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死而复生”,计划经济“卷土重来”?其实我们都错了

学林看历史 2023-01-14 15:11:05

百货大楼、商业大厦、供销商场……你还记得这些字眼吗?

近日,供销社“再度走红”、供销社“重出江湖”成了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

对此,舆论分成三派。

一派力挺,认为恢复供销社很有必要,有利于国计民生;

一派看衰,认为供销社“重启”,意味着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又回来了;

还有一派,纯粹是抱着怀旧情怀看热闹,没有明确倾向性。

其实,这里有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不管哪一派,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错误——供销社根本就没有“死”,它一直悄悄地活着,甚至比以前还变强了。

只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供销社确实曾有一段“生不如死”的过去,但它早就重生了,只是职责任务变了,存在感差了,很少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而已。

那么,供销社“重出江湖”,就意味着计划经济“卷土重来”吗?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看一下供销社的前世今生。

供销社这个词,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至少在作者小时候,供销社还是县乡商贸流通的一大主力,一个同学的父亲担任供销社一把手,家中经济条件非常不错。

供销社全称是供销合作社,在我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尚未执政,但是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已经未雨绸缪,多次论述过建立发展合作社的问题。

为什么要搞合作社?根本原因是我们是农业大国。

中国的农村很大,农民很多,但各个地方主要农产品都不一样,各有特色,农村与农村之间需要产品交换和流通。

另外,我国实行城乡二元化,农村需要化肥、农药、农具等物资,但他们却不能生产这些东西;城市生产化肥、农药、农具等,却不需要消费这些东西,城市和农村也需要产品的交换和流通。

想流通,就需要渠道,一方面是“硬渠道”,即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另一方面是“软渠道”,即处于交换环节的中间商,从而实现物资在城乡之间、农村之间的流动。

建国之初,我国的“硬渠道”很差,农民不可能自己跑到城市购买化肥农资,城市居民也不可能自己跑到农村直接购买粮食蔬菜,只能靠中间商。

新中国成立前,这些中间商大多数都是私营资本,资本以逐利为本性,他们从中赚取差价,必然要压榨农民,而且覆盖范围有限,稍微偏远的地区就鞭长莫及。

这就好比现在的快递业。

顺丰、申通、圆通虽然快,但偏远山区他们够不着,或者说因为成本高、利润小,他们不愿意投资做,最后还得靠国营的邮政,因为邮政是国有,不光考虑利润,还得考虑便民,全覆盖、无死角,速度可能慢点,但哪里都能送到。

发展供销合作社,也是同一个道理。

说官方一点,供销社就是“为了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问题”而成立的。

1950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工作者第一届代表会议召开,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正式成立,负责统一领导和管理全国的供销、消费、信用、生产、渔业和手工业合作社。不过,此时供销系统还未国有化,各行业领域的合作社还比较松散。

1953年至1956年,轰轰烈烈的“三大改造”在全国展开,短短3年内就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期间,供销合作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我国农业是传统的“小农经济”,农村人多地少,完全是各自为战,靠天吃饭,几乎没有机械化,生产力十分落后。

党中央针对这一点,决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

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供销合作社系统。从1955年开始,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与此同时,90%以上的手工业者也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到了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一个以供销合作社为骨干的,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基本形成。

从1950年到1959年,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黄金时期。

1958年至1978年,是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曲折动荡时期。

期间,供销社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来又两次分开。

这一时期,计划经济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供销合作社也不例外,因此被打上了“计划经济”的强烈烙印,也给大家留下了死板、僵化的固有印象。

这一“刻板印象”,直至如今都没有改变。

改革开放以来,供销合作社也在不断改革,不管机构还是职能都在变化,但服务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只是存在感越来越弱。

20世纪80至90年代,供销社还有一定存在感。

在那个时代的县城里,百货大楼、商业大厦、供销商场堪称商业领域的“三驾马车”,买东西只能找他们,但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商业不断繁荣,供销社逐渐退出了一般商业消费领域,很多城市都难觅它的踪影,以至于大家都以为供销社早就“死”,早就退出了历史舞台。

其实,供销社一直没有死,还在不断改革。

2000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实现了总体扭亏为盈,当年汇总盈利13.77亿元,此后逐年好转。这一时期才是供销社“起死回生”的阶段,只是大家并未察觉而已,因为我们平时不需要跟他打交道。

很多人担心,供销社“再现江湖”是计划经济“卷土重来”。

这种担忧实在没必要,因为今天的供销社早已不是当年的供销社,虽然名字一样,但目的、模式与战略目标都变了。

可以肯定,如今供销社“走红”不是“国进民退”,更不是“与民争利”,因为供销社的职责更多是宏观调控,而不是微观服务,供销社也不是计划经济的专属符号。

时代在变,供销社也在变,会越变越好。

1 阅读:993
评论列表
  • 2023-01-17 04:28

    管他什么经济,有利民生就是好经济

学林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