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120师在山西的军需物资是从哪些途径获得的?

纪实文学百家谈 2024-08-15 17:56:41

1937年8月下旬,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红军总部直属队各一部,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0师。东渡黄河,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

军委供给部在太原设有办事处,通过办事处,在国民党第二战区阎锡山处领了一些轻机枪和弹药。每人补充一套棉衣,一床军毯。另外,八路军供给部给每人还搞了一个斗笠,热天遮太阳,雨天挡雨。红军时期120师习惯了穿草鞋,从庄里镇出发也还是穿草鞋。到了太原,每人发了一双鼻子鞋。随后,第120师担负开辟晋西北根据地的任务。

晋西北地区有十几个县,共几十万人。群众生活相当困难,部队的供给工作亦相当困难。第120师到前方后,开始分散打游击,实现八路军的战略方针,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创建晋绥抗日根据地。部队分散活动,一般以营、团为单位,打仗的时候集中。部队的供给工作在1939年以前,主要靠军饷买粮。从1937年到1939年,国民党还给八路军发军饷。

1939年国民党开始同120师闹摩擦,到1940年国民党就不给120师发军饷了。那时领到的钱,前方部队115、120、129几个师只留一半,另一半给了延安党中央。当时山西组织了“抗日救国牺牲同盟会”。阎锡山曾提出一个口号,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合理负担”。120师就利用这个口号,扩军、募捐,动员人力、物力、财力,分配给部队。如吃粮这个问题,都是当地筹备,打到哪里,吃到哪里。遇到汉奸,就把汉奸家的东西没收。由于晋西北地方太穷,人口稀少,兵员扩充困难,扩充多了也养不起,抗日战争前两年,部队战士大都还是老红军。到六届六中全会以后,部队开赴冀中,部队才开始扩大。

从1938年秋冬开始,120师的供给就主要靠自己筹划了。当时解决粮食和副食问题有三个渠道:一是靠生产自救;二是靠政府就地筹措,名义叫“抗日救国公粮”,这是主要的;三是靠缴获敌人的。1940年第120师部队从晋察冀返回晋西北,当时,阎锡山惧怕八路军的发展壮大,他即改变口号:“困死八路军、饿死八路军、赶走八路军”,停止发给120师应得的抗日经费和作战物资,再加上日军推行惨无人道的“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使120师根据地军民的物质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阶段。吃没吃,喝没喝,穿没穿。部队的粮食定量是一斤半,实际吃不到。有的只有吃黑豆,用黑豆磨面糊糊喝。

在此情况下,晋西北地区党委、行署和军区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的“发展生产、自力更生”和“自己动物、生产自给”的方针,发动部队广泛开展生产自救运动,强调部队发展生产,养猪、种菜、搞副业,每个伙食单位都要这样做。

尽管做了许多努力,部队吃和穿的问题都没有得到完全解决。1940年秋天,贺龙要供给部部长陈希云和范子瑜分别带领部分人员到敌后搞“公粮变款”。“公粮变款”就是让老百姓把应交的公粮折合成钱,由部队收起来。交了钱就不再交粮。1940年冬,贺龙把陈与范两个人调回来汇报工作进展情况,经过研究,认为这个办法还可以,但不是解决困难的根本办法。决定留一部分同志继续搞,把范子瑜抽出来,随大青山骑兵部队深入大青山敌后筹款。1942年,叶剑英总参谋长从延安打电报给贺龙,要求120师给中央以财政上的支援,贺龙把陈与范找了去,说中央要多少给多少,充分体现了贺龙对党中央的忠诚。

农副业生产和生产消费合作社

红军时期,由于战争频繁,部队没有时间和条件搞农副业生产。长征结束,抗日战争开始后,为了减轻人民的负担,从1937年2、3月开始,120师即着手搞农副业生产。在庄里镇一带,从连队起,各个伙食单位都搞。

部队开赴晋西北后,继续搞农副业生产。这种生产,是在战斗间隙进行的,主要是发展农业,分散建设手工业,保证生活必须品的自给。120师驻陕甘宁边区部队,一面时刻提高警惕,随时准备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对边区的进攻,一面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利用战斗与训练间隙,执行屯田政策,开展大规模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运动,搞得最好的是359旅。

359旅于1940年底到1942年春陆续奉命开赴临县、金盆湾、南泥湾、九龙泉等地区。当部队开始向南线移防时,朱老总即根据毛主席生产自给的号召,指示359旅在时刻保持战斗准备的情况下,除完成每年的练兵任务外,似南泥湾为中心,坚决实行屯田政策,开展生产运动。1941年该旅开荒种地26,800亩,收细粮3,050石,粮食自给达到80%,经费自给达到90.2%。1943年达到了王震旅长所提出的“二人一猪、一人一羊、十人一牛”的计划。

除搞农副业生产外,120师各部队还办起了生产消费合作社。主要是在市镇上做买卖。两个目的:一是搞点收入改善部队的生活,二是平抑物价。凡是有部队办生产消费合作社的地方,物价就比较平稳;没有消费合作社的地方,物价就偏高。

抗战开始后,部队驻到哪个地方,就在哪个地方办消费合作社。1940年以后,就办起了这个字号那个字号的公司,比生产消费合作社的场面大多了。仅晋绥军区本身。就办起了同济(兴县)、同德(绥德)、同和(神府)三个字号的公司。各个二级军区和军分区以及团以上野战部队,都办了商店。团以上部队办的消费合作社的特点,就是有固定的地点,不随部队走。经营的东西主要是百货和日用杂品。搞“特货”生意,也是通过这些服务社去搞。这些商店,为部队生活提供了方便条件,为解决部队的困难出了力,为平抑物价起了应有的作用。部队办服务社的传统流传至今。

120师暨晋绥军区的军工生产

军工生产,是部队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光荣的历史。早在红军时期就开始了。抗日战争开始后,军工生产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特点是,部队有了自己比较稳固的后方基地。1937年8月,120师开赴晋西北以前,由于国民党对八路军编制有数量限制,又将兵工组织进行了一次整顿,大部分年大体弱者都送回了延安,小部分精干工人带到前方。1939年9月,120师深入敌后进行抗日,由于战争频繁,随军修械工人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又在晋西北招收了50多个工人。其中有从山西太原附近的豆村造纸厂(敌战区)动员来的一部分机械工人,并搬来了一些机器。还有一部分是从向阳店来的。由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比较了解,故主动派人与八路军接洽,带了一部万能铣床从太原兵工厂逃出来有了机器,又增添了人手,于是在岚县的一座大庙里成立了修械所。

1938年8月,120师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带领部队进入冀中平原作战,从岚县修械所挑选了十来个工人,随师部到冀中。358旅仍在岚县,所以,岚县修械所继续存在。由于冀中游击战流动性很大,夜晚要出击,日间要备战,难以开展修械工作,因之,将修械科转到120师的后方——晋察冀边区平山地区的西石门刘家沟里,担负前方的修械工作。因前方损坏的枪支多,修械任务重,仅此十余人很难完成任务,故又从冀中军区调了十多个工人组成修械所。

师部返回晋西北后,第358旅的修械工人又全部交给师部。贺龙师长对兵工建设非常重视,为加强兵工力量,从长远着想,将晋西北部队、决死二、四纵队以及工人自卫队的工人和机器全部集中起来,并将冀中修械所的全部工作人员也都调到晋西北,在陕甘宁边区葭县(今佳县)悖牛沟建立了修械所,归120师统一领导。有200多名工人,30多部机器,成了一个規模很大的大兵工厂。

1943年,是军工生产大发展的一年。这一年组织了晋绥军区工业部。这时,除原有机械厂、炸弹厂外,还在悖牛沟附近建立了化学厂、皮革厂。在山西临县招贤镇建立了铁矿厂,组织了矿务局。当时军区工业部投资一万元,修建厂房和一部分工人宿舍。另外,还通过其它渠道筹集生产枪炮弹药的原料,使之源源不断。

军工生产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被服生产。1937年120师在陕西就开始组织被服厂。从敌占区收集缝纫工人,同时派一些青年做学徒,以原来红军时期的缝纫工人为基础,组织被服厂。以后,被服厂从岚县搬到兴县,又由兴县搬到神府县的王桑塔。在那里组织了被服一厂、二厂。此外,还组织有纺织厂(后改为染织厂)、毛织厂、制药厂。

1940年以前,服装原料主要靠我们自己组织人到敌占区去买。其次是组织敌占区的商人,通过社会关系购买;发动根据地的商人,通过各种渠道来买。1937年冬天到1938年这段时间,换装部队扩大了一些,从太原领的棉衣都是老部队的,新扩大的部队没有。为解决服装原料问题,到山西临县做工作。临县,是晋西北最好的县城(平川)。通过做县商会会长冯锡藩的工作,解决了部队的冬装问题。1938年冬天120师和老百姓联系,产的布有多少要多少。

到1942年秋,晋绥地区有三个大军区被服厂和两个二级军区被服厂,但解决穿衣问题的力量仍然不够,最大的被服厂还是群众。办法就是由被服厂把衣服坯子裁剪好,发给驻地群众铺棉絮、羊毛,由群众把衣服做起来。这样,就把做冬装做到发夏装时的问题解决了。

【著作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发,侵权必究】

1 阅读:142

纪实文学百家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