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蒙古人大决战(下),枭雄陨落,长生天的孩子各奔东西

小龙评历史 2024-08-01 13:40:52

我们经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本身当然没有问题,很多时候成功会让人忘乎所以,失败却能帮助人更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问题所在,并让人在行事时更为谨慎,而这些品质又有利于成功。

但这句话得有一个前提,失败不能成为一种常态,如果一个人经历了长期的失败,他很容易被失败主义情绪所左右,而这种情绪会十分深刻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逻辑,让人变得优柔寡断,即便机会摆在面前,也不敢放手一搏。

陷入“失败者陷阱”的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渴望毕其功于一役,通过一举翻盘来逆转自己以往所有的失望。

这两个特点加在一起,就会导致陷入失败者逻辑的人不愿意做长期投入,不愿意积小胜利为大胜,只想等待那种可能让他一举翻盘的小概率事件,而越是这样,他们的翻盘机会反而会越低。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连续的失败绝不是成功之母,相反,它会化作一个无形的囚笼将人的思维锁死。

在忽必烈与海都之间长达30余年的漫长对抗中,海都在关键时刻的“掉链子”一半是由这种失败者情绪造成的,而另外一半则来自于海都引以为傲的蒙古人的“传统”,正是因为这份传统让海都面对忽必烈时始终拥有机会,但也正是因为这份传统,海都永远也抓不住机会。

蒙古帝国的分裂密码也早早被写在这份传统中了。

宿命之战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海都趁元廷刚刚初步平定乃颜部叛乱,主力尚在东线的当口,联合察合台汗国,率大军向岭北袭来。

此时留在西北防御海都的是皇孙甘麻剌和大将土土哈,元军与海都军会战于杭海山,劣势兵力的元军被海都军冲破防线,皇孙甘麻剌一度被海都军围困,情况危急,是大将土土哈率军奋力救援才帮助其脱身。

甘麻剌与土土哈向蒙古帝国旧都和林方向撤退,海都军紧追不慎,元军新败,和林地区又几乎无险可守,所以甘麻剌与土土哈决定放弃和林,继续向东撤退。

此番海都来势凶猛,且一举占领了蒙古帝国旧都哈喇和林,导致元廷上下震动,刚刚亲自平定了东部诸王叛乱的忽必烈不得不以74岁高龄再度御驾亲征。

此时南宋的反抗势力和东部诸王的叛乱都已经被平定,忽必烈决定以元帝国巨大的体量一举压死海都。

平定乃颜叛乱时,忽必烈就大量用汉军当先锋,如今忽必烈依旧如法炮制,庞大的汉人军团与富庶的江南提供的丰富的物资供应让此番忽必烈出兵在实力上成为了拥有绝对优势的那一方。

将帝国所有资源集中于一身的元军浩浩荡荡向蒙古帝国旧都和林逼近。

和林是蒙古帝国的旧都,对于一直以恢复蒙古帝国传统为己任的海都来说,占领和林无疑有巨大的象征意义,从这个角度讲,海都似乎应该在和林附近与忽必烈展开决战,如果赢了,他的“大业”也就成功一半了。

但是海都却完全没有这么做,他在忽必烈大军快要赶到和林时便选择退军,放弃了费力占领的蒙古帝国旧都和林。

海都选择撤退,既有现实的考虑也有无奈的原因,前文已经说到,和林无险可守,所以当初他作为进攻方时,忽必烈的皇孙甘麻剌和大将土土哈在杭海山失守后立刻放弃和林,当年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时,阿里不哥倒是选择在和林附近与忽必烈决战,结果就是被忽必烈的优势兵力碾压。

如今海都的力量不如当初的阿里不哥,忽必烈的力量却比当初要强,所以海都如果选择与忽必烈在和林决战,确实是一种不智的行为。

但海都作为一名战场老手,也是比较鸡贼的,他并没有一味撤退,在大军撤至河西走廊附近时,海都便开始适当进行反击,且战且退。

海都的这种游击战术非常讨厌,熟悉汉匈战争那段历史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农耕民族军队与游牧民族军队的后勤压力是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的,所以一旦来到草原作战,农耕民族军队最害怕的就是找不到敌军主力决战,因为无论家底多厚,都架不住大军在草原上被长期消耗。

海都确实找准了元军的弱点,但是弱点摆在那,你知道,人家也知道。

对于海都来说,幸运的是忽必烈没跟他死磕,见其向西北方向逃遁后便不再寻求以优势兵力一举消灭海都,而是在给之前抗击海都有功的大将土土哈增兵后,返回大都,海都基本不会被忽必烈一次性打死了。

但不幸的是,随着忽必烈的返回,海都也失去了持续在后勤上消耗元廷的机会,至于于如果双方一直耗下去,已经74岁高龄的忽必烈被耗死在草原这样的“黑天鹅”事件也不会发生了。

之后2年,海都与元廷的交战只局限于西北地区,在元将土土哈的正确指挥下,海都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看起来海都只是回到了原点,但对于长期对峙的弱势方来说,仅仅是回到原点这件事本身也是危险的。

此时的海都在西北地区与元廷对抗已经有20多年了,西北地区的诸王们一次次被海都裹挟着发起总是无功而返的进攻。

他们的领地一次次被战火蹂躏,而海都许给他们的打回老家,建立真正由蒙古人统治的蒙古帝国的愿景却迟迟没有实现,甚至连实现的希望都无法看到。

20多年了,很多人早就累了,在这次占领和林又匆匆撤出后,很多处于海都与元廷对峙前线的西路诸王们选择不再追随海都,而向元廷称臣,元将土土哈妥善安置这些归降的西路诸王。

海都费尽心机组建的反忽必烈联盟开始出现明显的内部裂痕。

机会

随着忽必烈在整个汉地和北境的统治被夯实,看起来,仅仅控制中亚部分地区的海都想要翻盘的机会越来越渺茫了。

但上天仍给了海都最后一次机会,1294年元世祖忽必烈病逝,其孙铁穆耳继承大统,是为元成宗。

铁穆耳在返回大都继位时,负责的正是西北地区边防事务,对付的正是海都。

元成宗铁穆耳预料到海都很有可能趁着忽必烈新丧而再次发动进攻,所以其一继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加强西北防务,元军的严密防守让海都军找不到破绽,海都想趁着忽必烈新丧狠狠咬元朝一口的计划失败了。

本来,随着元成宗巩固权力,海都的机会会变得越来越渺茫,但元廷却因为一个失误再次给了海都一个机会。

元军负责西北防务的统帅是忽必烈的小儿子阔阔出,其在看见海都军无法突破元军防线,且不断有昔日支持海都的宗王前来投奔后认为海都势力已经彻底不足为惧了,忽必烈的女婿阔里吉思提醒阔阔出不可轻敌,但阔阔出不听,结果果然被被阔里吉思猜中,海都见元廷防备松弛,于忽必烈逝世后4年再次出兵犯边,元军大败,阔阔出一路东逃,阔里吉思被生擒。

海都军乘大胜之威一路扩大战果,再次逼近和林,此时负责岭北地区防务的是晋王甘麻剌,甘麻剌在忽必烈时期就与海都交过手,双方也算老对手了。

甘麻剌知道海都劳师远征,虽然在西北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实力同样受损,于是甘麻剌与东逃来的阔阔出合兵一处共抗海都,海都见元军防守严密,很难一举将其击溃,于是又退兵了。

海都的这次出击虽然没有占领和林,但是也给元廷惊出一身冷汗,元成宗赶紧调整北方防务:

由于海都近几次的进攻有时会打穿西北,直接威胁和林,所以元成宗认为元廷应该做到大岭北战区一盘棋,将整个岭北分为称海战区和和林战区,两个战区相互配合,和林战区为称海战区提供后勤保障,称海战区则肩负着与海都作战的主要责任,称海战区战事胶着,和林战区可以不断增援,如称海战区被迅速击败,可撤往和林战区,双方合兵一处再图反击。

原本负责称海战区防务的阔阔出因作战不利不适合再担任统帅,接替他的则是元成宗的侄子:海山。

海山,在被元成宗任命为称海战区统帅时年仅17岁,他将成为与元帝国缠斗一生的海都的最后一个对手。

海都在突袭得手,并生擒忽必烈的女婿阔里吉思后,再次获得了西北地区战事的主动权,一些投降元廷的宗王又又又又一次归顺了海都。

但此时的海都已经66岁高龄,他不能再等了,上一次的胜利为他多赢得了一些筹码,他得把所有的一切都压上去了再赌一回了。

一场双方都全力以赴的大战即将在66岁的海都与17岁的海山之战展开。

最后一搏

大德四年(1300年),海都率窝阔台汗国全部主力,连同察合台汗国的全部主力,再加上西北地区表示臣服于海都的宗王40余人组成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反元联盟军,大军规模达10余万,号称20万,浩浩荡荡从西北杀来。

年轻的海山亦使出浑身解数迎战海都,由于海山后来成为了元武宗,所以对于他与海都此番作战的描写《元史》多有溢美之词,如果全按照《元史》的说法,海山一直大胜,海都一直大败,但失败的海都却一路“败”到了和林。

去掉滤镜后,双方真正的战斗过程应该是这样的。

海都以优势兵力突袭海山,但海山防守严密,海都没占到什么便宜,双方形成了对峙之势。

海都见海山率领的元廷称海军团准备充分便不再强攻,而是趁海山不备,奇袭了海山军团的后勤辎重。

海山得到消息后应该是率军救援了后勤基地,《元史》里将海山派人救援,海军派的奇袭军撤退这一过程描写为大胜,但事实上海都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海山的后勤被断,不可能再与海都久战,只能撤退。

海山的撤退过程应该是比较有序的,他的队伍被完整地带到了和林战区与晋王甘麻剌合兵一处,准备共同防御海都接下来对和林的进攻,这一仗是持续30多年海都之乱的真正高潮,预感到自己时日无多海都拿出了西北地区的全部家底,元廷也把塞北的全部精锐都集中在和林地区,这次决战堪称蒙古之间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

按照《元史》记载,战斗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海军所率领的西北诸王联军骑兵力量很强,战斗力很猛,两翼包抄的战术运用的也很巧妙,海都军一度冲破海山军的军阵,海山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亲自冲杀稳住军阵并形成反击,元军反客为主,不但稳住阵脚还形成了有力反击,海都的头号跟班,察合台汗国大汗都哇还在战斗中被海山军射伤。

眼看局势要逆转,联军统帅海都也亲自率军上阵冲杀,这才重新鼓舞了士气,让元军没能一举打穿联军军阵。

双方各自退兵,隔日再战,海山与甘麻剌兵分五路突袭海都军,海都沉着应对,不但成功防御住了五路进攻,还以优势兵力发起反击,海都军兵力实在太多,海山、甘麻剌军几乎被合围,关键时刻,又是海山率先锋军找到敌军薄弱处冲锋,才让大军逃出生天。

哦,对了,这个薄弱处还是察合台汗都哇处,而且这个倒霉的都哇又被射了一箭。

杀出重围后的元军准备组织兵马再战,但看到海都势大,料无法守住和林,遂放弃和林继续向东撤退,撤退之前还烧毁了和林的物资。

海都占领了和林,但因海都在先前的战斗中已经受伤,到了和林伤势加重,所以联军只能撤退,在回军的路上,与忽必烈斗了一辈子的海都终于因伤势过重而去见了长生天。

之前说过,由于海山后来成了元武宗,他的很多战绩是被美化过的,这里面有太多不合理,比如海都亲自上阵冲杀还射伤了都哇,再比如说元军从和林从容撤退但却要烧毁当地储备的物资而不是带走;以及海都之死真的是因为被“神勇”的海山军在作战中击伤吗?

去掉这些滤镜后,真实的情况大概率是元军在和林没打过海都军,而且败的挺惨,惨到海山这样的统帅级人物得亲自鼓舞士气才能让军阵不崩,惨到从和林撤退时,元军根本没有能力带走储备的物资,只能一把火烧了。

至于海都之死嘛,他到底是受伤而死还是病死也没人能说得清了。

但不管怎么说,海都确实是在这一战之后死的,有了这个结果,过程就没那么重要了,后来海山登上帝位后,拖死海都就可以作为一条重要的功绩来宣传了。

我们注意到,在这场倾尽全力的最后一搏中,海都仍在占领和林后主动退兵了。

海都的退兵可能是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身体不行了,但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海都,这个号称真正蒙古人的枭雄,他真的如他说的那般,不会像忽必烈一样被农耕习性沾染,做一个骄傲的在草原上游牧的雄鹰吗?

游牧民族的命门

游牧,是一种复杂的生产生活方式,由这种生产生活方式还会衍生出更多更复杂的逻辑,海都几次占领和林后主动撤出,都是这样的逻辑使然。

蒙古帝国在横扫世界的过程中,最惯用的战术就是闪电战,蒙古骑兵之所以极度擅长打闪电战,是因为游牧帝国的后勤系统与农耕帝国有着明显的区别。

蒙古骑兵出击时,带的口粮通常是奶酪、牛肉干等容易储存的食物,蒙古骑兵马多,一人通常要配三匹马,这些马在行军时可以驮给养,在战事胶着时,也可以杀掉充当军粮。

这样的后勤系统导致了蒙古骑兵出击时几乎不需要后勤部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规律对于蒙古骑兵来说不适用。

忽略后勤快速出击的作战方式对于当时很多农耕文明国家来说都如同噩梦,因为蒙古骑兵实在太快了,你的后勤系统还没搭建完成,人家蒙古骑兵已经兵临城下了。

但是这样的后勤特点也存在弱点,就是扛不住持久战,一旦战事胶着,缺乏成熟后勤保障系统的蒙古军将很快面临缺粮的危机,而他们应对这一危机的唯一办法就是劫掠周边,一旦周边村镇被他们抢掠干净,就只能撤军。

游牧文明另一个特点是社会组织的松散性,不论是谁号称建立起了所谓的统一的游牧帝国,其组织形式都注定是部落联盟,因为游牧不同于农耕,它得逐水草而居,而单纯靠游牧能够获得的能量又是极低的,小型家庭是不可能像农耕民族的自耕农一样,搞自给自足的“小牧”经济的,他们想要生存,只能与部落生死与共。

而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又注定了他们搞不成真正的中央集权,所谓的大汗,不过是各部落的盟主罢了,只要这种方式不改,牧民们注定是只认部落不认大汗。

海都几次占领和林又无奈撤回的原因就在这里。

海都最后一次进攻和林时,海山烧掉了存放在和林的物资,这当然与撤退时匆忙有关,但它也确实是朝着海都的命门去的。

海都率大军劳师远征,部队多是游牧骑兵,无法搞出成熟的后勤保障系统,只能因粮于敌,这个时候,给海都留下一座无粮的空城,海都大军将很快面临断粮的危机,海都军只能撤退。

另外,所有的游牧军团都是联军,联军的特点是没好处不打仗,和林是一座空城了,继续打下去没好处了,海都已经没有理由继续让其他宗王继续和他一起耗在和林了。

如果单纯从作战方式看,海都确实可以算是一个真正的蒙古人,他的作战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与蒙古人游牧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为何海都无论在进攻元军时被打得多惨,只要他回到根据地中亚,都能重新变得“生龙活虎”?

而且说海都军打不了持久战也是有前提的,海都军只有深入岭北腹地,逼近和林时才打不了持久战,在海都根据地附近的西北地区,海都与元廷耗个几年可是常事。

仅凭中亚那几块草原,能支撑起海都如此频繁的对外用兵?仅凭中亚那几块草原能让海都在一次次战败后短时间内再次“满血复活”?

唯一的可能是海都这个蒙古人,也不那么“纯”了,他的连年出兵是要靠中亚的农耕区去供养的。

其实这在海都与八喇和忙哥帖木儿结盟时已经初见端倪,三汗分别代表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和钦察汗国保证,不去袭扰各方的农耕区和城市。

早在起兵反忽必烈前,海都就已经看明白了当坐寇比流寇更为划算,让农民安心种地自己就能获得持续的收入,这可比劫掠一番就离去要划算的多。

海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中亚的农耕区没有汉地的农耕区大,所以海都在与元廷较量的过程中始终是弱势方。

海都挣扎一生,仍没能跳出农耕与游牧的圈。

长生天的孩子各奔东西

自1269年海都与八喇和忙哥帖木儿结成三汗同盟开始,到1301年海都死于远征的路上,这场被称为“海都之乱”的蒙古内战断断续续持续了30多年。

海都以中亚为根据地,以中原文明的咽喉地带河西走廊为主要打击目标,与偌大的元帝国进行的持续不断的拉锯战深刻改变了蒙古帝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历史。

河西走廊是中原文明与外界联络的重要通道,这里被海都占据,纵然元廷疆域无比辽阔,也失去了从中亚联络世界的机会。

忽必烈和他的子孙统治的元帝国,虽然仍以全蒙古大汗自居,但事实上,其对于其他汗国的统治力已经没有了。

相对于四大汗国,元廷位于东方,失去对西方四大汗国统治力的元廷,也就不可能再发动什么西征了,而单靠金帐汗国或伊尔汗国的实力又不足以去彻底消灭已经结成联军的西欧基督教世界,上帝之鞭止步于东欧和阿拉伯半岛的根本原因是蒙古帝国内讧,而在这一系列内讧中,最为关键的正是这场持续30多年的海都之乱。

四大汗国中,始终支持忽必烈的伊尔汗国被海都堵在了呼罗珊地区,在海都之乱的30余年里,伊尔汗国与元廷的交流甚至要走海路,30年的时间,足够让元廷失去对伊尔汗国的实际约束力。

大蒙古国的分裂自拔都扶蒙哥上位时便已经开始,经过海都之乱的“强化”已成一种不可逆的趋势。

靠着快马弯刀,如飓风般崛起的蒙古帝国,在征服了大量土地后,也无可奈何地被它的短板绊倒,统治能力的欠缺导致蒙古人不得不以被征服地区自治的方式来维系对当地的统治,忽必烈以汉法治汉地,旭烈兀靠阿拉伯教长统治波斯,就连以最纯正蒙古人自居的海都,都要靠中亚农耕区自治的办法来获得与元帝国的长期战争所需的物资。

长生天的孩子们,一旦离开了草原母亲,只用三四代的时间就会变成生活习俗完全不同的“陌生人”。

随着亚欧大陆上主要农耕文明的军事实力恢复,蒙古人靠着军事优势建立起来的统治很快便土崩瓦解。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当徐达的北伐大军逼近元大都时,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没有选择聚城死守,而是直接弃城,返回祖地漠北。

返回漠北后,元顺帝作诗一首以答复朱元璋的劝降,诗中这样写到:

金陵使者渡江来,万里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圣恩无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烦为说,春风先到凤凰台。

马背上的蒙古人,来的时候轰轰烈烈,去的时候悄无声息。

1 阅读:143

小龙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