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不仅继承父亲遗志撰写《汉书》还跟随窦宪勒石燕然

史海撷英 2024-10-19 20:15:39

提到班固这个名字,后世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大概有两个。第一,他是再通西域的那个班超的哥哥。第二,他写了《汉书》,后来他写的这本书,成了二十四史当中的第二本历史书。

但要说班固的人生到底有多传奇,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了。实际上,班固的传奇经历丝毫不逊色于他弟弟班超。而且,班固的传奇更多是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对于后世很多纯粹的文人来说,班固的人生几乎就是他们梦想中的人生模板。

出身于一个文化世家,从小家里来往接触的都是各种高级知识分子。长大之后,继承父亲的志向,开始花几十年写历史。这期间不但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而且还顺便练出了超强的文笔,成了当代第一文学家。

等到晚年的时候,史书写完了,就出去跟着军队转一圈。随便转一圈,就见证一个封建王朝的顶点,灭了几百年都没能灭掉的敌国。还顺便在敌国议会大厦的墙上,刻下一篇自己的文章,替皇帝封禅祭天……

历史上真实的班固到底有多猛?为啥一个史官能够去直接打仗?甚至还有机会勒石燕然呢?

这个故事其实得是开始于一个文化世家的坚持。

班婕妤

班固他们家祖上可不是什么普通人。当年班固的姑奶奶曾经是西汉时期的汉成帝的宠妃,一度被汉成帝封为婕妤。当年在西汉时期,班固姑奶奶的那段宫斗故事也算是主线剧情。当时这位班婕妤特别得宠,距离皇后的位置也只差一步之遥。

只可惜,后来这位以才华著称的班婕妤给汉成帝生了个儿子,但是这个儿子刚刚出生就夭折了。更可惜的是,在这之后不久,汉成帝的后宫里又来了一个叫赵飞燕的女子。赵飞燕入宫之后,因为跳舞跳得特别好,所以很快就抢走了班婕妤的风光。

这段往事当年其实直接影响了西汉末年的历史走向。如果当年班婕妤的孩子没有夭折,班家原本会成为西汉顶级外戚。班固的爷爷原本也可以成为一代权臣。只可惜后来因为班婕妤失宠了,班家自然也就没这个机会了。

但这对于班家来说,其实反倒是一个好事。因为汉成帝在位的时候已经是西汉末期了。如果当时班家真的成了那一朝的外戚,那后来班家估计就得被西汉拉走,一起去陪葬了。

而班家在西汉这一朝的巅峰时期虽然算不上顶级外戚,但势力其实也挺大的。就比如说当年班固的爷爷,年轻的时候就和王莽关系特别好,俩人好得像亲兄弟一样。如果班家在西汉时期一直很得势,那最后的结果,多半是跟着王莽,一起被后来的绿林起义军给灭了。

班婕妤

因为班婕妤失宠,后来的班家就逐渐开始隐退,走上了文化世家的这条路。班固的爷爷晚年的时候开始闭门自守,专心研究学问。这个选择,反倒是让班家避免卷入了很多麻烦。

再后来,到了班固他爹班彪长大之后,正好赶上绿林赤眉起义。当时班彪比较年轻,也不太理解家族的决定。所以在那几年里,班彪还出去折腾了好几年,先后投奔了好几位割据枭雄。结果最后折腾了好几年,班彪也没折腾出什么结果,反倒是逐渐明白了家族的苦心。于是后来,班彪去投奔了割据河西五郡的窦融。并且在关键时刻,劝窦融投降了刘秀。

靠着这个贡献,班彪在刘秀和窦融这两头,都刷足了好感。于是东汉开国之后,刘秀直接许以高官厚禄,想要招班彪去上班。不过这时候,班彪也看开了,直接婉拒了刘秀的征召,转而回家开始继续研究学问去了。

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班固出生了。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班固的人生基本上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二十多年里,班彪一直在家著书立说,研究学问。至于班固他们兄妹几人,则是在父亲的教育下,逐渐成了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

在这期间,班固先是在家里进行基础教育。后来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又去洛阳的太学就读。反正班固二十多岁的时候,已经非常有才了。

班固‍

而在逐渐长大的过程当中,班固也深深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同时,长大之后的班固也开始逐渐理解他的父亲,明白他爹为啥这些年一直没有出去当官。

因为他爹在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原来,这些年班固的父亲班彪一直在研究历史。班彪认为,当年司马迁的《史记》只是记载到了汉武帝这个时代的事情。而在汉武帝时代之后的历史完全没人记录。所以,班彪就觉得,自己有必要给《史记》写个后传,写一下汉武帝时代之后的历史。在班固长大的这二十多年里,班彪一直都在忙这件事。

不过可惜的是,写史书这个工作实在是太大。以至于班彪忙了二十多年之后,也只是搜集完资料,写完了一部分内容而已。原本班彪要是多活二十多年,说不定自己还能完成这个工作。但可惜的是,在班固二十三岁那年,他爹忽然暴毙!所以,班彪一直到死也没写完这本《史记后传》。

而且,因为班彪活着的时候大部分时间都在写书。导致他去世之后根本就没给班家留下多少家产,只留下了一屋子书还有很多人脉关系。

书和人脉说值钱也值钱,说不值钱也不值钱,关键是这东西不能直接换钱!尤其是当时的班固,他也不知道怎么变现!所以,在班彪去世之后,班固只能拿着这一车书带着自己的弟弟和妹妹返回了自己的老家。此后的八年里,班固就继承了他爹的遗愿,继续写这本《史记后传》。

班固

在这期间,班固倒是也想要入仕做官,永平元年(58年)他还给刘秀的一个王爷儿子写过一封自荐信,并且阐述了自己的用人思路。后来,刘秀的这个儿子刘苍确实采纳了他的建议,但却没用他。

其实这个时候的班固一直没想明白一个事,那就是做官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东汉那会儿,做官是需要站队的。而当年的班彪算是窦融那边的人,所以班家也就是窦家的人。一个窦家的下属去给刘秀的某个儿子写信求官,而且这个王爷和窦家还没啥关系!人家要是能用他那就真的见鬼了!

就这样,此后的八年里,班固一直在家里写书。而到了八年之后,班固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大考。

这一年,班彪当年辅佐的那个窦融死了。

窦融的死意味着当时东汉高层整个以窦融为首的政治团体接下来都会遭到疯狂打压。包括窦家自身,这之后也被赶回了老家。此后的十年里,一直被关在老家。而班固之前的几年里没享受过窦家的庇护,此时反倒是被波及了。很快,就有人举报班固,说班固私修国史!

私修国史几乎在所有时代,都是一个很敏感的事情。不是官府不允许写历史,而是人家怕乱写!比如说某个皇帝很正直,但是得罪了下面的文官,然后下面的文人就疯狂抹黑这个皇帝,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总之,写历史这个事,历朝历代都允许,而且国家也支持。而且国家很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们的历史,让我们的历史能更好地传承下去。但是国家不支持乱写,不能随便篡改历史,给后世造成不好的影响!

所以当时班固被举报之后,马上就被抓了起来。东汉时期,不仅“私修国史”是被严格禁止的,甚至“国史”一般也不能为个人所拥有。汉元帝时东平王刘宇上书求赐《太史公书》被拒绝之事,即可证明。而且接下来,这事很快被捅到了汉明帝那里,皇帝直接亲自过问了。“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先是扶风人苏朗伪言图谶事,下狱死。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甚奇之,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自此之后,班固可以用官方的身份直接写历史!

就这样,从这时开始,班固就有了正式职位。此后的很多年里,班固先是按照汉明帝的要求,写了刘秀这一朝的历史。后来,这本书叫做《东观汉记》。

在班固时代之后,后面的几位东汉皇帝,基本上每个人在位的时候,也都会搞一个类似的工程。而最终,这些由东汉人自己写的历史典籍,就流传了下来,最后成了写《后汉书》的核心史料来源。

除此之外,班固自己也在坚持父亲的遗志,继续写西汉的历史。多年之后,班固整理了一下书稿,最后就形成了《汉书》。

《汉书》

从被举报“私修国史”,到最后基本完成《汉书》的大致内容,班固花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虽然虽然有几个“表”还有“天文志”,班固没修完。但是整体来看,人物传记以及核心历史部分,班固都已经写完了。

而除了写《汉书》之外,这二十年里,班固其实还做了另外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班固本人通过写书练出了一个顶级的文笔,成了“汉赋四大家”之一,开始和之前的司马相如、杨雄并列。在这二十年里,班固写了多篇汉赋作品,比如《两都赋》。这些作品直接从根本上影响了汉赋的写法,并且让东汉的文学水平逐渐达到了巅峰。

第二件事则是后来在汉章帝即位之初,班固以史官的身份出席了白虎观会议。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白虎观会议都是一次特别重要的文化会议。因为在这场会议上,大家最后讨论出了“三纲六纪”,直接决定了此后近两千年的主流思想。而在这次会议当中,写会议纪要的就是班固。

一个会议开得成不成功,那是与会者的事情。但是会议结束之后,能不能把会议内容整理好,并且流传于世,那是另一件事!如果没有班固的文笔和历史功底,后来这本叫《白虎通义》的书未必能流传得那么广。如果这本书没流传开的话,后来历史上还有没有所谓的“三纲五常思想”,可能都会成为一个问题。

就这样,做了二十年的史官之后,等到《汉书》基本写完的时候,班固已经五十岁了!

班固

班固这一生几乎大半的时间,都花在写历史上面。而随着《汉书》写完,班固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已经结束了。所以接下来,班固想要实现自己的另一个梦想,一个几乎所有男人都会有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以书生身份,投笔从戎,带着东汉大军踏平敌人。

其实在古代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人都会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梦想。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好官,造福一方。同时能够写出一本流传后世的书,名留青史。等到自己完成这些事情之后,可以骑上战马,保家卫国。最后在一个特殊的时间点牺牲,马革裹尸而还。

这种情怀,几乎所有古代文人都会有。但像班固这种能够顺利实现的,历史上其实还真没几个。

这事其实还得感谢班家的老东家窦家。

当年窦融死后,窦家被软禁老家十年。但后来,随着东汉重启了对北匈奴的战争,窦家则是被重新起复。后来,窦家逐渐崛起。等到汉章帝驾崩,汉和帝即位之后,窦家更是逐渐掌握了兵权。

再之后,就是窦宪带着东汉大军勒石燕然。

在窦宪准备出征这一年,班固已经58岁了。此时的班固除了保家卫国之外已经没什么遗憾了。所以,在这之后,班固开始主动向窦家申请,提出自己进入军中任职。因为双方本就是老关系,再加上此时班固的弟弟班超,也在西域那边做得风生水起。所以之后不久,窦家就果断同意了,任命班固为中护军,“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可以直接参与军事决策。

窦宪

接下来打仗的事情,班固参与了多少,这事史书上没写。但是后来,当东汉大军击败北匈奴主力,窦宪决定勒石燕然的时候,班固的人生顶点来了!

所谓的“勒石燕然”,指的就是当时北匈奴这边,有一座燕然山。这座燕然山,之前是北匈奴王庭所在的地方。而窦宪打下这里之后,就像效仿当年的霍去病‘封狼居胥’,在这座山上找一块大石头,刻上一篇文字,记录下这一刻的荣耀,同时替皇帝在这里祭天。

而当时在窦宪身边,就数班固的文笔最好。所以写文章这件事,自然就落到了班固的头上。就这样,接下来班固用尽了自己毕生的才华,写下了一篇《封燕然山铭》其辞曰:“铄王师兮征荒裔,剿凶虐兮截海外,夐其邈兮亘地界,封神丘兮建隆嵑,熙帝载兮振万世”,这不光是窦宪和班固的人生顶点,更是整个东汉的荣耀!

而且到了现代,班固刻文字的那块崖壁还被大家找到了,其位置就在今天的蒙古国杭爱山南麓。所以这篇班固亲笔写下的文字,直接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记录下了那一刻的荣耀。

但这个荣耀,同时也成了班固的催命符。

因为此时的班固已经和窦家高度绑定。而这次勒石燕然之后,“宪既平匈奴,威名大盛,以耿夔、任尚等为爪牙,邓叠、郭璜为心腹。班固、傅毅之徒,皆置幕府,以典文章。刺史、守令多出其门。尚书仆射郅寿、乐恢并以忤意,相继自杀。由是朝臣震慑,望风承旨。”没过多久,窦宪返回汉朝就直接因为谋反被杀了。而窦宪被杀之后,作为窦宪身边的核心人物,班固自然也被牵连,同时被打入了大牢。

班固

当时的班固其实并没有参与谋反。对于窦宪的所作所为,他其实也一概不知。但问题是,在当时的局面下,几乎所有和窦宪有关系的人都会被牵连。“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干其车骑,吏椎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

尽管班固死后,汉和帝勃然大怒,认为班固的死很可惜,而且处理了害死班固的看守。但这对于班固本人来说,其实已经没多大意义了。

1 阅读:10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