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学家放弃诺贝尔奖,回国隐姓埋名30年,连钱学森都尊敬无比

不正常世界 2023-02-15 00:51:07

不是我不爱美国的优厚生活,而是我更爱自己的祖国

——核物理专家王承书.1956年

1994年6月18日,82岁的王承书在北京病逝。这位被称为“中国居里夫人”的传奇女性,直到去世才逐渐被国人知晓。

她的追悼会很低调,又很隆重,前来悼念的除了她的亲人之外,还有很多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科学界的泰斗。

社会上很少有人知道王承书,因为她生前很少接受记者的采访,发表的论文也并不多,一生恪守着对钱三强先生的承诺:“隐姓埋名”一辈子。

王承书

1912年6月28日,王承书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书香之家,因为家里排行老二,父亲便以“四书五经”中“五经”中的第二本书《尚书》为名,取名王承书。

王承书从小非常聪明,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尤其擅长数学,小小年纪就开始帮忙家里算账,“二小姐,算账”便成了王家的口头禅。

1930年,王承书被保送燕京大学物理系,成绩始终排在年级第一名,大学毕业后又用2年读完了研究生,此时的王承书已在业内小有些名气,“天才”“未来之星”的称号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听习惯了。

1939年,王承书与校友,也是当时西南联大的教授张文裕结为夫妻,不过王承书并不愿意就此放弃自己的事业,1941年她被美国密歇根大学破例录取并争取到“巴尔博”奖学金,于是她和丈夫一起赴美深造。

张文裕

进入美国后,王承书的聪明与勤奋让她很快被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乌伦贝克认可,后者亲自邀请其加入自己的团队,王承书也因此成为了乌伦贝克的学生,并两次就职于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

王承书在美国最大的成就是和其老师乌伦贝克一起,在1951年解决了玻尔玆曼方程不能处理多原子分子气体输运性质的问题,完成“稀薄气体动力学论文”,其得到的结果被称为“WCU(王承书-乌伦贝克)方程”。这个方程至今在激光、激波、化学反应等气体性质研究中,仍有非常大的实用价值。

1980年,老年的乌伦贝克在美国《流体力学年鉴》上发表文章,回忆当年与王承书的一起研究的点点滴滴,对王承书做出了高度评价,称她是“了不起的人才”。

王承书如果继续待在美国,前途非常光明,乌伦贝克认为以她的能力,未来很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人类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不过比起诺贝尔奖,王承书内心深处,还藏着自己的从小的梦想——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落后的中国,这也是她选择学物理、出国留学的重要原因。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无数海外科学家纷纷踏上了归国旅程,王承书夫妇也是归心似箭,但是他们的回国申请却一次次被美国政府拒绝。在麦卡锡主义盛行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宣布了一条禁令:凡是在美国学理、工、农、医的科学家禁止回到新中国。

美国政府不仅拒绝他们回国,还派人暗中监视,甚至软禁,有的为美国政府做出过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如钱学森,更是一度被剥夺了进行科学研究的权利。

王承书们只能继续在美国,很多美国朋友都在劝他们留下来,毕竟在美国已经是有房有车有事业,如果回到中国,可能连吃饭都是问题。但是王承书并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他们只能等待,这一等就是7年。

1954年,王承书在拉布拉多州的一个邮局门口看到了一则消息,在新中国政府的不懈努力下,中美就中国科学家的回国问题达成协议,凡是愿意回国的都可以回去。

看到这则消息后,王承书和丈夫欣喜若狂,立刻回家开始收拾东西。由于很多东西拿不走,比如家里的2部轿车、电冰箱等,王承书夫妇干脆就直接送给了美国朋友,但是却将家里的三百多份书籍和资料全部寄回了祖国。

1956年11月,王承书夫妇带着孩子,时隔17年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国后她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道:

“回国前我已暗下决心,一定要服从祖国的需要,不惜从零开始。”

一开始王承书是在近代物理研究所和原子能研究所从事铀同位素理论研究工作,这并不是她的专业,但是却是当时中国的一个空白。时任第三机械部部长宋任穷亲自找到王承书希望她能参与这项研究,当时全国的科学家里,王承书是里面相对比较熟悉这个专业的。

王承书二话没说接受了任务,此后她唯一与自己专业挂钩的工作中,就是在北大担任物理系教授,教学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

1958年,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开始筹建热核聚变研究所,热核聚变俗称“人造太阳”,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也是开启全新时代的钥匙。美国苏联等国早就开始了相关领域的研究,但中国在这方面是完完全全的一片空白,就连从事这个专业的科研人员都没有。

这一次找到王承书的是钱三强先生,希望她来负责理论部分,研究等离子物理和磁流体力学。相比于研究同位素理论,这次的工作对于王承书来说就是完全的空白了,此时的她已经46岁,专业上已经定型,隔行如隔山现在要转专业对于王承书来说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还意味着放弃以前的学习和研究成果。

但是王承书面对钱三强先生的请求,毫不犹豫说出了三个字:“我愿意!”。

1959年,王承书跟随团队来到苏联学习,几个月后启程回国,上火车前她得到了一本关于美国受控热核聚变的书籍,在7天7夜的返程旅途上,她将这本书一字不差翻译成中文,下火车时资料已经整理好了。

回国后,王承书进行了大量热核聚变的理论研究,参与了中国最初的三个等离子实验装置设计与建造工作。仅仅只用了2年时间,王承书就从一个“小白”,成为了中国热核聚变领域的领军人物,并且为国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1961年,钱三强再次找到了王承书,希望她来负责一项绝密的项目,问她:

“你愿不愿意隐姓埋名一辈子?”

王承书第二次非常干脆地说出:“我愿意!”也就是在这一年,王承书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当时中国原子弹的研究工作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但苏联专家撤走后,核心燃料高铀浓缩迟迟打不开突破口,钱三强希望王承书来负责“气体扩散”的项目,希望在1963年底前能突破提取出高浓铀的瓶颈,否则原子弹的研究进程将会受到拖累。

这一年王承书49岁,在504厂开启了集体生活,吃食堂、睡宿舍,一周只有见儿子1次,和丈夫天南地北常年分居,有人曾问她如何看待当时的生活,王承书说:

“对于每个人来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在我的一生中,事业占据了我整个生命的2\3,为此我失去了一个女人应给予这个家庭的一切,但是,我并不后悔。”

当时由于苏联专家刚撤走,504厂的设备只安装了一半,事实上和破铜烂铁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而且由于整个厂区基本处于半研究半建设的状态,也显得非常乱。

所有的一切又是从零开始!不停地“从零开始”不仅是王承书的写照,也是当时整个中国的写照,但也正是有着王承书们的坚持与不懈,新中国也才得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为了让厂内的设备启动起来,王承书来到厂内一个个地计算数据,还用上了当时全国只有一台的电子计算机(国家也是全力支持)。

苏联专家离开时曾放话:“你们的设备会变成一堆废铁”。但是在1962年,在王承书的领导下,504厂解决了数百个理论、技术、材料、工艺等问题,一个联级方案和分批启动方案终于出炉,其中不少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得了全国科学大奖。

张爱萍将军曾到504厂进行考察,他问:“你们能不能按时拿出合格产品?”

504厂厂长王介福肯定地回答:“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但张爱萍却说:“我要听专家的。”

王承书果断站出来回答:“我们的理论计算和试验证明,能保证按时出合格产品!”

张爱萍看到后非常高兴,也非常放心,他说:“有了你们,国家有福!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牺牲一切,我和你们一样‘我愿意!’”

王承书这才知道,她的“我愿意”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学习榜样,不过王承书并没有骄傲,她曾告诉别人,自从大学毕业后她一直都是:

“明白做事,清白做人。”

1964年1月14日,中国成功提取出了第一批高浓缩铀合格产品,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113天;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王承书是这项国防后盾背后最大的工程之一,但她和其他因此享誉全国的科学家不一样,她依旧要继续“默默无闻”下去。

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并没有意味着王承书工作的结束,因为钱三强第三次找到了王承书,王承书被任命为研制国产大型气体扩散机“4号机”的总设计师,王承书也第三次说出了那三个字:“我愿意。”,这一年王承书51岁。

很快,王承书带着一批年轻人,在十多个省的100多个单位的协助下开始了技术攻坚。在搞气体扩散的同时,王承书也时刻关注着国际上铀同位素分离的最新动态,注意到了当时西方正在研究的“离心分离法”,在70年代开始推动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1973年她又提出了“激光分离法”,后来这两项技术都列入了“七五”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计划。

从此王承书多了一个头衔——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事业理论奠基人。

1978年,王承书66岁,国家考虑到王承书的身体原因,建议她脱离一线回到第二机械部机关工作,全国科学大会后,尽管王承书并不愿意离开一线,但是她还是服从了国家的安排,回到后方从事科研生产和人才的培养工作,也算是告别了“隐姓埋名”。

30年的隐姓埋名,让这位曾经的科学家新星彻底从世界上“销声匿迹”,30年间她没有在学术刊文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在给学校的一些文件中也没有署名,就连曾参与、主持过的一些获奖科研项目中,她也拒绝署名,回到公众视野后也依旧拒绝大多数的采访。

退出一线后,王承书将精力放在了培养年轻人上面,77岁时还拿着放大镜一篇篇地去看学生的论文,就像当初在504厂一遍遍地计算设备数据一样。

她说:“我要做人梯,让年轻人从我的肩膀上走过去。”

王承书一直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培养,从1961年入党开始,她每个月都会从工资里拿出一部分去资助学术活动。1992年丈夫张文裕去世后,她将二人一生的积蓄约10万元人民币,以丈夫的名义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县,至今还有一座小学叫“文裕小学”。

1994年,王承书收到病危通知,但她却很平静,她说:“死是客观规律,只是自己虚度80春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未能实现回国的初衷,愧对党和人民。”

她的一名学生曾说:她是那种死后既有资格见马克思、又有资格见爱因斯坦的人。

一生低调,不计功名,王承书为国家付出了一切,却唯独没有考虑自己,“不忘初心”四个字只有简单的13笔,但王承书却用一生来证明这13笔的伟大,钱学森多次公开表达过他对王承书的尊敬。她虽然没有获得多少奖,但她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0 阅读:20

不正常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