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想和德国夹击苏联,但因其认识到自身实力不足而放弃

史海撷英 2024-10-19 17:36:20

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22日,欧洲战场又发生了新的大规模战争,德国违背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23日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发动对苏联的全线进攻。

在战争初期,德军攻势猛烈,进展迅速。得到这一消息的日本政府、军部以及日本的右翼势力,不少人主张趁此良机,与西线德军相配合,从东方进攻苏联,以解除满洲正面之威胁和占领至乌拉尔以东的资源丰富地区。

要不要对苏作战?

战争初期日本的上层决策机关对是否进攻苏联存在着两种意见。

日本陆军对苏联红军的现代化装备、严格的训练、优良的政治素质和顽强的战斗作风等,通过“张鼓峰事件”、“诺门罕事件”,才有深刻的认识。因此,对一旦发动进攻能否取胜,并无把握。且在此以前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当德国向西欧进攻打败英、法联军后,日军参谋本部根据英、法在失败后,无力控制其在东南亚殖民地的情况,已定出进攻东南亚之作战计划,企图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获得大米、橡胶、锡、石油、铁砂等战略物资。日军参谋本部出于以上考虑,所以不主张急于进攻苏联。

提出对苏出兵主张的外相重光葵,曾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参加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此时却出尔反尔,极力主张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27日于柏林签订的“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对苏出兵。

在6月26日上午10时讨论作战方针的“联络恳谈会”上,参谋总长杉山元元帅、参谋次长塚田攻中将,对急于出兵苏联的主张予以否定。塚田攻认为战争是国策,使用武力的后果,关系到国家胜败成亡和前途,对此重大问题应当独立自主,不能追随外国。

日本二战形势图

塚田还以德国向苏联进攻,并未事先通知日本而见责。

据此,日本制定了对外政策,即继续解决中国问题和为了自存自卫,而进军东南亚;同时进行对苏作战准备和加强本土的防卫;待德苏战争进行到对日本更为有利、即远东苏军已一半西调时,再开始对苏作战,以解决北方问题。体现这一内容的“依形势变化帝国国策要纲”,在7月2日下午的御前会议上,得到了日本天皇裕仁的批准。

关东军扩军

根据国策纲要,日军大本营于7月11日向关东军下达了“大陆命第506号”命令,要求关东军通过特别演习达到:按战时编制,充实各部队的兵员、装备、编组和加强特种兵(尤其是炮兵)及各类保障单位(特别是兵站、兵器勤务队、医院);各军、兵种按作战方案,进行临战前之训练与演习;按对苏作战方案,部队进行战略展开。

以上之充实部队兵员,分两期进行。

第一期从7月13日到24日,主要是充实关东军原有的14个师团(包括在朝鲜的第19、第20师团)的人员、武器、装备、马匹、机动车辆等,使其达到战时编制数;第二期从7月28日至8月8日,主要是将其国内之第51、第57师团(这两个师团均于1940年7月10日编成),调入关东军;至于兵站各直属部队,两次各动员一半。

按日军大本营的设想,关东军和在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桦太混成旅团”之对苏战备,均从7月28日开始,桦太混成旅团于8月7日完成,关东军在8月28日以前结束。

从8月29日开始对苏作战,攻占至黑龙江上游的加林达及三叉铁路交叉点的斯科沃罗迪诺地区。

关东军的飞行部队,此时拥有各种作战飞机达1025架,其中侦察机193架;“九七式”战斗机409架;“九七式”、“九八式”轻轰炸机264架;“九七式”重轰炸机159架。另外还有联络机44架(“九五式”双座教练机);运输机33架(飞行人员从民航中征集来);司令部专用机10架以及关东军空中摄影队。

当时关东军的飞行驾驶人员,共约1100人,实际约有800人可以执行空中作战任务,其他约300人为新飞行员。

关东军特别演习开始后,兵员、武器、弹药、被服、装备、车辆、马匹等的绝大部分来自国内,这使朝鲜的釜山港和东北的大连港在这一时期内,主要成为军用港。

先后来到东北的近60万兵员和堆积如山待运的军用物资,挤满了这两个港口。“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则组织车辆,加强调度,突击运输。

日本军人入伍,按惯例需由乡人、亲友及“壮行会”为其送行,但为了保守重大军事机密,关东军特别演习期间,这些做法都被禁止。到达东北后军用列车也不在大城市长停。

经两次动员,关东军(包括朝鲜军2个师团)由原来的平时编制14个师团(每师团约15000人),增加到16个师团战时编制约75万人(每师团为24000到28000人),军马约15万匹,并于7月24日编成了由山下奉文中将为司令官负责治安的关东防卫军,9月19日编成了由关龟治中将驻鸡西市的第20军,使关东军拥有6个军, 16个师团及大量的特种兵。

关东军特别演习中所扩编的师团,根据其作战任务、苏军情况及苏联远东地形特点,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驮马编制师团,这种师团的任务,主要是担负山地、林区、沼泽和复杂地形地区作战。这样的师团共为6个,即第9、11、19(驻朝鲜)、25、28、29师团。每师团之总人数为28200名,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步兵大队,每大队4个步兵中队,1个有12挺重机枪的机枪中队,全联队人数为5010人。山炮联队为3个大队、9个中队,人员为3700名,其他为骑兵、工兵,辎重联队。

第二种是车辆编制师团,主要是担负交通比较发达地区之作战。这样的师团共为9个,即第1、8、10、12、14、20(驻朝鲜)、24、51、57师团。这类师团的编制总人数为24440名,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3个大队,人员为4490名;野炮兵联队辖1个野炮兵大队、两个10.5公分口径榴炮大队, 1个15公分口径的榴炮大队,人员为3250名;辎重兵联队人员为1810名。

第三种是机械化编制师团,即第23师团,其人数为25970人。辖3个步兵联队,每联队为5550名;野炮兵联队为4个大队,共2900名;辎重兵联队为970人。

以上各师团之扩编增加的人数,占这次增加兵员总数50万的百分之四十五,其他则主要是增加关东军之直辖及各军直属部队的特种兵和兵站。

新增加之炮兵部队,主要是野战重炮兵联队14 个、重炮兵联队3个,以及独立重炮兵8个大队,这些重炮兵主要部署于主攻方向的牡丹江市以东第3军正面和密山以东助攻方向的第5军正面。

为使进入关东军指挥下之各部队,对时局能有足够认识;对伪满洲国做到表面的尊重;做好对苏作战的充分准备,关东军以其司令官之名义,对所属部队提出以下之要求:第一,必须瞻仰忠灵塔,跪拜英灵。第二,“日满”一心一德,精诚协作。(一)“日满”一心一德,以自己之主动行为,保持兄弟般之坚固团结。(二)以敬、信、爱引导“满洲”国民。第三,整肃军纪、态度严正,以作万民之仪表。第四,必须精神饱满,士气旺盛。(一)对时局之真相,须有正确之认识,并深藏真勇于内心,避免轻薄、浮浪行为。(二)纵酒高歌,豪言壮语,实为懦怯者之悲鸣。应默默做到内具信心,外扬武威。(三)断绝情欲、邪念的士气颓废之源,厉行训练。第五,应意识到战时衣、食、住之艰难,为了作战应忍受一切。第六,此刻“满洲”正值炎暑,然迅即转寒,望注意保健卫生,慎重饮食。第七,须增强防谍观念。

对苏战备

关东军在特别演习的过程中,对苏、对蒙进攻作战总的设想是,歼灭沿海州地区之苏军,与海军协同攻占海参崴,扫除苏联在东部对日本之威胁;然后进军外蒙,使其与内蒙形成一体。

其陆上作战方案,准备首先从苏联沿海州以西之珲春、东宁、绥芬河、鸡西市及虎头地区,向海参崴发动向心攻击。作战第一阶段攻占海参崴外围以远之巴拉巴什、曼佐夫卡地区,孤立海参崴。

关于航空部队,6月25日航空兵团司令官安藤三郎中将,根据梅津的命令,随即对飞行部队进行了临战部署,并将由航空兵团直辖之第12、13战斗机飞行团,转归驻牡丹江的第2飞行集团指挥,以增强主攻方向之空中作战兵力。

航空部队之部署调整,主要是将轰炸部队后调和将战斗机部队前移,以增强第一线的空中防御力量与减少轰炸部队处于第一线机场易受的损失。

经以上调整之后,从图们经牡丹江至佳木斯的铁路沿线及以东地区,所驻的均为战斗机和侦察机部队,使东部地区的空中作战兵力确实得到了增加。后调至中长路沿线及原在该地区之轰炸部队,利用部队后方较稳定之环境,进行紧张的训练和对苏作战准备。驻于牡丹江以南温春机场的侦察机第28战队,则终日活动于漫长的国境线附近,做目视和照相侦察,时刻注视着此刻的苏军行动。

远东地区苏军状况

日军通过各种侦察手段,进行综合判断,获悉民国三十年(1941年)初远东地区之苏军大致状况为:(一)驻于双城子地区的第一红旗军,辖有步兵11个师、骑兵2个师、炮兵5个团、战车5个旅,计有战车约930辆,装甲汽车约350辆。(二)驻于伯力以西比罗比赞的第15军,辖有步兵3个师、炮兵2个团、战车1个旅,计有战车约225辆,装甲汽车约80辆。(三)驻于海兰泡东北铁路干线古比雪夫附近的为第二红旗军,辖有3个步兵师、2个炮兵团、1个战车旅,约有战车270辆,装甲汽车约80辆。(四)驻于黑龙江口庙街(尼柯莱夫斯克)的部队,为步兵2个师、战车约60辆,装甲汽车约40辆。(五)驻于赤塔之后贝加尔军区,直辖3个步兵师、3个炮兵团、2个战车旅,约有战车705辆、装甲汽车270辆。(六)位于赤塔附近之第16军,辖有步兵5个师、骑兵2个师,战车2个旅,炮兵2个团。(七)驻于蒙古乌兰巴托之第17军,辖3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炮兵团、1个战车旅、4个装甲汽车旅,计有战车约525辆,装甲汽车420辆。(八)海军太平洋舰队约为15000人。(九)属苏联内务部管理之边防军部队,约为63000人。

日军通过综合分析,判断苏军在远东地区之陆军(不包括边防军)人数,约为61.7万人。这一数字超过当时关东军约25万人的一倍以上,所以日军参谋本部拟在德苏战争开始后,苏军驻远东30个步兵师减少一半即15个师、战车减少三分之二即由2700辆减至900辆、飞机减少三分之二即由2800架减到近1000架时,发动对苏进攻。

在关东军加紧对苏战备的同时,日本政府与其大本营策划向越南的南部西贡地区进军,以便在该地建设向泰国、缅甸、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进攻之基地。

为进驻越南的南部地区,日本驻法国加藤外松大使,从7月14日对维希政权进行诸多要挟并限于7月23日中午进行答复等之后,维希的贝当政权被迫于7月29日与日本签订了日、法共同防卫越南的协议,而在此前的7月23日,在广东饭田祥二郎的第25军奉日军大本营之令以50艘运输船编成的船团,在海军的协同下,由海南岛的三亚港出海向越南的南部进发,并在日、法签订协议的前一天,即7月28日于金兰湾及西贡地区登陆。

当日本与法国维希的贝当政权尚在进行交涉时,日本政府就于7月26日发表了日、法两国共同防卫越南的声明。

在此以前,美、英、荷兰等国即获得日本向越南南部进军和将利用该地作为进攻东南亚军事基地的情报,并已考虑了对策,所以日本政府的声明一发表,美国政府当天即以罗斯福总统的名义,令在菲律宾的麦克阿瑟将军再服现役,指挥在菲律宾的美菲军队进行对日战备。同日,英国、印度、缅甸均宣布,废除英日、印日、缅日通商条约且冻结日本资产。

适巧,7月30日,日军机群轰炸重庆时,有一枚炸弹在美军一艘炮舰的附近爆炸,这一消息传出后,美国社会上对日军侵入越南扩大战争与制造这一事件的暴行极为愤怒。随之,8月1日,美国政府下令,对日禁运石油,并加紧修建菲律宾及威克岛上的机场。

由于石油来源断绝,日本于9月间决定,全面停止民间的石油供应。

日本对苏进攻的试探

担任绥芬河正面主攻的河边正三之第3军,为提高进攻速度,减少伤亡,决定避开绥芬河当面格洛捷科沃地区的苏军筑垒地域,而将主攻路线选在东宁以南,通过苏方约25公里的奥斯特拉亚密林山区,而前出至双城子。由于须在林中筑路前进,预计每日前进约为5至6公里。

为增加筑路的速度,除步兵增发了取土和砍伐工具外,工兵则配备了筑路机械与大量的炸药,另外,还调用了伪满洲国建设局的筑路工程队和征用了东北及朝鲜的乡民,参加建造这一带林区之战时通道,以便部队、马匹、重武器通过。

先头部队通过密林时,其后勤补给的粮食、弹药、饮水,皆很有限;使用马匹时,因高山无水,难以定时饮马。为此有些师团经试验采用以大批耕牛驮载粮食、弹药和饮用水。牛在森林中每小时可行3公里,喂饱草料和饮足水之后,因是反刍动物,可3日不喂料、不饮水,至第四日即将牛宰杀。这样即解决先头作战部队之弹药、粮食等之供应。另外,为了防止在森林中野炊时炊烟暴露主攻部队的目标,规定通过林区的部队在野炊时一律使用木炭。

“关东军特别演习”时,关于训练方面曾指示各部队,以1个月时间根据任务进行有针对性的临战训练。即:(一)驻海拉尔的第6军部队,利用海拉尔河与北山、西山及市南平原之地下工程,进行坚守防御与相机出击之训练。(二)驻孙吴的第4军,进行渡河攻击与模拟进攻海兰泡、古比雪夫之训练。(三)驻密山的第5军,主要是训练通过沼泽地带,与在沼泽地区中作战。(四)驻鸡西的第20军,驻牡丹江之第3军,主要是训练山地作战中的隐蔽企图、辨别方向、林中作战要领、走出密林前在林区边缘之集结与战斗准备之要领。

关于飞行部队的训练,安藤三郎的航空兵团司令部亦向飞行集团、飞行团,下达了临战前各飞行部队之训练指示。

按照航空兵团之指示,驻于东部地区之第2飞行集团,连续实施飞行团、飞行战队的紧急机动转场、射击、轰炸、城市防空、掩护机场和战场及通讯训练,并在9月14日、15日,举行了全飞行集团规模的检验性演习,以检查所属航空部队对苏的实际作战准备,并通过演习以增强作战信心。

关东军为了侵入苏联后在其占领区组织伪政权,使用了早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年底由关东军司令部第2课所组织的“白俄”部队。这些白俄部队的人员,都是在十月革命后因是革命对象而逃出了俄国,到我国东北各地。关东军组织这支部队之目的,是要他们潜回国内进行侦察和破坏,与配合攻进苏联之日军组织伪政权。由于地理上的接近,白俄在我国的东北各地人数较多,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统计,共有102097人(另俄侨为85901人)。但这个数目,仅占在我国东北外国人中的第3位,当时占第1位的是朝鲜侨民,为487959人;第2位是日本侨民,达224049人。

白俄分子主要是聚居在原中东铁路的沿线与哈尔滨市,分别为54759人和41995人。

关东军特别演习时,这支白俄部队根据梅津美治郎的指示,一部分被派往黑龙江边的呼玛县鸥浦地区,其任务是偷渡至黑龙江以东,破坏由乌舒蒙至马格达加气这一段的西伯利亚铁路,切断远东苏军后方之运输大动脉。

另一支白俄部队则被派往漠河以东的二十八站,由关东军特务部队的村田武经少佐率领,其任务是由该地偷渡至黑龙江以北,破坏当面斯科沃罗季诺以西至乌鲁沙这一带铁路,因这带铁路也距国境线较近。

关东军暂停侵苏之原因

日军大本营在西欧战争爆发后的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即做进攻东南亚之准备,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3日在莫斯科与苏联签订日苏中立条约后,南进的决心更为坚定。

6月22日德国突然进攻苏联,并在6月29日、30日和7月2日由外交部转致日本政府,要求日本从东部发动对苏联的进攻。

到8月21日,德军已进至距列宁格勒仅有20公里的地区。对此,日本上层则根据苏军重兵已在远东做了充分准备;美、英、荷兰等国虽然在东南亚、西南太平洋等地区的军事力量不如日本,但对日态度突然转硬等情况于8月9日决定,年内不对苏进行战争,但须在11月底完成对英美的作战准备。

8月20日由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田中新一少将至关东军,具体传达向南方进军之方针与研究停止对苏作战的问题。关东军原来的打算,是等待东部苏军西调相当数量之后,再以20至24个师团,从地面和空中发起突然攻击。

德苏战争开始后,苏军从东部调走了属后贝加尔军区的一些部队,但远东军区的部队始终未动;当得知关东军紧急扩充部队且很快进行了战略展开的情况,即增强边境地区的空中和地面侦察,接到驻东京高级情报官员佐尔格发回的“关东军已做好进攻苏联准备”的情报之后,部队即停止西调,且很快即以新部队进行了补充。

苏联是一个地跨欧、亚的国家,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东面在陆上开始与日军直接对峙;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以后,在西部又与德军对峙。

苏联曾做过种种努力以摆脱两面作战的不利局面,包括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民国三十年(1941年)4月13日与日本签订了苏日中立条约。

但苏联也清楚日本是一个不守信义的国家。

光绪二十九年腊月二十三(1904年2月8日)日军不宣而战,突然进攻在旅顺口的俄军;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民国四年(1915年),俄军在对德作战时武器不足,要求日本予以支援,但日方竟乘机要俄国让出其由长春至哈尔滨的这段铁路权益作为条件;十月革命后,日本于民国七年(1918年)秋借苏联境内捷克军团事件,与美、英、法、意等国侵入苏联进行干涉,前后竟达4年。

据此,苏联虽与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但在军事上丝毫没有放松应有的警惕,在远东仍保持着对关东军形成优势的兵力与装备和选定了战场。正因为苏军以重兵严阵以待,日本经多方权衡最终才放弃进攻苏联的打算。

这也与日本认识到自己力量与苏军相比相差悬殊有关。以战车而论,当时日本全陆军仅有战车15个联队,共有战车690辆,其中属关东军的9个战车联队,也只有414辆战车,与当面苏军拥有约2700辆战车相比,远远不足。

0 阅读:47

史海撷英

简介:历史不在神坛,也不在地狱,将一切历史拉回人间