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别的国企地产美元债展期?拆解绿地

只要比卡丘 2022-11-02 11:04:58

绿地集团成立于1992年7月,原为"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

从名字可以略窥一二,绿地集团,其实是一家国有控股公司。

1997年3月14日,"上海市绿地开发总公司"更名为"上海市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2月20日,再度更名为"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并使用至今。

几度更名,其实也伴随着绿地集团的一系列股权变更过程。

截至2014年2月,上海市国资委通过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上海中星(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股48.45%,系上海市国资系统中的多元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当然,也可以换句话说,绿地集团由上海国资委旗实际控制。

不过,绿地集团其实又有别于一般的国企开发商。

在管理架构上,绿地集团内部以张玉良为首的员工持股平台上海格林兰在董事会中占 3 席,上海地产与上海城投各 2 席,但三方之间又并非一致行动人。从而导致现如今的绿地集团呈现“混而不改民企机制,决策权依旧围绕个人”,上海国资委近年真金白银的支持也极弱。

但头顶国企开发商的帽子,绿地集团在发展道路确实做到了一马当先。

以房地产开发为核心产业,同时涉猎能源、建筑施工、商品销售、汽车销售及服务、金融、绿化、物业、酒店及租赁等业务,发展布局以长三角为中心区域辐射全国。截至2022年,绿地集团的房地产项目已遍布全国80个城市,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要扩张领域。

截至21年末,绿地集团总资产14,726.46亿元,主要由存货(53%)、合同资产(10%)、应收账款(8%)和其他应收款(7%)构成。

三道红线中,剔预负债率为83.68%(踩中红线),净负债率为91.73%,杠杆水平高;表内有息债务为2,335.89亿元,其中短债占比44%,现金短债占比60.17%(踩中红线)。

再同步考虑境内外债务,总债务为3000多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美元债近 190 亿元,短债压力大。而且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绿地集团不可避免地迎来毛利率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的问题,比如毛利率在2021年仅有11.67%,绿地集团的情况不乐观。

可问题更严重的在于,撑起绿地集团万亿规模的主要业务板块——房地产,自2021年9月以来遭遇滑铁卢。就2021年9月单月绿地集团的销售额同比下滑幅度巨大,超过50%。

时至今日,一年之后的2022年11月,去化压力仍然是悬挂在绿地集团头顶上的一把利刃。

与此同时,绿地集团还存在着数量众多的在建项目。截至2021年末披露的就有 639 个,其中单体总投资超 50 亿的项目有55 个,建面占比近 30%,过半商办大型综合体项目,依赖整售回笼资金。

房地产下行周期下,不论是住宅项目还是商业项目,普遍都面临着周转不灵的窘境。

一旦项目建设成本缺口加大,企业没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只会导致一个情况:烂尾楼增加,不能建完即售的资产趴在账上无法贡献现金流,资产质量被大打折扣。

于是乎,在2022年的5月27日,绿地控股宣布“拟对6月到期美元债展期一年,先偿还10%本金+利息,加赎回条款,部分或全额赎回”。

与此同时,绿地控股还召开固收投资人电话会议:计划用3年时间出售2000亿资产,每年500亿-700亿,包含自持商业、办公楼和酒店等。

这还不止,10月31日晚,绿地控股(600606.SH,股价2.62元,市值368.2亿元)再发公告称:拟对旗下9只美元债就展期事项发起同意征求,其中2023年6月到期6.65%美元债展期一年,其余债券均展期两年,展期期间票息不变。

绿地集团之难,已难上心头。

0 阅读:348
评论列表
  • 2022-11-08 22:04

    房地产业怎么会混到三输的地步,都是贪婪惹的祸啊

  • 2022-11-08 22:22

    老板厉害,几次展期都过了

    king 回复:
    不过能咋的,没钱还钱,债权人也是无奈啊
  • 2022-11-02 12:50

    利息都还不起

  • 2022-11-08 22:32

    希望能做好质量,不让业主失望,

  • 2022-11-08 21:58

    来来来,把设计费清一下

  • 2022-11-08 22:23

    房企海外融资为了生存。2018年是博弈年。

  • 2022-11-08 21:56

    早晚得还,别高兴的太早了,

只要比卡丘

简介:自由行走地分享行业动态 ,碰撞出特立独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