华丽的帽子会给人怎样的感受,文章也一样,应该保持整体的统一性。

人总是做到一件事情后,才会有相较于之前不一样的感受。只有开始写字以后,才能慢慢体会到,把自己的想法、感受记录下来的感觉。写字的过程就像人跟自己对话的过程,将文字写出来,也可能有一种对自我探索的感觉吧!会让人对生活倍感精神,不但充实有意义,而且变得生活感清晰。老舍先生说,心里的真话、有感情的话,就是文艺作品的话。虽然对于我来说写作刚刚开始,但老舍先生的话打消了我的顾虑。怕什么不会写、怕什么没写的、怕什么写不好,咱就算说说心里话都算是文艺作品了呢!当然,值得注意的是,随便把鸡毛蒜皮都记下来,那可不叫文艺作品,那叫日记。

当有了信心写,就开始写。因为要写,所以得想。因为想要有的想,就必须深入观察、细心体会。没错,开始写作会让一个人变得敏感,变得细致入微,变得热爱生活。老舍先生又说了,很多人写作会显得干巴巴,原因在于,我们只知道几个人,几件事,而不知道更多的人与事,没法子用更多的人来丰富这几个人,这几件事。我个人理解是,我们能不能观察到跟一件主要的事情相关的其他人或者事的发生。就比如昨天我见到的一辆大货车,因车身重量大、速度快、刹车急,刹车皮因摩擦温度过高着火了。火势越来越大,直到119赶到后才避免了事故的扩大。这是这件事情的最主要部分,关键在于我是否观察到了不同的人物对这件事情的表现。有当事人、旁观者、议论者、消防员、热心帮助者等等都汇聚起来,会更加丰富这件事的经过。

我们必须要深入生活,不断动笔。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可能生活的无聊,来自于缺乏对生活的强烈感知吧!当深入生活以后,会发现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精彩,每一个人的性格都是那么有趣。记得梁文道老师讲过一本书里的观点,每天都是崭新的,当我们每天走出家门,路过同一段路,它其实全都变了。树叶或成长、或凋落,砖瓦墙石可能又受到了风雨的侵蚀。当时这段话确实挺颠覆我的认知,我也想要去感知到这种变化,甚至于自我暗示:“啊!又是崭新的一天。”可我总也体会不到美感。现在想来,还是对自我的探索不够,先向内求,然后见天地。就像写作一样,是需要一天一天下功夫的。

老舍先生最后还说,写完一篇文章后,应该检查,务必念出来。念的过程中,不自觉就会考虑语句是不是繁杂了,该不该删减,用词不太通顺。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大方方删减改正,不要太珍惜自己的文字,正处于学习的阶段,一定要保证文章的连贯整体性。呵,现在感到,用自己的话写出一段清顺的文字来,还真挺快活的。能想到的要说的都已经说了,文字也还有了树洞的功能,无声的听你倾诉。

真的建议人人都应该创作,人人都应该写作,人人都应该生产。从消费者向生产者转变,就意味着我们并不是总被他人的想法左右,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开始生产创作,往小了说这叫自我实践,往大了说这叫努力改变世界。这样子每天都应该写一篇作品,因为这样又朝改变世界的方向迈了一步,想想都充满了力量。可是老舍先生强调,一开始写不要想着发表,可互联网时代这么发达,发表就没有成本,所以我就应该发表,这样有不妥之处,还望能得到批评指正呢!

0 阅读:3

禾士月

简介:长期践行,简单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