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古堂|民国时期北京收藏第一人是谁?

张济评文化 2023-06-10 20:49:01

颜世清(1873-1929)字韵伯,号瓢叟,广东连平人,寄居北京。进士出身,曾任东方绘画协会干事,直隶洋务局会办。民国成立后,任直隶都督府外交厅厅长,北京大总统府军事参议,井陉矿务局督办,丰田巡按使署政治顾问,财政部印刷局局长,张家口税务监督等职。其聪颖过人,在政界多年,提倡文化最力。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北京之最。作山水、花卉,以古拙胜,毫无近习。

颜世清的收藏极富亦精,前有完颜景贤号称民国收藏家第一,后有其继起,亦称冠绝。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是书法巨迹,曾为其箧藏。另有董源《溪山图》、宫素然《明妃出塞图》、王蒙《秋林书屋图卷》、传为燕文贵所作山水长卷、赵子固春兰图卷、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等亦是其旧藏,前三后为日本人收藏,部分画作曾影印出版,后三则被转让给叶恭绰。

其余名家的精品更是诸多,如沈周《溪山深秀图》《湖山春晓图卷》,吴伟《铁笛图》,董其昌《仿大痴富春大岭图》, 李流芳《山水卷》, 程正揆《江山卧游图卷》,所藏书法如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傅山《小楷千字文》,拓片如《麻姑仙坛记》《魏安乐王墓志》等,不一而足。

颜世清旧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外,颜世清曾数度在中外举办书画展览,所示重量级墨迹之多,皆引起文化界震动。如1917年在北京举办“京师书画展览会”,并发行《展览目录》,1920年又举办“京师第二届书画展览会”,又刊《出品录》,以及1922年在日本举办“颜氏寒木堂书画展览会”等,累累古书画精品,令人叹为观止。1918年时,其亦曾召开“敦煌石室藏经颁布会”,展览其所藏敦煌写经一百余卷,也是令人震撼。

日本美术史家大村西崖在其《中国美术史》中,亦曾言:“今北京、天津之鉴藏家,当推完颜朴孙(即完颜景贤)最有眼识;藏品之多,则推颜世清、关冕钧、杨荫伯、汪向叔等诸家。”不过,完颜氏的藏品不少后为颜世清所得。另有吉田千鹤子所辑《西崖:中国旅行日记》中也有记载:“金绍城令贺嗣章告予曰:北京收藏家中,最冠者为颜伯韵,请先访之。”说的是大村西崖调查古书画收藏时,第一个拜访的便是颜世清。

类此种种,无一不彰显彼时颜世清有“京华第一藏家”的美名,且精于鉴赏,同时又因其身居多种官职,亦有着半官方半民间的顶级策展人的身份。其也为所藏而自得,曾言“吾阅书画二十年,自问三百年来梁蕉林、安麓邨庶几抗行,余子碌碌,不足道也。”自比梁清标、安仪周。

而是次北京保利2022秋拍,所呈现的“颜世清旧藏”,名家累累,精品不乏,又是无底价起,藏家当可觅得心头所好,以盈宝斋。

675

佚  名(宋-元)  山水图

立轴  水墨绢本

103×133 cm. 约12.3平尺

无底价

此作“山水图”写文人水阁读书的场景,以写意、界画技法绘制。画中,连廊屋舍掩于竹林之中,竹叶以典型的“双钩法”勾勒,簌簌有声,有清高拔俗之美。其略向左侧倚斜,老竿新篁,或疏或密,纵横恣意,各尽其态。风雾之中,竹影摇动,有起伏跌宕之流动观感。

宋金时期,文人甚为喜爱竹画,如文同、苏轼、王庭筠等,而元代擅于竹画者,则如高克恭、赵孟頫、李衎等,皆能写竹之挺秀潇洒。其中,李衎学李颇、黄筌等先贤的“双钩法”画竹,青绿设色,细笔渲染,而风神兼备,又著有《竹谱》,可谓后人竹画的津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李衎作《双钩竹图轴》可称名画,而是作佚名《山水图》中的竹林描绘,二者所作竹竿皆如作篆书,圆劲有力,竹叶的技法、设色等,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双钩法画竹”,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李衎作《双钩竹图轴》,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而连廊屋舍为水阁,依山水而建,曲折相连,繁复精美,阁后另有建筑群若隐若现,显示其山居之中仍是富贵气派。红衣文士端坐,头戴黑色巾帽,手捧书籍,书童站立其旁,另有二仆童或扫地,或端盘,亦是描绘精细。

“水阁读书”,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扫地仆童”,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此作中的水阁描绘极具特色,以竹子为材料构建,斑纹似湘妃竹,甚是典雅。屋内地面以竹篾编织,门帘则以竹条编织,屋顶则以竹片并排,既富有装饰效果,又可遮风避雨。主屋门为敞开式,其上悬布制帘子,随风鼓起,表达其轻盈之质,桌上摆放香炉,当为青铜材质。

画中斗拱并排,尺寸较大,间隔亦宽,似与梁架相互拉结,类“铺作层”,构造精巧,造形美观,宋《营造法式》中即称之为铺作。此即有鲜明的宋元建筑特征。而明以后,斗拱的尺度不断缩小,间距亦加密,不再起维持构架整体性和增加出檐之作用。此可作为断代参考依据之一。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 燕文贵(传)纳凉观瀑图”中,斗拱样式、间隔等,亦是大体相似,可作参阅。而二作卷帘亦是相像,不同的是,其一垂落,另一则卷起。

“竹制水阁”中“斗拱”、“卷帘,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斗拱”、“卷帘”取自“宋 燕文贵(传)纳凉观瀑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画中屋檐前脊部分亦饰有悬鱼,形状类云头如意纹。而水阁后半露屋顶的装饰,屋脊如莲花瓣,中心似花蒂耸立,也是别具一格。此或可参照“元 王振鹏(传) 大明宫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局部建筑样式。

“元 王振鹏(传) 大明宫图卷”,局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水阁”后“半隐屋顶”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另有绝美细密的“拉丝”水波纹描绘,则可参照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宋 马远《水图·层波叠浪》”、“宋 佚名《沧海涌日图》”亦或是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宋 李嵩《赤壁图》”等,云舒浪卷,湖光潋滟。

“水波纹”取自佚名(宋-元) 山水图,局部

宋 马远《水图·层波叠浪》,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 佚名《沧海涌日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是作“佚名(宋-元)山水图”描绘的文人风雅,竹风习习,江浪层层,充满高士隐幽之逸,而其建筑中不经意间所流露的上层雅士风流,亦是契合宋元时期,文人好筑园,亦喜临渊观潮听水的闲适旨趣。其绘法则精妙,以俯瞰透视的构图,将古时的文人漫生活完美呈现,诚是佳作难得。宋元的画作,传世寥寥无几,其价值稀珍,不再赘言。

“颜世清旧藏”中,另有其余佳作,因篇幅所限,笔者将仅简略介绍,权作浮光掠影,窥斑知豹足矣。

649

梁鼎芬(1859-1920)  行书自作诗团扇

团扇  水墨绢本

1911、1912年作

D:19.5 cm、D:21 cm、D:19 cm、D:20.5 cm

无底价

说明:颜世清上款。

此为梁鼎芬行书自作诗四首书赠颜世清的团扇,作于1911、1912年,“寒木堂”为颜世清斋号。梁鼎芬,字海星,号节庵,番禺人,18岁中举人,光绪七年(188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因弹劾李鸿章六大可杀之罪,被罢官。南归后任广东丰湖、端溪书院院长。张之洞督粤,聘主广雅、两湖、钟山书院。清帝逊位后,其与陈宝琛同为末代帝师,以遗老自居。

梁鼎芬与颜世清同为广东人,又皆入仕途,彼此往来诸多。颜世清旧藏的《黄州寒食诗帖》上梁鼎芬亦曾作跋。梁鼎芬诗文书法皆擅,其书初学柳公权、饶爽健刚劲之气。中年后兼取法黄山谷、褚登善,细筋入骨,撇捺加长,笔道细而劲,风骨棱棱,颇如其人。近代简经纶评介其书法:“秀雅绝伦。”其亦与罗惇曧等人并称“岭南近代四家”。

650

王  澍(1668-1743)  楷书旌节祠碑

册页(五十一开)  水墨纸本

24.8×13 cm.×51 约0.3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为王澍楷书书写“旌节祠碑”,题识:“诏旌贞节。祠碑。诏栓贞节祠碑”,题签:“王良常书旌节祠碑。戊辰秋七月,眠原题签”,共计五十一开。

王澍(1666-1739),江苏金坛人。清代书法家、字若霖、篛林、若林,号虚舟,亦自署二泉寓居,别号竹云。官至吏部员外郎。康熙时以善书,特命充五经篆文馆总裁官。工书,善刻印,尤以书名。其书名播海内,摹古名拓殆遍,四体并工,于唐贤欧、褚两家,致力尤深,辄跋尾自道所得。吴修《昭代尺牍小传》评介其书:“书入率更之室,篆书出李斯,为一代作手。晚岁眇左目,鉴定古碑刻最精,金坛良常山馆最擅名。”

651

贾  铉(清)  墨竹图册

册页(十八开)  水墨纸本

30.5×22 cm.×18 约0.6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为贾铉《墨竹册页》,册中绘写竹子的不同形态,笔墨精妙,摇曳生姿。贾铉亦自题识“直写性灵,随性而发,使天机流动,不稍凝滞,传幽芳清韵之神于风晴雨雪间,方得此中真趣”,可见其对于此作之自得。

颜世清亦题跋贾铉所作墨竹,冷气逼人,不食烟火,其作亦是鲜见。贾铉,字玉万,号可斋,康熙时山西临汾人。工竹石及折枝花卉,喜用瘦笔干墨。其兰竹,晴、雨、露无不各肖,兼善荷花,名噪都下。

652

戴  鉴(清)  山水花卉册

册页(十二开)  水墨纸本

30.5×40.5 cm.×12 约1.1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为戴鉴作“山水花卉册”,绘山水、屋舍、古树、花卉等,画面清雅,共计十二开。戴鉴,字赋轩,号石坪,山东济宁人。少颖异,沈诗、画。与同里李睿以六法互相师友。尝游吴、越、晋、豫间,遍览江山之美。及归,诗、画益进。山水墨气浓厚,出入董其昌、王鉴之间。著《泼墨轩诗词钞》。

653

宝  熙(1871-1942)  行书四屏

四屏  水墨纸本

1923年作

127×29.5 cm.×4 约3.4平尺(每幅)

无底价

说明:颜世清上款。

此为宝熙行书临米芾四条屏,内容为“孔圣手植桧赞”。宝熙,清末官吏、学者。字瑞臣,号沈盦,室名独醒庵。光绪十八年进士。历任编修、侍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总理禁烟事务大臣、理度支部右侍郎等职。宝熙的书法端庄肃穆,此四条屏临帖取质,碑帖之间,用笔亦是殊为流畅,并有古朴之气。

654

俞  樾(1821-1906)  隶书七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127.3×31 cm.×2 约3.6平尺(每幅)

无底价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其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等皆出其门下。

此其隶书七言联,语出唐代韦庄《题安定张使君》,书法古拙不失清雅。上款人“子清”或为朱学勤之子朱澄,字子清,喜好藏书,与缪荃孙、孙诒让等晚清学术名流交往频繁。

655

何绍基(1799-1873)  行书七言联

对联  水墨笺本

124×28.3 cm.×2 约3.2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联行书书写,内容语出宋代陆游《绵州录参厅观姜楚公画鹰少陵为作诗者》。何绍基,晚号蝯叟,其出身书香门第。父亲何凌汉,官至户部尚书。何绍基所独创的“回腕法”,是从李广“猿臂善射”中悟得,使得行笔线条有生涩感,可更好地表达“金石味”。而其熟稔的“屋漏痕”,亦使得线条骨力内蕴,如崇山峻岩,如决大川,饱含阳刚之美,亦变化无穷。曾国藩曾言何绍基的书法:“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

656

潘祖荫(1830-1890)  行楷七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131.5×28.5 cm.×2 约3.4平尺(每幅)

无底价

潘祖荫(1830-1890),清代官员、书法家、藏书家。字在钟,小字凤笙,号伯寅,亦号少棠、郑盦。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大学士潘世恩之孙。内阁侍读潘曾绶之子,咸丰二年一甲三名进士,探花,授编修。数掌文衡殿试,在南书房近四十年。光绪间官至工部尚书。通经史,精楷法。

其秉性直爽,任贤爱才,曾三次力保左宗棠,使其最终成为“同治中兴”的得力重臣。其亦喜写《书谱》,一生临习、书写无数。是行楷七言联,行笔酣畅,线条粗细、浓淡有别,颇具潇洒神采。

657

陆润庠(1841-1915)  行书七言联

对联  水墨笺本

139×28 cm.×2 约3.5平尺(每幅)

无底价

陆润庠(1841-1915),字凤石、号石灑,别号固叟,祖藉江苏元和(今苏州市吴县),为同治十三年状元,历任翰林院编修、山东学政、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厘订宫制大臣、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曾五次任乡会试主考官。其亦是末代帝师。

陆润庠的书法以行楷为主,而其所作楹联更是“清末一绝”,备受赞誉。此联语出杨维桢《无题效商隐体四首》。北京故宫一面墙上,目前仍存刻有翁同龢、陆润庠、刘春霖三人的题墨,誉为“三绝”。

658

曾  熙(1861-1930)  行楷八言联

对联  水墨笺本

170×32.6 cm.×2约5.0平尺(每幅)

无底价

曾熙 (1861-1930) 湖南衡阳人,晚清民初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兼画家。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官兵部主事、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任湖南教育会长。工诗文,擅书画。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颉颃,世有“北李南曾”之说。是联内容语出清代诗人黄奭的古诗《集句联》,书法有秀雅婉丽的魏碑风格。

659

徐世昌(1855-1939)  行书七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1927年作

135×24.5 cm.×2 约3.0平尺(每幅)

无底价

徐世昌 (1855-1939),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晚号水竹村人、石门山人、东海居士。直隶天津人。曾任军机大臣、署理兵部尚书、东三省总督兼管东三省将军。民国七年十月,徐世昌被国会选为民国大总统,被后人称为“文治总统”。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一生编书、刻书 30 余种。

是行书七言联,内容“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可为春联,又如诗画一般,表达春景盎然生机。

660

王福厂(1880-1960)  篆书九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1941年作

98.5×20.5 cm.×2 约1.8平尺(每幅)

无底价

王福厂,字维季,号福厂,著名书法家、金石家。浙江杭州人。名褆,初名寿祺,七十岁后自号持默老人,尤以篆刻闻名,其篆隶书法亦是造诣深厚,风格多样。此为王福厂书王世贞集宋人词句,篆书行笔,结体谨严,线条亦是婉约流畅。

661

吴敬恒(1865-1953)、孙其业  篆书五言联、楷书八言联

对联  水墨纸本

145×38.5 cm.×2 约5.0平尺(每幅)

169×33 cm.×2 约5.0平尺(每幅)

无底价

吴敬恒即吴稚晖,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联合国"世界百年文化学术伟人"荣誉称号获得者。其与谭延闿(楷书)、胡汉民(隶书)、吴稚晖(篆书)、于右任(草书)各擅一体,并称“民国书法四大家”。

孙其业,字梅庵,金匮(今江苏无锡)人。诸生。官至五品衔浙江补用巡检,性温厚和平,举动风流潇洒,工书,善山水。摹仿赵松雪维妙维肖,所书匾联甚多。

662

郑孝胥(1860-1938)  行书“月午”

横批  水墨纸本

33.8×77.8 cm. 约2.4平尺

无底价

说明:颜世清上款。

郑孝胥(1860-1938),字苏戡,一字太夷,号海藏,福建闽侯人。宋诗派重要诗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书法造诣尤深。其书初以帖学为主,并受馆阁体影响,而后间习欧阳询、柳公权、苏东坡诸家,参以六朝碑刻的笔意,在结体上,将魏碑的扁势拉长为纵势,把魏碑的峭利凌厉、拙率蕴藉之势变成了端重敦实、肃壮雍和之姿。是作“月午”寓意半夜、午夜等,富有诗人的哲学、朦胧诗意。

663

铁  保(1752-1824)  行书王醒斋记

横幅  水墨绢本

32.7×128.7 cm. 约3.8平尺

无底价

铁保,清代大臣,亦是彼时满人中最知名的书法大家,其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并称为“清朝四大书家”。其书法早年曾学“馆阁体”,后学颜真卿,纠正“馆阁体”带来的板滞之病。此其行书“王醒斋记”,绢本,行笔浑厚,亦见“二王”潇洒俊逸之风。据《淮安盐业志》,含山王醒斋、临汾王文山、德清徐东麓、桃源薛竹居、司马程吾庐为五老会,曾应召赴“千叟宴”。程吾庐曾有诗《自题荻庄<五老宴集图>》。

664

傅  山(1607-1684)  行书五言诗

镜心  水墨纸本

22×142.5 cm. 约2.8平尺

无底价

傅山当是明末清初最为博学之人,其“忍辱负重,宁死不屈”也是天下学子的“精神领袖”。其精研道学、哲学、儒学、佛学,而且医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也几乎无所不通。同时,经史之外,傅山也兼通先秦诸子。更可敬的是,其所坚持的民族气节,如高云拂崖,从不曾消减分毫。有人说“世人皆以青主字好,岂不知字不如诗,诗不如画,画不如医,医不如人”。此亦可见其之气骨独标,堪称后世典范。是作内容为唐代诗人裴度《皇甫判官溪居》,大字行楷书,书法浑穆苍劲,甚有古致。颜世清题签。

665

溥  儒(1896-1963)  行草节录《与山巨源绝交书》

镜心  水墨纸色

25×55.5 cm. 约1.2平尺

无底价

溥儒,初字仲衡,改字心畲,自号羲皇上人﹑西山逸士。清恭亲王奕訢之孙。曾留学德国,笃嗜诗文、书画,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又与吴湖帆并称“南吴北溥”。其书法精妙,启功先生亦曾言“心畬先生的书法功力,平心而论,比他画法功力要深许多”,其骨气十足的书风,从南渡台湾后,被誉为“台湾第一帖学大师”,亦可窥知。

666

溥  儒(1896-1963) 

钟馗降福图

立轴  设色绢本

1935年作

27×14 cm. 约0.3平尺

无底价

此溥儒1935年所作“钟馗降福图”,画中钟馗身着大红色宽衣大袍,面相并非其他画家笔下的凶神恶煞,而是更富有文人逸趣,甚至有点可爱。事实上,溥儒甚为喜画钟馗、亦擅画钟馗,在艺坛故有“溥钟馗”之称,其笔下的钟馗形象各异,有传统的捉鬼驱邪、嫁妹出行,也有棒打穷鬼、骑自行车等诙谐有趣的题材。

667

姜  筠(1847-1919)  仿王翚笔意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14年作

64.5×40.5 cm. 约2.4平尺

无底价

此姜筠1914年作“仿王翚笔意山水”,画面构图饱满,崖石巍峨峭立,山麓下屋舍半掩,古木苍郁,山石苔点细密,两个长衣文士站立于曲折山路的石阶上,似乎在攀谈,富有文人雅意。姜筠,字颖生,别号大雄山民,安徽怀宁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官礼部主事。工于丹青,山水专学王翚,笔墨浓重。偶尔也描绘花卉。书法师苏轼,兼善篆刻。

668

秦炳文(1803-1873)  山水四屏

四屏  设色纸本

1848年作

30.5×20.6 cm.×4 约0.6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秦炳文1848年所作“山水四屏”或水墨或设色,画面清雅,或青山满色,或满幅秋意,以赵大年、董源、巨然、董其昌等人笔意而成。秦炳文(1803-1873),字砚云,号谊亭,江苏无锡人,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官户部主事。擅山水,初师王鉴,后宗黄公望、吴镇,臻其胜境。

669

颜世清(1873-1929)  致叶恭绰信札、文徵明赤壁赋原盒

镜心  水墨纸本/木盒

32.6×48.2 cm. 约1.4平尺

无底价

颜世清收藏的不少画作后为叶恭绰所得,二人书画往来诸多。如《北宋燕文贵山水长卷 跋》叶恭绰跋云:“瓢叟晚年不克保其所有, 其精品先后让之亲友, 此卷旋即归余。……”另有《黄山谷录伏波神祠诗真迹跋》,叶恭绰亦跋云:“瓢叟初得此卷,持以示余,余叹为得未曾有。瓢叟颇欲以归余,余向不为巧偷豪夺,故未之应。今春京师重晤,瓢叟复理前说,且以石庵、成邸故事为喻。余感其意,从焉。”

此为颜世清致叶恭绰信札,信中颜氏盛赞叶恭绰才华横溢,并期待相聚交谈,同时提及其藏有米芾的巨迹“研山铭”等。此对于考据“研山铭”的流传亦有很大意义。另附有文徵明赤壁赋原盒。

670

石达开(1831-1863) 

行书自作诗

立轴  水墨纸本

1855年作 

29.5×31 cm.×2 约0.8平尺

无底价

此石达开1855年作“行书自作诗”二首,分别为“乙卯夏五月舟过扬州”、“乙卯荷月舟过仙女庙遇大风雨”。石达开是太平天国主要将领之一,中国近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其亦是太平天国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其书法传世鲜少。

671

赵世骏(?-1927)  楷书七言诗

立轴  水墨纸本

1916年作

100×26.7 cm. 约2.4平尺

无底价

此赵世骏1916年录写“杨诚斋过湖骆坑诗一首”,楷书行笔,形准而意足,线条劲健,杨诚斋即杨万里。赵世骏,字声伯,号山木,江西南丰人,久居在北京,为陈宝琛弟子,与清书法家鲁琪光齐名。

672

翁方纲(1733-1818)  行书五言诗

立轴  水墨笺本

164×71 cm. 约10.5平尺

无底价

此翁方纲行书录斜唐寅“侠客”诗,用笔坚实,质朴厚重。上款人“裴山”或应为钱楷(1760-1812)字裴山,浙江嘉兴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土,散馆改户部主事,充军机章京,安徽巡抚。

673

赵之谦(1829-1884)  赠颜钟骥信札一通

立轴  水墨纸本

15.5×12.5 cm. 约0.2平尺

22.5×12 cm. 约0.2平尺

无底价

上款人颜钟骥,字筱夏,广东连平人,官江西抚州知府,浙江布西使。善画花卉,用笔苍秀雅健,书卷气溢于楮墨之间,近于陈鸿寿一派,亦能篆刻。其为颜世清的父亲。而赵之谦是清末篆刻巨擘、“海上画派”先驱。其书法初师颜真卿,后取法北朝碑刻,所作楷书,笔致婉转圆通,人称“魏底颜面”。此信中,赵之谦奉呈书作三种,包括其散书一集,以及《邹氏遗书》、《谪麐堂集》各一册。

674

端  方(1861-1911)  题埃及古文字石刻拓片

立轴  水墨纸本

106×40 cm. 约3.8平尺

无底价

此为1907年七月端方题埃及古文字石刻拓片,赠予“筱夏仁兄”,即颜钟骥。端方精于鉴赏,亦富有金石收藏。在国外考察期间,其专门去埃及购得数十件古埃及石刻珍品带回国内。其自己赏玩、考释之余,亦常制成拓片赠送友人,或为立轴,或为扇面。

676

真德秀(款)、吕祖谦(款)  书法手卷

手卷  水墨纸本

28×34 cm. 约0.9平尺

28×96 cm. 约2.4平尺

28×204.5 cm. 约5.2平尺

28×59 cm.约1.5平尺

无底价

真德秀(1178-1235),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始字实夫,后更字景元,又更为希元,号西山。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人 。南宋后期理学家,大臣,其亦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创“西山真氏学派”。

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为与伯祖吕本中相区别,亦有“小东莱先生”之称。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原籍寿州(治今安徽凤台)。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为学主张明理躬行、学以致用,与朱熹、张械合称“东南三贤”。

赵汝腾(?-1261),字茂实,号庸斋,居于福州(今属福建),南宋宗室大臣。宝庆二年(1226)进士,官至代理工部尚书、代理中书舍人并兼任同修撰。亦曾以端明殿学士的身份提举佑神观,兼任翰林学士承旨,泉州知州、掌管南外宗正事务等。

677

宝  熙(1871-1942)、罗  惇(1874-1954)

金拱北(1877-1926)  致颜世清信札

册页(十三通)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此宝熙、罗惇、金拱北等致颜世清信札册页,共计十三通,其中宝熙十通,罗惇两通,金拱北一通。内容多为书画往来等事宜。

宝熙,为清末民国初著名的金石书画文物收藏鉴赏家。罗惇早岁从兄罗惇曧同为康有为弟子。清末历任礼制馆编纂。金拱北,即金城,又名绍城,字拱北,一字巩伯,号北楼,与陈师曾同时享誉北京画坛。

678

夏孙桐(1857-1941)  行书自作词

册页(十一 通十二页)  水墨纸本

25.5×15.5 cm.×14 约0.4平尺(每幅)

无底价

夏孙桐(1857-1941),字闰枝,一字悔生,晚号闰庵。江苏江阴人。近现代文学家、词人、学者。光绪十八年(1892))进土。 授编修。 署宁波知府,补湖州知府,调杭州。民国后,入清史馆。此其自作诗词十余首,辞藻华美古典。

679

谭祖任(1880-?)  自作词手稿

册页(四通)  水墨纸本

26×16 cm.×2 约0.4平尺(每幅)

25.5×15.5 cm.×2 约0.4平尺(每幅)

无底价

此谭祖任自作词稿,计四页。谭祖任,字篆青,是清末时期的著名学者,其独创的谭家菜享誉京师。祖籍广东南海,在京城为官多年。家学渊源,是有名的鉴赏家和词章家,爱好书画,擅写颜欧。上款人“闰公”或为丁传靖(1870-1930)文学家、戏曲作家,历史学家。字季甫,号闰公,又号京口招隐寺行脚僧。后被清廷聘为礼学馆纂修。

680

樊增祥(1846-1931)  行书自作词

册页(两通四页)  水墨纸本

30.5×18.3 cm.×2 约0.5平尺(每幅)

27×36 cm.×2 约0.9平尺(每幅)

无底价

樊增祥,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署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

681

夏仁虎(1874-1963)  行书自作词

册页(六通八页)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夏仁虎,南京人,字蔚如,号啸庵、枝巢、枝翁、枝巢子、枝巢盲叟等。 其兄弟五人,即夏仁溥、夏仁澍、夏仁析、夏仁虎、夏仁师,因排行老四,乡人成其为“夏四先生”。为晚清秀才、拔贡、举人,刑部、商部、邮传部小吏。辛亥后在民国北洋政府交通部、财政部为官,进为国会议员。张作霖入关,任国务院的政务处长、财政部次长、代理总长和国务院秘书长。

682

觙  民  行书自作词

册页(四通)  水墨纸本

尺寸不一

无底价

此作者“觙民”,笔者考或应为李哲明,字惺樵,湖北汉阳人。叶恭绰《词学文集》载其著有《觙民词学》。夏孙桐有诗《见惺樵诗多言丁香色香之盛而余太略戏叠前韵》。

0 阅读:5

张济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